返回索引页

【美國】【國際】2022年國際局勢的回顧與展望

2022-01-25 11:39:00

原文网址:https://blog.udn.com/MengyuanWang/171423818



去年年初,我曾寫下《新年的回顧和展望》,對2021年的國際局勢做了估算、評論和建議。到了年中,又寫了《美國制華歷程分析及對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建議》,專注於未來十年的長期發展。因爲這兩篇所預測的大局方向和推薦的戰略主軸,都依然有效,請讀者先復習舊文,這裏一方面復習一些重要結論,一方面針對新年度所帶來的環境背景變化做若干補充。

美國

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民主黨建制派爲了避免仇視財閥的Bernie Sanders在初選中勝出,强行整合了所有可控的勢力(參見前文《美國大選中的危險人物》),捧出最不得罪人的Biden為總統候選人。其後他們雖然嚴重低估了右翼民粹的力量,卻依舊靠著新冠疫情而在大選中橫掃白宮和國會兩院。然而Biden幹了一輩子的職業民代,習慣於空打嘴炮、一事無成,既無才華氣略,也無識人之明,再加上他有意避開2016年Hillary Clinton曾預先搜羅的民主黨内頂級人才,結果執政的幕僚團隊素質極差,對内欠缺人脈、毫無手腕,對外幼稚無謀、一廂情願,以致在至關重要的任期首年就耗盡政治能量,提前跛脚。

Biden在内政上的失誤有兩個層面:首先在政策方向的選擇上,輕重不分、本末倒置,專注在白左議題和社會福利,完全忽略了貿易和經濟供給面的嚴重問題;至於金融貨幣方面的通膨壓力,更是反正道而行,拼命火上加油。其次在執行上,政黨紀律在參議院徹底崩潰,反而被叛徒Manchin吊足胃口,虛耗了一年,立法成果卻只有兩個各一萬多億美元的刺激方案,都是反對黨原就想要的;到年底還遭受Manchin的公開決裂羞辱,連面子都沒有保住。

但是在外交上,Biden居然設法犯下更糟糕的錯誤:這裏的基本原因在於他所任用的國務院和國安會官員,都是讀死書的教條主義者,既不知彼也不知己,還貪婪無饜,處處想要占盡便宜再賣乖。以伊朗去核協議爲例,既然當初是美方主動撕毀條約,那麽照理伊朗可以要求額外的補償;此外原協議談判至今已有六七年,美國的國際地位持續下降,恢復原文已經是最佳脚本,再加上從中東抽身、專心遏制中國崛起是美國的大戰略方向,就算爲了國内輿論而必須要求伊方做出讓步,也應該只是裝飾性的條款。然而Blinken不但不接受任何妥協,反而基於Trump極限施壓的最後通牒上另加要求,連在Biden任期内不做反復的承諾都不肯給;所以當前美國的外交政策,其實比Trump政權還要貪心、過分得多。

這種吃乾抹净的心態,應用在中美博弈之上,就是白左外交體系所鼓吹的“Selective Engagement Strategy”。這裏的重點,既不是“Strategy”,也不是“Engagement”,而在於“Selective”;換句話説,他們和Trump的目標完全一致,亦即要將中國的發展進程打成倒退,所不同意的只在後者的全面敵對策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在他們眼中是下下策;連減免關稅原本就是兩利、在通膨威脅下尤其有利美方,他們都錙銖必較,務求多占便宜。Blinken和Sullivan心中的理想手段是讓“盟友”下場和對手廝殺,然後自己出面交涉斡旋,從雙方都榨取額外的利益,然後另找新炮灰,周而復始。所以像是氣候政策之類的“合作”對話,絕對不是什麽友善示意的“交流通道”,剛好相反,其用意是爲了在炮灰盟友和中國廝打的過程中能保持適當距離,以方便見機用力捅刀。

然而美國哄騙炮灰的藉口雖多,不論是地緣戰略,如針對日本、印度和台灣,或者是“民主人權”,如對德國和捷克,又或是同盟義務,例如立陶宛和澳洲,最終引發的衝突都是同一類,也就是從外交下手,孤立並挑戰中國,間接影響貿易實利;其基本原則在於打擊中方弱點,同時保護美方自己的罩門。中國的對應之道,自然應該在對炮灰做出足夠的懲罰以儆效尤之後,反過來針對美國的軟肋另開戰綫;不過在詳細探討合適的新戰綫之前,讓我們先對2022年的世界環境,預先做出評估。

除了Biden政權對内提前跛脚,對外招式用老之外,2022年的美國還有什麽可以事先預期的發展呢?當然,年底的期中選舉,由Trump主導的共和黨右翼民粹勢力基本可以確定會奪回國會,但真正重要的是,我反復警告過的通膨壓力正在持續惡化,迫使美聯儲終於在2021年12月決定加速縮減貨幣增發(Accelerate the Tapering),以便在2022年三月結束量化寬鬆,並且可能隨後就開始加息。然而過去幾年史無前例的美元濫發,已經把美國金融體系的每一個角落都吹出歷史性的泡沫(這個現象被稱爲“Everything Bubble”),一旦銀根被抽,必將有骨牌效應,由於美國國内不再有可以泄壓的安全閥,唯一的出路是把災難轉嫁到金融財政體系更虛弱的國家去,例如土耳其、南非和拉美;然後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演化爲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在新冠疫情已經讓許多政府疲於奔命的背景下,這場經濟危機傳染到若干國家的政治層面是無可避免的。

英國

這些可能發生政治危機的國家,也包含了英國。在三年前我已經詳細解釋過(參見前文《談Brexit》),脫歐是少數英國土豪(尤其是媒體財閥)在2016年為了逃避歐盟新立法的反避稅指令(ATAD)而加緊推動的,其後Theresa May基於國家利益和經濟常識,試圖選擇沒有逃稅功效的軟脫歐,自然受到幕後的權力階級全力抵制,最終只能黯然下臺。接著Boris Johnson之所以被推舉出來,正是因爲他人格卑下、自私自利,又向來有小丑的娛樂性,很受保守黨選民歡迎,非常適合作爲硬脫歐的推銷員。但是硬脫歐有極大而且立即的危害,在過渡期結束之後必然會明顯化,那麽Johnson當然也必須爲此背鍋、引咎辭職,然後再等一段時間(媒體財團需要足夠時間來對選民洗腦,為新任首相製造光環,又不能拖太久,否則新首相很難把各種施政失敗的責任全部推到前任身上,最佳的折衷是一年半左右)進行大選,以便讓保守黨再度組閣、繼續圖利幕後的財主。當然,在新首相的蜜月期立刻召開大選,也是可行的時段選擇,但這裏的前提是反對黨必須自願落入陷阱,如同2019年那樣;這是因爲英國在2011年修過法,之後要提前大選必須由國會2/3同意。

既然英國的下一場大選時間定在2024年前半,那麽原本替換首相的理想時段就是2022年底;這一點也可以靠解讀英國國家年度預算來做出印證:財政大臣Rishi Sunak是首相備選人物之一,爲了爭取選票,他在黨内初選之前的最新一個預算必然會多方設法減稅以討好保守黨選民,然而2021年3月版的預算卻反過來大幅增稅,顯然他當時預期Johnson下臺是在2022年3月之後的事,所以提前一年增稅特別方便在2022年度減稅。然而出乎意料的,Johnson在2021年12月就爆發了前所未有的醜聞,雖然本質上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在封城期間聚會喝酒),但因爲直接譏嘲己方選民的愚昧(派對正歡時,發言人開玩笑假裝對新聞記者撒謊撇清),並且被錄下來公佈,後果反而格外嚴重,屢經貪腐案而不動如山的民意支持率忽然崩塌,提早半年多將替換首相提上日程。然而幕後的實權階級並沒有準備好,例如舉足輕重的Rupert Murdoch到去年底才選定外務大臣Liz Truss為下一任代理人,宣傳造勢剛剛開始(可以簡單從Murdoch系媒體的政評文章看出來);此外預定在2022年5月5日舉行的地方選舉(Local Election,即鄉鎮級)很可能會是慘敗,特別需要Johnson來背鍋。因此雖然敵對勢力(尤其是有私怨的,例如前任首席幕僚Dominic Cummings)正在全力試圖擴大醜聞,依舊有不少權力人物希望他至少撐到5月才下臺,然後再由Truss或Sunak(他有非Murdoch系媒體財閥的支持)繼任首相。

Truss和Sunak的人品和才能並不見得比Johnson高明,作爲財閥的忠實代理人,他們也不可能真正改弦易轍,扭轉政策方向,所以換首相這件事,並沒有什麽直接意義;這裏值得探討的,在於保守黨高層更替所可能引發的間接效應。2021年5月的區域選舉,主張獨立的蘇格蘭國家黨如我所預料的掌控了蘇格蘭議會,事後卻因爲統獨民意差距不大,沒有把握獲勝,也就不急著舉辦公投。前面所談的,英國執政的保守黨在鄉鎮級選舉大敗、首相引咎辭職、脫歐持續損害經濟、再加上美聯儲加息等等負面因素,可能足以推倒民意平衡,促使蘇格蘭在2023年或2024年獨立(公投的準備工作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MI6素來是顔色革命的主要黑手之一,英國外宣更是白左外交的基礎(所以在BBC裁員時,可以仿效RT趁機雇用一些英語外宣人才),聯合王國的崩解將是對昂撒霸權集團的重大打擊,因此也是造福人類社會的一大幸事。

歐盟

最近幾年,歐盟在Merkel和Macron的領導下,不再盲目追隨昂撒集團,轉而自主維持與中方的互惠關係以及歐俄邊界地帶的穩定。Merkel在去年的退休,不但使歐盟損失了理性的決策核心,給予東歐小國主動鬧事的空間,也顛覆了德國政壇自二戰後的健康傳統,首次出現三黨聯合政府;尤其一個極端政黨(綠黨)得以掌控外交部,隨即執意忽略國家利益,專心遵從白左宣傳洗腦的宗教性教條,使得這個執政聯盟先天就充滿矛盾、極爲脆弱。相對的,今年春天法國總統大選中對Macron威脅最大的Valérie Pécresse在經濟、貿易、外交等議題上並無重大的政見差別,我們可以預期法國的對外政策將得以延續;因此中方對歐外交努力的重心,應該適度從德國轉向法國。

在經貿方面,歐盟體量大,又有歐元作爲防護,對美元金融危機有較强的免疫力,然而歐洲的經濟成長長期低迷,屢屢錯失新興工業的契機,整體處於慢性衰退狀態,體質並不强壯。2020年代最重要的新舊工業更替,將是電動車取代内燃機的過程,預期在今年進入高檔期,在中國和歐盟市場都應該會超過25%的級別。中國在過去十多年,成功培養了一批世界級的電池製造商,獲得全球技術先進地位,從而促成當前國產電動車百花齊放的局面,並具有很强的國際競爭力。歐盟對減碳特別熱衷,是中國電動車企搶占額分的重點市場;不過汽車製造剛好是歐盟的頭號消費性工業,德國的BMW和意法的Stellantis都沒有及時投入電動車的研發,可以預見這些大型車企面臨困難之後,會試圖將保護主義政策提上臺面,中方有必要準備好預案,及早應對可能在明後年出現的挑戰。

日本

日本經濟對汽車製造業的依賴,更甚歐盟;後者的頭號車企大衆汽車至少在幾年前的柴油排放作弊醜聞爆發後,就轉向投資開發電動車,所以短期内沒有掉隊的危險。相對的,日本的豐田雖然曾經是Tesla的原始投資人,卻在2013年徹底放棄電動路綫,全力投入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到2021年下半,大勢已去,才三心兩意地試圖亡羊補牢。未來幾年,中國電動車企所獲得的新額分,必須來自舊有的汽車品牌,其中日本廠家落後最遠,將是最大的輸家。剛好RCEP生效,東南亞市場成爲低垂的果實;中方除了加緊談自貿協議以幫助廠商進入拉美亞非之外,也應該準備好應對日韓的保護主義措施,他們很可能會早於歐盟出手。

汽車是所有製造業中的最大宗,它在任何一個國家繁榮發展,都足以推動其整體經濟的快速成長,最終步入先進工業國之列。日本在二戰後40多年的經濟起飛,靠的正是汽車工業支持機械、冶金,再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推動半導體。然而到了1990年代,美國出手以政治手段消滅了日本的半導體設計和晶圓製造產業,把市場額分搶來和台灣、南韓瓜分,以致於當前日本的經濟產出和生活水平,高度依賴汽車製造和出口。電動車在未來幾年迅速取代内燃機的同時,日本經濟也會面臨釜底抽薪、無以爲繼的尷尬場面;換句話説,中國官方不必出一指之力,自由市場競爭自然就會永久性地解除日本所構成的戰略威脅。

日本的新首相岸田文雄雖然木訥呆萌,卻能主動提議“新資本主義”,想要以規範市場經濟、而不是濫發福利的手段來解決貧富不均問題,顯示出若干智慧和務實性。有智慧並務實的政治人物,向來是適合中方合作的對象。既然日本在未來5到10年就會面臨經濟、財政和人口結構的斷崖,即使政壇動蕩,又換上絕對仇中的領導,也不會構成重大危險。所以雖然岸田政府正在和美國談判,想要加入對華科技禁運,但這有簡單的解決辦法(亦即化整爲零,獵取技術人才),因而日本仍然值得中方考慮積極爭取,以充分發揮RCEP下的經濟互補性。

俄國

和中國經濟互補性最强的,還屬俄國。中俄之間“Better than Allies”的關係,將是中國在美國全力打壓之下,繼續和平崛起的堅實保障。但是由於中方過去幾年一直不聼我的勸,把應該專注在儲能技術的科研資金浪費到毫無實用可能的核聚變之上,未來30年對天然氣仍然會有高度的依賴,因此有必要積極建設新的管道,一方面減低己方能源進口面對海上封鎖時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也賦予俄方和歐洲買家交涉的底氣。

正因爲俄方是資源出口國,和美國也沒有貿易上的相互依賴,所以Putin在2014年之後,得以逐步和歐美脫鈎,然後采行“Strategy of Tension”,亦即以美國之道還施彼身:既然當年美國靠著施加軍事、經濟、宣傳、外交等全面壓力,逼迫誘惑蘇聯采納自殺性政策而贏得冷戰勝利,現在俄國就反過來主動維持或甚至升級英美所製造的國際緊張態勢,直到霸主疲於奔命、吃不消爲止。中國的國情不同,對全球貿易體系依賴很深,不適合模仿俄方和美國做全面公開的決裂對抗,但Putin對美戰略的基本思路還是值得借鏡的。換句話説,既然Biden政權的外交戰略,是選擇性地尋找中國的弱點來作爲重點打擊方向,中方的最佳對策,也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針對美國的軟肋來做反擊。

美元

當前美國的軟肋就是對美元金融霸權的過度依賴。冷戰結束後,美國經濟迅速虛擬化、金融化,財政基本依賴美元來對世界做收割(參見前文《美元的金融霸權》)。至今美元仍然占有全球貨幣交易/儲備的60%額分,而美國本身的進出口貿易占比只在10%的級別,這個6:1的杠桿,正是美聯儲能在過去兩年憑空增發5萬億美元的底氣所在。只要美元超發依舊由全球買單,那麽不論美國的金融和財政如何胡搞,總是能夠簡單地靠多印鈔票解決問題。美國霸權的其他體現,包括軍事、外交、文化、科技、企業、宣傳等等,即使腐化、低效,也都可以靠撒錢來支撐,所以美元才是後冷戰時期美國霸權的真正基石。

但是如果美元超發導致全球金融體系的過度飽和,那麽原本的正面作用就會有反轉的危險:先是出現通脹,使得國際用戶有替代美元的動力;如果美國無法阻斷這個進程,那麽美元的國際額分就會開始降低,減低其購買力,從而進一步加劇通脹;接著迫使利率飆升,資金短缺,經濟停滯,最終成爲滯脹;然後惡性循環不已,由金融吹出的强大國力假象迅速泄氣消縮。這不但是美國霸權終結的最可能脚本,也是最理想的版本,因爲它是一個完全和平的過程。許多人空談要複製20世紀英美霸權和平交接,卻不明白當年大英帝國之所以心甘情願地讓出霸主寶座,正是兩次大戰和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被美方把握機會、反復在財政金融上落井下石的結果。

所以對美博弈的關鍵,在於減低美元的國際額分。這裏最基本的第一步,是中方自己的進出口貿易,應該立刻盡可能去美元化(但不一定須要改用人民幣;國際通用性成長需要時間,如果在當前國際情勢下緩不濟急,歐元和其他主要貨幣也可以暫時接受)。第二步,是和俄國中央銀行深度合作,定下預案,以便在美國陷入下一場金融危機之時,能及時高效地保護自己、削弱美元。第三步,以美元超發和通脹為嵌入點,和中東產油國商談解決他們手中美元財富的縮水問題,盡可能拓展人民幣計價的能源交易額分。第四步,以東盟和俄國為起點,設立以人民幣為核心的改進版Bretton Woods體系,然後持續挑選對外貿易平衡的新合作夥伴,逐步擴張,徹底清除美元對這些經濟體的影響力,加速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結語

俄方在當前的烏克蘭危機中,展示出震驚歐美的强硬姿態,因此媒體普遍描述為“攤牌”。然而Putin顯然並不能指望立刻根本性地解決衝突,剛好相反,他的戰略考慮是基於俄方在經貿和軍事上的敵我對比還在繼續改善,所以當前的階段目標只在於劃下紅綫、實質凍結北約慢性侵蝕的進程,以待2025年之後俄方以更强大的戰略優勢來獲取更優惠的新國際格局。如前所述,中俄的國情不盡相同,所以不能也不必照抄這種主動維持軍事緊張的策略,但長期局勢的演進方向一樣是時間有利己方,那麽采納類似的戰略思維也就理所當然。這裏最重要的第一步,是連外交層面都應該誠實地接受美方有無可化解的敵意這個事實,避免讓對手所謂“選擇性接觸”的友善假象成爲中方自縛手脚的藉口,這是有效劃下紅綫、立即止損的先決條件。

【後註一】這篇正文寫於兩周前,因爲是特定管道的邀稿,只專注在宏觀戰略分析,尤其是我倡議已久的政策建議(博文一般會避免老調重彈,但政策建議是例外,只要還沒有被采納、實踐,就必須不斷復述)。當前的烏克蘭危機是2022年國際局勢的一大變數,卻不適合在正文中細加著墨;以下是我在留言欄做過的兩個評論,放在【後註】以方便讀者一並參考。首先是在2021/12/08,討論了烏克蘭和俄國的決策考慮:

Zelenskiy治下的烏克蘭,因爲沒有無限印錢的選項,在過去幾年面臨政治、經濟、社會的持續惡化,已經被迫把反對黨關起來(西方媒體當然完全無視),然而還是眼看著要全面崩盤,剩下唯一可抓的稻草是對東烏用兵,希望憑藉軍事勝利來維持自己的政治地位。今年三四月間,他就已經準備動手,結果Putin立刻陳兵邊境;當時Biden政權剛上臺,還處於狀況外,趕緊叫停,只有英美外宣體系出面聲援,渲染俄國“準備侵略”。

過了半年,國際上出現能源短缺危機,Putin手裏的能源牌更加强勢,烏克蘭内部的經濟和社會壓力也更大,眼看著Zelenskiy很可能拖不過這個冬天。所有的跡象顯示,在過去兩三個月,他和美國的國安外交情報和宣傳體系達成共識,計劃要在明年初(冬奧可能曾經是個被優先選擇的節點)用兵,所以雖然俄軍並沒有大幅調動(上次事件緩和之後,俄軍把重裝備留在邊境附近,部隊回歸原駐地,原本就可以很快反應,不必在前綫等待),英美媒體開始無中生有、反復報導俄國的“侵略”計劃和動作。

因爲軍事上早就準備完善,Putin現在可以簡單在外交上做出絕對强硬的警告,甚至要求北約簽約保證不再擴張。這當然不可能被接受;Putin的用意,在於提醒Biden政權裏的那些白左蠢蛋,他們手裏根本無牌可打。而他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絕對戰略優勢,正是自2014年之後,根據己方利害考慮,主動選擇脫鈎方向的成果。現在不但俄國的銀行金融業完全不懼被踢出SWIFT系統,能源業有中國作爲替代顧客,高科技和軍工產業轉向東亞零件供應商,甚至連農業都徹底獨立重建;這都是忍受了幾年極大痛苦才換得的長遠利益,也是我所倡議的針對性、選擇性脫鈎戰略的最佳示範。

【後註二,2022/01/24】這裏針對俄、美、德、烏四方博弈,做了較完整的解釋:

因爲當前烏克蘭局勢剛好是美英霸權的典型操作,所有昂撒媒體必須統一口徑、全力推動假新聞,結果不但人在國外的讀者往往面對洪水般的謊言,習慣照翻美國國際新聞稿的地區如台灣,更加是胡扯蛋的重災區,所以我上周和史東做《八方論壇》,特別選的題目就是討論此次美俄對峙的幕後真相。最近幾天又有一些新消息(主要是Scholz的決策),我正準備再做另一期訪談來追加評論;這裏只簡單提出事實的綱領。

首先,Putin絕對沒有主動打烏克蘭的意圖,任何拿著《NYT》或《Washingtong Post》文章指指點點的人,必須先回答兩個基本疑問:1)打烏克蘭對俄國有什麽好處?2)即使你假設Putin是個衝動的蠢蛋來回答前一個問題,那麽爲什麽去年春天不打、夏天不打、秋天不打、現在隆冬期間反而升級衝突?並且還遲遲不真正出手,平白賦予美方做外交和軍事準備的時間?英美宣傳機構欺負自己國民智商低、容易忽悠,所以編出來的謊話漏洞百出也不成問題;旁觀者如果也接受那些明顯的胡扯,就太辜負父母賜給的腦子和師長辛勞的教誨了。

當然,這個事件即使忽略全球地緣戰略態勢的大局背景(亦即中國崛起、霸權交替),只看局部的互動,也是4方(俄、美、德、烏)博弈的問題,有相當的先天複雜性,所以光知道美英宣傳不靠譜並不保證正確認知會自動浮現(參考當前充斥大陸網絡的胡猜,更別提所謂智庫的分析)。還好博客這裏已經反復解釋過其中三者(俄、美、烏)的戰略考慮和決策習慣,先簡單為大家復習一下。

Putin對自己的戰略意圖和戰術運作一直很公開、直白,沒有什麽猜測的必要或懷疑的餘地:他的目標是短期内遏止北約東擴、長期則試圖收復若干被侵占的勢力範圍,而所選用的手段則是所謂的Strategy of Tension(這真的是俄方自己的用語),亦即既然美英靠製造事端來打擊對手,俄方在終於補好所有罩門之後,可以反過來維持或甚至提升衝突緊張的態勢,讓美方承受不住自己引發的麻煩。

美國的霸權伎倆我更是已經討論過幾百次,總結起來就是忽悠“盟友”當炮灰。這裏又分第一綫的軍事外交炮灰,和第二綫的經濟貿易炮灰:先讓前者挑起事端,然後見死不救,再鼓動後者去做傷人傷己的制裁,美國作爲“仲裁者”,可以從中多方揩油。體現在對俄方向,烏克蘭是前者,德國則是後者。這套伎倆固然無本萬利,但必須有一、二綫炮灰都配合才運作得起來;這一點正是理解這個事件脈絡的關鍵。

從前面的討論,可以看出美俄博弈的成敗,取決於德國的選擇。2014年Putin在烏克蘭失手,落入美國的陷阱,被迫出兵。當時Merkel受到外交和輿論的多重壓力,又兼被BND(德國聯邦情報局,那份報告後來被泄露出來)忽悠,說只要配合美國做全面經濟制裁,CIA會夥同俄國的Oligarchs發動政變推翻Putin,於是她咬著牙忍痛接受德國企業的巨額損失,結果卻是Putin的民意支持率衝破90%,權力更加穩固。到了2015年,她已經明白自己上當,特別訪問Moscow,和Putin進行了一場秘密會議(這裏所謂的“秘密”,指的是她下令摒棄所有德方的幕僚、助手和翻譯,獨自和俄方會談幾個小時,所以全世界都知道他們談了,卻誰也不確定談的是什麽),然後德俄之間隨即有了兩個公開的外交發展,一個是NordStream II上馬,另一個是Minsk協議,要求烏方容許東烏高度自治以換取和平。

其後的七年裏,Merkel一直是棄車保帥,不求取消對俄制裁,不圖貫徹Minsk協議,只求建成NordStream II。這裏我認爲是她人單勢孤,在美國全面滲透掌控德國政治、情報、宣傳體系的背景下,連和幕僚討論的餘裕都沒有,只能獨自默默地為解除這些桎梏做最間接隱性的努力(德國政治人物誠實討論戰略議題的空間,可以從昨天海軍總監只説了兩句客觀評估就被迫辭職看出來)。她的第一優先考慮,自然是預期美國會重施故技,利用烏克蘭挑起衝突,再次强迫德國去當經濟炮灰,而NordStream II是讓德方能置身事外的關鍵前提,只要有它作爲備用,德國的天然氣供應就不受東歐局勢制約,可以獨立選擇理性的外交政策。

所以烏克蘭之所以又在2021年發生衝突,並且一路拖延惡化到2022年,是烏、美玩弄敲詐的老把戲,卻沒有想到俄、德都已做好準備,願意奉陪的結果。上周我上《八方論壇》討論這件事的時候,還不能確定Scholz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延續Merkel的策略,過去幾天的一系列新聞,徹底解除了我的疑慮。例如昨天Blinken和俄方會面,居然是空手到,拿不出承諾的Counter-Proposal,只能要求延展日期;這裏的幕後機制,是美方原本對Scholz做了三點要求:1)譴責俄國侵略;2)軍援烏克蘭;3)公開承諾將發動新制裁;結果被德國全部否決。雖然博客讀者應該看得出,Scholz若是同意了,反而等同為Zelensky開一張空白支票,導致戰爭必然發生,但在當代歐美的民選體制下,出現有基本常識的領導人,依舊算是一個驚喜,畢竟不但日本和澳洲做不到,連Biden政權原本都自信滿滿,沒有意料到德方會有自保的舉動。

【後註三,2022/01/26】雖然這個冬天昂撒集團炒作“烏克蘭危機”,起自去年10月底、11月初(這個時間點剛好對應著烏克蘭天然氣儲備用罄,歐盟被迫反向供貨,同時德國剛大選完畢,還在組建新政府過程中)一批美國媒體的渲染(一開始是兩張俄軍裝甲部隊的衛星照片,也是至今唯一的物理證據,但這早已在網絡上被證僞,其實是俄國第144機步師和第3摩步師原駐基地,切掉軍營宿舍大樓,只放大停車場的結果),但在12月下半聲量又明顯上升一個層級,卻是由英國媒體主導。美國人的造勢,發生在Biden政權内部開始準備經貿制裁和軍事反制手段(然後發現基本都不可行)之前,其後忽然有了節制並不奇怪,但是爲什麽英國人剛好相反呢?答案其實也在正文之中:Boris Johnson鬧出嚴重醜聞之後,當然是多管齊下(亦即MI6、BBC、保守黨媒體財團,其中MI6可能特別熱情澎湃,因爲搞亂國際秩序向來是它的核心任務),設法製造國際危機或至少其假象,以轉移選民注意力。英國人生產假新聞的效率和誇張程度,都比美國人更勝一籌;我在博客已經公開並詳細解釋過十幾次了,明確照會所有讀者這些國際英文媒體正在全力推動一個謠言洪峰,然而留言欄和電郵信箱仍然是一條接著一條引用那些明顯謊言來要求我解答的信息。在此嚴正警告,Russells Teapot全面適用:有再犯者,一律刪、禁、封伺候,勿謂言之不預也。

【後註四,2022/01/26】因爲東西德是冷戰的最前綫,德國繼承了非常龐大的情報體系,而且並沒有在冷戰結束後做出足夠的縮減,繼續躲在暗處隱蔽起來。這裏(參見《Apples AirTag uncovers a secret German intelligence agency》)介紹了一位好奇心過强的德國民衆試圖揭開這些帷幕的成果,在此與大家分享。

【後註五,2022/02/01】Boris Johnson剛剛突襲訪問了烏克蘭;讀者可以拿這件事來和【後註三】做對照印證;與此同時,Putin卻和Macron、Draghi進行了多輪的網絡會議。整體來看,美國被英國人牽著鼻子走,還在幻想著裝腔作勢的强硬姿態能帶來光彩的下臺階,然而德、法、意已經完全脫軌,自行和俄方深度交涉,眼看著要公開架空美方、獨立簽訂歐俄和解,Blinken卻毫無所覺,依舊貪婪無饜,堅持靠外宣鼓動炮灰去送死的無本萬利勾當,連Zelensky都受不了(他剛剛在電話裏頂撞了Biden,所以有發生政變的可能,不過局面已經爛了,扯得越大,後果對美方越糟糕),使得七年來毫無進展的Minsk協議忽然重獲生機。Johnson和Blinken,一個小丑和一個蠢蛋,自挖昂撒集團的墳墓,真是人類的大功臣,Darwin Prize實至名歸。

【後註六,2022/02/16】《Washington Post》發表了一篇專文(參見《Inside the White House preparations for a Russian invasion》),介紹Biden團隊如何殫精竭智 ,與Putin鬥智鬥勇,終於成功消弭俄軍入侵計劃於無形的偉大史詩。不過我個人覺得文章中唯一的重要訊息,在於整個事件由Sullivan主導,Blinken並沒有積極參與。

爲什麽Sullivan主導這次烏克蘭鬧劇,是一個重要訊息呢?請讀者去找找他的履歷表(例如《Jake Sullivan》 on Wikipedia):他最早是Hillary的幕僚,後者從國務卿任上退休之後,Sullivan才轉任副總統Biden的國安顧問。2016年,Biden禮讓Hillary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Sullivan又回鍋Hillary團隊。當年大選過程中,那個Hillary競選團隊試圖製造Trump通俄醜聞,不惜私下非法監聽Trump住所,正是由Sullivan主導,現在被特別檢察官John Durham逐步揭發。一方面,這種我說你有罪、你就是有罪的自大態度,與最新的“俄軍入侵”故事如出一轍;另一方面在司法單位步步進逼的背景下(參見《White House adviser Sullivan gets fresh scrutiny for role in false Trump-Russia collusion claims》),客觀上也不能排除Sullivan遵循類似Johnson的政治邏輯,試圖製造國際危機來挽救自身生涯的可能。

【後註七,2022/03/05】知名歐洲民間政論家、原籍希臘、現居倫敦的Alexander Mercouris認爲Putin想要複製敘利亞方案(參見《Russias strategy in Ukraine follows Syria model》-The Duran),亦即將頑固的敵對力量驅趕並隔離到西烏省份,就像敘利亞反政府份子被集中到Idlib那樣。我認爲這並非不可能,但Mercouris忘了解答真正的核心難題,也就是到哪兒去找正當、合法、又可信任的新烏克蘭政府。別忘了,敘利亞原有的總統al-Assad本來就是俄國的盟友,而烏克蘭的Zelensky卻是美國的傀儡。缺了Idlib的敘利亞,還是敘利亞;然而如果親美力量被趕到Lviv,那麽很方便歐美承認他們為正統烏克蘭政權,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而是會長期潰爛下去。我無法排除俄方這麽做的可能性,但除非有Mercouris還沒解釋的妙計,否則顯然是次優解。(2022/06/30復盤回顧:近四個月前的這條評論是正確的:俄軍在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是以戰逼和,第二階段則是殺傷對方有生戰力,並不是驅趕隔離。)

整體來説,Mercouris的水平遠高於一般正規媒體,很值得大家參考。但我也想提醒讀者,他對歐盟極度悲觀鄙視,有點超出純理性範圍。此外,他欠缺金融和軍事的專業知識,所以相關結論不可盡信。

【後註八,2022/03/07】根據衆多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正在積極推動與伊朗和委内瑞拉緩和關係,以提升國際油氣供應量,減低制裁俄國所引發的通脹效應。就連被Trump單邊廢除、Biden置之不理一年多的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亦即伊朗廢核協議),也有了“突破”。這正是我昨天在留言欄所描述的“各個擊破”戰術:如果第三世界不團結起來,就會讓昂撒集團如願以償;而若要團結,只有中國才有足夠的體量和能力來充當核心。

【後註九,2022/04/08】英國政壇剛剛暴露Rishi Sunak的妻子大幅“避稅”的消息;博客讀者應該參考正文中有關五月地方選舉和誰能繼任Johnson這個議題的思路來觀察這個事件。

【後註十,2022/06/28】英國脫歐之後,我一直强調蘇格蘭再次獨立公投是必然發生的崩裂點;去年開始在留言欄中估算其時段為2023-2024年(先公投並打官司、然後才能正式獨立,需時甚長),並且在今年一月明確寫入這篇特殊管道邀稿的正文;大家可以和最新消息(參見《Scottish government seeks independence vote in Oct. 2023》)參照。

【後註十一,2022/07/05】本周Boris Johnson的新醜聞(參見《Fresh Scandal Threatens to Tarnish U.K.’s Boris Johnson and Tory Party》),因爲兼具性騷擾、派對和撒謊,剛好提醒大衆回想所有主要的既往醜聞,在幕後財閥原本預定期限將至的前提下,應該足以導致他下臺,值得大家密切關注。

【後註十二,2022/07/06】忽然想起若干讀者可能會對工黨黨魁Keir Starmer存有幻想。在這裏提醒大家,Starmer娶了猶太名媛,子女都入了猶太教,代表的是國際財閥勢力,任務是和保守黨幕後的土豪爭權。真正的左派是前任工黨黨魁Corbyn,但他正因此而被左右兩派主流媒體一致詆毀,描述為瘋子和極端分子,被迫黯然下臺。這也是近年歐美關心民衆權益的政治人物的典型下場:亦即若是支持小企業,就成爲“極右派”;代表勞工利益,就獲得“極左派”的標簽。所謂的“主流”、“中間”政黨,都是大財團的傀儡,差別只在於哪些大財團罷了。

【後註十三,2022/07/20】保守黨新黨魁選舉的國會階段剛剛結束,正文中所討論的Sunak和Truss果然脫穎而出。然而在兩周前Johnson剛宣佈辭職時,他們只分別被市場賭盤估算為有不到1/8和1/11的勝算,對應兩者同時進入決賽大約是2%的機率。博客清楚示範了的,是在去年底(亦即正文中所討論的,直面侮辱選民的醜聞發生之後,幕後財閥必須緊急確定下一任代言人)就已經有足夠的公開訊息來做出正確預測。這除了證明市場、賭局和社會群衆都沒有資格或能力做理性分析之外,還有什麽其他的教訓呢?

好在我不是跳大神的網紅,不但不想故弄玄虛,而且非常樂意詳細解釋邏輯推演的每個步驟。這裏的關鍵觀察,在於Sunak代表著昂撒系的金融勢力,支持Truss的則是非金融的土豪,尤其是Murdoch(亦即三年前捧出Johnson的同一個利益集團)。另一方面,由於Johnson貪腐太過嚴重頻繁,民意自然會渴望一個形象清新的非典型政客(參見前文《民主體制下的救世主情結》),這次被簇擁出來的是Penny Mordaunt。這樣的形象候選人並非無望勝選,Carter和馬英九都是前例;不過那是在半直選(美國)或直選(台灣)體制下才有較大的可能,而英式國會制恰恰就是設計來徹底“過濾”民意的,所以Mordaunt在國會初選階段被搓掉是正常(事實上,兩周前原本民調最高的Ben Wallace拒絕參選,已經明顯是搓圓仔湯的結果)。

雖然目前似乎是Sunak遙遙領先,我已經反復解釋過,Truss的幕後老闆其實更為强力,所以反而勝算更大。不論如何,英國經濟、社會、政治都面臨崩潰,2024年大選保守黨基本沒有希望,應該會由猶太系金融勢力的代言人Starmer上臺接手,剛好方便那些國際財閥抄底。

【後註十四,2022/07/22】今天消息傳出,經過幾個月的幕後角力,VW的工會終究還是壓倒專業管理階層,和豐田一樣爲了避免立即裁員,要延遲將產能向電動車轉移,並且迫使倡議全速進行產業轉型的總裁Diess提前離職。這必然會加速德國工業的衰落,即使僥幸熬過今年的能源短缺和通貨膨脹,明後年也將有連續不斷的動亂與衰退;然而越是須要懸崖勒馬,原本自己作死的愚民很可能反而越要變本加厲,最近德國地方選舉中綠黨的支持率持續提升,是極為凶險的噩兆。

【後註十五,2022/09/05】美國中期選舉在即,如無太大的意外,共和黨將至少拿下國會的一院,而其最大的影響,將在於反對黨能夠繞開司法部的阻撓,對Hunter Biden案做獨立的調查。對Hunter的MacBook事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吹哨人John Paul Mac Isaac的這個視頻訪談《The Laptop w/John Paul Mac Isaac and Larry Johnson》

【後註十六,2022/09/28】Liz Truss一上臺就推出極爲激進的減稅法案,立刻導致英鎊匯率的崩潰。我想提醒讀者回顧博客在過去三年的分析,亦即昂撒土豪完全不在乎國家的存亡利害,一心只想要避稅減稅,而Truss正是這幫人在操控Johnson完成脫歐任務之後,推出來替換他的新傀儡。從這個非常極端的短綫運作來看(拿經濟問題當藉口來為富人減稅,固然是Thatcher以來的慣技,但當前的危機非比尋常,很明顯地必須小心處理),這批土豪已經接受保守黨不可能贏得2024年的大選,所以可以竭澤而漁,在失去政權控制之前,做出最後的搜刮。我在俄烏戰爭一開始,就斷言英國將是受損最重、崩潰最早的主要國家;Truss的這番賣國操作,對其國運只不過是雪上加霜罷了,真正重要的是歐洲接著要翻倒的骨牌還多著呢。

【後註十七,2022/10/16】英國政壇的宮鬥還在繼續升級中,雖然其脈絡並沒有跳出我在過去三年所談的内幕,但主流媒體當然還是努力扭曲細節,為己方臉上貼金,所以在此簡單解釋一下。這裏的基本事實前提,仍舊是保守黨内部有兩大派系,亦即土豪派和金融系,在最近的黨魁選舉中,他們分別推舉Liz Truss和Rishi Sunak為候選人(而且是幾年前就有計劃準備,所以這兩人雖然無德無才無功,依舊平步青雲)。因爲土豪派勢力强於金融系,在去年底Truss和Sunak被秘密確認領銜之後,博客就能夠斷言他們將是決賽的主角,而且最終會是Truss勝出。

Truss上臺之後,當然是知恩圖報,著力推動土豪最關心的減稅法案。然而歐美過去40年的產業空心化、金融化已經玩到盡頭,靠霸權脅迫、侵略掠奪和中國廉價工業品所壓制的通脹壓力一次爆發,嘗試通過再次肢解俄國來滿血復活的企圖又被挫敗,西方集團面臨嚴厲的内捲(雖然這個通脹導致内捲的進程,是博客多年來反復預言的,美國金融界在今年年中才終於有所理解,並且立刻依照商學院的傳統,優先取個花俏的名字,叫做“Dollar Milkshake Theory”)。英國在六年的脫歐空耗之後,原本就是最弱的一環,完全經不起進一步的折騰,所以從Thatcher以降百試不爽的減稅把戲忽然不靈了。

經過三周的發展醖釀,由土豪派掌控主導的主流媒體明顯無法遮瞞壓制Truss把事情搞砸的事實,金融系覺得有機可乘,於是趁著財政大臣Kwarteng在美國開會的空檔,由中央銀行行長出手,宣佈在10月14日終止救市,重啓匯率和債市的雙重危機。這立刻轉化為强大的政治壓力,次日Truss就被迫將Kwarteng解職。棄車保帥是自我救贖的最後努力,雖然Sunak接替Truss還不到100%確定,但已是最可能的結局。不過英日歐要被美國生吞活剝的命運已然無可逆轉,現在換誰主政都無力回天了。

【後註十八,2022/10/21】今天上《龍行天下》節目(參見《烏克蘭決戰時刻到了!這個世界將改變!》)進一步討論了英國政局的發展。因爲保守黨内的政爭已經脫離任何一派的掌控,進入三方混戰的局面,以致瞬息萬變,五天前【後註十七】的結論需要修正,所以在此一下也解釋一下:原本主導政府的土豪派被金融系打個措手不及,卻不願認輸妥協,白左派乘隙而入,奪取了財相職位。目前土豪派和白左派成立聯盟應該正在幕後談判之中,首相人選可能由前者的Johnson回鍋或後者的Mordaunt出任,Sunak上臺的機率反而不高了。

【後註十九,2022/10/24】英國宮鬥,三方混戰,果然是有很強的内建不確定性。土豪派一連兩個代言人都灰頭土臉地下臺,其對議員的掌控必然嚴重受損,照理説只要能和任何一個小派系妥協合作,先跨越國會提名門檻(這次被提高到100人,約當保守黨黨團人數的28%),黨員選舉就沒有懸念;而這裏最適合的是白左派,所以應該在直接支持Mordaunt,或者以大半内閣職位為籌碼換取對Johnson的支持之中選一個。然而這個談判硬是破裂了,Johnson和Mordaunt都無法獨自得到100個提名(小道消息宣稱只有50多票支持前者),金融系自動獲勝。我懷疑是事出突然,土豪派財閥因爲組織鬆散、應變較慢,沒有足夠時間達成共識,金融系搶先和白左派達成協議,那麽Hunt和Mordaunt可能會出任Sunak内閣的重要閣員。

不論如何,Sunak固然應該會以較專業的態度,專注在内政事務之上,但英國的政經局面沈厄深重、已難收拾,他頂多只能稍作緩解、拖延。不過在外交方面,如果他如我預期的減低對NeoCon戰略的支持熱忱,在明年春俄方再度有興趣和談的時候,可能會有幫助。

【後註二十,2022/10/25】正文中預測Stellantis會要求法國和歐盟針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設立貿易障礙,結果不到一年、進口數量還遠不如Tesla就已實現了(參見《Stellantis CEO Says Chinese EV Tariffs Are Needed to Avoid Social Unrest》),值得中方做出外交應對。

【後註二十一,2022/10/26】因爲Sunak不可能贏得黨員選舉,必須在國會初選階段就先淘汰所有其他候選人,所以只能以極高的出價收買其他派系的小頭目,確保Johnson和Mordaunt都拿不到100票(有傳言說Mordaunt“很接近”這個門檻)。現在他的内閣名單出爐,印證了以上的邏輯推論:除了Hunt續任財相之外,Braverman也再度出任内政大臣;後者原本是Truss内閣的要員,是比Truss還要極端的減稅政策推動人。

上述的Theorem自動引發一個Corrollary,亦即既然Sunak爲了上位欠下了很多政治債,那麽他很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自主政策空間。

【後註二十二,2023/03/30】有朋友私下來問,“美國抓緊拉攏盟友升級擴張戰略物資供應鏈,有沒有什麼想法?”我的回答如下:

我不太理解這個題目有什麽意義;光是美國霸權集團内部,就有荷日韓台掌控芯片供給鏈,加拿大和澳洲則能提供各樣礦產,這些都是中方無可置喙的安排,根本沒有任何直接的對策。放眼整個經貿外交方面的政略議題,真正值得關注的是我兩年前就提起的電動車出口歐洲的事宜;當前Tesla橫掃歐洲市場,把歐系廠商殺得血流成河,中方車企卻面臨額外的政治性阻礙。與此同時,德國在美國政治壓力下,正在逐步接受對華敵對的政策;而大衆和Daimler等工業巨頭,雖然素來是中歐關係的定海神針,卻在電動車技術上落後得越來越遠,不但即將喪失中國市場,連在歐洲本地都畏懼中國新興產業勢力的競爭,若是因此而反過來成爲反華的推手,那還不如統一戰綫、聯合他們一致對付Tesla。剛好中國電動車市場内捲接近高峰,產業的第三梯隊如小鵬和蔚來正面臨財務問題,有破產的危險;既然中國政府有必要積極主動地聯係德國工商勢力,建設新的利益綁定,(主動)容許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車企獨資并購這些次要廠商是一舉數得的明智運作,可以在維持中歐經貿關係的同時,繼續將歐系車企淘汰出國内市場,而且被收購的廠商不但不必裁員,反而獲得了對歐出口的極佳銷售通道;整體來看,除了Tesla和日韓系車企之外,沒有輸家。

【後註二十三,2023/04/14】兩年前我曾預測電動車充電系統必將在2025年之前,把電壓提高到1kV以上,結果Tesla在充電站這一端拔得頭籌,本周推出的V4標準有能力達到1kV/1MW的快充(參見《Tesla Shows Off V4 Superchargers: 1,000 Volts, 1,000 MW Charging, and a Longer Cable》),不過還沒看到有正式上市的車型能夠充分利用如此高的電壓和功率。

【後註二十四,2023/09/07】美國主導的昂撒集團作爲殖民帝國主義的最新、最高端形態,對外壓榨采用的是結合軍事脅迫、金融搜刮和話語操弄的全面管控體系,對應著博客反復提起的霸權三要素:美軍、美元、美宣。落實在實際運作,便是在脅迫、收買和洗腦的基礎上,控制當地高官,讓他們選擇並執行割肉喂鷹的自殺性政策;當年的蘇聯和日本、近年的中共金融和教育主管、以及歐洲的許多政客,都是實例。多年演進下來,已經有了完整而多元的培訓和酬傭管道;例如推動俄烏戰爭不遺餘力的衆多歐奸(另加如Trudeau之類來自其他地區的親美政客),大部分(尤其是較年輕的一代)都是World Economic Forum附屬的Young Global Leaders計劃的校友,被扶持主政、殘害自己國家之後,再退休安置到各式各樣NGO、智庫或董事會享受清閑領高薪的生涯,作爲未來發聲發力的儲備,至少可以配合主流媒體挂名寫文章、作文字打手。讀者瞭解這些背景之後,就應該能夠很好地領會今天這條新消息的真實意義:37嵗的芬蘭前總理Sanna Marin完成將芬蘭引入北約的歷史任務之後,決定辭去國會議員職位,加入Tony Blair Institute(原本用來酬傭老一輩歐奸Tony Blair的NGO)當顧問,詳情參見《Former PM Sanna Marin quits Finnish politics to join Tony Blair Institute》

這裏讓人困惑的一點,在於中方的教育和金融官員並沒有這類的公開酬傭出路,卻比歐奸還要努力賣命,所以無法用理性思路來完全解釋;換句話説,他們主要不是“壞”,而是“蠢”。然而個別官員腦殘固然難免,整個部門幾十年思想全面坍方、越演越甚,就非常值得深究了。

174 条留言

華刀出鞘
2022-01-25 12:43
王先生的这篇文章期待已久了,感谢分享。俄罗斯在东欧方向提升了对抗的烈度,欧盟也一片风雨飘摇中试图尝试独立,而日本也在亚洲想要提高声量来牵扯美国的精力,中东穆斯林世界似乎也在蠢蠢欲动。阿富汗撤军和新馆疫情暴露了霸主的虚弱,群狼环伺目露凶光,烽火燎原的抗美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中俄现在处于胜似盟友的情况下,那么中国在亚洲方向尤其是台湾是不是也应该也应该提升一下级别(当然大陆还有很多人被宣传中的那个美国吓唬着,反美是十恶不赦的逆天罪行)?似乎群雄暂露头角的激荡时代,印度又成为了起的最早的失落人,文章中是不是都不乐意提起了(王先生原来的文章中提到印度这种癞皮狗谁粘谁倒霉太精准确切了)?

你還記得4、5年前我說對英美外宣的抹黑必須直面以對嗎?結果到了2020年,外交部終於挺直脊梁,囘對新冠來源問題卻用上了陰謀論。我只建議正確的原則方向,尚且在執行上會出現那樣的偏差;在處理兩岸折衝的細節上,拿捏必須絕對精準,我一個局外人,不論怎麽説,都必然會被扭曲,所以不談是有意的選擇。

中俄在國際戰略上,原本就在互補長短,要和印度交涉,自然有俄國去惹那身騷,中方繼續保持距離就行了。
2022-01-26 09:43 回复
狐禪
2022-01-25 21:49
美國的 白左 看來有點像明朝的理學家,一堆大道理只開啟了地獄之門。至於血腥味或銅臭味的選擇,大勢應該是趨向前者,只是各地程度有些差異--看祭品貴不貴吧。
criteria
2022-01-26 00:58
这两天俄罗斯的极限施压已经让欧盟作出放弃乌克兰的决定。不得不说俄罗斯以斗争求和平而和平存。但有一点疑惑,俄罗斯未来和北约较量中,让大量部队在边境较长时间进入临战状态对俄罗斯财政是否有压力?

在自己國内調動,哪有什麽難處?我已經反復解釋過,所謂的俄軍準備入侵,是只存在於英美媒體報導中的胡扯,你既然沒看到論證細節(多少部隊,調離駐地多遠,新駐地設施如何,花費多少,等等的客觀實證,不是互相引述的空口白話),就應該當作100%謠言處理,不要來博客浪費大家時間。這是Russell's Teapot原則:蠢話、謠言和幻想有無限多,而有邏輯能力的人時間卻是有限的,所以光提起話題,而不給正面證據,並沒有資格要求回答。

禁言一個月,請你利用這段時間復習博客上所有關於邏輯辯證規則的討論。
2022-01-26 12:41 回复
desertfox
2022-01-26 01:04
剛才聽了N P R駐莫斯科記者的在地報導,俄國民眾對於是否會開戰的看法那是一半一半,但絕大多數的人都贊成普亭陳兵邊界,都支持他遏止北約東擴的企圖,意即多數的俄國人為了國家安全(或者是顏面)不惜一戰。世事一盤棋,而目前在所有的下棋者中在我看只有這位老兄稱得上是好手,殺伐決斷似乎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問題是雖然我也覺得攻打烏克蘭對俄國沒有什麼好處,然而普亭擺出這麼大的陣仗似乎也不純粹就為了嚇唬人。因為既然公開的提出要求要北約書面保證不納入烏克蘭(這似乎不可能)那他就必須顧慮到所求不遂的話對國內就無法交代。此人應該是一個精算師,我想他應該計算到開打的後果。這方面我當然不懂只能猜測,亦即在目前全球因為疾情各方面處於混亂的情況下,如果俄烏發生戰爭西方所遭受的損失絕對會大過俄國,而這位老兄有意要對手出血。
RD-191
2022-01-26 15:01


從2014年烏克蘭顏色命+克里米亞公投入俄至今,我長期的觀察每次2014~2017年烏東地區烏克蘭政府想要解決自己的執政不利經濟一蹋糊塗反覆利用民粹主義轉移焦點,(這點和陳水扁的操作很類似不過差別在烏克蘭政府是真正發動小規模衝突打老百姓製造矛盾)幾乎用BM-21多管火箭炮砲擊烏克蘭東部普通民眾的住家、醫院、學校、餐廳食堂、甚至暗殺烏東地區政府領導人扎哈爾琴科至少有5萬人陣亡,然後在烏克蘭採取這些對烏東老百姓動作之前英美國際媒體統一協調製造假新聞,口徑一致說俄羅斯侵略,只要每次烏克蘭一發動小規模衝突戰爭就會先製造俄羅斯侵略的假新聞,然後每一次幾乎是被西方媒體長期灌輸的人民就一股腦的黑俄羅斯侵略完全不會去調查事實真象的不合邏輯,而且絕大部分親美國家的人民還連一點邏輯思考能力都沒有幾乎100%相信,這個小動作已經看了20~30次以上



可笑的是,一旦英美劫持了這個“俄軍即將侵略”的敘事,並且爲了自己國内的聽衆而繼續加成,導致烏克蘭民衆和經濟發生恐慌,Zelensky本身反而必須趕快跳出來闢謠,公開承認俄軍在過去幾個月根本就沒有增兵。當然,不論烏方如何着急,政府説了多少次實話,只看英美國際媒體的聽衆是絕對聼不到的。

照理説,如果一個人懶得去主動發掘事實真相,只看方便的昂撒主流媒體,那麽自然沒有資格對國際事件做公開評論;沒有努力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求真的最基本修養。但是台灣輿論界,表面上熱鬧非凡,卻沒有一個人具備這個修養;這裏的始作俑者當然是李登輝引進了英美財閥用來愚化民衆的説辭,那套“民主多元”、“自由思想”的胡扯蛋,畢竟不但“民享”和“民選”有先天的矛盾,“事實”和“多元”、“邏輯”和“自由”更加是不兼容的。這是因爲一般人的認知理解雖然是片面、偏頗、多樣、互相矛盾的,真相本身卻是唯一、完整、自洽而且絕對的,所以如果這個世界看來充滿未知或矛盾,那是個人的程度問題;當然,術業有專攻,一般人不懂政治經濟外交軍事並沒有錯,但若認定自己的主觀認知等同客觀的事實真相就升級成爲傲慢和愚蠢。台灣人面對這樣的誠實批判,往往還會回應“喝過台灣水、吃過台灣米,怎麽能說這種話”,這是把團體中部分個人的傲慢和愚蠢趨勢,升級擴展到整個族群所有成員資格的層次,已經是愚蠢的平方,而且自動引發“只有説謊者才算是台灣人”的邏輯結論,等同極度侮辱“台灣”這個字眼,居然還毫無知覺,在博客也反復有人敢用上這個説法,説是愚蠢的立方都還太客氣了。
2022-01-28 01:59 回复
弃车成杀
2022-01-27 13:33
商务部昨天发文在 rcep 内部推动人民币更多份额结算 不过目前没看见和中东石油国的动作 我是嫌去美元做太慢
不用急,我夢到這個建議已經正式被接受爲官方政策,開始多綫執行;但是和產油國談當然必須低調,而且需要一點時間。我說“多綫”,指的是跨越多個部會的全面協作。至於是誰托夢,不便奉告。總之,經過七年多的努力,將來博客的政論文章終於不必再對某些相關議題反復囉嗦。
彝圪學殅
2022-01-27 22:25
王先生在后注4里超链接,链接地址末尾好像有个多余的1导致链接直接点会跑到404。为保持版面整洁王先生修改完后便请删除我此条回复。
謝謝指正。
弃车成杀
2022-01-28 07:13
群主 你还信 “梦到”?。。。
乌鹊南飞
2022-01-29 02:01
请问王先生,为什么英国生产假新闻力度比美国还强呢?仅仅是因为它是默多克的大本营吗?英国早已接受自己是二流国家的事实,即使作为美国的伥鬼,为何对外颠覆的热情比美国还要高?这于它有何益处?

另,如果二楼以为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算被盎撒媒体误导了,那么这次事件90%中国人都被英美媒体洗脑了(可能数字还说低了),所区别仅在于支持俄罗斯和反对俄罗斯。可叹建了墙,这些内媒在国际大事上还是一再引用盎撒媒体的报道,连最基本的隔离毒素的功能都做不好。

短期的原因是危機若搞大了,美國卻不敢也不能出兵,世界霸主的面子再次挂不住;英國可沒有這個顧慮。長期的原因則是英國媒體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都只是Partisan黨派鬥爭的工具,撒謊造謠、鼓動暴民是幾百年的核心任務,不像美國在20世紀中期進行過深刻的反思,出過Walter Lippmann和Edward Murrow這類人物,普及過“超越黨派、堅持事實”的理想(不論是否真的做到,至少表面上大家同意,而且在大學新聞系一本正經地如此教育學生),背景裏的整個國家社會更是曾經相信過羅斯福主義(亦即公益必須由政府和好人挺身而出來維持)而不是絕對放任、自私自利的雷根主義(其實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換句話説,美國新聞業的腐化是7、80年代財閥奪權、有意腐蝕人民思想的一部分,相對晚近,英國傳媒界卻從來沒有健康過(所以香港的思想文化,中毒深入骨髓臟腑,原本就無可救藥,現行的以政治手段强力維穩是唯一的可行方案)。

指桑駡槐、拐彎子駡人是我的老毛病之一;雖然昨天字面上似乎只批評了台灣媒體,我原本就希望聰明的大陸讀者能自行引申,注意到大陸和台灣社會50步和100步的對比。畢竟我早就指出過,海峽兩岸公共輿論的品質差距,根本原因不在於人民素質,而來自政治體制的差別。
2022-01-29 05:29 回复
薛丁格的貓
2022-01-31 22:15
2021年~

王博士 新年快樂!

關於即將逝去的2021年,幾點想法與疑問分享如下 :

一、內政改革:

大陸國內改革的廣度與深度超出預期,房地產、教育、反壟斷、演藝文化等接連出台,可惜對於境內外國勢力組成的NGO及學術管理仍不見動作,前者理應可參考普京的作為,後者不知是否因”讀書人”在中華文化中享有較高地位所致,照說阿里、恆大等資本勢力理應遠大於學閥,整飭難度應不至於比經濟改革更難?

二、去美元化:

目前的進展令人憂喜參半!鼓勵RCEP使用人民幣、數字人民幣等的推出,似乎去美元慢慢開始有動作,但中方的策略,似乎是希望讓人民幣與美元單挑,且不說這種做法既辛苦、速度又太慢,一如<美元的金融霸權(一)>留言板4F中的討論,我覺得一個以各國GDP(或實務貿易份額)為基準組成的世界性貨幣更合理,對未來的世界與中國也更有利,如果人民幣一家獨大,中國是否也會因誘惑走向美國脫實向虛的老路?拉下美元過程,不協同歐元,是否有可能是中國內部金融人為了私利(希望有一天成為現在的美國金融家?)所致?

三、兩岸問題:

感覺中國大陸一直忽略台灣人畏威而不懷德的民族特性(這點認識,對台工作小組竟還不如80年前的日本,真可悲),還想走討好的路線,然而這樣做,只會一再提高統一的難度與統一後的治理成本,如果持續對台灣進行讓利而不進行經濟打擊,必然造成統一後生活水平大幅低於統一前(武統再迅速,也是有一定程度破壞的),那麼依照島內人的思考慣性,估計有9成人會簡單將水活水平的降低簡單歸因於統一,個人覺得,這是不利於統一後的治理的。做為一個在台灣生活的中國人,這樣說其實很痛苦,但站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角度思考,只能就事論事。

1.NGO無關緊要;學術管理的不作爲,有其深刻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理論原因,我已經反復論證過了。

2.把去美元化和推動人民幣,混爲一談,的確很可能是引發不作爲的基本誤區。我一直懷疑(當客觀分析指出反復的低級錯誤,所以非蠢即壞的時候,我傾向於假設非專業人員是前者、專業人員是後者)是金融方面的主管人員利用專業暴政(Tyranny of Expertise)來欺瞞最高層,亦即當後者要求有動作時,他們故意把資源和時間浪費在提升人民幣額分的無用功(“無用”指在相關時段内)之上,例如數字化人民幣,以逃避采納直接打擊美元的有效手段。然而所有的金融工具,都有極强的網絡效應,亦即既有市場額分越高,交易摩擦(Friction of trades)就越低,所以試圖拿佔2%市場的人民幣,單挑佔60%的美元,已經是不自量力,數字化貨幣更加是全新的概念,指望全球金融系統迅速采納,毫無成功可能。去美元化是未來幾個月國安上的頭號緊急要事(我從七年多前就開始公開高調地倡議,現在已經被那些人拖到最後關頭,無可再拖),中方反而重點投入需要十年左右時間的長期發展,不但緩不濟急,而且已經構成資敵的賣國行爲。我雖然預期這些謬誤,在正文中再次指明正道,結果卻馬上聽説有部門又重施故技,把上峰的意志斗轉星移,轉投到不可能在一年内有任何結果的方向上去。這其實和假未來科技異曲同工,偏偏我是外人,即使事先把道理解釋清楚,内賊事後要在細節上做扭曲,我也沒有管道置喙。

3.這事對中國崛起來説,還算是相對的小事,該説的我也早都説過了,台灣内部鉗制實話的新政策,更加不方便我繼續評論,請不要在此發泄情緒。
2022-02-01 02:23 回复
弃车成杀
2022-02-01 00:25
你说的美国对俄罗斯 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经济制裁的手段 的 智库分析在哪里? 美国号称要限制所有美国技术产品进入俄罗斯 这个真没用么

這種内參當然不會公佈,但通過簡單邏輯分析,一樣可以達到基本100%的確定性:1)他們有沒有做這個研究?自己說有,所有報導都證實有,常理也必然是有,所以可疑性是零;2)他們有沒有找到有效的手段?美國官方一直更換説法,提起一個制裁手段,幾天後又不見了,周而復始,來自歐洲的報導也是一系列的德法否決,客觀上更是可以確定沒有有效的制裁手段,所以可疑性也是零。(1)+(2)自然達成我說的結論。

要擔心科技禁運對俄國有影響,必須先假設Putin比Blinken笨得多,花7年時間還沒有想到後者7周就搞出來的花樣,並且對俄國近年的工業應用研發毫無所知(有空去搜索一下“PD-14”是什麽)。至於電子產品,俄方的確很難自行開發替代,但這只是簡單從歐洲和韓國供應商轉向中國的事,反而幫助中方被制裁的企業擴大市場,對美國得不償失,只不過多繞一層邏輯,方便騙騙無知的老百姓,可以作爲下臺階罷了。

這個博客是理性知識份子的論壇,留言發問者對人類社會運作規律全無所知的話,每條論證的幾十、幾百個基本細節步驟都可以在這裏囉嗦,不是我在精力上能負擔的,對絕大部分讀者也純屬時間上的浪費。你雖然有博士學位,這些討論超越你的專業範疇;請沉潛至少一年,反復閲讀博文、用心深入思考,自覺有所成之後,再來發問。
2022-02-01 02:19 回复
gwt333
2022-02-01 02:45
王先生,新年快乐,十分敬佩您的洞若观烛,拜读您的所有文章兩遍,获益良多,奈何能力有限会不敢随意发言。这篇有提到Merkel应该不算违规,让我忍不住埋藏心里的问题,您如何评价她的执政,现在也算可以盖棺定论了。祝无病。

這個問題,我在上個月回答過了,請自行復習。她在内政上沒有做深刻的改革,並且屢次輕信白左歪論,在核能和移民問題上犯了錯誤,但在國安外交上不斷學習改進,在執政後期做出重大的貢獻。
2022-02-01 03:30 回复
彝圪學殅
2022-02-01 11:33
我最近趁着来博客不用翻墙,复习了王先生的几十篇旧文,融会贯通了不少王先生在留言栏提过但我自己以前没能串联起来的知识点。我从两年前开始自己也试着做些世界政治格局方面的预测,并不断通过认真的复盘验证来修正自己的世界观。目前的正确率在65%左右,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不过我智商测验的得分只有140-,和王先生差得很远,估计最终也很难达到王先生90%的准确率。王先生预言的正确率太高,以至于我常常在读今年的留言的时候都变成“来比对一下标准答案”(大陆简单俗称“对答案”)的心态了。

我正好想问和7楼所问相关的问题,本想在《舍身取义的政治人物》一文下发问的,干脆一并写在这吧。王先生在该文中曾有言“Merkel的十年当政下来,2015年的德国已经像是2012年胡温当政十年后的中国一样,外强中乾。除非奇蹟出现,有习近平式的人物上台,德国的国运只怕是要步上长久的下坡路了。”我最近三四年对Merkel的评价也和王先生一样逐渐提高。不过具体到这个“长久的下坡路”的论断,放在今天不知可有修正/微调的必要?想要对一下王先生的答案。另外请王先生简单说一下“强”和“乾”对当年中德两国的具体所指。

我认同王先生对6楼的处置。6楼这样的问题于我而言也是无需发问的,但是王先生回答的第一段还是能对我略有助益:又在思路上对了一遍答案。我也同请弃车成杀先行提高自己在社科方面的基础分析和知识水平。

對一般公共議題做預言大致分爲兩大類:二選一和N選一,這裏的N往往是20左右。對後者能做到50%勝率,其實比對前者做到90%還要難,參見我以前詳細定義、解釋過的log(win/lose)指標。我個人的目標是對後者也做到90%以上,共勉之。

我對Merkel的評論,如同博客歷來千、萬個分析一樣,是純粹理性的論證,所以隨著新實驗、新觀察、新角度和其他相關議題上新知識的出現,有所增補修正,是科學方法的天然内建過程,大家熟悉的例子不可勝數,像是廣義相對論中的一個項Cosmological Constant是否爲零,在Einstein生前就有反復,至今也不能說蓋棺論定,但這並不代表百多年前原版的相對論有什麽錯誤。

當年我說Merkel把德國搞得外强中乾,指的是内政和經濟上的改革,今日依然有效。德國在她任内,始終沒有引領新興產業,基本是吃機械方面的老本,連汽車電動化都只有VW一家勉强跟上,核心的鋰電池技術也完全沒有掌握;雖然正文專注在日本即將面臨的問題,其實德國也只是多活幾年罷了;這個慢性衰退的政治責任最終是Merkel的。
2022-02-02 13:36 回复
passer_by
2022-02-01 22:44
看王博在5楼的回复,感觉中方很可能会错过对美元落井下石的好时机了?

還有幾個月時間,中央也已經理解前因後果,所以我仍然持審慎樂觀態度。



根據《觀察者網》報導(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2_03_624801.shtml):“普京在华出席冬奥期间,中俄两国将就加强天然气和金融合作议题展开讨论”;讀者可以與正文對照。
2022-02-04 07:51 回复
makludi
2022-02-02 03:34
请教一下,打击美元在中方角度是在于减少自己对美元的依赖,俄罗斯用了数年时间,那为什么对中国这种事情的窗口还可以按照月来算?王先生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说在美元加息引发资产回流至美国的窗口期对吗?如果这样讲,那这几个月应该是中方保护自己的窗口。要说落井下石,那应该是指美国的经济危机时期的中方的举措,这个举措应该还不是这里讨论的主要议题吧,或者说美国疫情以来灌水削弱美元信用已经可以算是中方可以落井下石的情景,而且中方缩减对美元依赖既可以保护自身同时也是对美元的打击?

保護自己和打擊美元有很高的重叠;主要差異在於眼光是否長遠,是否能看到幾步之後的棋局。

我在正文中列舉建議,已經考慮過時間緊迫,所以都是速成的步驟,部分還需要美國經濟危機作爲幫襯。至於長期性的措施,早年已經錯失時機,未來則是做完緊迫手段理所當然的後續動作,均屬當前無需再提的類別。
2022-02-02 12:19 回复
eegeg
2022-02-02 17:50
猶太金融集團是否陰謀論請問王先生你如何看待猶太金融集團此一名詞,你認為這是一個直實存在的群體,抑或只是一個捕風捉影的陰謀論呢?若然他們是真實存在的話,那麼他們在西方有何角色,與昂撒集團的關係如何?以及他們又會如何看待中國?另外,昂撒集團是否就是指「黃蜂族」Wasp?
貓靈子
2022-02-03 03:09
  剛看到王兄所添加的附註五,美國如今的狀態真是令人搖頭:真是官乃昏官(Biden+Blinken),民乃刁民(曾包圍與衝撞國會山莊的那批莽漢),兵乃兵痞(美軍原本不以紀律見長),如今連靠忽悠?也無法再騙過俄德法義等國的領袖,連Zelensky都敢頂撞Biden(顯示Zelensky的判斷能力還有,知道不能再胡鬧下去),可見的美國既有霸權真是動搖的越來越嚴重.如此下去,國際霸權的交替恐會提早.因為美國境內兩支主要的政治力量,白左與右翼民粹均是還陶醉在過去的榮光,完全忽略現實的蠢蛋!

  王兄所描述過的:美國操弄離岸平衡手的精粹,基本上每個美國政客都是如此操作的,但對於國際形勢的解析,以及既有籌碼的操弄,會決定其成功與否?最高明的謀士玩的是陽謀,因為他已佔盡優勢,對手的最優選只能是整體的次佳選擇,次一級的謀士玩的是陰謀,是設一些陷阱讓你跳進去,還不保證一定成功,最不入流的謀士只會機械式的照本宣科,還認為對手的一切盡在掌握之中,Blinken堪為最不入流的典型,任用這種人的Biden,看來也不過是個老糊塗!  

你所說的“陽謀”,就是孫子兵法裏的“未戰而廟算勝”、“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等一系列原則。這不但是博客做戰略分析和建議的慣常思路,Putin也剛剛做了完美的示範:準備萬全,所以能夠對美烏的挑釁見機加碼、借力打力,連自己的戰略意圖(遏止北約東進)和手段(Strategy of Tension)都無需遮掩,可以以堂堂正正之師公開宣佈。相對的,中方始終幻想或假裝仍能和美國維持“友好”關係,反而自縛手脚,無法在戰略機遇下做出足夠迅捷强力的反應。

至於Biden和Blinken,原本俄方謀定而後動,美方的最佳回應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私下軟服、做出承諾(而且一開始趨避得越快,後來所須做的退讓就越少),至少保住北約團結的表象和世界霸主的面子,結果幾番騷操作之下,居然反過來聽任英方主動升級加碼,把歐盟核心逼到準備與昂撒集團公然決裂,這是Putin自己都不敢事先奢望的完勝結局。這個過程中最離譜的是,美方幾個月前才在AUKUS一事上吃過Johnson的苦頭,還不學乖,其魯鈍愚昧的程度,確實僅見於已被民選體制高度腐化的反智社會,例如台灣。



俄方和法意的溝通在3日一公佈,美國的態度就立刻軟化,不但白宮急著改口號稱“俄軍入侵烏克蘭不再緊迫”,國務院也願意和歐洲核心協調對俄策略了;這是典型的不見棺材不掉淚。
2022-02-05 02:44 回复
yyds
2022-02-03 22:33
请教王先生怎么看韩国大选,及后续影响,韩国舆论对中国也不太友好

韓國社會對美國的崇拜和溫順,更勝德國,而且沒有歐盟和歐元的屏障,即使從理性利益角度,外交内政的頭號考慮也必須是可能來自美國的懲罰。然而它地理臨近中國,對中方的經濟依賴和軍事糾葛也同樣更勝德國,所以文在寅的平衡外交已經是最優策略,如果執政黨候選人繼任總統,應該會延續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的原則,這是中國可以接受的。反之,如果反對派上臺,那麽有可能再度出現類似2016年THAAD事件的外交挑釁,必須如同對待澳洲和立陶宛那樣,予以嚴懲。

中國對經濟制裁,始終保持曖昧態度,只做不説。這在過去韜光養晦的階段,需要依靠國際自由經貿體系來培養國力,是合理的政策;然而在現今昂撒集團公然發動冷戰2.0的背景下,還堅持同樣的手段,就是自縛手脚,同時徒然賦予外宣抹黑的藉口。再考慮未來中國在全球外交和經貿的地位,只會隨時間繼續上升,正確的做法顯然是模仿美國,公開立法,堂堂正正、系統化地以“國安”理由對外交、軍事的威脅做經濟制裁。因爲美國早已在國際法體系中開拓好這條道路,反而更加名正言順。
2022-02-04 02:17 回复
AbzX5
2022-02-07 06:56
现在消息出来了, 中俄合同10年石油, 30年天然气, 全部欧元结算, 很高兴先生正确的谏言得到参考吸收.

其實決策是在大約兩周前出臺的(沒人通知我,一如既往,是間接邏輯推論),效率的確很高。

後續實踐的細節我無法置喙,但相信會是全方位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2022-02-08 08:13 回复
世界对白
2022-02-10 08:07
你好 请帮忙请教一下王先生,印太经济框架细节已经曝光出台,基本上是一个不含减关税却增强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的针对中国的新版TPP,请问王先生对这个框架有何分析和预测,国际上会和美达成这个协议吗?

猴版的TPP,美國國内政治局勢保證只能有五分鐘熱度,參與者純屬浪費時間。
2022-02-10 09:10 回复
GUI-龟
2022-02-12 23:08
乌克兰局势的一点新进展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1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表示,俄罗斯正在向俄乌边境增兵,将可能“随时入侵”乌克兰。沙利文当地时间2月11日表示,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2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就乌克兰东部局势进行磋商。



知乎上的“扬云飞”(他在俄国呆了很久,十分熟悉俄国,之前也在观网有发过关于俄罗斯的文章,但他的主要活动平台还是知乎)对这件事的看法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100451/answer/2345033916):

“这事本来是美英恶炒出来的莫须有话题,结果被法国马克龙撸了一把羊毛。马克龙要大选了,所以需要搞的功绩,国内的不好搞所以搞国际的。因此跑去俄乌溜达一圈,回来后宣称:1,俄罗斯许诺不在白俄布置核武器,2,俄罗斯在军演后从白俄撤兵,3,俄罗斯不会进攻乌克兰。

其实这本就都是没边的事情,因为马克龙去不去都是这个结果,结果马克龙回国后把自己包装成欧洲拯救者了。拜登一看这居然有人截胡,所以立刻宣称俄国有进攻计划,然后马上安排和普京通电话,通了电话后就可以宣布马克龙算个屁,真正保卫欧洲的是我啊……

当然,不排除有人操纵舆论在金融市场上赚钱,有相关业务的小心点……”



美国政治看起来已经沦落到了台湾水准:某些在岛内炒得火热的“大陆鸭霸”或是“外交胜利”,自始自终都和大陆没什么关系,都是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炒作出来的玩意,在公众利益上的唯一作用就是胡搞可能真的会惹出一些不可控的麻烦出来。

前面的回復有點簡略,可能引起誤解,我在此澄清一下:為大選而裝腔作勢,指的是高調到莫斯科和基輔轉一圈。實際上,真正的重要外交還是有的,而且Macron的確是核心人物之一,只不過溝通用電話就夠了。

當前的僵局是:俄國不會打,除非烏克蘭先動手;烏克蘭不會動手,除非美國下令;美國不會下令,除非德國承諾制裁俄國;德國不會承諾制裁,除非被逼無奈。所以一邊是英美在拼命造勢加壓,另一邊則是德法意急著要以最不得罪美方的形式來和俄方和解。因爲這必須推翻二戰後以來77年的内政慣例和國際格局,是真正艱巨的工作,而德國新總理剛上任、還未站穩脚跟,Macron的確是領頭人物,邀功非常合理。可以譏嘲的是,他不能只管辦好正事,還必須出場作秀;但這不是他的錯,而是民選體制下外行選民所逼迫出來的,請讀者理解清楚我批判的對象。

至於Biden政權的操作,目前正反面的敘事都有許多證據。照理説,歐盟擺脫昂撒集團桎梏,會是極爲惡劣的損失,不值得冒險;即使在國内愚民汎濫的背景下,理性玩家也應該趕緊一方面公開施用障眼法、一方面私下設法收官。但美方自相矛盾、不斷搖擺的言論,顯示他們不到黃河心不死,一脚踩刹車、一脚踩油門,至今仍在對德方加壓,可能是認爲自己可以吃乾抹净,在歐俄協議出臺的前一天再出手阻止;這正是正文中所討論的貪婪心態和素質問題。



的確是正解。前幾天沒人問,我心裏還想,讀者經過過去幾個月的解釋,已經能夠自行對新發展做出正確的分析和結論,因而為自己的教學能力頗感自豪。

此外,Macron本身也是攔路搶功的截胡手,因爲更早幾天,匈牙利的Orban才是第一個到莫斯科“斡旋”的歐盟國家首腦。很巧的是,他也是四月有大選。

自兩周前起,大陸的公共論壇忽然轉向,全面理解整個烏克蘭“危機”來自英美的炒作,似乎正是因爲博客讀者群包含不少意見領袖。
2022-02-13 07:43 回复
南山臥蟲
2022-02-13 09:26
//自兩周前起,大陸的公共論壇忽然轉向,全面理解整個烏克蘭“危機”來自英美的炒作,似乎正是因爲博客讀者群包含不少意見領袖。//

很好!很好!!

請各位隱身的意見領袖(KOL),仔細閱讀王兄有關學閥及新能源的鴻文,為國為民為己,是時候出一分力了。

敵方勢力太大,正規媒體不敢登實話,大家視自己處境,盡合理的力量就夠了。這裏真正的戰綫在體制内。
2022-02-14 00:11 回复
Hanbo
2022-02-14 19:16
拜登的支持率

谢谢王老师的答疑解惑,恭祝您新年快乐。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我有两个地方没有想通。首先是自从西方炒作乌克兰危机之后,国际天然气和油价涨了很多。这样美国的通胀压力应该是更大了才对,这样对拜登的支持率影响应该非常负面呀,拜登完全不管吗?



答案我去年就給了,亦即《美國制華歷程分析及對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建議》一文中的第12段。Biden完全不懂經濟金融,身邊的經濟學顧問又全都是見鬼說鬼話的學術娼妓。
2022-02-15 03:33 回复
犎牛
2022-02-14 20:21
亞洲另一個砲灰台灣

王博士,請問您亞洲另一個砲灰台灣,會在烏克蘭後被美國拱上台嗎?有哪些美國動作需要注意的。



烏克蘭和台灣的對比,乍看之下都同樣是心甘情願為美國赴湯蹈火的第一綫炮灰,但這裏的差別,在於前者對應的第二綫炮灰(德國)已經在2014年學乖,並且花了過去8年積極佈局(Nord Stream II)來擺脫鉗制,而後者的第二綫(日本)卻沒有一點覺悟。還好,正因爲德國在反抗,所以美國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到歐洲去。至於日本,它比歐盟更虛弱,而中國比俄國更强大,這才是美方在東亞早已準備好第一和第二綫炮灰,卻不敢如烏克蘭那樣迅速升級事端的原因。中方的解決方案,正文已經詳細給出了:短期内雖然成功機率不大,依舊可以試圖和岸田和解,緩和局勢;中長期來看,日本的國力即將摔下斷崖,中國則繼續上升,威脅只會隨時間而自動消失。
2022-02-15 05:16 回复
RD-191
2022-02-15 17:10
 

如果說美聯儲加息和縮表必然會把金融泡沫給刺破引發金融危機,那華爾街會容許迅速加息嗎?但是不加息又必然引起惡性貨膨脹加快美元信用崩盤的過程2022年1個月美國CPI破7.5%已經是40年來最高,所以美國現在是加息縮表經濟蕭條和金融危機都可能爆發經濟急凍而死,不加息也會引起通膨被火燒死,那麼怎麼有把握他們一定會成功把這個危機轉移到第三世界弱國?1997亞洲金融風暴的教訓之後很多國家不是都有大量外匯儲備還有外匯管制這類的控制風險,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已經空間越來越小,就算挺過了這一次危機沒有在美國本土爆發,每10年一次的經濟周期美元還能在支撐幾輪?我預測美元可能會在2030年代崩盤,當然這次崩盤也是有可能,(可能需要博主說的其他國家一起點一把火去美元化)只是時間點往後推機率越大可以看做是必然要發生的事



在冷戰期間,美元並不是霸權的支柱,反而反過來,必須靠其他方面的美國霸權力量來强迫歐日持續接受美元的搜刮。美國在1990年前後,擊敗蘇聯、日本兩個挑戰者,都是靠文化、宣傳、經濟、軍事的全面壓力,誘導並脅迫對手采納自殺性政策而成功地從内部瓦解他們;美元匯率的操弄,是整個過程的通道,而不是壓力的原始來源。冷戰後初期,美國的政治軍事霸權更進一步踏上頂峰,美元得以超越以往受害的其他工業國,轉而搜刮新興國家,才有了1997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其後全世界爲了避免重蹈覆轍,普遍開始纍積超量的美元外匯儲備。

其實在Nixon打破Bretton Woods體系後的1970、80年代,歐日就已經爲了試圖減輕美元通漲的搜刮力道,而努力改用自己的貨幣,到1990年,美元的國際額分已經降到40%。1990年日本的經濟崩潰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徹底反轉了這個趨勢,到2000年,美元額分漲回到72%,然後歐元的出現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又使其轉爲下降。然而2010年起始的歐元危機,卻大幅減緩了這個進程,所以經過20多年,美元額分也只降到59%。

多年前我在《美元的金融霸權》系列,向華語世界解釋清楚美元一放一收的周期性搜刮機制,這個波動周期對應著美國國内經濟的起伏,大約是5-10年。然而正如AM無綫電的高頻載波承載低頻信號,在美元搜刮過程中,也有一個更長周期的波動,對應著美元的國際額分,這個低頻周期大約是30-40年。當美元額分處於高點,搜刮的重點在於“放”,亦即印鈔通漲;等其他國家反應過來,開始改用其他貨幣,就必須把重點放在“收”,力求以金融結合政治軍事手段,製造各式各樣的國際危機,反過來逼迫世界建立高額外匯儲備,保障美元的地位。

所以單從貨幣角度來看,美國目前的處境,類似1979年美元超發再加上供給鏈問題(當時是第二次石油危機,現在是COVID)所引發的嚴重通漲;我認爲不論美聯儲主席由誰來當,拿著當年Volcker留下來的教科書案例,都會選擇專注在收緊銀根,所以未來兩年經濟蕭條的機率很大。新興國家雖然總體的外匯儲備有了顯著提升,但因爲40多年來工業經濟的普及和發展,可供壓榨的對象也大幅增加,其中金融體質較弱的,如土耳其、南非、巴西和墨西哥,依舊足以讓美國大量的吸血。

中國的應對之道,在於一方面聯合金融體質較强的所有非昂撒工業國,以高於當年歐日的速度進行去美元化(這是最近幾年博客評論,包括這篇正文,的核心建議),另一方面在美國成功引發弱國經濟崩潰之後,出手截胡,阻斷美國財團賤價兜底收買優質民族資產的企圖。這裏最理想的手段,是有自己的國際金融穩定機構,例如亞投行;問題在於正確的運作,是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既有仲裁機構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做替代或至少競爭,而當前的管理人卻把亞投行搞成專責扶貧的World Bank的低級代用品,拿國家的錢在金融戰綫的和平時期就當凱子亂花掉了。我在多年前已經反復批評過這個錯誤,現在事到臨頭,來不及再改,所以正文中也就沒有提及。緊急機制和其他管道也還是有,但可以等這一輪經濟危機態勢明朗化之後,再做針對性的建言。
2022-02-16 05:21 回复
RD-191
2022-02-16 07:55
 

如果看過去40幾年的歷史數據,美聯儲每次加息幅度是一次比一次小所以空間越來越小,而且整體經濟的槓桿率和泡沫化程度一次比一次大,1980年代保羅‧沃克爾有把聯邦基準利率調高到19%過的紀錄,後來格林斯潘時代1989年9.81%、1997金融亞洲風暴前從3%提升到6%、2000年從4.74%升息到6.52%結果刺破美國自己的互臉網WWW泡沫、後來2004年在次升息利率從1%到2006年5.24%這次一樣沒有爆發在其他國家而是美國本土後來導致2007~2009美國次貸風暴和雷曼兄弟破產,這加速了美元和美國走下坡,2018年美聯儲想在次升息但是前次也不可能達到以前的高度2019年利率最高到2.42%美股就有崩盤的危險,而這次的加息幅度必定不會比前兩次更大還可能大幅度縮小,因為經濟的槓桿率已經太高,而2022年1月CPI和去年同期相比超過7.5%,可能會讓美國在幾個月內加息,但是只要提高利率那怕只有一點點美國也承受不住,但是如果危機是第三世界和其他弱國先爆開資本就會趨利避害跑去美國幫美國金融帝國主義補血,這是全世界最不想看到的一件事



美國利率在過去40年波動過程中,一波比一波低的現象,其實主要反映的是通膨壓力的消失;而通膨之所以消失,是工業外包、導致中國廉價高效的勞動力取代美國工人的結果;參見博客既往的評論。Trump針對中國所設立的關稅等等貿易壁壘,固然遏止了中低產業向中方轉移的進程,但It's too little, too late,而且反而帶有加劇通膨的副作用(對這一點我也早就預期、並且反復强烈批判過Biden的不關注態度)。所以未來兩三年,美聯儲加息必然會超過2018年的尖峰,甚至2007年、1999年的記錄都有可能被打破,但並不保證美國經濟100%會摔下斷崖:這裏的不確定因素,除了美國自己之外,中、俄、歐的貨幣和貿易政策都會有影響;這也正是我寫這篇正文的主旨。
2022-02-16 13:36 回复
RD-191
2022-02-16 11:28
 

這樣看來很替開發中國家擔心,如果美聯儲決心非要加息到超過2006以前的利息率不可,就算完全不考慮金融的避險投機熱錢流動長期也一定會引發經濟和傳統產業的大蕭條,因為很多傳產毛利率才3~4%低端製造業本身利潤率就很低,如果利息率超過實體經濟的利潤率,就沒有人會想要投資製造業了,因為前擺在升息銀行都比辛苦做製造業還要賺(這裡以升息超過6%的假設來看),如果以此觀點做預測可以預期只要升息時間持續不是短暫而是長期比如升息到6%超過3年以上會發生比30年代大蕭條還嚴重的危機,因為大量資金必定從傳統新興國家低端製造業3~4%毛利的產業抽離,流去美國賺生息資本的錢都有6%利息率,而這些低端低利潤製造業是新興國家大量就業機會的來源,一旦破產將陷入大規模失業的惡性循環,而歐美先進工業國家的製造業是壟斷性(比如英特爾那種半導體製造)的因此有比較高的利潤率比較能夠承受升急帶來的衝擊,簡而言之利息率的上限應該是全球實體經濟的平均利潤率估計不會超過6%,而利息率的下限因為美元霸權需要外匯儲備對衝美元升值風險加上美元的國際貿易結算地位才有近年負利率的現象,不然其他國家不肯長期持有美元,但是持有美元是長期的成本因為利息率是負的.....

如果把金融和匯率等也考慮進去形況就更複雜,很多公司都有垃圾債券而且都是低利率發行的,如果美國升息,那些大量發債的公司現金流出問題這些公司也會破產倒閉,包括大量科技股那種百倍本益比的都會大幅度下跌



經濟和金融由許許多多利益對立的玩家組成,一般是高維度的博弈論,不能只做初級的綫性擾動分析。你所談的美元利率上漲超過實體產業投資報酬率,就只是初級效應,一旦廠商無利可圖,首先淘汰弱者,接著必然導致報價上升,反饋成爲新的通膨壓力。

利率和通膨有很強的交互作用;美聯儲利率會提升多高,取決於控制通膨的需要;但是美國已經不再生產許多民生消費品,提升利率固然會壓縮大筆開支,但基本消費沒有什麽彈性,一旦因上一段落所討論的機制而持續漲價,美國國内的底層員工生活水平就會兩頭受壓,逼迫聯邦政府增加緊急福利支出,從而擴大赤字,讓美聯儲在利率決定上陷於兩難。這其實是我以前反復討論過的美國經濟、金融和財政胡搞40多年的惡果,説得稍微詳細一點罷了;你的論述只是這個邏輯鏈的一個小環節,對博客的主軸議題來説沒有什麽重要意義,爲了賦予把你留言保存在博客的價值,我已經很耐心地一連詳細回應了三次,請你暫時收斂,不要占用太多時間。

至於美國企業界的垃圾債券,這倒是值得討論的議題,不過答案也很簡單:總額不到2萬億美元,其中一半是過去兩年内發行的,所以還不會很快到期。雖然SEC打壓SPAC為股市泡沫提前泄了一點氣,使得債市成為當前的焦點之一,但既然短期内會到期的只是1萬億美元,對美國經濟體量的占比實在不大,只靠它一個泡沫並不足以引發連鎖反應,所以即使金融危機表面上從此開始,也不代表它是危機的真正源頭;美國的財政金融困境,是40多年來全方位腐敗衰弱的結果。
2022-02-16 14:35 回复
Hanbo
2022-02-16 15:08
拜登经济团队

感谢王老师的回复!但坦率讲对您的观点不能苟同(您提到:Biden完全不懂經濟金融,身邊的經濟學顧問又全都是見鬼說鬼話的學術娼妓。)

其他的不说,我对目前的财政部部长Yellen还是比较尊敬的,而且她做过美联储主席,她的丈夫还是诺贝尔奖得主。我听过她在美联储任内的一些记者招待会,感觉还是比较靠谱的。这似乎离您说的Academic Whore相差很远。。。

Brian Deese我不是很了解,但至少在奥巴马手下干过,是前朝的人。Cecilia Rouse我也不太了解,感觉是因为黑人才被选上。但Overall,我感觉您用词有些过重啦



權威、名頭、經歷,在這個博客一點分量都沒有,因爲我只講事實與邏輯。你的論述裏,可有一絲因果關係?這些都是我一再明確解釋過的事,你顯然違反了《讀者須知》第1、8B、8C和8D的條款,純粹污染這個論壇,請離得越遠越好,不要浪費我和其他讀者的時間。



最近又有一波海鷗來襲,我的寬容,反而鼓勵他們得寸進尺。所以在此宣佈,博客進入快刪狀態,新名號要發言請特別小心,務必先和《讀者須知》的規則對照清楚。
2022-02-16 17:18 回复
makludi
2022-02-17 06:30
关于21楼回复,Stiglitz有和王先生相似的论证但并不一致的结论,见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inflation-causes-and-targeted-solutions-by-joseph-e-stiglitz-2022-02。Stiglitz认为加息会压制需求,会让通胀和辞职潮中底层工资上涨的趋势中职,所以考虑到底层实际收入水平,此刻反而不能通过加息来治理通胀,而应通过对富人课税来补贴穷人,达到让穷人不被通胀损害生活的目的。顺带对22楼的回复,我有听bb的surveillance podcast习惯,去年的时候所有嘉宾众口一致认为通胀是暂时的,今年则开始比赛谁比谁更加鹰派,有些人可能是故意胡扯,有些人则是与生俱来的随波逐流,而态度一向偏左的stiglitz反倒上周被节目质疑不够关心通胀。

我和Stiglitz並沒有意見上的分歧,純粹只是談不同的話題:我談的是客觀上“最可能的未來發展”,而Stiglitz談的卻是在《政府的第一要務》是扶貧的前提下,主觀上美國“最應該采取的政策”。

普羅大衆對公共人物的言談毫無記憶,是我多年前就指出的大毛病;這不但方便詐騙集團和學術娼妓事後遮掩,更是讓平庸之輩得以兩面下注、矇混過關的基本因素。只要稍稍用心去追究早先的原版言論,就會發現99.9999%的學者專家和名人權威,對未來事件的事先預測正確率,如果是獨自則不高於隨機,如果是跟風則不高於流行。但即使證據確鑿,愚蠢的公衆一樣會找“戰略忽悠”這類的藉口,或者徑行忽略忘卻錯誤的細節;神棍和騙子之所以能吃香喝辣,靠的正是人性中先天常見的這些非理性弱點。
2022-02-17 08:12 回复
  .
2022-02-17 10:52
 關於改善底層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是對富人抽稅而不是靠魔法搖錢樹就能變出來的,這裡有一篇關於現代貨幣理論的評價文章,王博士怎麼評價?馬克思主義VS現代貨幣理論MMThttps://marxist.tw/marxism-vs-modern-monetary-theory-mmt/該文章指出MMT現代貨幣理論和馬克斯主義的古典經濟學兩者雖然都是左派,但是最大的差別在於對於貨幣和商品本質的理解,MMT認為貨幣可以憑空創造贊同一種稱為「貨幣名目論(chartalism)」的貨幣理論,這個術語是由一位名叫喬治·弗裡德裡希·克納普(Georg Friedrich Knapp)的德國經濟學家創造的,他提出了一個名為「貨幣國定論(the state theory of money)」的假設。國家創造貨幣——然後通過堅持將其用作「支付手段」來創造對這種特定貨幣的需求。然而,要真正理解貨幣的本質,我們必須求助於另一位 19 世紀的德國經濟學家:卡爾·馬克思。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貨幣拜物教的迷,即是商品拜物教性的謎」。換句話說,要瞭解貨幣在社會中的作用,我們必須首先瞭解它的真正起源——商品生產和交換的起源。馬克思解釋說,貨幣的歷史與商品的興起息息相關:商品和服務的生產不是為了個人消費,而是為了交換。馬克思表明,所有商品都有交換價值。這是一種關係——一種比率——在商品之間,表示一種產品(平均)有多少會被另一種產品交換。馬克思以李嘉圖等前人的思想為基礎,概述了商品的價值是如何取決於其中所包含的勞動。這種勞動既包括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工具等中包含的「死勞動」,也包括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補充進去的「活勞動」。馬克思將這種總的勞動稱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根據社會當前的技術和工業水平等,生產特定商品所需的時間。這兩種解釋方法的不同就會對解決問題的方法產生不同,就像洛克所說人們不能通過將一小塊銀子重新貼上『先令』改變其性質,就像現在通過宣佈一英呎有 15 英吋便不能使矮個子更高一樣。
GUI-龟
2022-02-20 02:10
关于乌克兰内部法西斯营的来龙去脉

乌克兰冲突,俄国期望达成的一个目标是欧美劝服乌克兰执行明斯克协议,但乌克兰是万万不会答应这个要求的,谁答应这个要求谁就可能会被乌克兰内部的右翼分子清算。“扬云飞”在知乎有介绍过乌克兰这帮人的来龙去脉(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3609188/answer/2334596757),理解乌克兰内部法西斯营的势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乌克兰局势。另外,现阶段是俄罗斯的表演时间,前不久俄国杜马通过了一个承认东乌两个共和国的提案(这里有一些关于俄国内政的细节,具体可以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747307/answer/2350296708),以及大肆炒作乌克兰政府军炮击东乌地区的新闻(类似的事在过去稀疏平常,只是俄罗斯不太炒作)。



全文较长,介绍了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从沙俄时代到现在的发展脉络和影响,这里只截取最近一段时间的部分。



今年一月份乌克兰政坛非常流行的话术是这样的,为啥普京派俄军在哈萨克斯坦快速进出很快撤离,那是因为中国出面把普京赶走了,要是欧米领导人也如此强硬,俄罗斯不早就完蛋了吗?我们不就过上好日子了吗?中美俄欧听完了全都一脸懵逼……

这种建立在胡扯和做梦的立国之基,却在苏联解体后得到了乌克兰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他可以很好的掩盖历届政府无能的事实,反而得到了不断强化最终成了国家核心意识形态。2014年普京宁可被骂普构(注:宋朝皇帝赵构的梗)也死活不要东八州,很大程度上就是吸取斯大林的教训(斯大林收回利沃夫的负面影响在全文中有写,这里没有截取),不想要被这么洗脑过的民众,不然拿钱养不干活的大爷们早晚还得出事。

除了洗脑外,2004年第一次颜革之后,街头政治成了乌克兰的主流,而街头政治是需要打手的。各个政治势力,企业,寡头们纷纷出资扶持收买类似组织,其中以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团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准军事组织,这一过程又受到了欧美NGO的大力支持。

这些组织在2014年颜革期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说,2014年2月政变之后,法西斯团体盘踞在基辅,可以直接影响乃至掌控新政权。后来基辅刻意激化顿巴斯冲突,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忽悠这帮人赶紧去前线保家卫国和俄国人去打仗,别留在基辅闹事。等法西斯营大部分去了前线,基辅当局努力在想当程度上恢复了一些军警的建制,有了武力支持才能掉过头来平衡法西斯营的力量。

但是即使如此,极端民族主义的主要理念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意识形态,政治人物信不信都不敢公开反对。不但政治上危险还有被肉体清算的可能,其实两任总统波罗申科和捷连斯基,都是以停止战争为口号赢得了选举,但是当选后都不敢履行诺言就是害怕被法西斯营肉体清算。

所以提到原问题的明斯克协议,乌克兰方面一点也不敢执行,就是害怕国内法西斯营的反对,而因为经济环境不好,很多人无论信不信又都加入了这些组织。总之乌克兰内政方面受其影响的时间还会很长,对外政策也是如此……

我剛剛增修了《讀者須知》,請大家移步瞭解新近詳列的規則,特別注意第6和第9條。

我對匿名大V的瞎猜胡扯,向來沒有興趣;熟悉博客原則的老讀者還喜歡去看,已經是對事實和邏輯的不尊重,轉述在此,更加是浪費空間和時間。例如這裏,烏克蘭國内狂徒的妄想,在國際局勢現實壓力之下,毫無意義;一旦大國達成決議,内部反對、抗議到怎麽亂都沒有用。這麽簡單的邏輯,只要想想如果美國不撐腰,臺獨能多硬就知道了;或者參考Armenia最近戰敗後割地認輸的慘狀,以及尤其是當年希臘被逼大幅削減預算的故事,我還寫了不止一篇博文來討論。

嚴重警告一次,禁言一個月,再犯拉黑。



過去幾個月,我沒有嚴格執行規則紀律,結果留言欄發問越來越不像話,我越是多花時間精力來彌補對話品質,違規的人越是習以爲常,把我的客氣(尤其對老讀者)當作鼓勵;你沒注意上次我雖然說“正解”,實際上是做了重要的更正嗎?

這些匿名大V,好的是自娛娛人,差的是自愚愚人,但同樣都不會對事實和邏輯保有任何責任心,所以原版的《讀者須知》第6條就已經禁止引述。我寫博客表面上也是公共論壇,但對我自己是做學問,對國家社會是做建言,對讀者大衆是做教育,每一字一句都要對三者同時負責。你反復拿不入流的言論來博客轉述,輕佻心態表露無遺,對我和在乎事實邏輯的讀者都是極大的侮辱。博客討論的是如何治國平天下,讀者就算沒興趣,至少先試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吧。

所以大家請注意,若是有人喜歡到互聯網上的信息糞坑裏玩耍,我不可能禁止,但這個博客不是讓人散心玩樂的地方,入門之前必須先把心態和認知洗乾净。我最近被熏得頭暈腦脹,不能再容忍了。
2022-02-20 08:34 回复
未來世界
2022-02-20 03:12
 之前就看過班德拉主義者(法西斯主義)在年烏東發動慘無人道的屠殺,相關新聞觀察者網也有報導過一次,不過不太會有人關注,這段歷史可以從一次大戰前說起,一直到二戰後納粹德國戰敗給蘇聯,這些流亡者的領導人物從東歐大量移民美國,當時二戰德國扶植的代理人又轉往美國政治界和情報界發展反共組織持續干預,後來班德拉主義(新法西斯主義)美國在冷戰結束後又陸續餐與了2014年的邁丹和烏東戰爭,這只是冰山一腳我非常好奇這段歷史倒底幕後主導人是誰?以下是觀察者網的報導 拜登的這篇“反華宣言,跟100年前一群烏克蘭納粹流亡者(班德拉)有關https://www.guancha.cn/ZhouDeYu/2021_07_18_598911.shtml以下是內文中一小段 在美國非常活躍的“被奴役歐洲國家大會(Assembly of Captive European Nations)”,與ABN類似,是一個聚集了東歐各國流亡者的反蘇反共團體。ACEN早在1945年就於紐約成立,已經在美國積累了眾多聲望和勢力,甚至得到美國情報機構的資助。但ACEN內部一直存在眾多支持ABN的極端民族主義團體,比如前納粹合作者阿弗雷茲·伯金斯(Alfreds Berzins),他既是ACEN的拉脫維亞分支領導人(之後做過ACEN的主席),也在ABN負責波羅的海三國的領導人。ACEN內部的極右翼勢力從50年代開始逐漸讓ABN與ACEN合流,主流的ACEN在台前開展活動,而極端的ABN則影響著路線。 就這樣,五十年代,即便ABN在明面上仍被美國政府所警惕,但ABN的同情者和ABN的議程,早就借著人權和解放的名義滲透進美國主流社會。 不過,ABN最大的大腿仍然是美國。隨著ABN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ABN成員加入民主黨和共和黨工作,而眾多的兩黨官員和政客也被拉攏進了ABN。 比如,“ABN美國之友”的主席、兼ABN下屬的“保加利亞民族陣線”領導人伊萬·杜雪夫(Ivan Docheff),同時也加入了共和黨,幫助共和黨拉攏保加利亞裔選民,還順便把其它的ABN族裔組織也一並帶了過去。於是,共和黨內的東歐族裔組織和ABN相應的下屬機構都共用了一套班子。杜雪夫曾在采訪中誇耀,如果想要尋找“保加利亞民族陣線”的人,就可以直接去找當地“裡根-布什”競選委員會的保加利亞成員,“他們是同一批人”。 ABN的巔峰時刻,當屬裡根政府時期。裡根其實跟東歐流亡者們早有交集。1968年裡根還是加州州長的時候,他就簽署了宣言,將4月10日定為所謂的“克羅地亞獨立日” ,聲稱自己是在為超過15萬身處加州的克羅地亞裔發聲,指責南斯拉夫奴役克羅地亞民族……裡根的這一宣言,與加州的克羅地亞民族主義組織的影響和游說是分不開的。裡根“邀請全體公民都致以敬意”的4月10日,正是二戰時期納粹支持的克羅地亞法西斯政權的建國日。 順帶一提,美國國會在ABN的游說下,於1981年通過了一系列決議,不光支持烏克蘭的獨立,還干涉烏克蘭的所謂“宗教自由”,甚至支持將6月30日作為“烏克蘭獨立日” 。而6月30日這個日期是什麼日子呢?正是ABN領導人班德拉和斯特茨科在1941年協助納粹侵略波蘭和蘇聯時,自封的烏克蘭政府成立的日子。 當然,美國議員們可不知道(或者無視了)這個日期蘊含的納粹背景,也沒有思考為什麼班德拉和斯特茨科的所謂政府可以代表烏克蘭人民,而是全盤接受了ABN一方的主張,認為6月30日就是烏克蘭民族同時抗擊納粹和蘇聯,爭取民族解放的紀念日(當然,後來蘇聯解體,烏克蘭就有了真正的“獨立日”了)。
未來世界
2022-02-20 05:58
 7年前看過一篇俄國莫斯克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的新納粹主義發展小考史料他發在自己部落格,現在這篇文章已經不見只有網頁快照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120193620/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710518新納粹主義發展小考該文經過作者詳實考證各國史料,前後歷時近一年才完成,和觀察者網這這篇文章很相似https://www.guancha.cn/ZhouDeYu/2021_07_18_598911_s.shtml,誰是斯捷潘·班德拉(Stepan Bandera)和雅羅斯拉夫·斯特茨科(Yaroslav Stetsko)網路上都有相關資訊可以查,2014年烏克蘭邁丹廣場的顏色革命確實有美國情報組織的介入,而那些組織和冷戰前成立的APN也就是反布爾什維克聯盟後來改組而成因為文章太長,簡單來說就是二戰的德國當年曾利用班德拉和斯特茨科建立過魁儡政權,對波蘭人和猶太人甚至俄羅斯人發動過種族大屠殺,在德國戰敗後斯特茨科逃避紐倫堡大審流亡美國變成東歐流亡者最後又滲透到美國政界,而班德拉被蘇聯情報組織毒殺(1961年11月17日,德國司法機關宣佈班德拉死於最近才剛叛逃的格別烏成員伯格丹·施塔辛斯基之手,他是根據赫魯雪夫和時任格別烏主席的指令行事的)2014年烏克蘭邁丹廣場顏色革命2月18、19日巷戰中,政府官方調查指出「暴民使用了強大的現代化武裝,其威力可以打穿鋼板。」2013年3月5日歐盟外長凱瑟琳·艾希頓(CatherineMargaret Ashton)和愛沙尼亞內務部長烏爾馬斯·帕耶特(Urmas Paet)的電話對話錄音,證明狙擊手和烏克蘭反對派有關。兩大歐洲政治家在談話中對烏克蘭局勢進行了交流。在談話中烏爾馬斯·帕耶特也提到,在基輔獨立廣場上出現的狙擊手,是烏克蘭反對派僱傭的。在談話中帕耶特說到,他所看到的所有的罪證都證明,無論示威民眾還是執法人員都是被同一批狙擊手射殺的。「非常值得警覺,新的聯合政府沒有任何打算調查這些事情,這就顯得更加的明顯,在狙擊手的背後站著的不是亞努科維奇,而是新政府中的某些人。」帕耶特說到。帕耶特非常擔心,「一旦這些歷史開始浮現,那麼就會立即破壞新政府的威信」。消息來源:http://russian.rt.com/article/23679 (內附完整對話記錄)關於右區組織該文提到除了自身的武裝力量以外,右區還積極的與其他極端民族主義者們聯絡。早在2014年1月30日,就有黑客破獲了塔拉森科與克裡木韃靼人組織Mejlis of the Crimean Tatar People的信件往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這樣寫道:「…我們一切按照計畫在進行。我們已經準備好進入第二階段,就像我們上週談好的那樣,我的UNA-UNSO弟兄們已經準備好了去需要的任何地方。需要你做的只是幫忙指示辛菲羅波爾(克裡木首府)、塞瓦斯托波爾、刻赤、費奧多西亞和葉夫帕多裡亞的方向。由於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因此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槍支彈藥以及燃燒液體用以製作燃燒瓶…」2014年3月初,雅羅什向高加索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和國際恐怖分子們呼籲希望「強化恐怖主義活動」並南北夾擊俄羅斯。同樣的,在基輔騷亂期間,也有車臣恐怖分子參與了行動。2013年底,14位來自車臣的城市暴動和恐怖襲擊的「專家」臨陣培訓了右區戰士。稍後,副手塔拉森科公開表示:「右區已經準備好了攻入俄羅斯內部…班德拉說過,只有俄羅斯存在一天,就不可能有獨立的烏克蘭。因此我們準備好了進攻俄羅斯。」2014年2月20日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右區成員對俄語人口的集體綁架、毆打和屠殺
magkey
2022-02-22 15:11
普京今天宣布了承认乌克兰两个自治共和国独立,想问一下王先生这预示着什么?俄罗斯在欧洲搞事,这对中国其实是好事,美国暂时无法全神贯注到亚太之中,但是不太明白普京怎么考虑的,真有必要在这个时间点如此强硬地宣布支持东乌独立吗?

俄方的戰略目標是什麽?局部上是要維持東烏人民的安全和自治,整體上則要離間歐美,讓德法同意停止北約東擴。英美呢?則是迫使德國放棄北溪二號,重新成爲溫順待宰的外交經濟附庸。爲了逼迫歐盟和俄國對立,可以簡單預見美國會要求烏克蘭在軍事上不斷做出有限的升級挑釁(但不是全面開戰),所以幾天前開始的炮戰,是Putin必然早已做好預案準備的進展。

Putin的預案有哪些選擇呢?這次美俄對弈本質是外交宣傳上的鬥爭,直接揮兵攻入烏克蘭本土是下下策,但見死不救也不見容於國内輿論,因此至少必須做出我一向對中方建議的“對等反擊”。;再加上俄國已經在過去八年做好準備,不懼任何經濟外交上的制裁,反而是歐洲尤其德國會承受絕大部分的損失,所以俄方從衝突一開始就公開實踐“Strategy of Tension”,這可以解釋成“對等升級”策略;用撲克術語來説,就是不止“跟注”“Call”,而且等量“加注”“Raise”。博客留言欄兩周前討論過用遠程炮兵對烏軍陣地做嚴重殺傷,但那是在烏方發動大規模攻勢下的保底手段;現在的炮戰還只在騷擾的層次,Putin必須留下餘地,爭取更多外交折衝時間,所以目前只選擇了相對溫和、人道的步驟,派兵進入東烏做肉盾;然而要名正言順地駐軍,就必須先外交承認那兩個共和國。

如果我們檢驗最近兩周的諸般局勢發展,就會發現Putin的策略不但合理,而且是必然,只有在分寸的拿捏上有一點不確定性。這裏的關鍵是歐盟的態度:Macron很積極地想要促成歐俄和解,但並沒有什麽實質進展,原因是德方在扯後腿,不敢直接違逆美國。然而美方要求的,公開承諾放棄北溪,又是德國經濟不可承受之重,所以Scholtz拖拖拉拉,想要靠私底下承諾來矇混過關,這才有了美國下令Zelensky發動炮戰的後續。Scholtz上周訪問莫斯科時,Putin已經失去耐心,在聯合記者會上對其公然斥責,是這一波情勢惡化的前兆;後來事件又多拖了幾天,以慢動作發展,可能是美俄考慮到冬奧,不想在宣傳上失分的結果。現在冬奧完美收官,雙方都沒了顧忌,德方的拖延策略顯然玩不下去了。

我從一年多前Merkel正式確定退休就反復預言,這會導致歐盟的決策真空,從而誘使美國在東歐製造事端。這次的烏克蘭事件始自去年十月,正是德國大選後籌組新政府的無主時段,這不是巧合;即使一開始有其他的導火綫,其後美國之所以肆意加碼、步步升級,其最重要的動力和目標,必然是要利用Merkel的去職來扭轉北溪二號問題上德國的外交反抗。Scholtz拒絕放棄北溪,原本還讓人有所期望,以爲他能繼承Merkel的長期戰略,主動爭取外交獨立,但最近的發展,證明他完全沒有那個能力、眼光和企圖,純粹只是被幕後的德國工商精英嚴重警告,所以從短期經濟損失的角度來做的政策決定。我在整個事件的過程中,反復强調關鍵在於德國的選擇;對昏庸無主見的德國執政集團加壓,再一次是這一輪美俄先後升級衝突的基本考慮,也是當前無法理性預測勝負結局的原因。
2022-02-23 07:25 回复
AAB
2022-02-23 02:49
The official declaration of recognition appears to me a simple step in the 'strategy of tension' on the Russian side. This could have stemmed from France and Germany's lukewarm responses so far to the US script, and Putin might have seen it as good an opportunity as any to drive the wedge even deeper. French/German rationality/practicality should not be taken as friendliness to Russia and the latter probably has no such illusions either. They are simply reflections of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each party. The timing was not friendly to Macron (and Scholz), but again Russia has no need to accomodate individual politicians. Especially considering Macron's alternatives are no longer liberal ideologues. The not-quite-there escalation run the risk of 'proving the Russophobes/Anglo-Saxon bloc right' but their virtual monopoly on global rhetoric makes the point moot. Russia can basically act with impunity vis-a-vis Chinese support and its own economic/financial restructuring, meaning this sort of measured escalation will force Europeans to face the reality (perhaps even bearing the costs for a few months before bucking) instead of just doing photo-ops and paying lip service. Russia is in effect calling America’s bluff and forcing the EU to decide between material interest or ideology.

From the Russian standpoint, there is not much to lose. (1) Practically, it has made itself more or less sanction-proof (2) Morally/legally, the declaration per se does not constitute an invasion. In fact it is very much a humanitarian/moral imperative to secure the lives and safety of Donbass residents.

See my previous comment on the subject. Your analysis largely coincides with mine, with the key exception that I don't think French position enters Putin's calculation by much. The pressure is almost exclusively aimed at Germany.
2022-02-23 05:59 回复
弃车成杀
2022-02-23 09:44
俄罗斯能不能主动退出swift 提前完成和美国的金融脱钩。 (类似于2014年的限制粮食进口)
passer_by
2022-02-23 18:11
想问下王博,美国是期待德国永远闲置北溪管道吗?毕竟管道已经全建好了,肖茨目前也只是暂停了审批程序。

上周中法通电话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非洲?)合作的项目,中方是否也正在把重心从德国转到法国身上?

我以前解釋過,俄烏油氣管道過境協議,有效期至2024年届滿;在那之前,北溪純屬備用,只在烏克蘭出事的前提下,才有需要。Putin能夠和美方玩輪流加碼,最大的王牌正是天然氣供應,所以這整個冬天一直拒絕現貨交易,只滿足長期契約的最低要求。派兵進入東烏,管道自然關閉,如果不是運氣不太好、過去三個月歐洲天氣相對溫和,德國經濟應該已經進入緊急狀態了。另一方面,雖然美方的要求是永久性地關閉北溪,Scholtz一直在這個議題上虛與委蛇,其邏輯是想要用庫存天然氣熬過這一波烏克蘭衝突,坐等春天到來;反正北溪審批還可以“暫停”兩年,届時公衆記憶早已淡忘。這正是前幾天我才剛討論過的,普羅大衆沒有記性的特點,是民選制政客的天賜禮物,庸碌之輩自然充分利用,並且養成習慣;這個現象在歐洲政壇尤其明顯。

這篇正文的重要建議都已經被采納,我預期外交重點向法國傾斜也不例外。

你來博客,還只有五個多月,照規則字面解釋的話,這條留言應該直接刪除;考慮你在新規出臺之前已經發問多次,法外施仁,下不爲例。請等幾周,賬戶滿六個月歷史,再做發言。
2022-02-24 03:54 回复
文科生基督徒
2022-02-24 00:41
关于美国加息请教王博士:您在对“未来世界”网友的回复中提到美联储会学习当年沃克尔紧缩银根来止住通胀。但是以目前的美国债规模,如果提升很多基准利率,会不会导致利息负担加重?还是说,美联储有可能快速拉高利率,但不会持久?且不说这对美股的冲击,美联储会下决心“死马当活马医”吗?
AbzX5
2022-02-24 14:42
目前局势的新发展, 让我想起当初中方打越南的模式, 快速闪击摧毁敌方的设施, 然后退到边境, 不停的炮击, 不停施压. 俄方是否会采用这种模式? 我不相信全面占领乌克兰会是划算的买卖.

你説的其實也是2014年殲滅烏軍前綫部隊的重演。中國人往往反射性地認爲攻心爲上,但正如我們以往對國臺辦策略的討論,攻心和懷柔是兩回事;Putin在2014年出兵,對Merkel就有很强的教育性作用,原版的Minsk協議正出於此。這是分析當前俄方策略考慮時,必須參考的重要前例。

兩天前我說Putin的分寸拿捏有不確定性;現在雖然他一次性地從駐軍、轟擊、直接升級到出兵殲滅對方有生戰力,卻還不足以客觀認定是在戰略上脫離了原先的目標(亦即一方面保護東烏,另一方面對德國施壓,離間歐美),轉爲搶占“實利”。這是因爲那些策略選項博客也都討論過,只不過我偏愛分幾步逐次升級,以便在其間嘗試外交斡旋。Putin選擇跳過外交步驟,不但有軍事作業突然性的需要,而且也可能他所擁有的事實認知,超出外人能看到的公共訊息,尤其是對德國領導階層的評估,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個多月前我上《八方論壇》的時候,一再談到當時俄方内部並沒有達成必須訴諸武力的結論,反而是英美想方設法要升級衝突。後來也的確是美國安排烏軍發動炮戰,才導致事件急轉直下。但是Putin明明看穿了美方的意圖,爲什麽會自願放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原本路綫呢?請回憶一下,過去幾周,Macron和Draghi曾先後表態,願意背著北約和俄方做和解。同時如果事件繼續升級,損失遠遠最大的其實是德國,美國還主動對德方攤牌,指明要求廢除北溪,Scholz隨後的拒絕代表著德國工商精英已經發聲。所以即使Scholz的智商比Macron/Draghi低一個層級,照理也應該順水推舟,簡單跟隨法意,以Minsk協議為根基來解除整個危機。然而上周Scholz到莫斯科會談,卻是明顯的不歡而散,其後事態純粹因爲冬奧而拖延了幾天,一旦沒有那個顧忌,Putin就一步升級達到、或甚至可能要超越戰略最優解的暴力極限。

所以綜合來看,我們還不能徹底否定以下的可能:亦即Putin依舊是絕對理性,只不過外人看到的是Scholz有點愚鈍,而Putin卻有兩個小時的面對面經驗來確定他是絕對的無可理喻,任何外交折衝的理性利害分析,只會是對牛彈琴;面對不見棺材不掉淚的白癡,反而只有實際行動才有效果。其實德國被美國滲透太深,即使是Merkel在2014年,也是等到俄軍亮劍之後才學乖的;不過現在有那個前例,Scholz的冥頑不靈並沒有太好的藉口。

整個危機還在迅速發展之中,Putin的主觀意志何在,有待繼續觀察。然而我同意你的看法:客觀上這場軍事行動最好是有限的,也就是只求把烏軍打垮,解除烏克蘭未來幾年主動用兵的能力,在占領土地方面只將Donetsk/Luhansk兩個共和國擴展到對應的整個州。要是俄軍長期占領Kiev,就是明顯的次優解:雖然可以重塑烏克蘭的政治結構,但俄方必須承擔社會、經濟和安全等責任,並且在外交宣傳上大幅失分;換句話説,如果爲了軍事考慮而暫時深入烏克蘭内地,也應該在肅清抵抗之後迅速撤離,畢竟就算Putin認爲Scholz連在美方再一次坐視“盟友”被滅的前提下,也沒有膽量履行類似Minsk協議的方案,烏克蘭攤子太爛,承擔起來的代價實在很難Justify;所以勉强合理範圍内的最最最激進方案,是我在上個月討論過的,占領黑海沿岸的俄語區,分裂烏克蘭。
2022-02-25 07:02 回复
zhaofei
2022-02-24 18:35
1请教王先生,普京决定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不会逼迫法国和德国制裁俄罗斯吗?俄欧和解还有可能吗?是不是正中美国(送一线炮灰和二线炮灰去死)的下怀?
興中居士
2022-02-24 18:49
王博您好,斗胆抛砖,德国暂停北溪II,自断双手。俄国因此没达到很好的离间欧美,直到战前仿佛也没捞到什么东西。此时对于贯彻“strategy of tension” 的普京就直接升级战争。一来维护自己的边境安全,稳定东乌,二来打了空喊制裁和援助口号的美国一巴掌,动摇美国的威信。因此当下这点外交惩罚,比起收获的利益就不值一提。 请问王博,俄国此时会如何收场才能利益最大化,您认为普京在节奏上是否过快?
華刀出鞘
2022-02-24 19:26
2月22日,王毅和布林肯通电话,就乌克兰和朝鲜半岛核问题交换意见。第三段,布林肯介绍了美朝关系最新情况。王毅表示,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核心是美朝间的问题。美方应重视朝鲜正当合理关切,采取有实质意义的行动,中方主张美朝直接对话,并将一如既往为促进半岛核问题的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段对话一般人都没有注意和解读,蠢蛋布林肯病急乱投医,看来不了解朝鲜局势,居然想用朝鲜来和乌克兰和中国做交易,但是被王毅怼回去了。还有两个礼拜之前习近平和普京签了那么大的一个文件,乌克兰出事情之后这蠢蛋居然想着来和中国做交易,被中国臊了一顿皮,然后美国国务院的声明只有两句话,一句和中国就朝鲜和乌克兰与王毅spoke,一句关注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么蠢蛋的行为和操作,拜登面临中期选举,外交出了这么大的差错,还是没有人背锅开除吗?阿富汗糊了老美一脸,新馆糊了他们一脸,普京又糊了他们一脸,同时也期待我们糊他们一脸,是不是中国不出手都说不过去了?因为这样我在本文第一条留言中:烽火燎原的抗美形势下,诸强才能更加坚定信心,勇敢出动,至少增加一点法国说不的勇气吧。

雖然我認為消滅烏克蘭政權不是俄方的最優解,但那也並不代表美方大獲全勝,畢竟又一個“盟友”被見死不救、當垃圾扔掉了。問題在於Macron、Draghi懂這些道理,德國執政團隊卻不見得有基本的智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他們的思維層次是和台灣同級的。
2022-02-25 02:39 回复
游客 越雷
2022-02-24 22:04
王先生,您好,就在刚刚2022年2月24日北京时间晚上9点,美东时间早上9点,俄军已经推到了离基辅约二十公里处了,这个情况是不是有些出人意料了?会不会导致连锁反应,今年的经济危机是不是也会受影响?
makludi
2022-02-25 02:26
两则小事。其一,昨天Jeffery Sachs接受bb采访时说,西方明明不可能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挑动乌克兰自己表态要加入北约,对西方驱虎吞狼的把戏难掩失望。其二,关于27楼恢复中对目前经过乌克兰的俄欧天然气管道,乌克兰之前屡次吃拿卡要,让俄罗斯和德国都不厌其烦,那么这一次乌克兰政府被彻底打垮以后,会不会这几条管道反而没有人会从中做梗?如果这种事情发生,那北溪管道岂不是停不停止都无所谓了?

Sachs人不壞,但有點天真。

俄軍如果推翻烏克蘭政權,天然氣管道協定自動終止,德國和中歐的能源供應徹底由俄國掐脖子,這是可以簡單預見的事,Scholtz政府卻完全無視。唉,以往我嫌台灣政局太蠢,不予置評,只談國際大事,沒想到歐洲首要强權也淪落到同一個級別。
2022-02-25 02:37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2-25 03:04
这样大打出手,还能离间吗?欧洲被迫一致谴责,北溪2也前景堪忧。德国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声称和俄罗斯的新天然气合同不可想象。德俄互相制裁是不是不可避免了?
  .
2022-02-25 04:13
 

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以下情況已經發生無數次,每次烏克蘭一碰到經濟危機就烏政府軍就炮擊烏東地區轉移矛盾,而國際媒體幾乎是英美主導世界上大多數地區根本看不到,那麼只要烏東民兵開火還擊,各國就會譴責俄羅斯和烏東民兵挑性然後又揚言要加大經濟制裁,國際語論也一片罵聲,但是絕大多數地區的歐美國家人民對於事先開砲的烏克蘭政府軍卻完全沒看到,所以俄羅斯始終處於相當被動的地位,一方面自己同胞同為俄羅斯族的頓巴斯居民被炮擊,不斷發生慘案而且是故意的,俄國國內大多都知道只是國際上都是英美主導媒體因此西方國家人民很少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網路上都有大量證據可以證明,我之前還看過在2014年有烏克蘭新納粹把一顆正在當兵的戰俘頭顱寄到他母親家裡的視頻,還有學校、餐廳、醫院被炮彈擊中的,甚至連總理都難逃暗殺DNR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總理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扎哈爾琴科於2014年11月4日正式就任,是為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2018年8月31日於頓內次克市中心咖啡館被汽車炸彈襲擊而身亡,所以為什麼普京才會以人道主義、去納粹化,防止北約東擴作為這次軍事行動電視演說的內文之一,因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且複雜的並非單一因素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24/1039534647.html

可以參考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這裡都有普京發表的全文說明

其中一段

普京說:

“(俄羅斯特別行動)的目的在於保護那些八年來一直遭受基輔政權欺凌和種族滅絕的人。為此,我們將尋求烏克蘭的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並將那些對包括俄羅斯公民在內的平民犯下無數血腥罪行的人繩之以法。”



在英美仍然橫行國際的當前,替天行道不能急,如何削弱昂撒霸權才是最重要、最優先的工作。

極右派暴徒的首領很容易逃脫,徒眾數目太多則需要長時間來處理,軍隊也不是趁手的工具。
2022-02-25 04:28 回复
AbzX5
2022-02-25 04:59
作为博客细心的老读者, 王先生提过的我都记得, 都没有问题. 我是想确认我的判断是否正确. 即目前对俄罗斯而言, 这一步棋已经到了最优解允许的最大值了, 一点冗余也没有了, 说得重一些, 哪怕德国总理Scholz再怎么蠢, 俄国也确实不应该再进半步了, 已经到了极限, 而物极则必反. 事情还没结束, 我们就先等等看德国方面怎么发展.

是的,我認爲如果俄軍長期占領Kiev,扶持傀儡政權,或者試圖大規模清洗烏克蘭西部的右翼納粹份子,都是明顯的Overreach。

話説回來,即使Putin繼續采納理性策略,也沒有保證Scholz能一夕之間多長出腦細胞來。Merkel終究是理科生出身,擁有若干邏輯思維能力,能從經驗中學習正確的教訓;這在現代歐美民選政客之中,算是非常罕見的異類了。



補充一點:我一直認爲出兵應該是用盡外交手段後的不得已選擇,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事後難以找到可以服衆、又願意修憲(至少要軍事中立,並且立法禁止納粹)的政府。現在Putin急著動手,軍事勝利是沒有疑問的,但我還在納悶他要從哪兒找來一個可以信任的新烏克蘭總統。台灣不一樣,可以直接當直轄的地方政區處理,就像當年的Chechnya,要寬要嚴、悉聽尊便;烏克蘭卻是有主權的聯合國成員。
2022-02-26 17:24 回复
貓靈子
2022-02-25 06:42
  個人的看法是,普丁直接出兵升級武裝衝突,有點像是鄧小平發動懲越戰爭的降級版(真打?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要削美國的面子(懲越戰爭是削蘇聯的面子).同時威逼德國政府在2年的時間內,理性思考自己的處境.因為德國的綠能政策,讓自身的能源安全受限於地緣政治(德國的天然氣來源會受限於俄羅斯,當然它要花更多錢從美國進口也行)的壓力,本身就是不高明的作法.普丁的作風有點像是關原之戰時的德川家康,透過向內應小早川秀秋開槍來迫使他真正謀反,履行內應的職責.

  現在最頭痛的應該是德國政府的內閣,他們必須在經濟與民意和美國所販賣的安全之間,做出相對平衡性的因應.普丁這手不但符合其思維慣性也是在打醒德國內閣,但是會敲醒還是把他們打成腦震盪(向美國低頭尋求援助)?就要看後續的演變,

Scholz面對的邏輯非常明確:能為德國帶來歐洲和平的是俄國而不是美國,能讓德國經濟癱瘓的也是俄國而不是美國,趨利和避害都指著同一個方向,偏偏就是願意被洗腦、當炮灰,和台灣異曲同工。
2022-02-25 07:00 回复
PKT
2022-02-25 07:11
.

参照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俄军长期占领乌克兰(东乌以外的部分)的可能性好像不大。另外中国似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窗口期?



Putin這一輪反攻,和2014年、2008年都不一樣,因爲俄方力量遠遠更爲堅實:不但完全無懼於金融、貿易、科技等等制裁,而且反過來掐著中歐和東歐的能源供應綫,更別提和中國的准同盟。

俄方自己願意出頭,對中國當然整體是好事:雖然歐盟外交獨立的進程可能被打斷,但德國新政府原本就腦袋少根筋,甘心做美國的炮灰;注意力被俄國吸引之後,反而解除了中國多面受敵的危險。中國的崛起和昂撒的衰落已經是現在進行式,歐盟的長期發展無關緊要。
2022-02-25 09:20 回复
criteria
2022-02-25 09:09
王先生,去年12月份您在《欧盟内部的无色革命》下的留言中讨论过,“歐盟原本就沒有為北約東擴而戰的動力,美國再次見死不救,盟主的臉往哪兒放?”。 从今天拜登的讲话中以说明美国绝不派兵,是否意味美国已经无法承担盟主的身份?同时这是否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被打破的milestone之一?

是的,昂撒集團以往心狠手辣,現在只能色厲内荏,再怎麽下流無恥,如果每次衝突升級都是炮灰被全滅,也很快會離心離德;還記得星宿派丁春秋對門人使用連珠腐尸毒嗎?
2022-02-25 09:27 回复
makludi
2022-02-25 13:23
关于王先生对德国,法国,意大利欧洲三强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做一些佐证补充。意法两国和俄罗斯的沟通其实并非近期才开始,早在美军撤离阿富汗之后就有,见https://www.reuters.com/world/russias-putin-italys-draghi-discuss-afghanistan-ria-2021-08-19/,最近意大利更是公开呼吁,对俄罗斯的制裁不要涉及能源方面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asia/any-eu-sanctions-russia-should-not-hit-energy-draghi-2022-02-18/。法方上周努力促成和谈,不过有趣的是,马克龙提供了两次多边会谈,一次是法俄美,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2/feb/20/putin-and-macron-agree-to-try-and-secure-ceasefire-in-eastern-ukraine,一次却是法俄乌,https://www.aa.com.tr/en/europe/macron-dials-up-putin-and-zelensky-for-cease-fire-commitment/2508097。德国人确实是全线装死,当然the economists, nyt, wsj等英文媒体从来没有断过对德国旁敲侧击施加压力。其实王先生现在心里更多是失望和悲愤吧,千万民众又因为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恶俗手段要受到战火摧残,明明可以阻止悲剧的人却无动于衷甚至更多的人是助纣为虐。

我的悲憤其實不是針對烏克蘭:他們早已確定萬劫不復。真正讓我失望的是德國的新執政團隊:兼有Merkel的政策遺產、來自國内精英的事實反映、法意盟友的預鋪道路,偏偏非得選擇自我毀滅,這個級別的愚蠢除了“等同台灣”之外,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2022-02-26 03:53 回复
梦游
2022-02-25 22:16
我注意到这则新闻:“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导致俄罗斯与乌克兰间关系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是乌总统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有关将重新获得核武器的言论。”我想支撑乌总统泽连斯基发表如此言论背后的恐怕不是什么轻佻之语,而是有确实让俄罗斯不寒而栗,无法再沿用Strategy of Tension,不得不立即行动的让人细思恐极的原因吧(听观察者网那边的小道消息说是美国谍报机构把战术核武器送进了乌克兰)。假设果真如此,对比美国面对前苏联在古巴设立导弹基地的应激反应,俄罗斯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只是德国愚钝,我觉得即便普京极度失望,理性决策下他最多也应只是采取如王先生所说的勉强合理范围内的最激进方案,不至于如此进攻西乌克兰。而且我反复思考和复盘王先生原先对俄乌欧美态势的分析,始终没有盘出什么逻辑上的漏洞。在此情况下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恐怕不得不考虑非公开情报事件对局势推动的作用了。

“結論錯了”,我和大家一樣都很失望,但是正如你所説的,那和“分析錯了”是兩回事。我也同樣復習了自己過去幾個月的推演,並沒有發現任何邏輯上的錯誤,需要修正的是兩個事實假設,亦即Scholz會選擇最優解,和Putin會選擇最優解。目前只能確定前者必然不成立,所以我根據“Putin依舊是孫子兵法定義下的理性玩家”做了討論;但當然也有可能Putin基於戰鬥民族的文化習慣,對使用武力有非理性的先天愛好。既然分析的基本假設前提剛被部分證僞、部分存疑,我想還是先重新觀察一段時間,再重建邏輯架構。

博客的老讀者應該記得,只要是和人類主觀意識相關的議題,要做到100%的預測正確率原本就是人力所不可及的,這是因爲我只有公共訊息,即使邏輯永遠不犯錯,也必然只能做片面的解讀;尤其在研究非理性玩家的時候,更加難以準確預測他們會如何犯蠢;我不是説過,我喜歡從中方的角度來做分析,因爲中共是全世界理性程度最高的執政集團嗎?從博客的教育任務來看,我希望讀者吸收學習的,不是類似收集郵票那樣的零碎結論和教條,更不是網絡論壇的凑熱鬧和情緒發泄,而是源自自然科學的一系列邏輯方法和思路,即使應用起來還是達不到100%正確率,至少它們永遠都是事先預做分析時的最佳選項。

至於有關烏克蘭獲取核武器的説法,我覺得是俄方事後找的藉口,這是因爲烏方打嘴炮是日常;美國也不可能同意;Putin要反應儘可以等到烏克蘭開始籌備再動手,届時反而名正言順。
2022-02-26 02:24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2-26 09:26
俄罗斯长期受到围堵,精神处于敏感状态,更能也更倾向破罐破摔,似乎也是俄德谈判破裂后局势急转直下的原因之一,俄方阐述出兵的理由始终有一条,横竖都要受制裁,被逼反抗。

打已經打了,我更關心要如何收尾。要求烏方改寫憲法、保持中立、嚴懲納粹,都不在話下,真正的問題在於到哪兒找有正當性、又可以放心的新政府。
2022-02-26 10:43 回复
一隻豬和一條魚
2022-02-26 10:39
關於德國

日前在 MoonOfAlabama,有一位評論者詢問博主為何德國對美國如此屈從 (註:MoA博主是德國人). 另一位自稱是德國人的評論者對此有個詳細的回覆. 個人認為其論算是中允,所以將連結附於下,供大家參考.

https://www.moonofalabama.org/2022/02/some-bits-on-ukraine.html?cid=6a00d8341c640e53ef0282e145a896200b#comment-6a00d8341c640e53ef0282e145a896200b

其大意是德國媒體基本是受美英控制,自十幾二十年前開始,就有系統地醜化俄國. 這種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可改. 這種情形其實跟台灣很類似-經過20多年的仇中醜中,理性面對中國對一般人民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了.

德國文宣被美國徹底掌控,博客這裏早已討論多次;就連波蘭對美國財團收購媒體,去年有所抵抗,最近也剛剛軟服。

Moon of Alabama(名字來自一首歌)的博主筆耕20多年了,一直不敢透露真實身份,公衆只知道他曾是記者,早年筆名叫Billmon。你怎麽知道他是德國人?我始終假設他是美國人,怕被私刑處理才保持匿名;博客解釋過,在美國堅持説實話,是很危險的事。
2022-02-26 11:17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2-26 11:51
一两年前的moa评论区有提到这事,现在写博文的b貌似是Bernard,住在德国,曾经服过兵役,曾是it业人士,和03年开始揭发美国内幕的金融记者billmon似乎不是一个人,更远的文章我还没看,不清楚billmon原网站关闭是否有到作为评论区的moa来

啊,謝謝,原來是個團隊。我只偶然去看那個博客,並不熟。
2022-02-26 17:21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2-26 12:36
我很好奇俄罗斯对车臣的治理,车臣民风彪悍不羁,血战方才拿下,但是现在的车臣领导人对普京俯首帖耳,还派出部队参加乌克兰战斗,有什么特殊手段吗?

那是經過好幾年的無限剿匪,該打的打、該殺的殺,直到打服爲止;我覺得無法在烏克蘭複製。
2022-02-26 12:57 回复
  .
2022-02-26 20:50
 西方媒體不斷發動大量信息戰和假新聞,烏克蘭父親淚別女兒後對抗俄軍?西方媒體集體捂嘴真相,把頓巴斯俄語區居民說成烏克蘭....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2_26_627848_s.shtml 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激進民族主義勢力抬頭,西烏克蘭人喊出了要「去俄羅斯化」的口號,宣佈俄羅斯人是侵略者和壓迫者,彼得留拉、烏克蘭反抗軍都被宣佈為民族英雄;納粹和希特勒被他們認為是偉大的盟友和解放者,很多西烏克蘭都有親納粹的情節。類似的事件在過去8年強度明顯提高且不斷反覆的發生,幾乎顛倒黑白,且隨著持續時間的增加和深化,烏克蘭人民幾乎已經被洗腦(最高比例出現在年輕人(修改教科書之後這十幾年)隨著時間的拉長已經反俄和仇俄),例如2014年邁丹廣場的顏色革命之後亞采紐克還公開否認二戰納粹德國是侵略烏克蘭的還說「希特勒是解放者不是侵略者」,現在這個總理在美國吃香喝辣,當時我看到影片,還透過修改歷史教科書等等方式來進行反俄信息戰等宣傳,更扯的是我當時就看到俄羅斯在聯合國提出一個議案,反對美化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結果美國和加拿大和烏克蘭投了反對票,而全世界100多個國家投贊成票包括以色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4s3ijCHiuo可以看看這個視頻,右邊的胖子就是西烏克蘭民族激進分子的頭目之一的亞歷山大·姆澤奇科(Олександр Музычко),這是他衝入政府辱罵毆打地方檢察官的視頻。 
criteria
2022-02-26 22:20
这次Macron在俄欧冲突中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想以此为今年的选举增光添彩彰显其对欧洲事务的政治手腕,却弄巧成拙。是否可以推导出Macron继续连任将变为小概率事件?

不見得;他雖然無法解釋是被Scholz拖累,卻可以轉過身來把鍋往Putin頭上扔,這兩天不是義正詞嚴地批評俄國侵略嗎?
2022-02-27 00:21 回复
Submarine
2022-02-26 22:33
针对这一次的乌克兰事件,美国埋下的各路NGO和异见人士以及台湾网军在国内舆论场上发动的舆论战和信息战尤其激烈,各路真假信息轰炸,舆论煽动手段频出妄图煽动国内反俄和反战情绪,很多与政治不太有感的人都能隐约地觉察到了。这算是网络时代的一个最新现象。

沒有用的。在乎、並且有能力分辨出事實和邏輯的,必然是人口中的極少數,而且施行民選制越久越深,民衆素質越糟糕,現在不是連德國、荷蘭、北歐這些所謂人口素質高的民主社會,也無分政治左右、對俄國喊打喊殺嗎?指望這些被英美媒體洗腦過的人明白是非善惡,是絕對的奢望;或許能夠引發反思的,是對現實切身後果的認知,例如對比臺海戰事,但即使是這麽基本的理性標準,能回歸現實的必然還是極少數。
2022-02-27 02:05 回复
  .
2022-02-26 23:42
 https://topwar.ru/192777-ukrainskie-i-zapadnye-media-zapolonili-fejki-i-vbrosy-o-rossijskih-beschinstvah-na-ukraine.html在基輔,一段重型設備與一輛民用汽車相撞的視頻獲得了很多觀看次數。在社交網絡上,這段視頻的標題主要是“一輛俄羅斯坦克碾壓一輛載有平民的客車”。同時,對於軍事裝備不是特別瞭解的人很難理解這根本不是關於“俄羅斯坦克”,而是關於烏克蘭駐軍的裝備,指揮部決定將其分散在城市住宅區的中間。烏克蘭媒體自己也在不斷呼籲打擊標有Z的裝備,而這個裝備是沒有這個標記的。一輛俄羅斯坦克在大城市裡能做什麼?他在這方面的任務是什麼?顯然,他將成為烏克蘭軍方的一個明顯而容易的目標。此外,一段用彈藥擊中烏克蘭首都洛巴諾夫斯基大道的住宅樓的視頻散佈在社交網絡和即時通訊工具上。據稱,這是俄羅斯巡航導彈“口徑”的發射。西方媒體充斥著關於烏克蘭“俄羅斯暴行”的假貨和填充物然而,建築物被毀的性質,以及視頻中記錄的白色痕跡,清楚地表明,不能談論任何俄羅斯口徑。白色痕跡表明發射了一枚防空導彈,在該地區絕對不可能是俄羅斯人 - 原因很簡單,RF武裝部隊在基輔沒有任何防空系統。但眾所周知,烏克蘭武裝部隊的防空系統直接放置在住宅樓之間。而這不僅是Strela-10防空系統,還有S-300防空導彈系統,被烏克蘭武裝部隊拉到了烏克蘭首都。然後以上這兩條信息的真實情況在俄國國外幾乎是不知道的,完全顛倒黑白
Submarine
2022-02-27 00:59
今天下午才看到消息:俄国BTG出现在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机降部队也在陆续抢占关键位置,这基本上意味着包围了乌克兰全境;到了晚上,俄国国防部就下达通知要发动总攻,对几个重点城市进行拔点作战。

看起来俄国人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战略欺骗和信息管制把几乎所有人都糊弄了一通,他们的BTG通过战场间隙一路狂奔直插各个关键要点,分割包围再去吃掉乌军重装部队,然后迅速机动包围了整个乌克兰,这是要一口气端掉乌克兰的节奏。接下来普京对于乌克兰到底有什么安排?

普京这么大胆的计划必然会有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弹,无论怎样都需要事先知会中国的战略层得到政治和经济承诺。所以中俄双方的考量大概会是什么?

烏克蘭國土東西狹長,大半部隊卻部署在東烏前綫,俄方又從北東南三面對其包圍,所以俄軍作戰方略必然是南北夾擊、從中切斷;唯一的疑問是夾擊的鉗形攻勢有幾道。現在我數的,第一道是Kharkiv/Melitopol;第二道是Kiev/Mykolayiv;如果Lviv也是目標,那就是第三道了。占領全境或許不是Putin的戰略目標,但他必然想要徹底消滅烏軍戰力,那麽攻占全部領土還是值得認真考慮的步驟。

至於政略,俄國既然動手了,就只能頂著被駡;未來的主要問題,在於如何重建烏克蘭政府。中方只要口頭堅持中立,就可以簡單置身事外,坐看美歐虛張聲勢、色厲内荏的醜態。事實上,白左洗腦宣傳用力過度的後果,是美國反而可能被迫自戕:原本把俄國踢出SWIFT系統是反射性選項,後來據稱是美聯儲嚴重警告會有逼迫歐盟和第三世界加速去美元的危險,才忽然銷聲匿跡;現在昂撒媒體罵的太過慷慨激昂,美國國會議員要求Biden做出更强力的制裁,後者不得不重新考慮爲了選舉權宜而自毀長城。類似的鬧劇其實在英國已經上演過了:因爲昂撒媒體始終抹黑Putin,說那些Oligarch都是他的Crony,甚至是挂名爲他藏錢的,結果自然有反對黨議員義正詞嚴地要求扣押Oligarch在英國的財產,並且驅逐出境;實際上,正因爲他們是Putin想要整治的對象,才會出逃到倫敦,然後和當地的財閥合流,成爲保守黨的金主,所以Boris Johnson只能支支吾吾地矇混過關。
2022-02-27 02:51 回复
yoyomama
2022-02-27 06:18
普丁理性,對手瘋狂。感覺西方世界對於烏克蘭分析出現很大的問題了,憑白創造一個俄羅斯吞掉整個烏克蘭的空間出來。普丁對解決烏克蘭的問題思考,搞不好想了好幾十年了。

如果利沃夫才是俄羅斯真正的主要目標,拿下來之後照著烏克蘭存在不合法的理論去白送波蘭。這時候北約內部搞不好會出現一團亂,實質上把北約東擴限制在波烏邊境。原本利沃夫就是波蘭的領土,上個月youtube我還在看一個台灣人娶了波蘭老婆的頻道,關於去波蘭、烏克蘭買房子的內容,介紹的就是利沃夫,波蘭老婆對利沃夫表現出超明顯的親切感。波蘭要是拒絕利沃夫的回歸,他自己民意怎麼辦?俄羅斯支解烏克蘭,拿到的土地本來就是無本生意,最重要的是將來一定要讓烏克蘭民族主義不能只針對俄羅斯,不然打完了仗之後親俄政權長期維持的難度也滿高的。感覺普丁也是在看事情變化到哪一步,現在很多事情的預測完全要看西方世界亂烘烘的一群,是如何決策的,倒不一定普丁自己完全能掌握下一步是什麼。

現在是21世紀了,瓜分國土的事在公關上非常難看,更何況波蘭對俄國有反射式的仇恨,而Putin連自己士兵的性命都願意犧牲,寧可減慢攻擊效率也要保護基礎設施,這只能解釋為企圖爭取人心。既然要爭取人心,就不方便侵占國土;所以從他不打民用設備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事後分裂烏克蘭國土的機率不大。

我已經説過,Putin這次的決策可能沒有做到完全理性,而是基於歷史情懷,對情勢抱有一些幻想。從絕對客觀的角度來看,不但事先應該再忍耐幾周,繼續做外交斡旋,一旦開戰,反而不能客氣,必須一切以進軍速度爲重。日後重修發電廠太貴,那麽可以打擊綫路和變電所;水庫影響人命,那麽就炸管道和自來水廠;至於通信網絡,更是早該一步摧毀,省的方便烏軍組織抵抗,以及外媒持續抹黑;靠近居民區的軍事目標,也不能猶豫。畢竟任何拖延,都是給予對方額外的時間來製造混亂和破壞,例如現在Zelensky在Kiev大發自動步槍,立刻導致幾百起私人仇殺,等俄軍占領後要恢復秩序,豈不必然會有更多殺傷。是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孫子兵法只説“上兵伐謀”,後世卻往往和“攻心爲上”混爲一談,其實兩者毫不相干,後者是一個不懂軍事的東晉文人裴松之的清談胡扯。
2022-02-27 07:08 回复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022-02-27 06:52
從先生對Scholz、Merkel、和Putin的分析,是否可推論出,比起Scholz自身的短淺,是Putin確認了Merkel時期德俄領導層間建立的戰略默契不復存在,導致俄方對歐洲追求獨立自主和俄歐長期關係的看法反轉?之前俄建設北溪二號是對美方的一種進攻,如今出兵尋求烏克蘭非軍事化,反而像是轉攻為守。

是的,你總結得很好。攻下烏克蘭,北溪就毫無意義,等同放棄過去7年的頭號努力成果,可見端倪。
2022-02-27 10:04 回复
  .
2022-02-27 08:53
 我相當擔心西方國家會暗中運送大量單兵作戰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和刺針飛彈給烏克蘭,這些武器是屬於單兵非對稱作戰武器,會對俄羅斯的坦克和低空直升機造成影響,尤其是重裝備坦克會不會受到主動制導射後不理的標槍反坦克導彈遠程殺傷,也不利於城市巷戰(這個經驗教訓當年車臣格蘿茲尼俄羅斯應該有學到),當年阿富汗戰爭美國給塔利班一堆單兵防空導彈打下了許多蘇聯直升機,後來還造成戰後這些單兵防空導彈被恐怖分子利用最後美國高價回收,這個非對稱作戰武器的科技40年後是變得更厲害一些只是(我擔心的是標槍飛彈)新天看到德國要批准向烏克蘭運送標槍飛彈,請問王博這會對戰局造成什麼影響?有什麼方法阻止
  .
2022-02-27 09:05
 最新的新聞德國真的像烏克蘭運送單兵非對稱作戰武器(如標槍反坦克導彈和刺針飛彈),還吵著向把俄國踢出SWIFT但是目前並沒有實施,會不會被俄羅斯看做有敵意或戰爭的行為,那俄羅斯是否可能直接切斷石油和天然氣管線往德國的能源輸送(這會導致衝突的擴大化),不然俄國有什麼辦法反制讓被白左洗腦宣傳的德國收斂一點或採取理性的決策?
  .
2022-02-27 09:41
 

集中在一篇好了,我相當擔心西方國家會暗中運送大量單兵作戰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和刺針飛彈給烏克蘭,這些武器是屬於單兵非對稱作戰武器,會對俄羅斯的坦克和低空直升機造成影響,尤其是重裝備坦克會不會受到主動制導射後不理的標槍反坦克導彈遠程殺傷,也不利於城市巷戰(這個經驗教訓當年車臣格蘿茲尼俄羅斯應該有學到),當年阿富汗戰爭美國給塔利班一堆單兵防空導彈打下了許多蘇聯直升機,後來還造成戰後這些單兵防空導彈被恐怖分子利用戰後攻擊民航機最後美國高價回收,這個非對稱作戰武器的科技40年後是變得更厲害一些只是(我擔心的是標槍飛彈)因為坦克才是攻城的必須武器,戰機從高空丟下制導炸彈是不會受到單兵武器射程的影響的

最新看到德國要批准向烏克蘭運送標槍飛彈,請問王博這會對戰局造成什麼影響?有什麼方法阻止 最新的新聞德國真的往烏克蘭運送單兵非對稱作戰武器(如標槍反坦克導彈和刺針飛彈),還吵著向把俄國踢出SWIFT但是目前並沒有實施,會不會被俄羅斯看做有敵意或戰爭的行為,那俄羅斯是否可能警告或直接切斷石油和天然氣管線往德國的能源輸送(這會導致衝突的擴大化),昨天看到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已經往敘利亞挺進的消息,和法國遽然在英吉利海峽扣留的俄國民用船隻馬克龍的決策出什麼問題?https://topwar.ru/192778-francuzy-zaderzhali-v-prolive-la-mansh-rossijskoe-grazhdanskoe-sudno.html不然俄國有什麼辦法反制讓被白左洗腦宣傳的德國和西方收斂一點或採取理性的決策?

我覺得王博的分析有道理,一切都要俄羅斯速戰速決快速取勝才可能避免西方製造更大戰後成本和戰後恐怖主義,時間拖長是不利的,西方人民和括領導人恐怕自己都不知道他們製造了一堆新納粹在烏克蘭,如果這些流亡分子在戰後不斷搞自殺爆炸這類的對德國和歐洲也是不利的,德國也不想想加理寧格勒州距離德國有多近



上次承諾的5000頂頭盔還沒有送到呢。這場仗頂多十幾天,哪兒來得及等歐盟國家的官僚慢慢作業?德國這個宣佈,純粹只有政治意義,亦即確認放棄Merkel的獨立外交,甘心做美國的走狗兼炮灰;Putin只是比公衆早幾周理解到這一點罷了。

美國必然會想要在烏克蘭複製當年俄軍陷入阿富汗泥淖的局面。雖然歐盟在自己邊境上搞長期游擊戰爭,極爲不智,但考慮到波蘭等國的戰略智商,還真的並非全無可能。不過即使朝最壞方面發展,Putin治下的俄國也承擔得起,只可惜烏克蘭會進一步被打爛,最終可能不得不分裂。
2022-02-27 10:29 回复
SirChen
2022-02-27 11:52
請教王先生,歐盟在這件事上全力站隊美國,是否很可能對中歐關係造成進一步負面影響? 歐盟的選擇看起來就是割自己的肉喂白頭鷹,美股美元看起來都撐住了而歐元歐股完蛋,美國在補血之後是否能恢復元氣? 然後再帶上歸附的傻白舔歐盟來圍堵打擊中國? 中方該怎麼應對? 雖然理性上這麼做會讓這些國家通膨爆表經濟大衰退,但看起來歐盟從政府到民間似乎都失去理智了?

德國新政府的問題在於他們笨、沒有理性和主見,所以被美國玩弄使喚;然而美國人並不是他們唯一的主子,從北溪事件可以看出,德國内部的工商精英顯然也能左右他們的政策,所以中歐關係固然無法繼續維持Merkel時代的穩定發展,但只要中方明白Scholz的極限,穩住以大衆汽車爲主的德國企業,抓大放小,卻也不至於墜落斷崖。
2022-02-27 12:25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2-27 11:53
请问基于历史情怀有一些幻想是何意?基于俄乌历史同源的情怀吗?普京居然天真到这种地步吗?

你看了Putin對烏克蘭的幾場談話嗎?一個鐵血硬漢說出那些充滿感性的回顧,很讓我吃驚。其實這也不算天真;每個人都有對國族和歷史的認知體系,而且那是世界觀的基礎,Putin終究不是機器人,有理想和大愛是人性的一部分。
2022-02-27 13:37 回复
AbzX5
2022-02-27 16:12
我猜测的一个善后方案,参考第一次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先北起列宁格勒,南到摩尔多瓦画一条大致的直线,直线西面是利沃夫残余的乌克兰政权,直线以东到东乌地区划为禁飞区和非军事区,而俄军整体后退到东乌地区防守炮击即可,乌克兰整体一分三,不要全面占领。俄军避免攻击民用基础设施听起来不是好消息,这意味普京真有考虑全面占领的事。军国大事,容不得半点犯错,非当冷血机器不可。希望普京不要感情用事,切不可全面占领,弊端实在太多太多。宁可把停战斡旋的功劳做给马克龙。

全面掃清抵抗,然後强加新憲法,一出手就已經是定局;問題只在於占領的方式和長久,以及最重要的,從哪兒找後續政權。我不完全同意俄方至今的一些選擇,所以也很難對他們未來的策略做推算。

主觀偏好可以在設定目標時做參考;一旦確定可行的願望,如何達成就是100%“冷血”理性的最優化考慮。正因爲政府在這個分工下,只是對人民福祉偏好做服務的執行者,所以在國家大事上不能感情用事。
2022-02-27 23:53 回复
游客 越雷
2022-02-27 20:22
王先生,您好。您说的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不至于“跌落悬崖”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不是类似美国当年对中兴华为搞芯片禁运一样?欧盟也禁运,或者说欧盟各国都在港台问题上直接下场? 还有,中文互联网上好多声音都认为俄罗斯要速胜才正常,莫名其妙,乌克兰这么大地方打上一周或者半个月都是正常啊。希望大家知道这个客观背景,不要人云亦云被忽悠。
南山臥蟲
2022-02-27 23:01
目前來看,雙方各讓了一步,有起碼的談判誠意。

俄方:同意無條件談判(沒再提去軍事化/去納粹化)

烏方:同意在白俄談判(原來不同意在白俄明斯克談)

Zelensky是真心相信白左那一套,現在只是繼續表演一個“危機下的英雄總統”,實際上對戰略、外交和政治完全無知,根本不可能談出結果;Putin只是做個公關罷了。
2022-02-27 23:07 回复
criteria
2022-02-27 23:14
回50楼,个人认为我们需要观察俄罗斯的部队是否已经开始对利沃夫区域发起了攻击(乌克兰最西边的大城市)。如果在未来24-48小时内利沃夫周边出现俄罗斯装甲部队(BTG战车),可以依照逻辑推断出,已经有部队借道白俄罗斯推入乌克兰西部境内,由此可以得出普京的作战目标应该是整个乌克兰。

以欧盟和美国目前的情况,俄罗斯不会吐出目前所占领的一寸土地向西方世界示好,因为欧美不会撤销任何目前所放出的制裁。这是因为目前欧盟没有默克尔这种既极其务实又在欧盟有话语权的领导人,私下谅解达成密约的可能性很小。同时,普京如果不彻底铲除乌克兰现政权,绝对是遗祸无穷,其完全可能成为下一个车臣,成为培养极端反俄恐怖组织的温床。

Zelensky真正以爲自己處在好萊塢電影宇宙之中:美國就是好人,俄國就是壞人,只要硬撐自然有Plot Armor護體,經濟、軍事、行政、甚至物理的客觀規則都可以視編導團隊的主觀需要而隨意扭曲;這種人是真正的無可理喻,掌權只會繼續害人。新總統必須至少活在現實的地球上;如何去找這樣的人選,正是Putin善後的最大難題。

順便提一下,Putin扶持的新總統,並不自動成爲我前天所談的“傀儡”。這裏的差異,在於傀儡會以俄國利益為優先,而Putin只需要一個以烏克蘭、而不是美國利益為優先的人。
2022-02-28 01:39 回复
desertfox
2022-02-27 23:15
…….看了Putin對烏克蘭的幾場談話嗎?一個鐵血硬漢說出那些充滿感性的回顧,很讓我吃驚。其實這也不算天真;每個人都有對國族和歷史的認知體系,而且那是世界觀的基礎,Putin終究不是機器人,有理想和大愛是人性的一部分。…….

同意王先生對普亭的看法,事實上從他掌權後對外一連串的軍事行動都可以看得出他不會忍受西方的圍堵。這裡面除了安全的考量之外還有對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的堅持。他不是政客而更像是一個極端的愛國者,而且我相信他也聚攏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在他左右(他的智囊團我覺得比英美的同行要專業很多)。 那麼根據上述,他的潛心毅志有多深,目標就會有多大。所以我認為在俄烏戰事上他不達目的(烏克蘭去軍事化)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這幾天的戰事俄國好像並沒有投入重火力,意欲逼和。這或許是普亭對於兄弟之邦還心存善意(又俄方要求談判或許只是煙霧,希望削弱對方抵抗的意志?)但如果烏克蘭死命抵抗,那麼戰事就會更血腥破壞就會越大,畢竟雙方的實力相差太多了。至於怎麼打爛了以後怎麼善後就只能慢慢看了。

我對他的印象,和你一樣,所以我並不是不同意他的目標,而只是質疑他的方法選擇是否最優。因爲是同胞兄弟,所以必須減少殺傷沒有錯;但是要減少殺傷,就必須速戰速決,並且直面真相(亦即他們遭受多年的洗腦,不但不會對同胞情誼有回應,而且視你為頭號邪惡仇敵),以做出針對性的最優處置。
2022-02-27 23:57 回复
貓靈子
2022-02-28 00:46
目前台灣媒體在報導俄烏戰事上經常都不查證實情,只是直接翻譯歐美同行的文章,所以如非一直閱讀王兄的博客,實在很難判斷出真實的狀況(個人只能從軍事與政治的邏輯上,推論出島內媒體引述的言論,基本上都經過歐美謊言帝國的大規模變造).

  這次普丁是下了決心,非把這門口礙事且腦子不清楚的渾球驅走不可,個人研判他希望的是讓烏克蘭不再成為對準東斯拉夫人同胞的一支匕首,口頭教育講不聽,那就只有動武去敲醒這幫傻冒.他開出的條件實際上也非常的合情合理,但白左思想實際上近似一種宗教(我學校裡有留洋學歷的同仁,就有兩人是典型的白左,和這種人有時難以溝通),要以理性來說服之很難(這兩人也經常批評我:唯利是圖).

  從實際的軍事觀點來看,俄軍在用兵上仍留有餘地,最狠的招還沒拿出來,在不動用核武的前提下,運用鉗形攻勢設法端掉利沃夫,配合分路包抄,應足以完全圍殲烏軍,動用傳統彈頭的火箭系統+雲爆彈,也足以在大城市中形成更大的傷害,擊潰烏軍的抵抗意志.

  個人比較想不通的是:以普丁的謀略水準(堪比史達林的級數),要看破澤倫斯基的手腳應該輕而易舉,在自身占絕對優勢且歐美對烏的援助都是虛應故事的前提下,他為何還願意同這無腦的渾球談判?

註:個人對澤倫斯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這個望之不似人君的傢伙,居然把軍火發放給一般沒受過軍事訓練的平民,這根本是趨市人為戰是謂棄之的現代版!

事後的確有依戰犯罪和反人類罪起訴Zelensky和右區頭目的選項,不過機率不大;我想Putin還沒有下決定,會視情勢發展的需要。
2022-02-28 01:52 回复
desertfox
2022-02-28 00:49
我覺得普亭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或最優解,烏軍如果不投降他只有痛下殺手。因為他知道烏克蘭的仇俄已然成型,所以他的勸降只是盡人事。 1939年極端民族主義者班傑拉的軍事組織投靠納粹德國短暫的取得了烏克蘭的獨立,之後雖然隨著二戰的結束而銷聲匿跡,但是這股思想和勢力在2010年又開始死灰復燃。現在極右翼的烏克蘭人大量的流入了烏克蘭武裝部隊,另外還成成立了獨立的警衛部隊。普亭深知這批人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所以他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徹底的消滅這批人。 我恐怕普亭的示好其實就像我所說的只是煙霧,而他既然已經確立的目標那麼在執行上軟的不行,接下來就絕不會手軟。可憐的只是大量的烏克蘭平民百姓,因為無腦結果生死由人。至於台灣會不會因為俄烏的戰事而受到啟發,明白自處?因為那些爛政客我是很懷疑的。但是我想在兵威之下他們應該還不至於會像烏克蘭人那樣死梗。叫救命一定更響亮,但投降會更快。

之前我說Putin可能有些幻想,指的就是他似乎還指望王師一到、望風披靡。事實上這不但事先就可以簡單排除,而且即使有可能,也有其他更務實的快速進軍方案。不過我相信他的誤區沒有嚴重到會把Zelensky當真的地步;所謂談判,純屬公關。
2022-02-28 01:30 回复
貓靈子
2022-02-28 01:04
  其實台灣跟烏克蘭真的很像,誠如王兄所言:能為德國帶來歐洲和平的是俄國而不是美國,能讓德國經濟癱瘓的也是俄國而不是美國,趨利和避害都指著同一個方向,偏偏就是願意被洗腦、當炮灰.把這段話中的德國置換成台灣,把俄國置換成中國大陸,語意完全一致,結果更是相同.

  而要不要對被洗腦洗得很徹底的傢伙下狠手?這是一個難題.能不能找到一個靠譜的楊文明以收拾整個局勢?會是更大的難題!雖然個人研判:台灣與烏克蘭的政壇上,別說找個秦檜,要找出劉豫與張邦昌都難.

我早説過,實名發言有風險,所以不方便繼續針對性地評論台灣局勢。但最近我和大家談得很高興的只是烏克蘭和德國,因而可以用上那句老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此外我也已經指出烏克蘭和台灣相異之處,亦即前者是聯合國的成員國,但後者不是,所以在如何善後的問題上更類似Chechnya,亦即管理權的變動純屬内政。
2022-02-28 06:54 回复
弃车成杀
2022-02-28 12:30
这次战争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啥影响 比如西方把俄罗斯的很多银行提出 swift; 更关心中国的去美元化会不会受阻
criteria
2022-02-28 13:39
战后乌克兰的治理

请教王先生,如果无法在乌克兰找到合适的代理人进行治理,俄罗斯是否存在直接使用克里米亚模式吞并乌克兰的可能?虽然普京演讲提到不会占领乌克兰,只是去军事化和纳粹化,并且乌克兰是联合国成员,但是面对白左宗教化的乌克兰,直接下场,通过教育和内宣在长时间的努力下剔除白左余毒可能是目前情况下的合理方案。同时因为您之前提到,俄罗斯已经补好了罩门,面对欧美的经济制裁则有中国等域外国家作为卖家接盘。而俄罗斯目前保留对基础设施的保护是因为非理性的怜悯,有点像目前中共对台湾居民的怜悯,认为只有一小撮人已无药可救。



非常不理想:如果被逼至此,會有更糟糕的長期惡果。不過這都是在開戰前就應該徹底論證的可能性,現在已經做出冒進,後續發展開始失控正是原先我不喜歡那個選項的考慮之一。
2022-03-01 05:22 回复
AbzX5
2022-02-28 13:41
我明白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事已至此. 俄方能否干脆向乌克兰提出条件, 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 不允许北约驻军乌克兰, 但是允许乌克兰加入欧盟, 允许乌克兰加入欧洲军, 如果未来欧洲国家建立欧洲军?

已經撕破臉,沒有妥協餘地了;現在俄方的選擇,只有頑抗到底和實質投降兩條路。如果出現你所描述的協議,那屬於實質投降一類。
2022-03-01 03:54 回复
雷霆霹雳震霪霾
2022-02-28 20:50
请问王兄怎么看 2月27日尼泊尔议会批准尼同美国“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
pedagogicM
2022-02-28 22:31
今天美國居然不允許俄羅斯央行使用美元,這簡直是美國幫助別的國家進行去美元化,或許是目前俄烏戰爭裏最大的好消息。
AAB
2022-02-28 22:52


I personally think it wouldn't be very productive to speculate developments after the conflict when the fog of war remains opaque as it does now, as the success and duration of Russia's operation is still difficult to determine even for involved parties, not to mention spectators like ourselves.Matters of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r attitudes depend immensely on the specifics, and this incident could very well overturn certain parts of established conventions. I believe it wouldn't be remiss to conclude that most small-scale countries would likely bifurcate into either deeper liberal hysterics or a more subdued and nuanced approach befitting the uncertain times ahead for insecure sovereignties.Russia's recent moves in general can appear less rational/pragmatic than previous ones, not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gains are worse but precisely due to the greater risk exposure (to all parties). And the direct effect is that it does plunge the world into greater unpredictability, though not necessarily worse off as it does accelerate/precipitate changes with global ramifications. That history rhymes does not mean we can predict what the next line would be.

我同意沒有必要對軍事進展太過關注,但原因不是難以預測,剛好相反,是因爲俄軍勝利是絕對的必然,唯一的問題在於需要兩周以内、還是三周左右的時間。目前有進一步的消息(來自長居烏克蘭的誠實網絡媒體人Gonzalo Lira,參見他的Youtube頻道)指出,俄軍不但避免損壞公共設施,而且以二綫的非精銳單位爲主(我的確也注意到他們配備的主要是老式裝備),此外許多軍事評論員指出實際投入作戰的部隊規模十分有限,雙方軍力對比並不顯著高於1:1。這又一次指向Putin並沒有强調速戰速決,所以一方面,戰場上的實際進展在前述背景下,可以說是順利的,代表著烏軍的抵抗總體來説很混亂、薄弱;另一方面,Putin可能預期北約有參戰的可能,所以留了後手。

至於戰略層面,我已經反復解釋爲什麽我不同意、也沒有預期Putin做出這樣的冒進,然而現實已經發生,而且昂撒媒體充分利用德國新政府的愚昧無知,陷歐俄於同歸於盡的死地。我們現在應該專注的,是中方如何因應新發展,為俄國解套,從而讓歷史回歸昂撒霸權持續衰落的進程。我正在撰寫一篇新博文,請大家稍安勿躁,在文章發表後再做討論。
2022-03-01 05:09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3-01 00:57
其实日本,韩国(不过起码韩国左翼执政精英还有事大的嗅觉)也是的,这个名单可以一直列下去,就连中俄的内部,明明趋利和避害都指向打倒美国,仍然有大量的人做着美国的忠犬。财阀控制了美国,就可以借助美国控制西方,最后借助西方代表全世界,下到不关心新闻只听街头闲话的小民,上到认真治学的知识分子,几乎被一网打尽。今天又看到五个中国知名大学的历史教授联名谴责俄国,如果他们是那种只会胡扯的公知教授就好了,但偏偏不是,学术著作还很丰富。我非常怀疑中国大学里又红又专的还剩下几个(讽刺的是正是文革导致了今天这种局面)

現實世界中的昂撒集團是如此的下流無恥,做出正確認知不是紅不紅的問題,只要有點腦子、更別提專業能力,都沒有藉口為他們站隊。

對邪惡、愚蠢、自私的學術人員做絕對的縱容、鼓勵,不是文革的遺產,而是鄧小平的矯枉過正,和後續領導人的不作爲、不改革。我並不是說要把他們立刻鬥臭、鬥倒,但最起碼應該把他們調離能夠影響學術資源配置和學子人生態度的崗位。
2022-03-01 04:35 回复
Submarine
2022-03-01 01:09
乌克兰亚速营的前身来自于网络上的极右翼思潮,这些极右翼人士得到西方的青睐从而得到资金和组织上的支持,然后再逐渐从线上走向线下。他们对于一切反对者是不仅仅满足于网络上的骂战或者是社会性的排斥,他们在随后演变中不吝于从肉体上消灭对方和对方的家人,手段卑劣和残酷。

这些人在随后的战争中逐渐演化,进入到军队变身成为军队的骨干,从而把军队变成了一只纳粹军队。在这次战争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这些军队的“英勇无畏”,我怀疑俄军低估了这些人的抵抗意识。

这件事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当前局势的演变。

沒有什麽英勇無畏,至少沒有真實可靠的證據可以那麽判斷:俄軍的進展在任何客觀合理的標準下,都算是極爲迅速的。
2022-03-01 04:30 回复
  .
2022-03-01 02:23
 

現在美國網路社群媒體網站叫喊著要封鎖俄羅斯RT,之前已經有推特和官方FB被封鎖的消息,無恥到這種程度西方老百姓還一面倒的心甘情願被英美媒體洗腦,雖然現在應該還沒有實施,RT網站還可以正常看,希望以後不是美國網民要翻牆才能看RT,然後全世界還相信美國有言論自由

谷歌旗下的 YouTube 週六 (26 日) 表示,它將封鎖幾家俄羅斯公司,包括國有新聞公司 RT。一位發言人表示,它將限制推薦這些頻道。作為對政府的回應,它還將限制在烏克蘭訪問 RT 和其他頻道。

至於SWIFT制裁之前中俄天然氣交易是用歐元結算現在是否互受到阻礙?因為歐盟打算也加入制裁真是蠢到極點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28/1039618814.html

俄羅斯是否有可能切斷天然氣和石油?



俄方如何因應這一輪金融制裁,是新博文的討論重點之一;請稍安勿躁。
2022-03-01 04:30 回复
龙行天下
2022-03-01 08:56
有无可能普京一开始没打算快速推进,有个重要原因是想极限施压,逼某些国家站队,尤其是意图把中国拉下水;他或许综合判断各种因素,俄国已经快到绝境了,必须使用非常手段。
desertfox
2022-03-01 10:25
我想是不是可以請大家暫時停止發問?讓王先生能夠專注於現狀,整理出整個情勢的發展和影響。因為大家熱心有餘可能疏於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導致討論失焦?

新博文初稿寫好了,現在在復閲、修改、審查、檢討的過程中。博客讀者可以恢復正常發言,但仍應尊重精簡扼要原則,這裏是探討真相的理性桃花源,不是純粹提供Dopamine Rush的一般網絡論壇。



謝謝體諒;我在寫博文過程中,的確寧可減少雜務分心。
2022-03-01 16:08 回复
BILLY CAO
2022-03-02 08:27
个人的一点浅见希望和您探讨一下乌克兰现在的局势。从现在的情况看对于中国,我似乎隐隐约约在这件事情上看到了中国的影子。普金在奥运期间访问中国,签下了天然气大单。普金对乌作战,来中国之前,可能还在摇摆。一方面,他需要试探中国的态度。这里面就涉及到普金是主动向中方说明要对乌开战,希望签下天然气大单,还是用天然气大单作为试探,看中国出多少价码,如果中国的价码足够,那么天平就会向战争倾斜。中方是否会为了俄罗斯开战,故意促成天然气大单,以让俄罗斯消除后顾之忧?从俄乌开战之时,中方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我判断,中方私下里一直在促成俄罗斯对乌开战。所以,明面上,好像没有中国什么事情,但是暗地里,中方绝对是在布局的,甚至,在这一棋局里,俄罗斯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棋子。现在西方的焦点都集中于俄乌,中国面临的压力陡然减小,更有利于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一部分从欧盟逃离出的资本,我认为会流向中国。在中欧投资协定上,我认为中国也会把主动权抓在手中,甚至很大可能,欧盟希望主动促成这个投资协定。
yyds
2022-03-03 23:55
俄军包围了马里乌波尔、基辅、哈尔科夫围而不歼,是否故意放慢军事意图,维持欧洲高通膨,逼欧洲就范。

1、乌克兰冲突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就是俄欧和解,承诺乌克兰不纳入北约,乌克兰政权更迭,俄军撤回乌东,不过就目前形势来说,法国一直放软调子,关键是德国的态度,德国媒体被美国渗透,政府被舆论绑架,而且不惜以毁灭自己的方式制裁俄罗斯,俨然美国傀儡政权做派,显然最优解不切实际。

2、次优解就是俄军全境占领乌克兰,政权更迭承诺不加入北约,俄军撤回乌东,但是战争满目疮痍只会让乌克兰更痛恨俄罗斯,很难说不会出现下一个泽连斯基,甚至让纳粹变本加厉。

3、目前最现实的就是占领基辅,政权更替,然后东西分治,在东部扶持新政权,那样乌克兰势必陷入内战,而且普京也高估乌东亲俄势力,政权不稳,俄军陷入治安战,最后的窘境就像美军陷入阿富汗,当然这是美国乐见,俄欧长期内耗。

目前能確定的是:1)俄軍專注在包圍殲滅東烏前綫的烏克蘭部隊,約6萬人,代表著烏軍野戰能力的絕大半;2)俄軍還沒有企圖對基輔攻堅。

我開始懷疑Putin並沒有絕對的路綫圖,而是先從最寬鬆的手段開始嘗試,看能不能達成烏克蘭中立化的戰略目標,不成,再進逼一步,Rince and repeat。當前的第一階段,甚至可能願意接受Zelensky留任總統。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件好事,但從另一方面看,我已經一再解釋,找替代人選會是最難的一關。至於東西分治,我依舊不認可,參見幾天前的討論。
2022-03-04 02:31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3-04 03:05
普京这是在想啥?出兵之后再搞进一步看看再进一步的外交折冲手段,我是真不理解。
desertfox
2022-03-04 08:32
僅僅是我的猜想。普亭很清楚入侵烏克蘭會遭受更深一層的制裁,那這麼作僅僅只是為了國家安全嗎?事實上波羅的海三小國加入北約所構成的威脅,不下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然而在當時普亭並沒有反應。當然了,那三小國不同於烏克蘭的人口眾多和大範圍的接壤俄羅斯,後者一旦成為西方的馬前卒會是俄羅斯國防上的麻煩。但在我想,擁有強大的核武對於俄羅斯來說國家安全在任何情況下應該都是沒問題的。所以我的猜想是普亭此番的大動干戈為的是經濟上的安全,直說就是普京想把烏東據為己有。道理很簡單普亭不會做虧本買賣。
  .
2022-03-04 19:07
 樓主能否想出我之前提出的問題,破解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我覺得俄軍的行動來的太晚又太遲,以至於納粹邪教傳播信眾人口以指數增長,在2014年的時候不是只有頓巴斯地區獨立,博主可能不知道哈爾科夫和奧德薩等親俄和傳統俄語的地區的人民也獨立出哈爾科夫共和國、奧德薩人民共和國,不過2014/4/7日就被烏軍鎮壓下來了,當時普京並沒有出兵干預是個錯誤,現在在干預當時那些親俄語區的居民已經被烏克蘭納粹清洗了這和長期的烏克蘭學校教改,即使統治成本也會比當年更高反對的力度也比當年更大,雖然普京可能考量到2014當年俄羅斯並沒有做好應對長期經濟制裁的準備,現在面度經濟制裁抵抗能力已經增加很多,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必然的,也就是指數增長的納粹信眾人口速度是比俄羅斯經濟改革脫鉤西方的速度更快,當年也只需要痛一次測底解決問題雖然被制裁力度比較大,現在是要痛兩次,還得面對更多的納粹..........至於誰來治理烏克蘭問題,烏克蘭東部兩個共和國難道沒有人選媽?某種程度來說某大國應該吸取教訓在1996年、2006年沒有做的事情2022年只會更困難,軍力和經濟雖然很重要,但是和國家的統一之前怎麼權衡利弊?
AAB
2022-03-05 00:46


The notion that the Russian intervention 'came too late' isn't very logical. Getting hit by sanctions on the scale the RF is facing now would have likely proved fatal for RF in 2014. Even today, after 8 years of singleminded preparation the impact is still tangible.

In a similar vein, a hypothetical 1996 or 2006 incident would probably fail miserably just from military capabilities. Any sanctions in that period would cripple the economy. China probably hasn't reached the critical mass it needed to make retaliation costly enough for key opponents until the late 2010s, and even now it cannot claim to act with impunity (as evidenced by its response to UN declarations re Ukraine).Territorial integrety is not the be-all and end-all goal for a country/administration, although it does carry an outsize impact on national sentiment and often essential geostrategic value. China has always leveraged diplomatic and indirect pressure (among other means) to maintain ambiguity when it is not directly capable of exerting control. I expect this would have been the optimal strategy for Russia as well, but perhaps there were forces beyond pure reason behind the decision.With China now nearly universally accepted to be capable of both (1) forcibly achieving its strategic aim and (2) withstanding any non-suicidal means of retribution, it has become a matter of choice on Beijing's part. There is thus no need of changing the status quo for China, and you can indeed observe that it has fallen on the opposing party to extract whatever remaining value it has as a bargaining chip. China's key focus (apart from controlling/harnes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would imo be eliminating any potential weaknesses based on the sample enacted on RF.

你試圖反駁的對象被刪了,那個賬戶被列入黑名單;下次請先確認是會被保留的言論,再做跟進討論。

我反復説過,Putin顯然是很聰明的人,在權謀運作和組織管理上更加是世界一等一的水平。然而這次他卻明顯是冒進了;可能的因素之一,在於他沒有學過經濟,看不出昂撒集團在短短一兩年内就會有嚴重的内部危機,所以只從政治、外交、國安、軍事、以及俄方自己的財經等等角度做了考慮。
2022-03-05 02:54 回复
criteria
2022-03-05 00:54
回65楼

博主已在之前《如何破解歐美當前的宣傳攻勢》中论证过:需要揭露白左其矛盾的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打击fake news,尤其是欧美特意捏造抹黑的事件,建立事实核查机构,同时团结比如俄罗斯等同样遭受西方假新闻戕害的国家。其实这次欧美如此不要脸的大打宣传战是一件好事,能让领导人清楚的意识到整顿国内宣传部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俄罗斯在这次战争中完全不需要担心内部口径不一,导致后院失火的情况。中国内部的宣传阵地却未完全收复,可以趁此机会加速收复,并清除内部叛徒和被欧美假新闻洗脑的意见领袖。也能对未来统一台湾有所裨益。

原65樓被刪了。請較為新進的讀者注意,這個博客不是容許隨便胡扯的地方,欠缺内涵、沒有評論價值的留言自然會被清除,其他讀者只有在我已經回復過之後,確認那會是留言欄的一部分,才應該加入討論鏈。

過去八年,博客的教育工作從底層做起,影響的基本是民間的輿論;中國的國關、戰略學術界有成見的人要自己覺醒,反而需要更多時間。這是爲什麽當前中國公共輿論對國際議題的討論,出現了明顯的上下顛倒現象:非學界的讀者留言,往往比智庫、學者的眼界要高、思想路綫更靠譜,而且後者之中,名氣越大、資歷越老的,越是抱殘守缺。這個機制自然引發官方策略的滯後現象,就在兩周前這還無關緊要,但國際局勢的突然演變,已經將它凸顯為我未來一兩年必須努力彌補的方向。

原本歐盟外交穩步務實,英美經濟虛胖無根,中方與昂撒集團的鬥爭大勢已定。去年秋天Merkel退休前我寫的《美國制華歷程分析及對中國政策調整的建議》已經開始為後霸權世界預做籌謀。與其同時,我卻也私下擔心中國崛起過程太順利,會提早引發自滿心態,難以貫徹所有必要的改革,利益山頭將得以固化内部的不合理制度和慣例,尤其習近平可能會在2027年退休,届時更加可能有社會進展全面停滯或退化的危險,權力階層轉爲專注於内耗。所以我急著挑選最嚴重的危害,高調批評,參見《量子通信和計算是中國學術管理的頭號誤區》。

Scholz把歐盟外交的理性底綫徹底擊破的後果,除了引發當前的歐俄對立危機之外,也使未來幾年中國面臨的外來威脅大幅惡化。短期内,中方必須積極采納一系列新的對應措施(參見下一篇新博文),以促使美國霸權衰退的歷史進程回歸正軌,但長期來看,反而有益於中方維持對内改革的動力,賦予解決内在威脅的努力一些額外的時間。
2022-03-05 04:17 回复
makludi
2022-03-05 03:06
如此一战,未来三年内国际局势已必然形同水火。我想国家内部最为懊悔的便是半导体和专业软件产业还无法自足,技术上的制裁无法应对。如此当口,应该是心底真正把解决封锁问题当作头等大事谋划,必须要集中所有资源攻克技术难关了。

最近紫光和展銳兩個層級都有管理人員的替換變動;我對這些人物並不熟悉,無法評論這些人事變動是否合理。但華爲麒麟被扼殺有一段時間了,大陸卻沒有企業繼承了現成的人才團隊和技術能力,反而是台灣的聯發科藉機復蘇,這是非常不好的徵兆。我覺得中國科技學術界的學閥詐騙集團橫行,固然大幅減低中方開發突破性技術的能力,在應用性工業研發上,似乎也有嚴重的政治傾軋和鬥爭内耗現象。劉鶴雖然懂經濟,卻沒有工業管理上的經驗,能否壓得住這許多依靠“專業暴政”來謀取私利的豺狼,的確讓人憂心。
2022-03-05 03:25 回复
     
2022-03-05 04:01
 認為我的論點是胡扯的人我可以提供一些證據,有沒有看過2014年這訊息?頓涅茨克總理:烏克蘭紅軍城附近找到286具婦女屍體遭活埋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03212519/http://rusnews.cn/guojiyaowen/guoji_cis/20141031/44191318.html如果以下新聞有部分是真實的那麼西方怎麼沒有對烏克蘭發動經濟制裁,怎麼沒有大規模反戰?要知道蘇聯並不是亡於美國的船堅炮利而是亡於信息戰。因為東西方人民信息有極大的不對稱9月16日烏克蘭右區組織和班德拉泛納粹組織的政黨因不滿烏克蘭政府的停火協議開始攻擊烏克蘭警方。 [116]9月24日頓內次克發現新的萬人坑:發現有女孩被烏克蘭國民禁衛隊活埋,這些曾經被烏克蘭國民禁衛隊控制的地區 在停戰後撤退發現萬人坑,在烏克蘭國民禁衛隊和西部的班得拉分子測退之前,有大量平民遭到活埋。 在22號礦山一個小區域裡「Kommunar」的路上民兵發現了萬人坑。這些法醫專家到來後檢查,人們被近距離被射中頭部的結論。其他墳墓尚未開通。以知 道四人預害。所有這些女性。所有受害者的雙手被反綁在身後,受害者在死亡的時候其中一個是懷孕了的,被活埋的人有些內臟器官不見了,器官被切除並取走了死 者雙手反綁的狀態,頭部遭槍畢,據推測很可能在死前受到虐待,在烏克蘭國民禁衛隊撤退之前發生了這些事情,俄羅斯國家杜馬要求歐安組織要調查這個事件。[117] 9月27日發現烏克蘭政府軍對平民大屠殺後的白骨.[118]9月28日頓內次克發現另一個萬人坑.[119]9月30日在大眾頓內次克附近的墓地發現了大約400具屍體被扔進匆匆入坑。正在對屍體挖掘,進行DNA檢驗及身體檢查,並送到太平間。萬人坑不是個別孤立現象,很可能是種族屠殺。[120]10月1日烏克蘭政府的火炮擊中一所學校和公共公車站,打死11名平民,40多人受傷。[121] 第一個開學日頓涅次克學校因烏軍炮擊而無法開學。 [122][123] [124] 烏克蘭國民警衛隊 "亞速」和「頓巴斯」營在頓巴斯強姦了12歲的女孩。[125]10月3日國際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頓內次克市中心遭政府軍炮擊而死亡。[126]10月18日,在下午兩點鐘左右,烏克蘭軍隊BM-21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冰刨」胡亂掃射自由村基洛夫地區。砲擊殺死了兩名當地居民。這對夫妻在靠近他的院子裡野餐,丈夫和妻子當場身亡,相關影片被當地電視台記錄下。[127]外部圖像連結 頓涅次克市中心外圍的機場炮擊頓涅次克市中心外圍的機場炮擊1月11日頓內次克機場交戰影片戰地記者冒死拍攝民兵和政府軍交戰2015年1月15日 頓內次克機場無人機空中偵查10月20日烏克蘭軍隊在次使用Точка-У圓點-U彈道導彈攻擊頓涅次克市,此導彈搭載500公斤的彈頭殺傷力較大。並導致化學工廠外洩有毒的物質。[128][129] ,彈道導彈「Tochka-U」震碎了方數公裡的玻璃窗,烏克蘭政府軍10月20日以迫擊炮炮擊頓涅次克居民區。[130]10月21日人權觀察組織指出烏克蘭政府廣泛使用集束炸彈這是一種國際上普遍禁用的違反戰爭法的武器因為會在戰後十多年留下難以清理的子母彈。[131][13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3%8F%E5%85%8B%E8%98%AD%E9%A0%93%E5%B7%B4%E6%96%AF%E6%88%B0%E7%88%AD%E8%88%87%E4%BA%BA%E9%81%93%E4%B8%BB%E7%BE%A9%E5%8D%B1%E6%A9%9F#cite_note-116
弦歌问情111
2022-03-05 18:30
冒死留个言冒死留个言。为什么国际舆论和社交网络没人讨论德国封印解除再次扩充军备,这可是大事,还有我觉得俄乌这事发展到今天绝不表面上这么单纯,我虽然没有证据直觉告诉我是有些国家暗地里推动短期对美国有利,长期对美国是害的。王老师了解美国但你不了解国内,中国对美的外交政策并不是中央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存在着博弈,牵扯到国内对外出口的省份特别江浙沪
     
2022-03-05 20:58
 王博士怎麼看待這新聞?烏克蘭前總理阿札羅夫在他的臉書透漏一個訊息,也就是普京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動作的進攻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08177盡管普京在萬字長文中解釋了此事,但這是從歷史、政治、民族情感等方面的綜合性闡述,並不是對出兵原因的具體解釋。不過,烏克蘭前總理阿扎羅夫昨天卻在臉書上透露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信息,他說烏克蘭“民族主義營”(亞速營)准備領導烏克蘭軍隊消滅頓巴斯地區的“俄語人口”,這個決定烏克蘭命運的軍事行動定在2月25日進行。他指出這項軍事計劃是由基輔當局與美國共同制定的。換句話說,就是美國授意並幫助澤連斯基策劃、組織了對烏東的戰爭,這場戰爭必定會將俄羅斯捲入其中。而這裡的“俄語人口”,要不被屠殺,要不就逃離到俄境內,澤連斯基將成為“收復烏東的英雄”。阿扎羅夫還透露:戰爭狀態形成後,北約則計劃在今年夏天派兵進駐烏克蘭,共部署4個旅(2個陸軍旅、1個海軍陸戰旅、1個空軍旅),其中空軍旅可攜帶核彈頭。同時,美國、英國將於夏天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就北約軍事部署提出草案,要求各國達成一致(俄羅斯肯定會行使否決權),那麼烏克蘭沖突將進一步升級,演變成一場全面的戰爭,甚至是核戰爭。阿扎羅夫的信息實際上已經確認了一個“水面下的動作”--克裡姆林宮掌握了美烏對頓巴斯地區的軍事行動時間。臉書、推特、包括微博上,有不少網友對阿扎羅夫透露的信息進行了討論,主要問題是“俄軍為什麼不等烏軍對烏東發起全面軍事進攻後再出兵?”,這樣才能顯得師出有名。關於這個問題,可能要取決於俄方獲得的情報,這種信息量肯定不是一般人能瞭解的,還有就是普京的性格以及判斷力。再說,俄軍晚一步出兵,能改變俄羅斯遭到“毀滅性制裁”的局面嗎?就西方那樣子,根本不可能。阿扎羅夫作為烏克蘭前總理,能透露這些信息已是不易,估計他沒好果子吃。烏克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出來說實話的都是前政要,在任期間一般都是三緘其口,不敢得罪美國。像前總統庫奇馬(任期1994-2005年)在去年7月12日曾公開懺悔稱,“那些烏克蘭政治領袖做出了沒有智慧、沒有遠見、不夠聰明(愚蠢)的決定。但付出代價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烏克蘭人民……烏克蘭浪費了蘇聯留下的所有科技人才和資源,走上了一條自毀之路。”但這種懺悔,對澤連斯基能有什麼影響呢?他正忙著到處表演,他個人的人生計劃早已安排好了。再說阿扎羅夫,他於1947年出生,在蘇聯時代曾擔任過烏克蘭“礦山地質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務,烏克蘭獨立後,他做過稅務總局局長、財政部長、第一副總理、代總理(2004-2005),2010年3月成為總理,一直到2014年“橙色革命”爆發被趕下台。
     
2022-03-05 21:10
 剛剛驗證了這條訊息的真偽確實是烏克蘭前總理阿札羅夫FB 在昨天下午6點本人發出來的,這就解答了博主的疑惑也就是烏克蘭的富人為什麼消息這麼靈通在開戰前就跑光了,因為他麼早就知道2月25日,烏克蘭政府會有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而且烏克蘭對烏東的炮擊是從2月17號開始的https://www.facebook.com/nikolayjanovich/關於為什麼有這次軍事行動?盡管普京在萬字長文中解釋了此事,但這是從歷史、政治、民族情感等方面的綜合性闡述,並不是對出兵原因的具體解釋。不過,烏克蘭前總理阿扎羅夫昨天卻在臉書上透露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信息,他說烏克蘭“民族主義營”(亞速營)准備領導烏克蘭軍隊消滅頓巴斯地區的“俄語人口”,這個決定烏克蘭命運的軍事行動定在2月25日進行。他指出這項軍事計劃是由基輔當局與美國共同制定的。換句話說,就是美國授意並幫助澤連斯基策劃、組織了對烏東的戰爭,這場戰爭必定會將俄羅斯捲入其中。而這裡的“俄語人口”,要不被屠殺,要不就逃離到俄境內,澤連斯基將成為“收復烏東的英雄”。阿扎羅夫還透露:戰爭狀態形成後,北約則計劃在今年夏天派兵進駐烏克蘭,共部署4個旅(2個陸軍旅、1個海軍陸戰旅、1個空軍旅),其中空軍旅可攜帶核彈頭。同時,美國、英國將於夏天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就北約軍事部署提出草案,要求各國達成一致(俄羅斯肯定會行使否決權),那麼烏克蘭沖突將進一步升級,演變成一場全面的戰爭,甚至是核戰爭。阿扎羅夫的信息實際上已經確認了一個“水面下的動作”--克裡姆林宮掌握了美烏對頓巴斯地區的軍事行動時間。俄羅斯高層根據這些情報,才會在國家杜馬提出承認烏克兩個“共和國獨立”的草案,普京再順勢批准……迅速完成一系列法律程序後,先退後進的俄軍採取了突然行動,搶在了烏軍行動前一天,獲得了時機優勢,完全打亂了烏軍計劃。他在擔任總理時,最大成績應當是推動亞努科維奇政府與俄羅斯達成了《哈爾科夫協議》:俄羅斯保證長期向烏克蘭供應廉價天然氣,並保證通過烏克蘭管道運輸供應歐洲的天然氣;烏克蘭同意黑海艦隊繼續駐扎克裡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每年1億美元的租金)。阿扎羅夫作為烏克蘭前總理,能透露這些信息已是不易,估計他沒好果子吃。烏克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出來說實話的都是前政要,在任期間一般都是三緘其口,不敢得罪美國。像前總統庫奇馬(任期1994-2005年)在去年7月12日曾公開懺悔稱,“那些烏克蘭政治領袖做出了沒有智慧、沒有遠見、不夠聰明(愚蠢)的決定。但付出代價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烏克蘭人民……烏克蘭浪費了蘇聯留下的所有科技人才和資源,走上了一條自毀之路。”但這種懺悔,對澤連斯基能有什麼影響呢?他正忙著到處表演,他個人的人生計劃早已安排好了。阿扎羅夫,他於1947年出生,在蘇聯時代曾擔任過烏克蘭“礦山地質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務,烏克蘭獨立後,他做過稅務總局局長、財政部長、第一副總理、代總理(2004-2005),2010年3月成為總理,一直到2014年“橙色革命”爆發被趕下台。
     
2022-03-05 21:35
 俄羅斯第一頻道官方電視台卓天對烏克蘭前總理的採訪轉播https://www.facebook.com/nikolayjanovich/videos/495041808661305
AbzX5
2022-03-06 05:12
这几天发现人民日报居然发了一篇"中美关系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这样毫无新意的八股文, 内容是50年前基辛格的旧事重提, 其陈腐令人目瞪口呆. 希望这只是公开的说法, 一旦私底下这样低质量八股文人如果充斥智库, 对决策危害极大.

我私下对普京的冲动决策还有一个猜测, 那就是他身边的智库迎合了普京的主观意愿, 低估了乌克兰多年来的反俄宣传, 认为乌克兰人会出于斯拉夫历史情感, 不会过于激烈抵抗俄军. 但我不懂俄语, 无法查找资料证实.

一直到現在,談“中美合作共贏”的依舊是中方智庫學術界的主流,的確是寰宇奇觀。

做理性決策只有一個結果:最優解,只有一個來源:智慧。但是做出非理性次優解的思路有無限多,我們就不用妄加揣測了。
2022-03-06 13:18 回复
AbzX5
2022-03-06 05:40
更正: 是光明日报(比人民日报低半级)
Wandering Mac
2022-03-06 12:11


很驚喜看到王先生在後記裡提到了Mercouris,我一直在關注他對很多時事的評論。除開他對歐盟以及globalist一類人的鄙夷態度所導致的偏差外,在很多問題上他的陳述和邏輯確實高於一眾主流媒體。

今次烏克蘭事件開始後,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何謂hysteria,它充斥了歐美幾乎所有媒體的頭條,然後每天連番湧入我的信息渠道,不勝其擾。再次感嘆普通人日常所接觸的信息雖然巨量,但其中除去噪音和假音,真音常常所剩無幾。我深知自己本身對於各種領域的研究甚少,且教條與情緒直覺在所難免,所以自事件開始後便堅持只觀察而不評論,包括王先生這篇文章及後記也是只看各位讀者們的互動回覆。只是不知道這種hysteria是媒體針對普通民眾(全世界,無分東西方)的煽情,抑或相當一部分的歐美政經輿論精英們自身在經年累月的謊言製造中也逐漸變得自欺欺人,自己subscribe了自身創造的本來用來愚弄下層平民的胡扯。

很期待王先生的新博文會如何從金融和經濟方面來分析目前的情勢。目前的輿論場各種言論混雜,相互cancel和噤聲也表現得理直氣壯。望與此blog的各位共勉,在各方情緒高漲時把心沈到海底,多瞭解各方面的知識和背景,而非被便宜地挑動情緒。



我對Mercouris最佩服的一點,是他可以日復一日每天做好幾小時的視頻。我自己的閲讀/寫作時間比是10:1到30:1,而他顯然是在1:1和3:1之間;這個差別可能來自我對嚴謹度的特別要求。

歐美白左思潮的本質,其實是把現代工業社會中一些片面的文化反思,無限升級成爲絕對的宗教教條;所謂的Wokeness和Cancel Culture,只不過分別是21世紀版的Reformation和Inquisition。我不是一直把它稱爲白左教嗎?
2022-03-06 13:41 回复
南山臥蟲
2022-03-06 14:18
//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何謂hysteria,它充斥了歐美幾乎所有媒體的頭條//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表。如今,也在一片制裁聲中瑟瑟發抖。//我自己的閲讀/寫作時間比是10:1到30:1//王兄和L先生都是閱讀量驚人,且沉得下心之人,他堅持多年閱讀多國和地區的財政年報,才有了發聲的底氣。如果有機會,希望王兄能在自己絕對有把握的範疇,多些輸出(指調整比例),可謂國家、民族、社會乃至文明之幸焉。
華刀出鞘
2022-03-06 22:15
3月4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表了【俄罗斯外交部就欧盟在乌克兰事件中的作用发表声明】最后一段里面:欧盟的行动将得到强硬回应。尽管面临制裁和威胁,俄罗斯仍将义无反顾地继续确保维护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西方国家是时候明白,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完全统治地位早已成为过去。

1,我们一直从中国利益思考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欧盟,但是站在俄罗斯和美英的角度,一个强大联合的欧盟是不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在这个北约挟裹着欧盟一起东扩的节点上,在普京多年的准备和见识了舒尔茨的幼稚天真之后,有足够的理由主动出手打烂欧盟?

2,从国家力量的边界来看,欧盟的扩张是不是已经超越了其力量的极限,不到三十年扩张到27国,步子太大扯到蛋了,需要三五十年的停止扩张以进行内部的整合消化?或者说现在已经走的太远了,开始就应该有法德意西整理好核心,然后发展其安全附属的换成地带?

這兩份稿像是別人準備、你代發的。。。注冊六個月才能發言的規則,雖然對一些想問正經問題的新讀者造成不方便,但對博客整體來説是件好事,尤其是賬戶被拉黑忽然有了嚇阻力,不再是另外注冊一次能簡單規避的。

1.歐盟從來就沒有“Great Again”的可能,一直都是在慢性衰退之中,問題只在於:A)衰退得多快?B)在衰退到無關緊要之前還剩下的十幾年之間,對中美霸權更替的過程有何影響?Scholz的選擇決定了新的答案:A)加速;B)歐盟從對立雙方的緩衝成爲其中一方的打手,中方必須做出針對性的外交措施和戰略回應。

2.是的,尤其低估了俄國復蘇的可能性和高估了自己在21世紀全球經濟中的分量,以爲可以予取予求,利用北約、歐盟東進來對歐亞大陸内地吃乾抹净。
2022-03-07 04:23 回复
華刀出鞘
2022-03-06 22:34


在观察者网看到张文木教授的文章《张文木: 毛泽东两个预见, 点明乌克兰事变结局》(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03220)整个文章都是从国家力量的合理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几方历史上力量的拉扯博弈。文章的最后:乌克兰事件对中国的警示:第二,贸易也是政治的继续(利益是需要军事力量保护的,持剑经商)。第三,在有限守成中确定中国的安全边界。如果中国实现了台海统一的目标,那么此后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将是冒进。

由这几点想到的,中国的力量边界西到新疆已经是极限了(新疆2600万人口超过4000亿的转移支付,还不算西藏青海甘肃),东边最多能到琉球和台湾,南部通过RCEP整合东南亚巨大的人口和资源,此处就是中国力量运用的极限了。欧洲、拉美、中东、非洲对于中国而言一定是可远观不可亵玩也。

1,在美国致力于搞乱全世界以形成北美避风港的收缩形势下,一带一路是不是已经很难往前走了?

2,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局限于一个美好的道德观念、平台高地,而需要极力的避免战略上的投入?

3,美国二战和冷战结束后以其强大的力量和战略资源,治下的国际规则不到三十年分崩离析,是不是大陆需要避免接盘而专注于东南亚(东亚三国需要钳制,中亚和西亚不插手)的整合?

因爲新博文可能還要十天才能刊出,我在這裏補充一點細節,解釋一帶一路爲什麽和如何過時。

一帶一路的基本思路,是由中方提供技術和初始資金,幫助落後國家進行開發,尤其是基建。那麽一方面這些國家得以加速發展經濟,成爲中國出口的潛在客戶;另一方面中國則短期能利用過剩產能,長期可以間接獲得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尤其中歐之間的交通綫,更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兼具整合歐亞大陸的潛能。當年建立亞投行,遵循的是世界銀行的扶貧模式,就正因爲它被構思為一帶一路的一個環節。

這個策略的問題,在於它築基於一個隱性假設,亦即全球外交經貿規則的制定和執行,在時間軸上相對穩定,在空間維度基本完整,在原則上大致公平互利,以及中歐經貿關係不可能完全破裂。然而實際上,當前國際政經治理體系是歐美先進國家的俱樂部,對新興國家的參與只做了非常表面的敷衍工作。在冷戰結束後的全球化階段,美國在面子上有矜持,歐盟也有務實的領導,所以一帶一路還可以發生作用。一旦Trump撕毀昂撒集團的假面具,隨意出手對外做出經貿壓榨,立刻就暴露了國際體系的Impotence無能,WTO和國際法庭的癱瘓是最突出的案例。現在歐盟為英美站隊,則是更進一步將既有國際行爲規則從“無力制約昂撒”演變為“昂撒對外打擊的工具”,如果繼續埋頭做生意,是保證會被先搶劫後謀殺的被動反應。在這個新時代、新環境之下,中國外交戰略的重點必須改爲對歐美掌控下國際規則體系的所有主要環節做出替代,例如SWIFT。進一步考慮,我們可以拿IMF來和世界銀行對比:前者其實是不挂名的國際破產法庭兼Lender of the last resort,享有後者完全欠缺的規則制定權和執行權。當年亞投行專職搞扶貧的時候,客觀威脅還沒有明顯化,我只表達了潛在的憂心,說那是金融和外交資源的次優使用;幾年發展下來,已經可以認定的確是完全錯誤的選擇。



答案其實都在新博文裏,這裏我先簡單回復:

1.是,一帶一路已經過時(其實從2017年,Trump撕破“Rule-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的假面具,針對性地直接出手打擊挑戰者時,就已經過時了;歐盟為昂撒霸權站隊,只不過是徹底消除了中方以拖待變、矇混過關的戰略選項);不過新博文不能直説,所以選擇“必須更進一大步”這樣的委婉用語。

2.哈哈,現任霸主以心狠手辣、下流無恥著稱于世,又剛剛得到所有老工業國的背書,你覺得中國有避免戰略投入的餘裕?

3.不但不必考慮避免接盤,而且反過來不得不另找替代;中國的實質盟友不嫌多,而是怕不夠。俄國若孤立無援,尚且會有經濟全面崩潰的危險;以中國對外貿依賴之深,哪可能承受得起被踢出國際經貿體系的打擊?美國有歐盟站隊,會找不到全面制裁中國的藉口嗎?中方應該賦予美國對不聽話國家各個擊破的閑暇,還是提前主動聯合所有潛在受害者,預做防範?這裏和昂撒霸權前例的根本差別,在於經貿同盟只要擴張有序、管理得法、不揠苗助長,可以有益無害,只有軍事同盟才必然會有反噬自身的危險。
2022-03-07 04:45 回复
彝圪學殅
2022-03-08 05:14
如果新博文没有涉及的军事方面的讨论的话,王先生可否简述一周前就做出 俄军胜利所需时间是2-3周 这一预判的背后的推演? 我折服于先生能够把时长预言的不确定度压得这么低。

其實這場戰爭整體時長的決定性因素不是軍事,而是政治。2-3周的原估計來自軍力對比,只適用於軍事方面,指的是俄軍消除有組織抵抗力量的所需時間;但由於Putin的諸般顧忌,俄軍沒有全力投入,更加沒有急著速戰速決,所以連只應用到這個標準,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只能說是3周左右最有可能。
2022-03-08 05:36 回复
cmhshirley
2022-03-09 09:32
谢谢王老师的分析,作为平民百姓打算买房自住,却发现房价一个月一万的涨,有两次offer都被公司炒房的截胡,现在几乎放弃了,没有那么多钱买,最近的油价疯长,物价是一直在涨,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战争和美元回息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Stiglitz近年加入了支持無限印鈔的陣營,原因不是他看不出會有通脹,而是他認爲通脹能幫助最底層的美國民衆削減欠債。作爲同樣關心低收入群衆的社會主義者,我因此也曾考慮過通脹對貧富不均的影響,結論卻是與Stiglitz相反的:這是因爲富豪階級自然有辦法把財富轉移到能抵抗通脹的資產,例如Bill Gates從去年開始就大筆搶購農場地產;真正底層的民衆連貸款都沒有資格,通脹的主要效應是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費;普通領薪水的中產階級,只有很有限的儲蓄通道,更是最大的輸家。所以我在新博文中,明確地指出中國必須盡力將美聯儲印鈔引發的這一場全球性通脹排除在國境之外,人民幣有序升值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2022-03-09 10:52 回复
AbzX5
2022-03-09 14:19
美国得益于资源禀赋, 物价水平在发达国家中其实一直不算高, 有很大的冗余空间. 我怀疑美国上层这次是想骗老百姓接受通胀的现实, 然后把这点冗余拿出来变现, 这样就不用得罪大资本的利益了, 至于长期风险也不顾了.

通脹,尤其滯脹,必然大幅壓低各式各樣金融資產的價格,這是Stiglitz鼓吹印鈔的考慮之一。問題在於有辦法找到能抵抗通脹的實體或國際資產的還是財閥,我已經給了Gates的例子。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了Dodd-Frank法案,包含Volcker Rule,禁止投行自己下場炒作資產。後來雖然被各大投行聯合起來修法,挖出一個大漏洞(參見前文《富豪口袋裏的國家》),但已經來不及挽回炒作金融資產的統治性市場額分,被新興的Private Equity取而代之;後者的體量在過去十幾年中成長五倍,超過了10萬億美元,例如總量1.8萬億的Junk Bond中Private Equity就佔了過半。換句話說,2022年Private Equity的市場角色,相當於2007年的投行;所以我懷疑在這一輪將至的新危機中,扮演Lehman的會是一個Private Equity Firm。届時聯邦政府和美聯儲必然又會在事後拿國家資源來補貼大財閥,這才是他們竊國的模式,不是像你所想的那麽有遠見。
2022-03-10 02:10 回复
庸人
2022-03-09 18:03
这次乌克兰危机成了百年大变局的催化剂,实在忍不住多嘴几句,请王博士指正。

在美国双向出击的战略背景下,通过供给侧改革控制工业品长短期供给,通过动态清零和换汇管制引导RMB有序升值,将大宗商品通胀引导到工业品,形成工业品通胀,通过通胀自我实现进一步挤出过去14年QE注入金融衍生品的各类储备货币,形成各类产品和商品通胀自我预期实现的循环,直至下一次经济危机的来临。现在多数东欧国家,俄罗斯,英国,巴西和智利已经一只脚踏入经济衰退的漩涡,从长短期利率差和隔夜逆回购金额来看,美国在1年之后也非常可能进入衰退。如果短期通胀在下一次经济危机时仍在美联储目标通胀左右,未来QE的资金更有可能进入到商品领域形成更稳固的长期滞涨预期。打破循环方法有两种,跟两端任意一方和解,可惜现在局面已经烂,选材机制也烂了。只是不知道尘埃落定之后哪个经济体会受伤最深呢?



誰來承受美國人無限印鈔造的孽,取決於美元的國際地位是否被推翻;而美元的地位是否在這一輪全球危機中動搖,取決於中方能否采納我在新博文中的建議。
2022-03-10 02:14 回复
criteria
2022-03-09 20:37
俄罗斯这几天在乌克兰各大被围攻的城市开放人道主义走廊,平民撤离并不是十分顺利,然而俄罗斯却十分耐心。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俄罗斯可能需要稍微休整和调整前线部队,可能还有给目前乌克兰现政府做出一种姿态。使乌克兰政府中并非完全不可救药的人转变态度,愿意与俄罗斯进行媾和,而俄罗斯也更有机会找到立场中立且理性的代理人来构建未来的乌克兰政府。如果现在有乌克兰高层的政府官员意识到俄罗斯对乌克兰百姓的怜悯而愿意和普京进行联络的话,也可以相信其个人的政治理念是相当务实的。这样的人领导未来乌克兰政府就可以使乌克兰中立。

光是“高層”不夠,Putin理想中需要的是“正統”,亦即Zelensky;然而要避免後者選擇到北約去建立流亡政府,安下心來管理中立化的烏克蘭,很難由俄方單邊決定。這裏的必要前提(遠遠不是充分)是肉體消滅絕大多數的Neo Nazi,就這一點已經不容易做到:留下來若是有很大的被刺殺危險,Zelensky爲什麽不到倫敦當寓公呢?
2022-03-10 01:40 回复
yyds
2022-03-10 10:42
波兰转交美国战机输送乌克兰这件事把昂克鲁撒克逊种族的色厉内荏发挥的淋漓尽致,吃干抹净不想承担一丝的风险,却有炮灰前赴后继的去选择相信美国,一方面这些国家也是欺软怕硬的典范,一方面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相信,依然让美国利用地缘冲突加杠杆控制世界,1、我觉得中国短期内无法在军事上提供帮助,但是在贸易、金融层面可以提供更多选择,不必被美国支配、收割,特别是一些有工业基础的土耳其、伊朗、墨西哥,纳入到中国制造体系,用人民币结算。2、既然欧洲中立进程已经中断,那美国接下来目标就是把俄、乌冲突复制到东南亚,中国需要在军事、经贸、金融层面提前布局应对新冷战升级,而且已经可以看到美国东南亚布局,中方应该利用好朝鲜,和日韩矛盾,把供应链和市场对日韩施加影响效用最大化 3、把舆论宣传重要性摆在战略层面考量,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话语权的把控,要宣传西方国家金融殖民主义对世界的掠夺,这次俄乌冲突,乌克兰依托美国配合批量造假新闻掩盖真新闻,还有rt的教训,说明要有自己的平台和舆论阵地,依托他人不切实际。 总结:冷战必然升级,放弃幻想,徐徐图之,问国内要效率倒逼改革
yyds
2022-03-10 22:40
俄军进展缓慢,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推翻泽连斯基政权,希望在谈判桌前解决,占领乌西目前来看已经不是一个选择(成本太高),俄方可以施压德法斡旋让泽连斯基坐在谈判桌前,但是让他签字法理承认两州独立实在太难,而且有乌西作为腹地可以长久抵抗,而且如果美国私下里承诺,基本上是个死局,政治目标很难达成军事上完成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必然夺取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我想最后就是重炮攻城拿下马里乌波尔,摧毁哈尔科夫工业,然后退回乌东
乌鹊南飞
2022-03-12 03:32
过去王先生的文章和回复有相当篇幅在为优化对欧策略而努力,在开战后一夕化为泡影,反复预警的欧洲倒戈的致命危险,也迅速变成现实。现在算是当时预料的最差情况吧?但是先生反而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认为长期有益,同时指出第三世界的惧恨是俄国创造的新机会,战略战术转换思维的灵活让人叹服。

我沒有說“長期有益”,我説的是“並不是大勢已去,還有正面的因應之道”。問題在於原本只需要一點戰術伎倆,現在則必須全面動員,做出戰略轉向,這很可能不是當前的中國思想界有能力達成的共識,雖然我的建議基本上就是百年前中共“鄉村包圍城市”的現代化、國際化版本。
2022-03-12 04:35 回复
yoyomama
2022-03-12 12:18
結合第三世界恐怕也不能寄望太深,按幾內亞的例子,中國大陸在非洲沒有軍事存在感、沒有宣傳文化存在感,頂多有一些商界、政界務實的上層人士支持。大陸甚至在當地學生、知識份子裡面都是弱勢。加上中國大陸商人在非洲往往太過市儈、自私、不守法,真實形像比當初台商到大陸、台商到非洲都還差的多,大陸商人在非洲給當地人的觀感並不好。再加上政治文化、流行文化的弱勢,只要一些宣傳上的推波助瀾,很容易操作起非洲的反中熱潮。既使不反中,也容易變成兩面三刀專門勒索中國的小黑朋友。甚至巴勒斯坦這樣的國家,如果大規模中國與西方世界對抗的時候,看來也不是真正與中國大陸能在同一陣線的朋友。如果要操作國際版的農村包圍城市,至少也要先做到鄉村內的人心理上覺得大陸可以依靠、或至少當地知識份子、年輕人對大陸有一定程度的憧憬。對大陸的生活上、制度上也好,都該有些嚮往才行。偏偏中國各種軟實力差勁,對這方面也不怎麼重視。既使像幾內亞這樣,整個國家產業未來都可以依賴大陸的國家,說變盤就變盤,頂多因為經濟利益維持住原有的地盤。要這類國家在美中間選邊的關鍵問題上站隊中國,感覺難度真的太大。就是近在咫尺的國家南韓好了,一個冬奧+一個入侵烏克蘭,就掀翻了韓國走了好幾年的中立路線。如果不解決全球文化、宣傳弱勢,全球裡面不管落後或發達國家,反中議題隨時都可能在每個國家裡面直接爆發。

中方的外宣能力等於零,所以只能靠各國政界為了自身利益引導輿論做推銷,這是長期的“果”,不是正文所談的“因”。此外,爭取對象絕對不是幾内亞這樣的落後國家,而是有若干自尊和實力的區域强權,文章沒說清楚嗎?我怎麽覺得是你沒仔細去看?警告一次。
2022-03-13 04:42 回复
華刀出鞘
2022-03-16 19:51
从普京发文让北约退回到1997年东扩之前的总体战略目的,到最近欧美各大企业和俄罗斯无比决绝的退出,是不是可以推导出以下的几点,

1,普京在乌克兰达到战略目的后,但是只是阶段性的目标达成后,尤其在测试到各种制裁的极限,以及北约美国的怂线后,普京绝对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继续转向波罗的海方向,最后从白俄罗斯推向波兰?

2,一两个礼拜内欧美各大企业从俄罗斯近乎弃逃的决绝,完全不是生意人的认知,近乎逃命一样,这些符合欧美传统的持剑经商的企业的表现,而且也是民选政府的爸爸们,这些表现是否可以确定这场风波根本没有解决的期限?

3,从普京的总战略目来看,乌克兰的城下之盟我觉得可能没有欧洲的参与。如果欧盟和美国参与的情况下,普京会在总战略目的上有让步吗?能让步到多少呢?

4,欧美民选政客和企业在激情制裁之下,手段用尽招式用老,普京从波罗的海方向再继续推进,欧盟怎么办?

歐洲的歇斯底裏反應,Putin固然必有預案準備,卻也不是事先能確定的,更別提有意促成。昂撒媒體將好萊塢超英電影的故事結構應用在新聞敘事之上,歐美台港民衆照單全收,已經是極爲可笑;然而你用華語連續劇的邏輯來做推論,一樣的完全脫離現實。我的建議是,少看大衆娛樂,多讀世界歷史。

從地圖看,波羅的海三國當然位置尷尬,但北約是軍事上越不過的檻,現實裏沒有快速解決的可能。

歐美企業的撤離,是因應暴民情緒,目前還只是口頭説説,要關門裁員或脫手轉讓,可以簡單拖上幾個月,届時若局勢緩和,必然有人會想反悔。然而我不認爲Putin公開宣佈要徹底脫鈎是情緒發泄,所以應該只有俄方最有需要的(例如航空和重要的實體產業)才會被允許留在俄國。

Putin連Zelensky都願意接受,和約有歐盟的背書當然會是加成。目前的問題在於法國大選還要五周,在Macron確定勝選之前,外交折衝不可能有明顯進展(然而Putin自己都不急,旁觀者急個什麽勁兒?);若是其他人當選,自然又是黑天鵝,後果難以事先預測。

至於和約條件,現在俄方提出的正式要求,基本和我在過去20天的評論一致,唯一的差異在於Putin還要求烏方承認兩個東烏共和國獨立。我懷疑這是用來討價還價的籌碼,是烏方(如果夠聰明;現在Zelensky連放棄Crimea和裁軍都不願意)可以讓Putin做出讓步的方向。
2022-03-17 02:04 回复
華刀出鞘
2022-03-29 09:01
东盟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变,1,3月28日东盟和美国的峰会居然因为东盟领导人无法出席而不开了;2,29日,新加坡总理访美居然8天;其中的意味非常的深长。

1,当美国盟友大吃大喝的欢喜不在,榨干家奴卖渣的日子它来了它来了。

2,新加坡把亚洲的咽喉卖给美国换来了在亚洲的超然地位恐怕要终结然后被清算了,最近这些年大陆对新加坡一直冷眼以待,没有美国这把刀狐假虎威的李家老狐狸父子还能有什么玩法?

3,东盟的领导人居然都不敢去美国了,怕被枪顶着脑袋逼站队。看来看去,东盟都比欧盟独立自主性强多了,尤其是日本没落,关键旁边站起一个真心实意希望他们好关键时刻扛把子的中国。当然美国不会收手,东盟除了颜色革命外新加坡和美国联手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4,欧盟和俄罗斯这次能源的制裁和反制裁之后,欧洲安稳的生产环境也没有了。是否中方应该大力引诱技术和生产的转移?这可能就是中欧投资协定未落地的遗憾了。

這裏有點出人意料的,不是其他東盟國家的態度,而是新加坡放棄外交中立、全面倒向美國的選擇;這與傳統戰略原則反向而行,是高度非理性的行爲。看來新加坡的掌權者只是管理一個城市的工匠,談不上政治智慧。

馬來西亞、泰國、文萊、印尼、甚至越南都是潛在的亞元創始國,值得中方加緊爭取。
2022-03-30 05:02 回复
游客 越雷
2022-05-05 23:45
王先生,您好。我有问题想问一下王先生,听说美国最高法院要废除一个允许流产打胎的法案,据说这是民主党泄露,是为了在中期选举前拉票。

抱歉,废话太多了,我主要是想问,这个事件会不会帮助民主党保住至少一个议院(或者本来必丢的两院变动可能保住)?还有,王先生,您之前预测的民主党丢到两院(大约70%),拜登被弹劾(大约70,还有70的可能性导致拜登辞职,所以是49%拜登做不满四年)的可能性依然比较大吗?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什么后果(会导致类似奥巴马时期的“占领华尔街”,我其实觉得那件事应该叫“我们才是99%”抗议者根本没有进华尔街,奥巴马也根本没有敢动华尔街),比如建制派在2024年再被民粹派击败?再顺便问王先生,您之前预测德国绿党可能会在今年秋冬季节下台,可是我看绿党拥趸好像不少。那么他们这些大官厚着脸皮呆着,挟支持者不辞职的可能性大不大?

墮胎這件事,原本就不是什麽基本人權,而是取決於社會結構、宗教文化和經濟層次的政策選擇,應該通過正常立法程序來做變革。當年Roe-v-Wade利用美國財閥打擊行政權的鬥爭(細節我反復解釋過,這裏指的是其中藉由無限擴張司法權來挖聯邦監管單位的墻角,參見有關Ralph Nader的討論),趁機偷渡成功,名不正言不順,已經種下禍根。幾十年下來,更加成爲共和黨系財閥轉移話題、動員保守派群衆的最佳藉口;而相對應的民主黨系財閥也自然發現可以用來反動員,於是也有了故意不解決問題的動力。否則以近年70%的民意支持,民主黨又多次掌控白宮和國會,早可以簡單立法,一勞永逸地消除爭議。

不過這次中期選舉,經濟因素太過明顯强烈,墮胎這種社會議題並不足以影響結果;所以我對未來幾年美國政局的估算,不因此事而有修正的必要。

我說德國政府可能提早垮臺,當然不是綠黨自願下臺,也沒指定是今年下半,而是要等經濟崩潰、民怨沸騰,然後工商界精英聯合工會對親美的知識界做出反擊。把自己的想法硬往我嘴裏塞(putting words into my mouth),警告一次。
2022-05-06 01:07 回复
游客 越雷
2022-05-05 23:49
王先生,您好,这是其他读者们托我转问的问题。他们对朝鲜最新展示的疑似高超音速导弹感到有趣。他们分成两排,有人认为这是朝鲜从大陆弄来的(观察者网的席亚洲也暗示这种观点),也有认为不是从大陆弄来的。所以他们托我转问王先生,想听听王先生的想法。
薛丁格的貓
2022-05-07 10:31
美國經濟與美元霸權

王博士 您好:



請教您幾個問題的看法:

一、您對第一季美國GDP環比下滑一事有甚麼看法?雖然您多次提及美國經濟虛胖,靠貨幣政策催出高成長率,但這麼快就見到下滑,相信是很多人都沒有預見的。

二、另一方面,各大企業公布的財報、失業率等資料,似乎又表示試著經濟仍然良好,只是"成長力道趨緩",後續隨FED持續加息、縮表,除了股市下修外,美國實體經濟由成長趨緩直接轉為衰退的機率高嗎?(加息、縮表的步調與通膨相比似乎偏慢,看來確實如您在視頻所料,優先考慮的是財閥立場,通膨能拖就拖)

三、若期中選舉後,美國政治進一步陷入混亂,是否會使美國貨幣政策調控難度增加?但即使難度增加,只要中國遲遲未能採行正確的貨幣政策、果斷終結美元體系,禍害世界的美元霸權體系不可能自行瓦解,只要收割、吸血、壯大、洗腦的循環一直下去,霸權交替的時程是否進一步延後甚至終將失敗?

註 : 在不打仗的前提下(其實打仗輸的機率也不小),除了打垮美元體系,我想不到還有第二條路可以擊敗盎薩,但願是我資質駑鈍、缺乏想像力。

我説過很多次,預期經濟衰退,就如同預測雪崩一樣:只能斷定它必然會在一個大致時段内發生,但實際發生的確切時間和方式,卻不可能準確説定,因爲這類崩潰過程是混沌現象(Chaos Phenomenon)。

美國第一季的GDP負成長,是美聯儲去年底終於明白自己放水太多之後,緊急Taper的後果;一旦發現經濟承受不住,Powell又反過來只加息50bps。客觀評估只能確定他們無法走鋼索到底,至於是從哪個方向墜落深淵,要視美聯儲未來的決策而定。既然這些未來決策還沒有發生,旁觀者當然不可能準確預言。不過這裏是二選一,所以不明就裏的傻子反而可以很高興地隨意猜測,也有50%猜中的機率;相對的,一個理性的邏輯分析者,面對絕對隨機的混沌現象,應該指明這個事實,然後拒絕參與這個胡猜游戲才對。

我的確擔心中方繼續配合美元霸權的吸血機制,主動幫助美國渡過今明兩年的金融財政難關。博客不是一直說,蠢往往比壞還要糟糕嗎?

我以前也早解釋過,除了軍事和金融之外,想不出世界要如何擺脫昂撒霸權的桎梏。軍事衝突的風險太高,但願是貨幣革命解救人類。
2022-05-10 01:32 回复
Fatgirl
2022-07-21 16:06
王先生對政治局勢的預測真是神準, 不過經濟局勢的預測好像反而比較容易失常, 一般人直覺上政治的複雜度和隨機因素好像遠比經濟來的多, 難道事實上剛好相反?

這是因爲政治是權力精英的游戲,而且必須拉夥結黨,玩家數目並不多,例如在最新後注的討論中,英國政壇真正的勢力就是五個(昂撒金融、非金融、猶太金融、愚民直覺反應、和少數殘存的良心人,而且後者在Corbyn下臺之後已經無力參與權力的游戲);而經濟裏做獨立動作的參與者,數目遠遠高得多,這不但立刻高度複雜化,而且容易產生囚徒困境等等悖論。

另一個差別是,玩政治的對己方的行動目標認知很清楚,如果能觀察上一段時間,通常可以確定他們的Modus Operandi;經濟則由於題材複雜、深奧,再加上主流學術理論被長期扭曲,個別玩家做出不可預期的隨機非理性動作是家常便飯。

所以總結來說,我對前者的預測有時可以精確到個人和月份,對後者則只能談必然的大趨勢,而且有+-一兩年的不確定性。
2022-07-21 23:30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7-22 01:34
您以前评论过科尔宾也是反射性仇中的,因为他不了解国际局势所以被昂撒宣传体系蒙蔽了吗?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022-07-23 03:39
先生說囚徒困境會增加預測的不確定性,是否指在囚徒困境中,玩家根據己知信息量多寡會作出完全相反的決定,而信息量多寡的臨界值(threshold)是玩家主觀認定,因此不易精準預測?

另外先生在《從SWIFT制裁俄國,看中國的對應之道》問答中,提到國際局勢正在經歷相變過程,少數人主觀選擇會成為大局走向的關鍵。就我所知,物理系統在相變點附近的關聯長度(correlation length)會發散,所有尺度的擾動都會耦合在一起而相互影響,這是否就是個人一念之間(小尺度)影響全局(大尺度)的機制?

有關囚徒困境,你所舉出的是因素之一;更基本而廣汎的考慮在於參與經濟的普通個體(含大公司的主管),連綫性優化問題都沒法理性解答,更別提非綫性題目。尤其囚徒困境的最優解,依游戲的回合數而改變,但估計回合數往往要求對長遠未來的大環境做出正確估算,這本身就是一大難題(參考幾個月前臺積電設立政治風險評估部門,基本必然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問題只在於怎麽浪費、和浪費多少)。此外,有效市場假説所依賴的套利機制,在一般經濟活動中是不存在的。

至於你對相變的評論,很有意思,但我想提醒你,這種類比聯想,切忌推得太廣太遠。博客談類比,基本都是爲了教學方便;真正嚴密的邏輯論證,是必須講因果的。
2022-07-23 04:08 回复
yyds
2022-08-10 05:36
请教王先生,Trump卷土从来的概率是不是在提升

原本機率就不小,一年半下來的確又提升了,主要是Biden政府實在太低能,相形之下,民衆居然可以懷念Trump任期。

還有,我順帶解釋一個一般人不瞭解的細節:美國並沒有“褫奪公權”這個概念,即使是十惡不赦的罪犯,法院也不能禁止他競選公職,頂多只能把他判刑關起來,然後這人完全可以從監獄裏競選,如果成功當選總統,自然可以特赦自己。Trump的特點是依仗民粹,所以不懼官司、也不怕醜聞,Deep State若是真要徹底排除他重新就任總統的可能性,只能複製1960年代幹掉(兩個)Kennedy的前例。不過他四年任期,Deep State已經忍下來了,重新上臺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2022-08-10 08:52 回复
乌鹊南飞
2022-08-10 20:07
既然提到了肯尼迪,想请教一下王先生肯尼迪阴谋论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肯尼迪究竟是因为什么死的。

沒有足夠的事實證據來做論斷。不過Kennedy兄弟確實是以其改革的雄心著稱,對FBI和CIA都想動大手術;而且當年的一些相關文件,至今沒有解密,所以更方便各式各樣的陰謀論者自由聯想。
2022-08-10 21:42 回复
犎牛
2022-08-10 21:55
感謝王博士

非常感謝王博士,分享資訊與見解,讓我這樣一般人也能看清真相。王博士品德與良善更是讓人佩服,希望您能指點台灣小民一條生路,未來的情況,一般人民如何安然度過。



Putin在出兵之前有三個選項:1)封鎖圍困、以戰逼和,亦即實際上的第一階段作戰,因爲烏克蘭與北約直接接壤,所以必須占領交通要點和首都外圍;2)以絕對優勢兵力速戰速決,但這會在其他戰綫留下空隙,賦予北約突襲的機會;3)實際上的第二階段作戰,鈍刀子割肉,花幾個月時間持續大幅殺傷頑固份子,否則讓他們投降反而不方便處置。如果這些策略能夠成功,對烏方的老百姓來説,傷亡損失是(1)<(2)<(3)。然而(1)有相當機率會失敗(實際上也失敗了),那麽(2)反而才是最仁慈的選項(但對俄國來説,若是失敗有亡國的危險)。

以下是台海和烏克蘭在戰略地理局勢上的最大差別:後者接受北約補給支援靠的是陸路,北約威脅俄國也是陸軍突擊,然而台灣是海島,補給支援靠海路,美軍威脅共軍也靠海軍。Putin不能把陸軍大幅投入烏克蘭戰場,必須保留强大的預備隊,而中方卻沒有這個顧慮,因爲對方不可能登陸突擊,預備隊基本只需要海空軍。所以客觀來看,中方的最佳策略顯然是(2)。然而從這次軍演來倒推決策幕僚的心理,似乎依舊偏愛(1)這類自縛手脚的婦人之仁,那麽若是失敗,守方就有時間多做準備,連帶著影響升級為(2)的成功機率。

言歸正傳,從百姓的觀點來看,最大的變數還是在於守軍是否拿居民當肉盾:若是接受美國智庫的建議,學習烏軍的焦土戰法,派出大批反坦克小組到公寓裏埋伏打巷戰,並且堅守每一個地下室,攻方唯一的解決方案是把樓房轟掉,差別只在於是俄式的一次幾公斤高爆藥轟穿、還是美式的一次一噸直接轟平;這正是我在兩個月前已經討論過的:保存城市不被摧毀的責任在守方。當年納粹德軍尚且有足夠的職業道德和人性,事先宣佈巴黎、羅馬等古城為不設防,現代這種狂轟濫炸的新戰爭傳統,恰恰始自二戰的美軍。所以關心自己身家性命的台灣民衆,從烏克蘭戰事所得到的頭號教訓,應該是必須堅決反對任何打巷戰的計劃;至於野戰起來,要用火箭彈還是掃把,倒是次要的議題。
2022-08-12 00:17 回复
蔚藍海洋
2022-08-12 19:00
 我有一种看法如果统一的时程延后反而增加了统一的难度,就拿台湾的刺猬战术来说,现在台湾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从90年代拥有空优到2006年后中国大陆拥有空优正在转换防御战略,但是一个海岛防守方面有优势进攻方需要压倒性兵力规模,在复杂地形上又要跨海作战对滩头部队来说后勤补给难度只会更高,如果台湾在5-6年以后大量生产部属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野战防空)并把这些导弹藏在森林或民宅里,对于两栖登陆战来说难度反而加大了,之前就有新闻说台湾花高价新建了导弹工厂增加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的产能中科院新厂房6月完工 雄三、天弓飞弹年产能倍增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3030299.aspx再加上如果美军未来又售台一些长程反制和源头打击武器对渡海船团会造成影响,例如AGM-158C或者增加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的300公里弹种,或者开发智能水雷鱼雷或新常规潜艇布雷那么两栖登陆战难度不是加大了许多?因此晚统一并不会降低统一的难度不如早统,因为军事行动并不是完全看综合国力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非线性的解很难预测),比如当初苏联和芬兰(二战前的苏芬战争)一个小国作战的例子和美军打越战都是前例
criteria
2022-08-12 20:34
在8月3号由于大家都在关注Pelosi而漏掉了一个新闻:Aramco与中国石化签署MOU。(https://www.aramco.com/en/news-media/news/2022/aramco-and-sinopec-sign-mou-to-collaborate-on-projects-in-saudi-arabia)而最昨天The Guardian报出习近平将在下周访问Saudi Arabia。自从王先生开始发布《美元的金融霸權》将近五年后,中国大陆终于开始着手攻击美元霸权的罩门,为王先生感到高兴。请问王先生,可否审慎乐观的估计,我们能在一个世代内看到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
criteria
2022-08-12 22:39


在8月3号由于大家都在关注Pelosi而漏掉了一个新闻:Aramco与中国石化签署MOU。(https://www.aramco.com/en/news-media/news/2022/aramco-and-sinopec-sign-mou-to-collaborate-on-projects-in-saudi-arabia)

而最昨天The Guardian报出习近平将在下周访问Saudi Arabia。自从王先生发布《美元的金融霸權》将近五年后,中国大陆终于开始着手攻击美元霸权的罩门,为王先生感到高兴。请问王先生,可否审慎乐观的估计,我们能在一个世代内看到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

Aramco的事我知道,習近平訪問Saudi我原本還沒注意到,謝謝提醒。這的確是跨時代的重要新聞,我過去8年(《美元的金融霸權》其實是2014年十月寫的)倡議的大戰略終於被實現,美元霸權的落幕正式開始。可惜因爲歐盟的愚蠢自殺政策,我們必須多等幾年,讓歐元區先倒退為第三世界(參考100年前的拉美),不過整個西方體系的衰敗過程,當然依舊遠遠用不著一個世紀。
2022-08-13 04:44 回复
華刀出鞘
2022-08-19 01:44
今天发生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泰国表示:中印两国走到一起,“亚洲世纪”才会到来。这里的背景是习近平李克强疫情发生以来从来没有跟莫迪通过任何电话。

印度在今年三月份一度成为各方的香饽饽,各方不断轮流示之以好,让之以利。但中方依然在与印度的交往中隐身。即便是两国经贸领域发生那么多的动荡,中国依然对印度置之不理,只有王毅和苏杰生这个层面陪着打屁。

看来王博士对印度的标准答案已成为朝野共识。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更多的体会到这件事情的乐趣。

我建議對印度徑行無視、不作交往,邏輯出發點比戰略考慮還要再深一層,是文明級別的結論:只要印度民族性沒有重大的改變,不論戰略情勢如何發展,都不能把他當成盟友。目前的跡象只能歸納中方的新外交政策在戰略層級似乎有所覺悟,是否對文明之間的基本矛盾有充分認識,還有待繼續觀察。
2022-08-19 03:24 回复
          
2022-08-21 03:17
 俄羅斯國防部指控烏軍在瓦西利夫卡開始使用生化武器肉毒桿菌導致俄軍集體中毒,還打算用路邊炸彈暗殺馬裡烏波爾市長,前陣子看到俄羅斯新聞在烏軍佔領區撤退後當地區民挖出少女屍體被強姦後活埋,更早一些的消息是烏克蘭用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炮擊法院遠開庭審理納粹戰犯前的審前拘留中心,很顯然是想湮滅證據,但是這些西方媒體完全不報導,可見得就算烏克蘭使用生化武器和大屠殺都沒有什麼明顯的代價,反而是俄軍沒做什麼還反要被英美控制10億西方人仇視,英美這種弱化自己國民和全世界智商以胡作非為的手段實在太可惡Russian soldiers in Ukraine hospitalized with severe chemical poisoning – Moscow https://swentr.site/russia/561214-ukraine-chemical-poisoning-moscow/
          
2022-09-08 10:37
 「只要印度民族性沒有重大的改變,不論戰略情勢如何發展,都不能把他當成盟友」請問民族性指的是什麼?是不是指印度兩千年來的種姓制度和落後的小農封建社會經濟生產關係?可是中國1949年以前不是也很落後還有裹小腳等習慣,後來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後改變了這一切嗎?100年前的中國一樣被列強看不起而且軍閥割據,誰能保證100年之後印度不會有一個類似中國的發展過程而崛起呢?印度目前的現實是聯邦制、國家不統一連中央政府莫迪也管不到的地方太多,而且外商去投資印度會發現印度徵收土地很困難,各地都各自為政沒有全國統一市場,甚至內部省分自己都要收其他省的關稅,有些地方邦還有印度共產黨成為地方政府執政重視教育人民識字率稍微高一點,印度有些地方還在打左翼游擊戰已經持續半個世紀,對種性制度和印度教迷信程度各地也不一致,這和100年前被列強看不起的中國(還有清朝的義和團)有什麼不一樣呢?怎麼確定印度長期不可能改變出現類似新中國後來的發展,幾乎不可能預測長期的事情,但如果把時間尺度縮小到10年就變的可預測了,印度經濟的增長是有天花板的
hockey cat
2022-09-22 14:35
blog看到你在之前的節目上終於承認烏克蘭的新納粹勢力曾經深度控製著基輔政權。現在回頭看看你在開戰前對24樓『gui-龜』貼出的知乎賬戶『揚雲飛』評論烏克蘭局勢內容所作的那一大段人身攻擊,是不是自己犯了嚴重的錯誤?你在回覆中所謂的反駁就是拿台獨勢力來類比,但是台獨勢力根本遠遠沒有neo-nazi那樣地深度滲透台灣軍警,也做不到neo-nazi用大量暗殺暴力方式消滅反對者。所以拿台獨來類比所作的「反駁」就是個邏輯錯誤。 你在史東的節目上曾洋洋灑灑說所有的討論都應該基於科學方法而不是頭銜名望,還說自己也歡迎所有符合事實或者合理推理的討論,然而你卻把自己的部落格搞成一言堂。所有和你有不同意見的人你都人身攻擊+拉黑禁言。你在留言欄裏所作的反駁意見並不全都是符合嚴謹論證或者有不可辯駁的事實基礎(人身攻擊我就不提了),有不少也只是你根據自身經驗法則得出的觀點而已。尤其是你在俄烏戰爭早期有過不少錯誤的論斷,我就不一一舉例了。你的部落格早已是一言堂你恐怕還不自知,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讀者覺得你越來越自大。
Fanboy
2022-09-23 00:14
To Hockey Cat

我想你这是完全没有读懂王先生回复的逻辑。那个回复的重点是,俄乌的局势是俄 美 欧这三方的博弈,这三方确定下来以后,乌克兰就只是棋子/棋盘,和neo nazi到底有多大程度掌握乌克兰根本没什么关系。如果德国不禁北溪不参与制裁,美国不封SWIFT不军援,那neonazi杀了再多的乌克兰人又有什么用,俄罗斯大军开到他们还能挡得住?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德国应该不至于这么严重地犯蠢。所以说neo nazi掌握了乌克兰政府这个事实,和当时neo nazi对俄乌局势影响力不够完全不冲突。台湾问题也是中美的博弈,中美之间一旦确定下来,台独怎么闹都无所谓。

开战之前我对扬云飞也还算信任的,结果真正打起来以后发现他在第一线军事和政略方面并没有第一线资料,虽然很多对事实的转述不算全错,但是其解读和逻辑推断水平完全不值得信任。你要知道这一派网红要哗众取宠,最关键的手段就是反着西方的描述,把普京说成是一个软弱喜欢妥协的领导人,普构这个说法就是扬云飞发明传开的。事实上普京和赵构哪里有一点相似之处?说他不尊重事实和逻辑完全没有问题。

Don't bother with clueless posts that are sure to be deleted.
2022-09-25 01:27 修改
hockey cat
2022-09-23 01:42
To Fanboy,我覺得你才是搞錯了,你講的美國封swift軍援什麽的那都是開戰後的事。註意那個貼文是在開戰前,當時沒人覺得真的會開戰。所以主旨根本不是在講俄軍開打後neo-nazi會對局勢有什麼影響,而是講過去八年為什麼烏克蘭方面持續違反明斯克協議,因為neo-nazi對基輔政權的深度影響。現在回顧來看這很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我記得幾個月前王孟源在節目上也曾承認過這點。 至於楊雲飛,我不認識這人,也沒有看過他的其他言論,但這不影響其中的邏輯討論。我只針對那個貼文內容以及留言欄裏的類比錯誤,並不是針對楊雲飛這個人到底如何。就像王先生曾做過很多精彩的分析和預測,但這不影響他也犯過錯誤並且把部落格變成一言堂這個事實。
游客 越雷
2022-09-30 21:51
王先生您好。您说英国新首相搞激进的减税,这是要不顾吃相的劫富济贫,这个我听明白了。您说下次英国选举,工党大概率上台也很合理,可是我有一点比较担心,因为工党前党魁科尔宾(他是个坚定不移要给普通人多分蛋糕的人,令人佩服)已经在一年多前被排挤出去了,您不担心下次英国大选时工党党魁来个不靠谱的人吗。 王先生,不好意思今天一下子问了好几个问题,但是我自己估计每个问题都有进小黑屋的风险,所以就一次性多问几个,望王先生原谅。
游客 越雷
2022-09-30 21:57
王先生,您好,今年第一季度就看到读者留言说习主席要访问沙特,可是到现在都没有真的去访问沙特,这个消息到底是哪里传来的,我非常不了解。有没有可能是美国那些智库、政府高管预测习总可能访问沙特搞人民币石油,所以故意在一些外围的媒体放出消息搞得人尽皆知(人民币石油这事要真搞怎么说也该秘密低调的访问吧),普通的捕风捉影不会持续大半年吧。

這件事是Reuters在八月初炒作出來的。我上唐湘龍節目的時候,評論的重點就在於這並不是MBS在當前國際局勢下的最優選項,有著極大的隱憂。然而這些國家領導人能否選擇最優解,過去幾年的記錄並不讓人樂觀,所以也就無法事先斷言。

至於爲什麽昂撒媒體會散佈這種謠言,那的確是爲了所謂的“見光死”。中沙雙方在幕後的建議、折衝、準備,必然是有的;未來是否發生、如何安排,外人不可能預料。

你自己也知道我對不入流的發言不假辭色,卻硬要一次發8條;不論這些是你自己的問題,還是為別人轉述,都是博客不容許的自私行爲。禁言三個月,再犯拉黑。
2022-10-01 02:54 修改
PKT
2022-10-04 07:18
Truss政府在减税法案上生硬的180度大转弯,除了临时救火之外还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沒有。

土豪有足夠的政治動能,可以拿國運來冒險賭博,試圖推動再一次減稅矇混過關;但一旦證明國家承受不起,其他利益集團就會聯合起來反對,土豪自己也不想在全面恐慌中被雪崩式的經濟危機所掩埋。
2022-10-04 09:37 修改
Real
2022-10-10 16:28
特魯多獨裁與卡車司機抗議

近幾日,加拿大特魯多獨裁的話題在媒體流傳,凍傻的歐洲議會也摻一腿。(參見redacted:https://youtu.be/OF974O-tm-k, redacted在疫情話題上一直是反封鎖,甚至隱晦的反疫苗。)大概情況是加拿大開始立法取締卡車司機抗議的相關活動和各種資金支持包括網絡募捐,銀行賬戶等。强制疫苗指的是通過邊境的卡車司機必須打疫苗。

卡車司機抗議這個事情閙起來的時候我還在加拿大,一個在溫莎(美加1/4卡車貨運走的溫莎)工作的朋友跟我透露,他所在的公司所有司機早早就打了疫苗。完全不理解這個事情是怎麽閙起來的。當時在當地聼廣播的節目說的情況是,加拿大司機總體85%以上接種了疫苗,正規雇傭的司機幾乎全都打了疫苗,抗議者多是個體經營或者短期合約。這個抗議的規模有點不可思議。

這件事我始終覺得莫名其妙,一個長達數月的機會抗議活動幾乎不可能是全靠愛發電,更別説蔓延到美國與歐洲。如今此事已經過去許久,突然再次拿出來聲討。這到底是什麽在背後藉題發揮?還是有什麽理由?



“自由”“民主”的牛皮吹太久,連自家的百姓也都信了,右翼藍領階級覺得應該身體力行,保障自己的“人權”,結果和不想得新冠的幕後財閥統治階級發生局部矛盾。背景裏也有試圖利用群衆對體制的不滿來為自己爭權奪利的民粹政客和自媒體人。
2022-10-11 05:52 回复
阿狗1404
2022-10-16 17:54
剪水鹱在知乎提到「在底线思维的指导下,近十余年来新建的大型商超,住宅小区,写字楼等,普遍在地下车库中设置了防核掩体」並附圖:https://pic2.zhimg.com/80/v2-0c6287510340ae6d002d13c6667ddb56_1440w.webp?source=1940ef5c

這種做法在當前世界普遍嗎?

看著人類進行中的各式奇幻演出,深感物質進步無助於心靈;今天的人不比原始人好到哪去。在台灣的我近來總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想跟王老師道謝:你是為蒼生,不是為蒼生裡的任何小團體。絕大部分的人無此胸懷,也就注定你常被誤解曲解。像你這樣一流資質,又一生好學,又一心救世的人,我半百人生裡只見過你一個。如果你這樣的人從來是主流,人類之間應該沒有那麼多無法消除的隔閡吧。

這事我沒有研究過,不過在美國沒聽説,至於大陸,翦水鸌不是無的放矢的人,應該有其事實根據。

順帶和新來的讀者解釋一下,翦水鸌是頂尖軍迷,博客曾經主動介紹過幾次,所以《讀者須知》第六條不適用。
2022-10-17 05:06 回复
路哥哥
2022-10-17 11:06
楼上说的叫 人防工程,由人民防空办公室简称人防办负责。是建筑审批验收中必须包含的部分。算是相关行业的常识。

好的。但是核子戰略還是應該以嚇阻為核心。
2022-10-17 15:42 回复
薛丁格的貓
2022-10-19 23:07
美國國債

近日一則報導:因為美國國債流動性出現警訊,......故美國財政部緊急徵詢交易商對回購國債的看法。市場於是猜測該計劃上路的希望很濃,甚至有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時間點就在明年5月。

不過,消息並無指明財政部打算透過何種手段,然而,除了央行印錢購入或由他國購入(放眼世界,除了中國誰有足夠的體量)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能有甚麼"神奇的工具",但目前通脹仍高燒不退之際,若是印錢,豈不進一步加劇通脹?不知道王先生如何看待這一消息?謝謝。

P.S.:外有盟邦自爆幫忙回血,在加息不到一年之際即出問題,其金融之脆弱程度真可謂超乎想像~

我不覺得這超出了博客的討論預測範圍。

我在2019年就詳細並精確地預言,這次危機的基本核心在於通漲,而這個通脹來自需求面和供給面的雙重壓力。博客討論過的美國對外吸血資金、企業和家庭儲蓄豐厚、大銀行預備金充足等等正面因素,都只對2000年和2008年那類純粹泡沫爆破有幫助,對解決通脹反而有一點負面效果。只要通脹不緩解,美聯儲就必須繼續加息和量化緊縮,債市也就只能跌跌不休,那麽投資人自然寧可抱著現金不下場,即便現金的購買力也在不斷縮水。所以國債市場的虛弱,是美聯儲出手太晚的必然後果,是問題的表徵而不是根源。
2022-10-21 08:57 修改
南山臥蟲
2022-10-22 13:00
//【後註十八,2022/10/21】//王兄最新節目也"拜觀"了。目前可能的最大變數,是英皇查理斯三世是否解散國會重選——實在太不像話了,查一、查二好像都幹過這事——在公在私,他都應該出手了,可惜,未必有此膽氣。不行此,查三的歷史定位就只能是"老兒皇帝",一個老年登位的末代兒皇帝。
死文法师
2022-10-23 00:18
回应97楼关于英国国王效仿查理一,二世解散国会的可能性回复南山卧虫,你需要了解的是,自从1688-1689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王室就为了维持王室地位像资产阶级让渡绝大多数的统治权力,从此相当于吉祥物一般的存在。而你所提到的查理一世(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和查理二世(在位1630年5月29日-1685年2月6日)都是在光荣革命之前还拥有实权的君主,现在的国王想要干政解散国会,既没有能力实力,也没有法理的正当性。
恪远
2022-10-23 17:19
王先生,从新一届常委名单看,是不是基本可以确定,习近平还会有第四任?你对此有何评价?

知之爲知之,不知為不知;中共内部高層人事屬於我所不知的範疇。連帶地,除非讀者有客觀事實證據要分享,請不要討論主觀臆測、分析或傳言,因爲我無力仲裁。



我想順便指出,這次人事變動,一個很值得注意的重點觀察,是人民銀行系出身的金融貨幣主管全部退休替換。
2022-10-23 21:54 修改
Taizi Huang
2022-10-24 10:19
王先生,二十大期间新任命了一位人民银行的副行长宣昌能(http://www.cf40.com/number_detail/9175.html)。他是UT Austin金融学博士,曾在JP Morgan做衍生品研究,在调任之前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考虑到宣的经历,以及前段时间人民银行在汇率市场无作为,这份人事调动是否是个不好的兆头?

即使是全面而且徹底的政策轉向,也不會將多級管理人員100%替換。一次換掉三個最高主管,已經是非常驚人的人事變動;像這類個別中層經理的留任或晉升,並不足以作爲任何邏輯推論的根據。
2022-10-24 12:59 修改
yyds
2022-10-24 18:36
20大的调整已经打破历届常规(中央书记处书记全部替换,国务院副总理也一个没留,拔擢也是打破以往规律),很明显要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美国与中国脱钩,前提是构建一条新的产业链,从贸易战到引爆俄乌冲突吸收德国制造业,目的都是本土工业化,然后再控制衰败的欧洲日本搞新马歇尔计划,从而重新冷战,接下来美国基本上会用台湾刺激中国,然后借中国的手封锁韩日的海上能源线,吸收韩日的工业,然后把日本德国再武装重回冷战一线。 我觉得中国的应对主要要降低解放台湾的风险,而且要牢牢控制未来人口红利的地方(东南亚、非洲),保证中东能源的安全,应对海上封锁。
狐禪
2022-10-24 19:36
魏、蜀在五丈原的對峙或可提供歷史的經驗--耐心也可以成為武器。
虐猫狂人薛定谔
2022-10-26 04:54
王博士您好,最近SNB和FED有一系列的操作,比如文章 Mysterious $11bn Swiss swapsies (https://www.ft.com/content/f89dbadf-e1cd-4011-9481-f17796ecedc0). FT的文章写的风轻云淡,我粗浅的知识觉得这是瑞士的金融暴雷酝酿中,不知道以您的金融专业知识怎么解读?谢谢



這有兩個可能的解釋:首先,瑞士的經濟規模相對很小,對金融的依賴又深,在美國成爲最“安穩”的先進經濟體的背景下,資金流失在所難免,所以中央銀行未雨綢繆,先拿些額外美元作爲儲備,並非不合理。另一個可能性則是文章中提到的,瑞士法郎的Overnight利率明顯高於美元,所以大銀行會設法借美元、存法郎來賺取利率差。我個人認爲110億美元數目不大,還不足以因而下任何斷言。
2022-10-26 09:13 回复
華刀出鞘
2022-11-05 09:28
德国总理朔尔茨来访中国,目前看起来相当失败,两份通稿,一份会见习近平的,主要内容是习近平给他指点道理怎么做事。作为一个主动有求于中国而必须来访的领导人,在和李克强记者会的最后还要对台湾问题指指点点教中方做事,直到朔尔茨走了的第二天早上才出来和李克强会谈的第二份通稿,可见最后谈论台湾问题的后果。完全不吸取07年默克尔接见达赖、19年德国外长马斯被中方冷落一年多,最后都被逼重申原则的教训。所以最后没有联合声明,也没有签订协议,甚至连握手的合影都没有。对比前两天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签订的一系列的协议。

中方20大强调的斗争精神真的让来访的德国总理糊了满脸的粪。我对中德关系的前景非常不看好,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试,或者冬天冻冻会清醒一点。请问王先生你有何看法,朔尔茨还能挺到下次来访吗?

表面上看,Scholz和Merkel很類似:兩者在上任之初,都曾經接受昂撒白左的仇中抹黑宣傳,然後才面對現實、逐步轉而專注在實利考慮之上。不過正如你似乎已經理解的,Scholz不可能複製過去20年中德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經驗,這有幾點原因:首先,Scholz賦予綠黨在聯合政府中外交和經濟的主導權,並且從一開始就完全放任,未作節制,早已尾大不掉。其次,歐盟對俄制裁實際上是自我犧牲,在50年一見的歐美通脹危機下,主動將資金和產業奉獻給美國;這場危機和它的特性是我在過去幾年反復强調、預測並討論的議題,不再贅述。然後,中德平等合作的時代背景,也就是全球一體化的國際體制,已經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Golden Billion和人類社會的對立,而中德分屬兩邊。

綜合上面的考慮,我們可以對雙方關係的發展做出幾點簡單預期:1)Scholz政權不可能長久;2)歐盟和德國都將陷入短期極度嚴厲、長期無可扭轉的經濟崩潰;3)未來的中德經貿不再是國家間的對等互惠,而是中國和德方經濟組成部分,亦即企業、資本、專家等等化整爲零的合作。

很不幸的,正因爲德國的民主體系較爲健康,資本並沒有構成對政府的凌駕和掌控,反而給了昂撒集團通過文化宣傳洗腦竊取政權的機會,將國家置於萬劫不復的死地,現在要談救贖,爲時已晚。不過這次Scholz拗不過企業界的絕望要求,將對中對俄戰略分拆開來處理,甚至不惜公然打破歐盟團結假象,拒絕Macron同行的建議,不但對德國產業技術向中國轉移提供了便利,也使中國在這輪反昂撒霸權革命中有了不必站上前綫、可以留在相對安全的後方繼續深化改革的餘裕。這並不代表中方應該置身事外、守株待兔,相反地,中方在非軍事手段上積極出手,成爲更加順理成章的作爲,尤其是金融貨幣方面,博客從成立之初談到現在,老讀者耳朵都長繭了。好在這個行業的親美主管最近在二十大終於提前退休,我對未來幾個月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2022-11-07 09:48 回复
韭菜盒子
2022-11-05 12:38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德双方的通稿一字未提中欧投资协定(CAI)。先生此前提到过欧洲工商界对政坛的掌控不如白左势力,当前欧洲经济如此困难,工商界尚且无法推动CAI,是否表示Biden任期内彻底无望重启?更进一步,中方是否只能等到川普归来,美欧关系重整,CAI才有恢复可能?

CAI作爲錨定中歐全面經貿合作、確保歐盟在霸權轉移過程中保持中立地位的地緣戰略意義,早已一去不復返。就算它再度被提上日程來討論,國際社會物是人非,其對中國的重要性也必然大幅下降,所以沒有多做臆測的必要。
2022-11-07 09:56 回复
MAXWELL
2022-11-07 11:12
今年俄乌冲突以来我看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都是俄方对于构建新型的金融体系一直都很积极的,无论是金砖国家的共同统一货币、结算货币(俄罗斯外交部无任所大使、俄罗斯金砖国家事务副协调人帕维尔∙克尼亚泽夫表示:正在讨论创建金砖国家的共同统一货币、结算货币想法的可行性和前景)。还有这次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11月1号在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峰会上向与会国提议建立自己的金融信息和银行支付电子交换系统。同时上海合作组织商务理事会执行秘书谢尔盖•卡纳夫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上合组织建立金融信息和支付交换系统是可能和必要的,同时它也能解决该组织成员国面临的对SWIFT的依赖问题。反倒是中国这边的态度一直都很讳莫如深。不过联系到之前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将要扩容的消息,王先生希冀的中方在20大人事变动之后能够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还是值得期待的。

我相信幕後的談判折衝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雖然很可能因爲中方專業官僚的消極抵制而有所拖延,最終必然還是會有所成。不過這裏的關鍵還不止是中俄,Saudi的加入才是美元霸權的喪鐘;如果習近平真能在年底前做出訪問,將是極爲正面的發展。
2022-11-08 14:09 回复
SirChen
2022-11-09 16:47
「不過這裏的關鍵還不止是中俄,Saudi的加入才是美元霸權的喪鐘;如果習近平真能在年底前做出訪問,將是極爲正面的發展。」 還記得王博士幾個月前提到昂撒集團一定會無所不用其極阻止這件事,尤其是沙特王儲的人身安全堪憂。這幾個月來好像沒見到中方和沙特在這方面有什麼具體的合作加強沙特王儲/政權的安保,唯二有印象的是沙特證實已換裝東風21導彈和某王子意有所指發出聖戰警告:沙特人不是被嚇大的。 但我很難想像就憑這兩點即可勸退昂撒集團,有沒有可能他們又像恐襲北溪管線那樣發動對沙特王儲/政權的直接攻擊?

這麽重要的訪問,涉及雙邊戰略關係的升級和全球外交格局的改變,事先必然需要好幾個月的籌備和交涉。三個月前Reuters放話,當然是昂撒集團及早曝光做警告;現在傳言又起,則指向恫嚇MBS的企圖並未成功,那麽進一步動手的可能性當然不小,尤其是類似2016年土耳其的政變。希望MBS能渡過那一劫。

前天有老同學來台南看我,聊天的時候談到我做的預言往往提前數月到數年之久,遠超一般群衆的記憶範圍,所以博客自然就局限在極少數聽衆;我回答說那正是我想要的。事實上電郵詐騙犯會故意寫下不通或幼稚的文字,以便預先挑選最笨的對象,省得後續聯絡浪費時間;博客也遵循同樣的邏輯,只不過是反過來挑選最有理性思維能力的那一小部分人口,所以對犯蠢的讀者絕對不能假以辭色。新讀者如果不想成爲勸退的目標,就應該反復復習舊文。例如這裏所討論的,是幾個月前視頻訪問和留言欄中評論過MBS的處境,要是不記得,就必須警惕自己,知道沒有資格插嘴。
2022-11-09 17:29 回复
韭菜盒子
2022-11-23 21:44
#美欧经贸争端与美菲新一轮军事合作最近美欧经贸争端的新闻引起我的注意(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hits-emergency-button-to-save-european-industry/),民主党刚上台时我还以为他们起码会纠正Trump对加拿大、欧盟征收关税的疯狂的自杀性政策。没想到这群民主党的深柜Neocon在明面的经贸议题上对欧洲居然和Trump一样疯狂,令人大跌眼镜。美菲军事合作新动向则格外值得关注。美国宣布在菲律宾加设5个新军事基地,此举是否表明美国在为直接军事干预台海战争或者对中国进行海上封锁作准备?考虑到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前几天刚和习近平见面,是否表明菲律宾新总统已经放弃战略中立,甘愿成为盎撒的走狗?中方应如何应对?
Fanboy
2022-11-24 23:55
近日英国有2个大新闻,一是最高法院裁定苏格兰不能举行公投,后续苏格兰会怎么才能把脱英推行下去?二是英国爆出养老金亏空5000亿英镑,这个数字听起来非常离谱,请问您对这个亏空金额和后续影响有什么评价?
JoeyZhang
2022-12-05 20:02
提问:2022年12月4日,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Where Did Young Male Workers Go?》,提到一个问题,即,缺工率持续维持很高的水准,劳动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是因为新冠,但是年轻人的致死率应该没有很高吧,而且美国的移民也始终很多。

我已經解釋過了,能負擔得起(例如50嵗以上有足夠儲蓄)的人提早退休,總勞動力來源減少個5-10%,就不是捉年輕男性能填補的,尤其這些所謂的藍領工作往往還有一些技術含量。
2022-12-05 23:06 回复
strawrange
2022-12-28 19:51
王博士您好

近期朝韩之间不断有小摩擦,虽然目前都还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否可能擦枪走火,成为黑天鹅事件?

明年经济下行,请问美国是否有可能挑起朝韩局部战争以便收割?如果是这样,请问一下中国会受到什么影响?

目前掌權的NeoCon多數是東歐專業戶,在亞洲方向只注意台灣,所以在朝鮮半島主動搞事的機率並不大。
2022-12-29 06:02 回复
Apus
2022-12-29 15:22
7月15日拜登去沙特有求于MBS,但是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一个月前6月15日,沙特在华盛顿特区的大使馆门口的街道被命名为jamal khashoggi way,公开羞辱MBS。请问王先生,这是因为拜登对国内甚至家门口的事务掌控力极弱?还是因为去见MBS是被建制派所逼,拜登不得不去走个过场?那又为什么要在11月给MBS豁免权的同时这条街的名字还不肯改呢?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让我实在摸不着头脑,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拜登一点也没把MBS放在眼里。
陳閱增
2023-01-17 22:05


越南主席辭職,雖然越南的貪腐問題嚴重,但國家主席因為這些就甩手跑路還是令人疑惑,莫非阮春福指定了接班人來處理?倘若沒有則可能導致政治越南政治上的混亂,不知您怎麼看?是否會影響今年大陸在東盟的布局?



我對越南政局不熟;非要猜測的話,似乎是利用最近的一批貪腐醜聞來進行派系鬥爭,如果真是如此,那麽後續觀察的重點在於最高層人事重組是否變更南北派系的比例。
2023-03-03 13:49 修改
rongbing mu
2023-02-16 16:17
王先生怎么看Sturgeon的辞职对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影响?
wl5624492
2023-02-24 02:20
王先生你好。近期一则关于“比亚迪制电动公交使用六价铬”的事件开始发酵。过程大致为:日野自动车2.16突然宣布冻结一款比亚迪代工的公交(此前该项目已延宕近一年),几日后称冻结原因是使用了六价铬。到了23日,中英文媒体上也开始出现零星的消息(总结性报道: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ce823d8e019d8d11d77b9bb882755a5e02172239 ,其中刘学亮社长表示螺栓螺母等确实使用了含有六价铬的防锈剂,关于六价铬的使用比亚迪遵守了在日发售的必要法规)。该事件吊诡之处在于:1、中方早已将六价铬列为汽车禁用物质,且含量标准参照欧盟。2、中国的公交早已出口欧美,且不只比亚迪一个品牌。3、六价铬在日本并非明文法规,而是交由以丰田为首的自工会“自主规制”。由于我不懂相关的工程问题和行业规则,只能想出以下原因,一是比亚迪严重造假或中欧的监管均有严重纰漏,二是符合国际标准但自工会动用自主规制的裁量权,在比亚迪进军日本的关键时期逼其就范。不知您有何看法?不过我真正担心的是欧洲是否会借题发挥或者依葫芦画瓢,正如您在文中所提及的【可以預見這些大型車企面臨困難之後,會試圖將保護主義政策提上臺面,中方有必要準備好預案,及早應對可能在明後年出現的挑戰】

日本人爲了保護自家的汽車產業,連法國企業家都敢誣陷囚禁,找個技術細節當藉口來排斥外國進口車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玩爛的老把戲,有何奇怪之處?
2023-02-24 03:59 回复
AbzX5
2023-03-05 17:01
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先生: 之前先生说苏格兰有较大概率在2023年或者2024年搞独立公投, 所以推论英国怕是要有大麻烦, 但是伦敦方面为什么不可以直接简单地否决举办这种公投? 比如说德克萨斯州声称当初加入合众国的时候就保留了退出合众国并独立的权利, 但是实际上没有联邦政府答应, 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无论德克萨斯自己怎么办公投, 联邦都不会承认. 伦敦方面只要用蛮力坚决不承认苏格兰公投的合法性, 那么苏格兰无论怎么闹都不会独立的吧? 不知道我的理解什么地方出错了.

這一點,十天前我上《龍行天下》曾經解釋過:2024年蘇格蘭獨立的時段計算,必須假設英國最高法院不做出明顯違反既有法律原則和案例的判決。然而即使根據新信息重新評估,因爲英國的經濟狀況非常糟糕,有社會和政治崩垮的危險,蘇格蘭獨立仍舊有相當的機率發生,只不過其本身不再是導火綫,而會是後果之一,所以可能需要一點額外的時間。

至於美國,我從來不認爲中短期内有分裂的危險。
2023-03-06 02:35 修改
混沌
2023-04-05 04:27
 有一教室想请教先生如果昂萨集团菁英知道在经济战、金融战、都不可能有超过20%概率打得赢中国,只能依靠宣传优势和军事优势上地理空间的优势在亚洲发动战争不择手段所以开始铤而走险顺便用此方法团结昂萨国内和西方的民众中国怎么应对?如果做出一个综合分析经济方面中国制造业的产值是美国的2.5倍,整个西方只有10亿人口GDP方面只占全球40%也不可能有人力资源、市场规模方面的优势、虽然人均较高但大多依靠垄断优势只要垄断优势一个个被打破就不可能维持高的长期人均GDP,那么美国霸权也就会随之消亡,金融方面金砖货币的确是第三世界国家全球加速去美元化的良策假设王先生的预测成真美国自己知道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内中国有相当强大的反局域拒止战略A2/AD能力,因此美军不能进入第一岛链内与中国作战只会使用代理人战争,美国可能会利用地理空间上的优势在第三岛链和印度戈笛加西亚岛,对东协国家和东亚贸易圈做一个大范围的经济封锁打出军事牌,因为除了核武器外使用战术武器战火烧不到美国本土即使有少量的的长程导弹突破也是价格和成本昂贵的,昂萨帝国的确是有可能铤而走险,比如在开始阶段美国利用高强度代理人战争做一个风险管理避免自身卷入战争,等到整个西方陷入民粹主义狂热化之后,美国在突然跳入以经济制裁之理由激活海上封锁切断马六甲海峡中国石油进口和民用船只的贸易和进口、使用代理人国家战争恐怖攻击破坏陆地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线,然后把责任推卸到代理国家否认是自己干的,而中国对欧洲、中东阿拉伯国家、非洲和中南洲国家的国际贸易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也就是印度洋变成主战场被部属大量反舰导弹打击民船,而不再中国拒有优势地理空间的第一岛链内,同时又鼓励东亚炮灰国家自杀性的采取自毁政策使用射程在1千公里的导弹攻击中国沿海制造工业基地削弱中国经济能力和制造业,比如在让日韩台发展非对称作战武器和反两栖登陆战能力,在战争爆发后数个月冲突升级用弹道导弹打中国民用高价基础设施例如晶圆厂、电动车制造工厂、金融中心等,当然这些炮灰国家的晶圆厂也会遭到更猛烈的打击和报复,但是战火却烧不到美国本土...中国经济却遭受很大损失如果昂萨不择手段到这种程度中国怎么硬对,必须有能力把战火也烧到北美洲才能形成战略威摄
犎牛
2023-04-08 10:24
擔心台海戰爭的一般人請問王博士,您預估台海戰爭時間會是哪幾年機率最大?由美國發起有哪些前置條件須達成?
Apus
2023-06-30 01:30
请问王先生,韩国全租房导致地产暴雷的可能性渐增,加上其他经济方面表现也不好,是否可能导致尹政府提前下台呢?

單憑經濟,連選舉都不一定能100%決定,更別提迫使提前辭職;這正是歐美競選體制隔絕民意的障眼法功效。
2023-06-30 04:37 回复
PKT
2023-07-02 04:08
关于苏格兰

Sturgeon被查之后,SNP似乎在公投问题上退缩了?另外目前欧盟对苏独好像也不是很支持?



是的,只能説英國權貴對媒體和法院的掌控太強,及早壓制獨立思潮,短期内沒有搞頭了。

不過未來兩年,英國即使在老先進國家中,經濟也會墊底,是無可改變的命運;就看以耐操聞名於世的英國老百姓(階級社會文化的影響,和日本很類似)能不能經得起這樣的折騰了。
2023-07-02 04:14 回复
龙发
2023-09-09 19:27
政治思想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政治思想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美军美元美宣对应的美军不可战胜、美国经济不能超越、美国民主自由代表正义,进而宗教式地维护美国的国际秩序。55年到75年大概20年出生的人对美国绝对性的屈服,自然牺牲祖国跟自身利益去维护美国(心中的理想跟上帝)。这批人也是这20年的中高层。
諄諄翕翕
2023-09-14 23:48


米爾斯海默最近在台北的演講內容非常反直覺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30911-1432434,在講座中他認為共軍相比較俄羅斯缺乏軍事經驗,即使在近海也難以應付美日澳三方的夾攻。雖然大陸軍迷在很多方面有吹噓的成分,但共軍的實力應該是由於去年一系列烏龜行為被過度貶低了吧?還是應該理解為給主人些人情,說些讓主人高興的話呢?



Mearsheimer只不過是有當代歐美知識界的瘋子白癡群(例如Niall Ferguson)襯托,所以相對地似乎思路正常,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專業洞見,談起軍事更加是盲人摸象。

這裏他説共軍欠缺實戰經驗,還勉强算合理,但說共軍不足以控制近海,那根本就是被Neocon雇傭的"軍事專家”們哄傻了。
2023-09-15 07:08 回复
游客 越雷
2024-01-01 23:20
王先生,元旦快乐。之前我问的“美国会对也门就行军事打击吗?”有下文了,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美国和英国即将向胡赛武装发出最后通牒,这是要打了吗?还是只是虚张声势?

顺便问一下,王先生,照以色列现在这进度,二月份之前能取得足够的战果,然后宣布胜利吗?

最后问一下,王先生说“要是无法组织川普参选,那deep state可能会预先和川普搞个不能伤害他们利益的协议” ,王先生是认为川普可能选赢吗?

Blinken正又一次周游中東,這也是在為軍事行動做準備;我上月所説,只空襲不登陸可能性最大的預判依舊有效。

美國和以色列對進行全面狂轟濫炸大屠殺,還在扯皮之中。軍事能力有之,但外交魄力難説;這一點自三個月前衝突發起至今,一直未有改變。

有關美國大選的預判,我更是已經説得極爲明確。你一連重復發問三條,警告一次,禁言一個月。
2024-01-06 05:42 回复
2024-01-10 13:49
刘建超访美的发言

最近可能是下一任外交部长的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在访美时发表了一些言论,虽然知道可能是说给美国听的客套话,但其中一句还是让人尤其不悦:‘中国不寻求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我们是现有世界秩序的建设者之一,我们已经从中受益。’ 如此承认中国是美国霸权秩序下的受益者,并愿意帮助其维持下去。不知道国内外为推翻美国霸权,建立新国际秩序的潜在盟友在听到这番话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未来中国打算出头时还能否获得他们信任。



你的批評很有道理。這種話的聽衆有三:第三世界會心寒,霸權帝國不相信,中方精英感困惑,效果全都是負面的,真不知説的理由何在。即便幕後的政策考慮是戰術上不主動退出國際秩序,要靜待美國單方搞脫鈎,也有更精確有效的説辭,例如中國絕不建立新的殖民帝國體系。某些官僚(例如以巴衝突中支持以方的)必然會覺得這過於尖銳,但諂媚美方真的有任何正面效益嗎?
2024-01-11 02:28 回复
好奇
2024-01-12 18:02
 英美轟炸胡賽之後,葉門胡賽武裝說他們擊沉的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還傷到航母,這新聞是真是假?
好奇
2024-01-13 20:58
 “美方證實,在烏被囚禁的美籍親俄博主死亡”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月12日報導,被美媒稱為“親普京的騙子”的智利裔美國籍博主貢薩洛·利拉(Gonzalo Lira)已在烏克蘭死亡,時年55歲。美國國務院隨後向俄媒證實了死亡消息。利拉曾數次因親俄立場遭烏安全機構拘捕,他自稱去年10月身體狀況開始惡化,但被監獄忽視,並在獄中遭受酷刑。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4_01_13_722186.shtml
2024-01-16 13:29
朝鲜废除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等

想请教王博士,最近朝鲜一系列动作是定期刷存在感,还是有其背后深远的意义?对于王兄之前谏言的军事围韩路线有利还是有弊?



在反殖民帝國的風潮下,出來充存在感;北韓的力量太薄弱了,實際行動只能從屬於中美俄,尤其取決於中美之間是否撕破臉。

美國現在灰頭土臉,在未來兩三年通過民進黨政權引爆臺海戰事、然後搞全球海上封鎖的機率已經大幅下降,中方自然不必主動對南韓出手。
2024-01-18 01:09 回复
zhaofei
2024-06-01 14:08
【关于后注20】这两年StellantisCEO态度发生了180°转变,显然王先生的建议取得了成效。24年5月22日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预计,西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可能会助长通货膨胀并损害整个欧洲的销售,称其为“重大陷阱”...Stellantis上周宣布了第一步:9月,它将开始在中国境外销售通过其与零跑汽车的合资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Stellantis希望成为“中国攻势的一部分”,首席执行官说 --- Stellantis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Chinese offensive,' CEO says (qz.com)

沒錯,2021年von der leyen在位、歐盟議會否決中歐投資協定之後,中國沒有采納我的建議進一步讓利,錯過了Merkel退休前幾個月的僅存翻盤時機(結果金融開放的讓利兩年後無條件拱手送出,還同時給了美歐!)。利用出售二流車企來拉攏歐洲車商,是不得已的後手,還好采納了。然而問題在於,現在von der leyen連任,連外交長官都即將換成更愚蠢、更極端的Kaja Kallas,歐奸黨大獲全勝,必然只會更加政治挂帥,無視企業界的哀嚎。

其實中方已經有應對類似問題的經驗,亦即澳洲前政府的仇中經貿政策,在政黨輪換之後,被一掃而空,澳洲轉爲中美脫鈎過程中,中方胡蘿蔔加大棒的成功樣板。然而歐盟被美國代理人掌控得更為嚴實,指望類似澳洲的政黨輪替在5年之内不切實際。因此只能在今年11月交接換任之前,一次性施加足夠的壓力(公開和私下),希望足以讓歐盟退讓。這裏因爲von der leyen已經在位,機率著實不大,就算成功,也只會是暫時的妥協,下一任歐盟政府除非面臨崩盤(參見下面的三個脚本),仍會不斷主動對中找茬。

幾個可能的轉機要素,在於1)Trump可能秉持第一任的作風,和歐盟決裂;但別忘了,與中脫鈎是Trump和建制派的共識,這個決裂主要發生在軍事戰略上。2)物廉價美的中國電動車,通過臨近國家(如英國、挪威和瑞士)的市場,對歐盟消費者產生足夠的誘惑,再加上中國的對等制裁(爲什麽不動法國奢侈品?),强迫von der leyen改變政策。3)俄烏戰爭打出分曉,歐盟出現强烈危機感。然而這三者目前都還沒有端倪,不能奢望。
2024-06-29 07:37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