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英國】談Brexit

2019-09-10 08:57:00

原文网址:https://blog.udn.com/MengyuanWang/129262086



在過去這幾年,Brexit一直是國際上的熱門議題,提供旁觀者許許多多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劇情發展。很多讀者希望我做出預測,但是我在留言欄解釋過,Brexit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長期戰爭,其勝負取決於現在和未來多場戰役中的戰術運用以及無數個別戰士的隨機抉擇。既然決定最終結果的大部分事實還沒有發生,那麽試圖做邏輯推測就毫無意義,純屬瞎猜。歷史只發生一次,這種二選一的事件自然有50%的機率能瞎貓撞上死老鼠;如此欺世盜名的做法,當然是有識之士所不屑的事。

但是Brexit爭執背後的真實動機,卻是早就可以確定的。隨著這個真相的關鍵時間點越來越接近,兩邊的陣營也有了越來越強的危機感,開始采用極端的手段做殊死掙扎。然而我並沒有看到任何中文報導對此有正確的認知,所以值得我在這裏解釋一番。

其實我在六月所寫的《21世紀之民粹》一文中,已經簡單提起這件事,但是似乎是沒有講清楚,以致於三個多月下來,仍然沒有其他的評論者循著這條思路演繹下去。這裏的根本事實,是脫歐派的力量完全來自英國的自私土豪;在檯面上的媒體輿論,他們固然有一連串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對歐盟,但這純粹只是用來忽悠教育程度低的右派民衆的騙術;私底下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歐盟的反避稅指令(Anti Tax Avoidance Directive,ATAD)。

英國有很多富豪是繼承祖產而來,藏錢、避稅的手法經過幾代人的鑽研,技術水準很高。英國本土固然稅法嚴明,但是有許多海外屬地,例如Gibraltar,Jersey Island和Malta,都是著名的避稅天堂,主要就是服務英國自己的財主。歷代國會受土豪掣肘,始終無法填補這些稅法上的漏洞。

然而歐盟的福利國家很多,避稅的傳統沒有英國強,地方土豪對遠在Brussels的新官僚團隊掌控力又弱,使近年來歐盟對周邊的避稅轄區得以步步緊逼。原本主要靶子是瑞士,其目標是强迫後者配合歐盟國家查稅。但是後來歐盟理解到,如果自身的法律能强制要求富豪們對國家申報自己的財產,那麽嚇阻力就會倍增。這個想法實踐出來,就是前面我提到的ATAD法案。

很巧的是,幾年前ATAD剛開始立法過程,Brexit忽然就成爲英國政壇的新主流,許多原本立場各異、互有恩仇的社會賢達,在一夜之間結成親密的盟友,在政治、媒體和學術界鼓吹Brexit。他們所公開宣稱的理由,五花八門,而且因爲毫無例外的會被打臉,總是必須每半年換一次,像是改善醫療服務、減低支出、促進自由貿易、維護主權、保障民主(因爲歐盟官員不是直選出來的)等等,基本沒有幾個智商在100以上的人會相信。但是既然總有一半人口的智商在100以下,他們知道只要有足夠的努力,自然會有收穫。

這裏的一個例子是《Daily Mail》。歷史上它原本是親歐派的媒體,但是在ATAD之後,忽然總編輯被開除替換,然後成爲Brexit的拉拉隊長。這個轉變的關鍵是《Daily Mail》的老闆,Rothermere子爵。在英國的法律下,Rothermere早已移民海外屬地,不是本土居民,所以享有很多稅法上的豁免;但是在ATAD條文裏,因爲他在英國本土有許多資產和生意,這些豁免權將被剝奪,那麽對他的資產管理就很不方便了。

提到一個子爵,我談一下題外話。英國歷史上世襲下來的老貴族很多,但是因爲歷經幾世紀的傳承,大部分已經不是大富豪,真正有錢的大多是18、19世紀派任的新貴族。因爲上議院(House of Lords)也有幾百年的歷史,當前的議員以上中產階級居多,比起被土豪滲透收買多年的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反而更加有大局觀、更能為國著想。本周反No Deal Brexit的法案,能在上議院輕鬆通過,就是這個原因。

言歸正傳,我並不是說在ATAD之前,沒有英國人說歐盟的壞話。像是Boris Johnson從名校畢業當記者,就是派駐在歐陸,然後以編造各式各樣的故事而成名。但在當時這完全不是主流,是英國知識分子容許但會搖頭的平民(Plebs)幻想話題之一,類似各種長壽保健食品。

後來這些Brexit土豪的代言人開始大鬧特閙,把David Cameron搞煩了。因爲他已經有兩次公投(在英國政壇歷史上,其實公投很少見;這是因爲平民太笨,不能讓他們直接做決定,必須有議員這些知識分子來過濾他們的衝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Edmund Burke的著作)勝利的經驗,以爲可以用同樣的手法安撫他們,沒有想到這次民粹的背後,是一大批土豪的生死利害關係。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偷搶拐騙,硬是贏得了公投。

然後Theresa May接任首相。May也不是土豪的人,原本對Brexit投的是反對票;當上首相之後,她努力的方向是在Brexit這個前提下,盡可能保障國家的利益。這就和土豪的利益背道而馳,所以她注定不可能成功。表面上Brexiteers一再狙擊謀殺她脫歐協議的理由是愛爾蘭邊界上的Backstop,也就是爲了避免在北愛爾蘭出現海關,必須有幾年的過渡時期。實際上土豪根本不在乎什麽海關,他們真正不能接受的是那個過渡時期。這是因爲ATAD預定在2020年一月1日正式生效;如果届時英國還是歐盟的一部分,或者因爲還在過渡時期,必須采納和歐盟一樣的法規,那麽他們的錢財就會曝光,整個Brexit計劃也就失敗了。

Theresa May似乎並不完全明白這件事背後的脈絡,硬是一根筋地要把她的協議闖過國會。這雖然浪費了三年的時間,但卻也把Brexiteers逼到墻角:十月31日的期限成爲最後一個能確定避免ATAD的紅綫,無論如何必須在那天無協議脫歐。

所以在過去這一周,以Boris Johnson爲首的脫歐派固然是傾巢而出,相對的也有20多名保守黨議員(大約10%;包括下議院議長)分五個批次,爲了阻止無協議脫歐對國家的損害,或脫黨或辭職,其中有半數直接宣佈退休。這正是我在前文《舍生取義的政治人物》討論過的,西方體制下少有而且必然會被劣幣驅逐良幣的良心政客。一次能有10%的議員願意犧牲自己的政治生涯來效忠國家,我想這是遠高於任何其他主要西方國家的比例,英國作爲歐洲政治制度演化的先進,果然功底深厚。

正是憑藉著這些良心知識分子的犧牲,脫歐的時限被延展到明年一月31日。這必然會觸發土豪集團更加絕死的反擊,(應該會)在十一月舉行的大選將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爲它是無協議脫歐的最後機會。如果Brexiteers無法掌握多數,那麽大勢已去,無協議脫歐將失去它的意義,英國應該會在軟脫歐和重新公投兩者擇其一,後者的可能性尤其不容低估。

14 条留言

華刀出鞘
2019-09-10 09:37
我比较奇怪的是,林郑不知道变动修法对香港金融的影响力,卡梅伦和梅不知道脱欧的原因来自避税法案,特朗普以为贸易战很容易赢,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建议团是真的不知道吗?

他們都是政治鬥爭的專家,但對金融、經濟和社會學並無瞭解。

現代專業分得很細,跨界的知識非常罕見。政府的智囊團裏,能真正得到信任的,頂多就是幾個,結果自然是大家都是搞政治出身,偶爾有一個學經濟的,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也是不懂金融的,社會學就更別提了。很不幸的,經過二戰後70多年的資本纍積,金融資本已經遠遠超過各國的經濟規模,所以他們往往是幕後最強大的政治力量。不懂金融,就不懂政治。

此外,這些道理在我講清楚之前,你已經想到了嗎?真理的特徵之一,是事先很難想通,事後理所當然。
2019-09-11 04:45 回复
!#@$%^&*()_+
2019-09-10 11:01
.

整個二戰就是歐洲土豪拎著鄉巴佬的孩子反對歐洲國。

所有的統一都是少數地方土豪劣紳不高興。底下的草民就算沒好處,也不可能變更差。而且萬一國家變強大,受益的很可能就是草民。香港五十年不變,最開心的是李嘉誠。日本在戰後沒分裂回幕府時代。歐洲卻是該死的都死了,該炸的都炸了,到今天還是一場空。



如果沒有戰亂的危險,土豪當然是希望越分裂越好。

日本沒有被切割開來,部分原因是美國看不起它的科技實力,不認爲它會是霸權的威脅。西歐就不一樣,所有的小國都必須復國,所有殖民地都必須獨立,德國還非得分成兩半才放心。
2019-09-10 12:32 回复
無知者,無畏
2019-09-10 17:08
原來是有人打算動富人的午餐!

謝謝王兄提點,這個問題困擾我好久了,王兄一點就明!

西方國家富人控制政府人選和干預國家的重大決策的例子太多了,我也舉一個例子:

前澳大利亞勞工黨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執政時期(2007-2010),2008年經濟動盪時,他給澳大利亞平民大肆派糧(無端端給公民發放錢財,直接進入你的個人帳號,是不是很好?絕大部分有孩子的人,都會收到數千澳元),派完了霍華德政府(聯盟黨)時期的所有積蓄;2010年聯邦政府財政終於撐不住了,恰逢那時澳大利亞對華礦產(主要是鐵礦石)出口獲利頗多,於是就有人建議開徵「礦業資源稅」,理由是,“礦山雖然是私人擁有,但是資源是全國民眾所有,國民有權分享礦產出口的紅利”,聽起來不錯吧?陸克文政府還專門為此做了相當時間的宣傳整備(敲鑼打鼓),結果提案還沒有出總理辦公室,就在陸克文總理服務政府還差三個月就滿三年(做總理滿三年可享受終身長俸)的時候,國會一個年輕議員(Andrew XXX--此人是礦業大亨們在國會的代理人)一個晚上坐在沙發上打了數通電話給國會工黨的其他議員,一個星期以後,陸克文總理就被轟下台了(工黨黨內逼宮成功)!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人敢提加「礦業資源稅」這事了。

我歷來認為,民主制度下,那些站在前台(政府)的人,不過就是富人們派出來的,能說會道的演員,指望他們為國家和公眾利益考慮,本來就打錯了算盤。

是的,這件事我也有耳聞。

還有,Brexit會爭執這麽久,並不是靠那些良心議員,而是國際財閥,尤其是倫敦的金融界和土豪對戰,這才打得勢均力敵。
2019-09-11 04:39 回复
野狐之火
2019-09-11 08:40
版主 可否分享至臉書?

看完您的分析才搞懂為何要發動脫歐

脫歐的後果,非常明確,特別是全球走向區域整合的時代。

一直想不透,走在國際趨勢前頭的英國,為何突然要搞脫歐。

可以,但是請全文轉載,不要刪改,而且必須注明出處。
2019-09-11 08:49 回复
OVL
2019-09-11 10:54
記得當初確認脫歐公投過關的時候,七公還有小小慶祝了一下,現在演變成這樣,想跟七公請問,這無協議脫歐成功與否,對於中國來說會有什麼影響嗎?

三年前主導英國政府的,還是有理性的May,所以不會無協議脫歐;脫歐的結果也就只是對英國和歐盟外交態勢的小幅弱化。

現在做主的,是土豪的無恥代言人Johnson,如果無協議脫歐,英國就必將成爲美國的新附庸。
2019-09-12 00:06 回复
金陵散人
2019-09-11 19:35
对英国来说,维系Brexit是国体的需要,民主国家宣扬的国民意志最高体现形式的“公投”,其所达成的意愿如不能贯彻执行,或是第二次公投搞“朝投夕改”,那几百年建立的体制差不多要土崩了。有没有协议脱欧反而是次要问题,就算搞不好也只是瓦解而已。梅姨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忍辱负重,虽未最终成功,但值得尊敬。

話是如此,但現在土豪勢力狗急跳墻,一連打破好幾個不成文的憲政慣例;如果最終失敗,讓國際財閥支持的親歐派重新掌權,他們當然可以順勢也做出違反慣例的事。更別提公投原本就不是英國憲政傳統的一部分。
2019-09-12 00:12 回复
magkey
2019-09-12 10:17
对于重新公投brexit,我个人觉得可能性还是不大。我的看法是重新公投不仅对英国自己的政治声誉影响很大,对于美国宣传的西方民主制度也是打击很大的。brexit公投以来,英国经历了三年的混乱,这本身就已经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声誉造成了一定影响了。很多深信民主选举制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brexit反应除民主制度存在着一些缺陷。纵然brexit不能让他们放弃对民主选举的信仰,也会让他们产生动摇。如果再进行公投,那无异于在伤口上再捅一刀。美国从自己的宣传角度考虑,会想办法避免让英国重新公投的。

另外从美国自身利益来说,欧盟本身就是欧洲摆脱美国影响的一次尝试,如果brexit成功,那英国别无选择只能重新投入美国的怀抱,所以美国一定会想方设法去避免英国留在欧盟里。不论从美国自身利益还是从宣传需要出发,美国都很难坐视英国对brexit重新公投。何况重新公投本身就缺乏正当性,一旦美国从中作梗,想阻止重新公投我认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你低估了英國國際財閥,尤其是倫敦金融界的力量。英國媒體雖然常常和美國一鼻孔出氣,卻並沒有真正的從屬關係。
2019-09-13 08:02 回复
游客 越雷
2019-09-24 21:24
王先生,英国最高法院裁定议会休会违法,这是链接https://m.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9_24_519116.shtml

顺便问一下,王先生,您说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懂金融,更不懂社会学”是开玩笑还是实话实说?

Boris Johnson狗急跳墻,爲了在ATAD的期限之前完成脫歐,不擇手段,被最高法院打臉是很合理的。問題在於要解決脫歐,最終還是必須有大選和公投;然而過去四五年脫歐派媒體的洗腦,非常徹底有效,一旦讓蠢蛋公民來投票決定,後果就無法預測。

怎麽會是開玩笑?事實上,大部分芝加哥系出身的經濟學家,連經濟都不懂。
2019-09-25 04:18 回复
貓靈子
2019-10-06 00:32
  王兄所提到的:大部分芝加哥系出身的經濟學家,連經濟都不懂?這實際上是有可能的。

  就本貓所知,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學界,恐怕有不少學者私下被財閥所收買,所提出的學術理論,經常是在替財閥做說客,幫財閥忽悠大眾以及政府,然後財閥拿大頭,這幫無恥學者拿小頭,朋比分肥。說穿了,還是財富分配的問題,富人為了自己的私利,收買政客以及學者為己所用,這絕不是新聞(個人非常懷疑:已傅利曼為代表的芝加哥經濟學派,就是被資本家滲透最為徹底的一個學派-他們的言論,都是在替資本家的利益說話)。

  所以要研究現代的民主政治,就必須懂金融,因為金融雖不能主動創富,卻可以藉由資金分配的比率,提升社會的整體效率(反之,若資金不用於正確的投資方向,則是禍國之源)。看懂某國國內資金的流向與流量,有助於了解該國經濟的面貌(其實個人的經驗是:透過黑市能更快了解)。而財政狀況(尤其是資金配置的錯誤)的崩解,則是我對台灣的未來極不看好的主因。

經濟學界被資本收買,不是“恐怕”,而早就是即成事實。我以前已經一再給出例子了。這個資本控制美國經濟學的系統化、常規化和體制化,才是一般人難以注意到的。

至於金融在政策分析上的重要性,的確是遠超出一般學者的瞭解,也是爲什麽我能做出他人無法比擬的正確預測的原因之一。其道理,我以前在留言欄也提過了:二戰後70多年長期和平,資本得以成指數纍積,所以已經遠大於世界的GDP,然後在70年代起,又建立了一系列宣傳、收買和控制的組織和機制,使得英美政客成爲他們的傀儡。

與其同時,金融銀行界和他們結盟,利用不斷演化的金融創新來剝削國民,並且為資本極度加大杠桿,使金融力量達到GDP的上千倍,那麽連專業客觀的財政措施也必然是以資本金融的利益爲先,所謂“Too big to fail”,就是這個原理的體現。

總之,要瞭解英美的政治社會走向,就必須先分析出資本和金融的利害所在。美國訓練出來的經濟學人,如果是芝加哥系的,反而本能地要掩飾資本和金融的操作和影響,結果連經濟上的道理都會說反;東西兩岸學校出身的,並不懂資本和金融的重要,只能盲人摸象,講一些片面的細節;學金融的,只管在既有法規下鉆漏洞賺錢,沒有大局觀;做媒體的,原本應該暴露資本的惡行,但是媒體企業已經被嚴格掌控了,所以只能去搞政治正確類的白左或右翼議題。最終結果是,像我的博客這樣,把資本、金融、經濟、政治、宣傳之間的互相作用講清楚的,在英文世界並不存在。
2019-10-06 06:25 回复
MirageZ
2020-08-05 11:26
歐盟何去何從?

王先生您好,脫歐影響我有個方面一直想不通,我贊同您認為英國將成為美國經濟殖民地的觀點,但歐盟的前景好像不太明朗。 很多英國人把脫歐當作歐盟衰落的開始,疫情期間混亂的局面也體現了歐盟的鬆散,但感染高峰過去後,歐盟似乎並沒有受到嚴重影響,反而加強了財政聯繫。失去英國,歐盟還有成為世界一級的實力嗎?英國現有的優勢如科研實力,還能在法德面前維持多久? 若干年後中美科技領銜世界的形勢已定,英法德其中誰還有一席之地?



我不是已經在留言欄解釋清楚了?英國脫歐反而幫助歐盟進一步整合,並且獲得了理性決策和改革的新動力。現在正在進行中的脫離美國地緣戰略桎梏,加强和中俄的經貿聯係,就是一個體現。

至於英國,是自我毀滅的典型案例,比Trump政權還要昏庸愚昧,這也是我早已明説的事。

浪費大家時間,禁言一個月。
2020-08-12 14:27 回复
乌鹊南飞
2020-08-05 12:36
回10楼:一,英国脱欧后的混乱对其他想脱欧国家的警示作用是一两年前媒体就在讲的事,对欧洲政客来说只会更早。二,英国对法德何来优势一说?最多是各有所长。三,英国在欧盟起的是离心力的作用,英国脱欧只会让欧盟更容易团结,还有一小点就是欧盟也在反思疫情中各种不团结的作为,送了3900亿赠款给南欧,但是究竟能反思到什么地步还要观察。前三点在这里的文章和评论区都有或多或少提及吧?或者从日常的信息也能了解,所以我觉得还是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再来比较好。

MirageZ
2020-08-05 21:19
回11楼

感謝您的指點,我意識到了前幾個提問確實不夠合理。 脫歐公投時很多人都相信這是歐盟的重大打擊,但如今從政策和民調來看,歐盟還有進一步團結的趨勢,離心勢力和向心勢力的強弱是我想了解的地方,我並沒有看到關於後疫情時代這一問題的評論。 至於英國的科研優勢,也許是我的錯覺,但英國在主流期刊和知名大學中,相較法德仍佔有很大的比重很能體現這點,因而最後一個問題,若干年後中美之外誰能在科技界佔一席之地,也是我很想請教的問題。



學術能力建立在工業和經濟實力之上,失去根基之後,人才四散紛飛只是時間問題,1990年代的蘇東是前例。
2020-08-12 14:30 回复
AbzX5
2021-07-10 13:14
请问王先生, 这些为了避税而推动脱欧的英国土豪资本对中方是什么态度? 他们对来中国发财这样的事, 是不是不太感兴趣? 这种事是不是国际金融资本才会感兴趣?

他們連歐盟的生意都不在乎,怎麽會在意中國市場呢?

國際金融財閥,早已不用倫敦做大本營(換句話説,英國本土的銀行現在只剩Barclays,而它在國際上連二流都算不上)。英國脫歐,只不過把分公司往Paris、Frankfurt和Amsterdam搬家的瑣事罷了。
2021-07-12 07:18 回复
山河定無恙
2021-07-11 19:47
脱欧过程中美国的角色

以我个人浅薄的认识,英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中,算是玩弄政治的高手了,至少要比俄罗斯、乌克兰之类的强上很多。

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大陆均势策略,留在欧盟中做搅屎棍,消弱欧盟的整体性,弱化德法的领袖地位,显然能很好的达成这一战略。

英国公投脱欧成功,真的让我大跌眼镜。在我看来,普通老百姓和政治精英对于国家重大议题认识上的差距,比学前孩童和大人认知之间的差距还大,不应该让老百姓公投决定如此重大的议题,就像不能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要上学一样。原来我对英国脱欧的认识是英国因为欧盟难民政策以及其他政策上的不满,想通过脱欧来要挟欧洲换取更多让步和好处,没想到公投脱欧成功玩脱了。今天看到王先生的文章,对脱欧内幕有了更进一步的的认识。

不过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是,美国的利益同样是欧洲破碎,不能形成一个整体有效和美国竞争,以及欧盟和俄罗斯保持敌对,以便让美国在欧洲有合理的存在借口。今天没了英国的欧盟主导人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北溪二号接近完工、法德和俄罗斯接触想要缓和关系就是例证。美国对英国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那英国脱欧时美国打的到底是什么算盘,以及美国在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望王先生解惑。



你不用先説一大堆客氣話、恭維話,直接發問就是了。去理解、濃縮讀者的文字,花費我的時間精力,如果沒有實質新意,還是省了吧。

脫歐是英國當地土豪玩的把戲,美國人也沒有預期公投會通過;而且當時總統大選如火如荼,自顧不暇。
2021-07-12 07:13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