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戰略】【臺海】台灣的國安和產業前景

2025-01-19 10:53:00

原文网址:https://blog.udn.com/MengyuanWang/181687848



2025年1月18日,我承清華校友會南區分會邀請,在高雄出席一場座談,包括問答一共講了大約三小時;以下是演講所用的PPT以及一點簡略的評論,供讀者參考。敏感議題已經説到露骨的極限,請不要在留言欄過度鑽研。

“國安”和“產業”(亦即生命和經濟)對應著台灣在戰略級別,唯一有些自主話語權的議題(參見下一頁),所以也是公共論壇應該專注的方向。陣營歸屬純由中美實力消長來決定,台灣完全沒有資格參與,政壇藍綠的炒作都是騙選票的詐欺行爲,被政客用來轉移注意力,以便犧牲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利益而自肥。

軍事、經貿和金融(後兩者對應著戰後的制裁)是中美在臺海博弈的三個維度。只要中方在任何一個維度有弱點,美國NeoCon就有動力孤注一擲。然而如果中方在三方面都無懈可擊,那麽就反過來獲得主動出手的自由。所以所謂的現狀其實是一種亞穩態Metastable state,根本沒有長期維持的可能。

關於軍事實力對比的演化,請參考博客早年的一系列文章。

在無人機和隱身技術興起後的新世代戰爭中,信息優勢益加重要,空潛快之類的傳統非對稱戰法若無信息和反信息手段支持,可能全面失效。

這裏所列的六項武器,全都獨步全球。其中五項在這個年關僅僅兩周的時段内連續出現,唯一的例外是055,8年前第一艘建成下水,一並列在此處、用以示範美軍落後多年依舊拿不出同級裝備的窘境。

對台灣人民來說,俄烏戰爭具備極爲重要的參考價值,可惜被媒體徹底帶歪。這裏總結正確的戰略教訓。

以上總結俄烏戰爭的正確戰術教訓。

不過我必須提醒讀者,臺海戰略局勢和烏克蘭戰場並非完美的類比。這裏最大的差異,在於俄方的整體軍力明顯遜色於當面之敵北約的總和,因而Putin必須小心翼翼地避免烏克蘭崩潰太快引發美歐直接下場,只能溫水煮青蛙、拖延成長期消耗戰。相對的,中方的海空實力已經足以在第二島鏈之内橫掃美國加上僕從國日韓的聯軍,若是美軍真的出手,反而方便中國一並拿下琉球和關島,所以美方出兵的機率比在烏克蘭還要小(亦即不只是ε->0,而是ε^2),軍事行動的過程也將會是極爲迅猛短暫的。

前面提到的軍事、經貿、金融三個鬥爭維度,軍事勝敗早已毫無疑義,經貿產業也即將塵埃落定,中方只有金融方面的大窟窿還在持續惡化。考慮到美國NeoCon剛剛失勢,中美暫時都沒有主動出手的動機,於是即便台灣剛換上一個更極端的新政府,臺海局勢相對前幾年反倒有所緩和,又一次印證了台灣在此議題上無半點話語權的事實。然而這是非常脆弱的亞穩態,幾年内有很多可能打破平衡的遙遠國際事件(俄國打垮烏克蘭和美國金融危機都只是時間問題,歐盟是否因而崩解還在未定之天)。

台灣的外銷產業,除半導體之外,在過去兩年開始新一輪的急速萎縮。目前民進黨政府的對應(含許多經濟主管的公開評論),僅限於兩手一攤、自求多福。

然而要解決產業問題,只能通過政府級別的對話與合作。這個理應排名前二的政治議題,卻在當前的台灣政治環境下,是想都不用想的不可能;這是殖民地傀儡政權悲哀的又一體現。

【後註一,2025/02/08】過去三年我評論俄烏戰事,曾反復提到其戰場形態之所以出人意料地類似一戰,是因爲兩者同樣出現了革命性裝備的廣汎應用(一戰是機槍,當前是無人機),從而產生軍事戰術的歷史轉折點,導致二戰以來所有正規軍隊都奉行的大規模機械化縱深打擊,在交戰雙方的技術水平和兵員數量並不懸殊的前提下基本失效,迫使俄烏都轉而采用一戰末期德軍開發的特攻突擊小隊戰法(指Stormtroopers;博客早年已經解釋過,這裏的“Storm”不是“暴風”而是“突擊”的意思,所以“Stormtroopers”是“特攻突擊隊”而不是“暴風部隊”,與“Stormgewehr”是“突擊步槍”而不是“暴風步槍”、“Stormgeschutz”是“突擊炮”而不是“暴風炮”同理)。

有大陸軍迷站著説話不腰疼,從開戰起就不斷嘲笑俄軍拉跨,其實那個時段的中國陸軍在裝備和理論上與俄軍並無本質上的差別:詳細來説,參與朱日和演習的解放軍部隊,與同時期攻入烏克蘭的俄軍相比,電磁戰能力可能略强些,但同樣無法壓制人數兩倍、新世代反坦克武器人手一支(此處並無文學修辭上的誇大:北約被確認在戰前提供了9萬枚,明顯超過開戰時烏軍一綫步兵的總人數)、無人機質量數量對等、北約C4ISR體系全力兜底的防守方。中方的真正強處,在於具備全球近一半的工業產能和其所帶來的產業研發效率,所以雖然一樣是在學習應對戰場上的全新經驗教訓,中方裝備的升級,卻遠遠比俄方要更深入、全面、有效;例如要對抗無人機攻頂坦克,三年下來,俄軍只能把烏龜殼越做越大,而中國卻已經公開展示推銷世界首個實用化的全仰角、隨動式主動防護系統(Active Protection System,APS,型號為GL6,參見《解放军新型坦克防护系统 “黑科技”重磅升级!GL-6主动防御系统可拦截不同方向来袭目标》;美軍還在推廣之中的以色列製“Trophy”“獎杯”系統,使用有限仰角攔截器,無力應對高速和低速目標,基本專爲抵擋平射的RPG火箭彈設計,反無人機能力極爲有限)。由於中國原本就在民用無人機產業具有霸主級地位,我們可以簡單看出,在遙遠的下一場戰爭世代革命降臨之前,解放軍都將持續占有無人機和反無人機作戰的絕對優勢;正文中已經提過國軍空潛快非對稱戰法極可能因此徹底無效,而綠衛兵的諸般巷戰防禦“推演”(這兩個月身在台灣的不幸後果之一,是被極度弱智的公共輿論所環繞,包括YOUTUBE視頻推薦在内)也徒然淪爲與二戰前期意大利Mussolini諸多軍事妄想同一級別的小丑行徑。

【後註二,2025/03/11】本文有一個重要結論,在二月的《龍行天下》節目中也曾提及,亦即臺積電及其周邊產業固然是台灣過去兩年迅速喪失競爭力的例外,但也不可能長期維持優勢地位。這裏的邏輯論證可以簡單濃縮為:連ASML也將被取代,臺積電怎麽可能遺世獨立呢?

談到取代ASML,就必須討論中方的EUV光刻機。2023年博客(參見《金融史觀(三)政策建議》【後註三】)提到二代半導體大基金的貪腐浪費被高層下令清理(參見2022年《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如何管理資本》一文的揭露和建議)之後,華爲在深圳新成立了幾家子公司,開始代為國家管理最尖端的製程研發,其中負責統籌半導體製程工藝(包含光刻機)的公司叫做SiCarrier新凯来。去年已經有足夠資訊,可以在留言討論中估計國產EUV光刻機商用交付約在2026年底/2027年初。本周又有消息更新(參見例如《China Develops Domestic EUV Tool, ASML Monopoly in Trouble》),除了再一次印證進度預期(2025年第三季試產,2026年量產)之外,還提到華爲選擇了與ASML不同的技術路綫:後者用的是LPP(Laser Produced Plasma)光源,而前者則采用LDP(請注意,這一波新聞全都把LDP説成是Laser-induced Discharge Plasma的縮寫,這應該是原始信息來源所犯的筆誤,學術界所討論的LDP向來都是Laser-assisted Discharge Plasma,參考例如這個日本團隊的一系列論文《LDP EUV source performance and cost-of-ownership improvement》)。

以上是LPP和LDP光源的示意圖。錫等離子體作爲EUV光刻機的光源,其技術難點有二:一是高功率輸出要求,二是如何匹配深紫外光反射鏡系統(包括等離子體擴散污染鏡面的問題)。LPP完全依賴激光來蒸發錫滴以產生等離子體,然而激光的產生和吸收過程,能量轉換效率先天就很低,於是不但電量需求極高,而且必須消散大量熱能(參考博客多年來對激光核聚變NIF的討論),這是LPP最大的缺點(其次是錫滴Tin droplet的準備和發送相當複雜)。而LDP的激光只負責定時定位,絕大部分的離子化能量由電場提供,所以在能量轉換效率上有超過一個數量級的優勢(此外,錫的準備也很簡單,可以直接用轉輪傳送)。LDP的缺點則在於較難匹配光學系統,包括等離子體光源發光面積大(因而難以聚焦,不過這也代表等離子體密度較低,導致發光光譜綫寬窄、更集中在13.5nm附近,在處理發散Dispersion現象上略有好處),和初始聚焦鏡模組頗為複雜(參考上圖;這裏的難點在於LDP的錫光源系統體積很大,原本應該配合透鏡,偏偏適用於13.5nm EUV的透鏡物理上並不存在,必須以反射鏡面來模擬其效果;這些光學反射鏡似乎由長春光電所負責研發)等等。當年ASML評比兩種技術路綫,以反射聚焦之後到達Photomask光掩膜的功率大小為衡量標準,而提供LDP方案的供應商落敗了;但20年後中國重新嘗試,實用設計的優化程度自然有所不同,因而路綫的選擇也不同。至於華爲方案最終與ASML的優劣對比,目前還難以斷定;我們翹首以待。

【後註三,2025/03/21】有讀者私下來問,正文討論台灣除半導體的所有出口型工業都在過去兩年迅速喪失競爭力,爲什麽沒有提工具機呢?畢竟那是早年博客也曾拿來和半導體相提並論的高精尖產業呀。原因很簡單,工具機產業的衰退,在2015年博客預言之後就立刻兌現了,十年中產值喪失六成(參見《工具機產值10年掉6成》),並非最近兩年的事,而其早衰的原因則是台灣遠遠不是國際工具機行業的領頭羊,中方主要與日本、歐洲等國競爭,沒有理由留手(成就參見《国产五轴机床六大"弑神"时刻!》,不足參見《国产五轴机床的"隐形绞索"》)。化工業也是完全一樣的邏輯和結果,只不過衰敗稍晚幾年(臺塑的營業額在2018年達到峰值之後,便一路直綫下降),時段接近正文中的其他產業案例,所以一並提起。

13 条留言

貓靈子
2025-01-20 19:06
就個人理解:大國間的博奕,主要關鍵一是參與博奕者的國力(這在打消耗戰時有決定性的影響),二是決策團隊,尤其是負責拍板的決策者審時度勢的眼光,外加一點點的運氣(不可測的因素),所決定的.

作為玩弄陰謀與意識形態問題的老行家,美國民主黨團隊的反華策略還是有可取之處的(畢竟還不算粗製濫造),但這夥人運氣不好,一是在8年前的選舉沒贏,換了川普上台,陰謀被延宕4年, 二是他們對於俄羅斯的估計不足,普京的能力不亞於史達林(人品當然好很多),二者納比.烏林娜能力極強,輕易化解掉歐美的金融打擊,他們挑起俄烏戰爭,逼俄羅斯往中國方面一邊倒,無疑替中國增加了一個強力的盟友,實屬不智.

鑒於大頭(進一步裂解俄羅斯)吃不到,就只能吃小頭(刮歐盟的油水) ,這在金融上是大賺,但在實質的資源上卻沒有太大的收穫.美國的確是取得龐大的收益,但挑起俄烏戰爭?它尚不足以被稱為大獲全勝. 中國尚未入局,但與俄羅斯更緊密的合作,已屬不虧!比較可惜的是由於歐盟自梅克爾以後,沒有足夠優秀的領導,對中國最有利的搞成一帶一路,目前看來是搞不成了.

而以歐盟諸國領導之無能,如果馬克龍不能雄起,站出來穩定局勢,恐如王兄所言,有解體之餘.像之前尼日利亞敢對在背後操弄其政經局勢的法國起而造反, 恐也是看準法國自顧不暇.假設歐盟崩解,後續就要看俄美乃至中國的博奕策略,個人估計美國可能透過其對歐盟的傳媒滲透,誇大中俄對於一盤散沙下歐盟諸國的威脅,進一步的吞噬這些國家的荷包,榨取其剩餘價值,尤其是在俄羅斯的西部築起一道炮灰之牆,這對中俄都是不利的,而有了歐洲荷包裡的錢做補血,美國的金融業或是經濟實力有可能恢復一定的實力, 後續變得更難對付.

至於中美博奕,如能在武力,經貿,金融的戰線上全面堵住美國的進攻與陰謀,讓它找不到漏洞,則冷戰式的拚消耗,美國必敗無疑,即使它能吞下歐洲的錢,也只能輸得晚一點(前提是中國不犯錯).但漏洞一日沒有全面堵住,實際上還是有變數.

最後從理性上看,中共早點解決台灣問題,實際上是對多數台灣人有利,反正以後就靠你這個工業帝國養了,老共也不得不出這個錢,它稍微晚點,甚至採用相對溫和的手段解決掉台灣問題,最好是等台灣人大幅度的自亂陣腳後再出手更好,畢竟當人只需要半升米(意指經濟崩潰)的時候,自由民主神教就不需要了.

你還是太高估了歐盟、尤其法國的當前處境;Macron左右橫跳多年,到去年上半年已經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歐盟的改革契機一並徹底玩完,法國不但不再是扭轉歐盟自作孽命運的希望所在,反過來成爲崩解的可能震央之一。俄烏戰爭塵埃落定之後,即使歐盟勉强續命、苟延殘喘,也會因爲實力與心態之間的落差太大,無法長期維持對中俄的敵對態勢,頂多是硬撐過美國的下一場金融危機,到2030年代不得不看清500年殖民帝國體系的全面崩塌,從而終於理解自己在新世界中的真實合理地位。

至於台灣命運演化,博客早已説過,不再討論過程細節;正文純粹只看大局,亦即强調兩個簡單事實:1)台灣的身份歸屬,100%不由自己決定,而只取決於國際霸權的更替,過去如此(日、美甚至還不是同文同種,在其治下一樣躊躇滿志,所以也不用臨時談什麽悲情來自憐自戀)、未來也如此;2)本届全球霸權更替已經完成將近2/3了。
2025-01-21 14:01 修改
藍井觀天
2025-01-21 10:19
不好意思!我在大陸,昨天深夜知道台灣南部地震,藉此表達問候,希望您和家人在台南一切安好!

謝謝問候。

震央很淺,距離我家又只有30公里左右,超6級的强度是我一輩子親身經歷遠遠最大的震幅,算是又一項特別的人生體驗;所幸家裏什麽事都沒有,連瓶瓶罐罐都絲毫無損,就是少了幾個小時的睡眠,剛好可以用來思考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2025-01-21 16:00 修改
北美码农W
2025-01-28 06:07
王老师安好 :

想问下 Neocon 有没有可能即使在台海战争不爆发的情况下 ,依旧找到其他理由对华金融战 ? 川普又有多大的可能性会配合他们行动 ?

慢性的金融戰一直在進行,而且拜人民銀行全力配合之賜,對中方造成很大的經濟殺傷(參考股市和就業率)。急性的coup de grâce致命一擊(類似2022年春對俄方的出手)必須有藉口整合歐、日,同時出擊,這只有在臺海或南海戰事的前提下才可能。
2025-01-31 10:58 回复
hillsmile
2025-01-31 12:51
王兄新年好,我山居花蓮瑞穗虎頭山,2018年與你在留言及email有幾次互動,拜服你對政經及軍事理解的格局。自2002年山居後,我幾乎與千數計交往過的人不再音訊,只因知音難覓。剛從唐的節目中知你目前在台灣,純粹想交你這個朋友,如屬有緣歡迎來寒舍喝茶論劍。愚 張輝山 敬啟 0911216549

我記得我們六年前的聯絡和互動。不過這次囘來臺灣,完全沒有北上的計劃,現在已經快要啓程返美了,博客也不是適合聊天的地方,還請直接用電郵聯係。
2025-02-02 14:59 回复
狐禪
2025-02-09 15:32
草蜢之所以能鬥公雞,就是因為貼在它臉上。這點鄉土智慧的運用,足以顯示政客的死板與商人的靈活。

OVL
2025-02-12 00:01
七公您好,好久不見,其實即便在台灣弱智的公共輿論下,隨著大陸實力的增加,還是越來越多人能夠看得清現實,遺憾的是綠營40%信息繭房太過強大,其意識形態反而與現實漸行漸遠,也就造成了台灣如今越來越對立的社會風氣,我自己就有好朋友直接在臉書上表態反對中共且不接受討論,只要討論就是直接刪除好友.... 2025是七公提過的節點,這些人看來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了

另外今年大陸的軍迷真的是驚喜不斷,六代機出現後,055已經從以往的小甜甜變成牛夫人,076跟預警機也是讓人驚艷不已,倒是七公提到的登錄駁船小弟還是第一次看到,沒想到這樣重大的訊號在台灣反而一點消息也沒有,不過似乎在大陸討論的人也不多,不知道是否跟官方刻意低調有關

其實“2025年前後”這個節點的確應驗了:Biden政府在2022年挑起俄烏戰爭,明顯是為臺海/南海衝突做預演和鋪墊,原本的時程謀劃應該是等俄方崩解、美歐分贓完畢之後就動手,大約是2023-2024年的時段,正是10年前我所擔憂、預見的脚本。俄國在金融戰、經貿戰和軍事戰綫上的完勝,不但徹底打斷了NeoCon的原計劃,還拖過了美國政黨輪替,以致出現正文中所討論的“局勢反倒有所緩和”。

廣州船廠的新登陸駁船似乎是美國軍迷率先通過衛星照片找到的,其後的討論也因而主要發生在美國軍事論壇。目前最佳設計還在實驗探索階段,如果批量生產才是真正可怕的信號。請注意這些駁船可以串聯起來、不斷延申,直到水深足夠滾裝船停泊,所以再淺的灘頭也不成問題,台灣適合登陸的海岸綫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倍。
2025-02-13 10:33 修改
j3307002
2025-02-27 18:19
現狀是1949年中華民國撤退來台以來就一路維持到現在2025年,說無法維持或許言之過早.雖然我也希望大陸武統台灣清算獨派,王先生說兩岸局勢有有緩和,但緩和也是非常少,不能說不喊一邊一國台灣獨立就是緩和了.

且最近民進黨政府宣稱台灣人有大陸居住證就要被註銷護籍,以及對陸客開放持續設置阻礙,實在很很難對兩岸局勢像王先生這樣樂觀,不過這也是台灣人的選擇就是了.民主政治就是自作自受,多數台灣人選擇了民進黨台獨政黨,哪整個台灣就要跟著一起陪葬,這就是所謂的政治共業啊.

這個問題問得很糟糕:正文的主旨正在於台灣的命運取決於世界霸權的歸屬,而這個霸權交替是最近15年的新過程(更別提博客11年來對霸權交替反復幾千個討論,所以即便你的賬戶夠老,也有足夠理由懷疑你違反《讀者須知》第一條規則);拿1949年來説事,顯然是什麽都沒看懂。

考慮了一下,暫時不拉黑;但你必須自我設限,在重新讀懂博客之前,不再隨意發言,否則依第一條規則處理。
2025-03-04 02:07 回复
OVL
2025-03-03 22:16
回覆六樓,我想王博士所說的情勢緩和並不是因為民進黨政府做了什麼或者沒做什麼,台灣的命運早就已經不取決於自己本身了,會緩和是因為俄烏戰場西方陣營敗象已經無法遮掩,加上川普上台專注於美國內部黨爭,暫時沒有心力關注台灣而產生的一個短暫現象,哪天川普改變心意或者民主黨人選上總統,那就會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俄烏戰事和美國黨爭都沒有反轉的跡象,下一場轉折很可能要等待我預測過的美國財政危機。

Musk反腐,基本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對減低赤字毫無實效,反倒是Trump的民意支持率因而大幅上升(上周有兩個衆議員補選,共和黨的選票勝負差比四個月前的大選分別提高了7%和16%),減稅更加確定,長期的財政健康越加不樂觀。
2025-03-05 00:01 修改
tttyyyuyffrsg
2025-03-26 16:50
两个疑问

您好王先生,我有两个问题。

香港卢先生3月22日周六有一场一小时录音,标题为贝森特阳谋。前半小时讲了美国三位总统,1889第23任本杰明哈里森、1929第31任赫伯特胡佛、1969第37任理查德尼克松。后半个小时猜测了贝森特的美元三步走:“贬值、充值、重置”。

第一个问题 . 我从录音中摘取几段原文:“最近这段时间呢,压力巨大啊,我知道到了决战的时候了,最后关头,所以方方面面可能都觉得要关闭啊,关闭我的声音,或者是呃,不想让我再说话啊”。我不能理解这段话的背景,什么叫“最后关头”?封锁卢声音的目的何在?

第二个问题 . 我再次从录音摘取几段原文:“我想没有人比贝森特更渴望一场由关税大战引发的全球经济的衰退和大萧条”,“经济剧烈波动过程中才有机会处理美元和美债的问题”,“那么正确的做法就是我不能处理资产和负债,那么我可以处理衡量他们的尺子”,“所以美元要完成三件事情,请记住我的话,美元第一个动作是要贬值,第二个动作是要充值,第三个动作是重置,先贬值再充值再重置,你懂得黄金在表达什么了”,“所有的海运要道上的国家都会被不同程度的遭到重击,在遭到重击之后美元开始出笼,重新完成资产和商品的控制”,“完成充值之后进入美元的重置,重置是怎么重置呢,我布置过功课就是Web3通证化和稳定币”。卢说在香港很多朋友和他的观点有争论,不知王先生对这些观点有什么想法。

MAXWELL
2025-04-02 19:21
请问关于欧盟崩解这个可能的变数博主能不能多说一点?

博客以前提過,在Merkel的德國總理任上,歐盟曾經有過一條很明顯的康莊大道,亦即依托其手中的國際組織(WTO、國際法庭、SWIFT等等)來充當中美爭霸的裁判員。如此則不但左右逢源,還可以成爲規則制定者,從而為新生代提供無窮無盡的高收入服務業職位(例如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等)。

俱往矣,現在不但自證為殖民主義者,站到第三世界、尤其中俄的對立面,還成爲美國吸血的主要受害對象,就連Trump的關稅,首要目標也是歐盟產業,要歐洲企業拿自己的錢來拆自己的台,再親手送到美國人手裏。這樣的大輸輸輸家,人民生活水平即將急劇下降,而其政治結構卻還在國家到聯邦的轉變過程中途,凝聚力極其脆弱,當然有解體的危險。
2025-04-18 23:00 修改
OVL
2025-04-08 23:13
台海局勢緩和,但是沒想到一眨眼換成台美之間局勢緊張,雖說川普重啟關稅貿易戰是意料中事,但是影響範圍之廣之深恐怕連馬斯克都沒能預想的到,對早已把自己綁死在親美反中路線上的民進黨政府而言,台積電已被賣出,現在連想要下跪求饒的籌碼都沒有了,更別說還根本就沒有能找上川普為自己發聲的管道。生為台灣貿易產業的從業人員,後有中國製造業全面進逼,前有美國關稅大棒,自己的政府喪事喜辦,還真是看不到下一步在何方

這裏的真正影響,在於中美經貿脫鈎,這不正是美方原本對武統的制裁威懾嗎?差別在於現在這個“制裁”只來自美國單方,沒有歐洲和日韓的參與,相對微弱,因而中國算是以極低的代價,就解脫了歐美對武統的報復威脅,換句話説,動手的門檻忽然不見了。

正文裏提到,還有金融威懾一項,但經貿脫鈎如此徹底也代表著中方不再有任何理由持有美元,所以也一同失效。
2025-04-18 06:57 回复
Qgd
2025-04-10 09:20
这次的对等报复关税战给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啊。

什麽聲譽?就算有,能抵得上幾個師?

中方必須强硬反擊,是因爲(1)不可能得到可接受的妥協條件;(2)Trump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歐盟,如果中方都退了,歐盟哪撐得住?(3)徹底經貿脫鈎,才能倒逼金融主管們開始去美元化。
2025-04-18 06:25 回复
OVL
2025-04-18 12:25
等候多日終於盼到回覆,七公一切可好? 近日多次看到媒體報導中方有意與川普和談時總是心頭一驚,難道又要跪了,幸好目前看來仍是假新聞,希望中方能堅持下去。

多年前七公提過動手的四個門檻,現在看來有三個已經解除了,是否代表已經進入只欠東風的階段了? 這次的關稅戰其實讓不少台灣人認清美國敲詐的本質以及台灣的處境,可惜從大罷免仍如火如荼的進行可得知想要扭轉風氣還是不可能的事情,台灣政府一邊發新聞要朝野一同攜手度過關稅戰難關,又同時一邊無所不用其極的煽動支持者發起罷免,每次在街邊看到大罷免的志工,看著他們做著完全沒有邏輯的事情卻總是能自圓其說,真不知算是人類這物種的進化還是退化

動手的門檻消失,中方獲得絕對的戰略主動權,也就是是否出手完全取決於内政取捨,不再受外部因素制約。請注意,這並不代表戰爭必須立刻發生。

至於愚民現象,兩天前剛好有一位大陸朋友私下來抱怨,我也完全同意,同意什麽呢?用我的語言就是:“每次我看臺獨發言,都覺得這應該是人類虛僞和愚蠢的極緻了;但轉過頭來立刻就能找到大陸網民自願示範以證僞前述敘事,例如中醫教和西方僞史論。“

其實人性本蠢,大陸平常似乎好一點,還真是官方輿論管制的功勞;台灣特別糟糕,原因是蠢話和謊話寫進教科書,而且被執政黨傾瀉大量資源不斷推廣罷了。
2025-04-19 04:48 修改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