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戰略】【臺海】台灣的國安和產業前景

2025-01-19 10:53:00

原文网址:https://blog.udn.com/MengyuanWang/181687848



2025年1月18日,我承清華校友會南區分會邀請,在高雄出席一場座談,包括問答一共講了大約三小時;以下是演講所用的PPT以及一點簡略的評論,供讀者參考。敏感議題已經説到露骨的極限,請不要在留言欄過度鑽研。

“國安”和“產業”(亦即生命和經濟)對應著台灣在戰略級別,唯一有些自主話語權的議題(參見下一頁),所以也是公共論壇應該專注的方向。陣營歸屬純由中美實力消長來決定,台灣完全沒有資格參與,政壇藍綠的炒作都是騙選票的詐欺行爲,被政客用來轉移注意力,以便犧牲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利益而自肥。

軍事、經貿和金融(後兩者對應著戰後的制裁)是中美在臺海博弈的三個維度。只要中方在任何一個維度有弱點,美國NeoCon就有動力孤注一擲。然而如果中方在三方面都無懈可擊,那麽就反過來獲得主動出手的自由。所以所謂的現狀其實是一種亞穩態Metastable state,根本沒有長期維持的可能。

關於軍事實力對比的演化,請參考博客早年的一系列文章。

在無人機和隱身技術興起後的新世代戰爭中,信息優勢益加重要,空潛快之類的傳統非對稱戰法若無信息和反信息手段支持,可能全面失效。

這裏所列的六項武器,全都獨步全球。其中五項在這個年關僅僅兩周的時段内連續出現,唯一的例外是055,8年前第一艘建成下水,一並列在此處、用以示範美軍落後多年依舊拿不出同級裝備的窘境。

對台灣人民來說,俄烏戰爭具備極爲重要的參考價值,可惜被媒體徹底帶歪。這裏總結正確的戰略教訓。

這裏總結俄烏戰爭的正確戰術教訓。

前面提到的軍事、經貿、金融三個鬥爭維度,軍事勝敗早已毫無疑義,經貿產業也即將塵埃落定,中方只有金融方面的大窟窿還在持續惡化。考慮到美國NeoCon剛剛失勢,中美暫時都沒有主動出手的動機,於是即便台灣剛換上一個更極端的新政府,臺海局勢相對前幾年反倒有所緩和,又一次印證了台灣在此議題上無半點話語權的事實。然而這是非常脆弱的亞穩態,幾年内有很多可能打破平衡的遙遠國際事件(俄國打垮烏克蘭和美國金融危機都只是時間問題,歐盟是否因而崩解還在未定之天)。

台灣的外銷產業,除半導體之外,在過去兩年開始新一輪的急速萎縮。目前民進黨政府的對應(含許多經濟主管的公開評論),僅限於兩手一攤、自求多福。

然而要解決產業問題,只能通過政府級別的對話與合作。這個理應排名前二的政治議題,卻在當前的台灣政治環境下,是想都不用想的不可能;這是殖民地傀儡政權悲哀的又一體現。

4 条留言

貓靈子
2025-01-20 19:06
就個人理解:大國間的博奕,主要關鍵一是參與博奕者的國力(這在打消耗戰時有決定性的影響),二是決策團隊,尤其是負責拍板的決策者審時度勢的眼光,外加一點點的運氣(不可測的因素),所決定的.

作為玩弄陰謀與意識形態問題的老行家,美國民主黨團隊的反華策略還是有可取之處的(畢竟還不算粗製濫造),但這夥人運氣不好,一是在8年前的選舉沒贏,換了川普上台,陰謀被延宕4年, 二是他們對於俄羅斯的估計不足,普京的能力不亞於史達林(人品當然好很多),二者納比.烏林娜能力極強,輕易化解掉歐美的金融打擊,他們挑起俄烏戰爭,逼俄羅斯往中國方面一邊倒,無疑替中國增加了一個強力的盟友,實屬不智.

鑒於大頭(進一步裂解俄羅斯)吃不到,就只能吃小頭(刮歐盟的油水) ,這在金融上是大賺,但在實質的資源上卻沒有太大的收穫.美國的確是取得龐大的收益,但挑起俄烏戰爭?它尚不足以被稱為大獲全勝. 中國尚未入局,但與俄羅斯更緊密的合作,已屬不虧!比較可惜的是由於歐盟自梅克爾以後,沒有足夠優秀的領導,對中國最有利的搞成一帶一路,目前看來是搞不成了.

而以歐盟諸國領導之無能,如果馬克龍不能雄起,站出來穩定局勢,恐如王兄所言,有解體之餘.像之前尼日利亞敢對在背後操弄其政經局勢的法國起而造反, 恐也是看準法國自顧不暇.假設歐盟崩解,後續就要看俄美乃至中國的博奕策略,個人估計美國可能透過其對歐盟的傳媒滲透,誇大中俄對於一盤散沙下歐盟諸國的威脅,進一步的吞噬這些國家的荷包,榨取其剩餘價值,尤其是在俄羅斯的西部築起一道炮灰之牆,這對中俄都是不利的,而有了歐洲荷包裡的錢做補血,美國的金融業或是經濟實力有可能恢復一定的實力, 後續變得更難對付.

至於中美博奕,如能在武力,經貿,金融的戰線上全面堵住美國的進攻與陰謀,讓它找不到漏洞,則冷戰式的拚消耗,美國必敗無疑,即使它能吞下歐洲的錢,也只能輸得晚一點(前提是中國不犯錯).但漏洞一日沒有全面堵住,實際上還是有變數.

最後從理性上看,中共早點解決台灣問題,實際上是對多數台灣人有利,反正以後就靠你這個工業帝國養了,老共也不得不出這個錢,它稍微晚點,甚至採用相對溫和的手段解決掉台灣問題,最好是等台灣人大幅度的自亂陣腳後再出手更好,畢竟當人只需要半升米(意指經濟崩潰)的時候,自由民主神教就不需要了.

你還是太高估了歐盟、尤其法國的當前處境;Macron左右橫跳多年,到去年上半年已經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歐盟的改革契機一並徹底玩完,法國不但不再是扭轉歐盟自作孽命運的希望所在,反過來成爲崩解的可能震央之一。俄烏戰爭塵埃落定之後,即使歐盟勉强續命、苟延殘喘,也會因爲實力與心態之間的落差太大,無法長期維持對中俄的敵對態勢,頂多是硬撐過美國的下一場金融危機,到2030年代不得不看清500年殖民帝國體系的全面崩塌,從而終於理解自己在新世界中的真實合理地位。

至於台灣命運演化,博客早已説過,不再討論過程細節;正文純粹只看大局,亦即强調兩個簡單事實:1)台灣的身份歸屬,100%不由自己決定,而只取決於國際霸權的更替,過去如此(日、美甚至還不是同文同種,在其治下一樣躊躇滿志,所以也不用臨時談什麽悲情來自憐自戀)、未來也如此;2)本届全球霸權更替已經完成將近2/3了。
2025-01-21 14:01 修改
藍井觀天
2025-01-21 10:19
不好意思!我在大陸,昨天深夜知道台灣南部地震,藉此表達問候,希望您和家人在台南一切安好!

謝謝問候。

震央很淺,距離我家又只有30公里左右,超6級的强度是我一輩子親身經歷遠遠最大的震幅,算是又一項特別的人生體驗;所幸家裏什麽事都沒有,連瓶瓶罐罐都絲毫無損,就是少了幾個小時的睡眠,剛好可以用來思考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2025-01-21 16:00 修改
北美码农W
2025-01-28 06:07
王老师安好 :

想问下 Neocon 有没有可能即使在台海战争不爆发的情况下 ,依旧找到其他理由对华金融战 ? 川普又有多大的可能性会配合他们行动 ?

慢性的金融戰一直在進行,而且拜人民銀行全力配合之賜,對中方造成很大的經濟殺傷(參考股市和就業率)。急性的coup de grâce致命一擊(類似2022年春對俄方的出手)必須有藉口整合歐、日,同時出擊,這只有在臺海或南海戰事的前提下才可能。
2025-01-31 10:58 回复
hillsmile
2025-01-31 12:51
王兄新年好,我山居花蓮瑞穗虎頭山,2018年與你在留言及email有幾次互動,拜服你對政經及軍事理解的格局。自2002年山居後,我幾乎與千數計交往過的人不再音訊,只因知音難覓。剛從唐的節目中知你目前在台灣,純粹想交你這個朋友,如屬有緣歡迎來寒舍喝茶論劍。愚 張輝山 敬啟 0911216549

我記得我們六年前的聯絡和互動。不過這次囘來臺灣,完全沒有北上的計劃,現在已經快要啓程返美了,博客也不是適合聊天的地方,還請直接用電郵聯係。
2025-02-02 14:59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