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10:53:00
2025年1月18日,我承清華校友會南區分會邀請,在高雄出席一場座談,包括問答一共講了大約三小時;以下是演講所用的PPT以及一點簡略的評論,供讀者參考。敏感議題已經説到露骨的極限,請不要在留言欄過度鑽研。
“國安”和“產業”(亦即生命和經濟)對應著台灣在戰略級別,唯一有些自主話語權的議題(參見下一頁),所以也是公共論壇應該專注的方向。陣營歸屬純由中美實力消長來決定,台灣完全沒有資格參與,政壇藍綠的炒作都是騙選票的詐欺行爲,被政客用來轉移注意力,以便犧牲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利益而自肥。
軍事、經貿和金融(後兩者對應著戰後的制裁)是中美在臺海博弈的三個維度。只要中方在任何一個維度有弱點,美國NeoCon就有動力孤注一擲。然而如果中方在三方面都無懈可擊,那麽就反過來獲得主動出手的自由。所以所謂的現狀其實是一種亞穩態Metastable state,根本沒有長期維持的可能。
關於軍事實力對比的演化,請參考博客早年的一系列文章。
在無人機和隱身技術興起後的新世代戰爭中,信息優勢益加重要,空潛快之類的傳統非對稱戰法若無信息和反信息手段支持,可能全面失效。
這裏所列的六項武器,全都獨步全球。其中五項在這個年關僅僅兩周的時段内連續出現,唯一的例外是055,8年前第一艘建成下水,一並列在此處、用以示範美軍落後多年依舊拿不出同級裝備的窘境。
對台灣人民來說,俄烏戰爭具備極爲重要的參考價值,可惜被媒體徹底帶歪。這裏總結正確的戰略教訓。
這裏總結俄烏戰爭的正確戰術教訓。
前面提到的軍事、經貿、金融三個鬥爭維度,軍事勝敗早已毫無疑義,經貿產業也即將塵埃落定,中方只有金融方面的大窟窿還在持續惡化。考慮到美國NeoCon剛剛失勢,中美暫時都沒有主動出手的動機,於是即便台灣剛換上一個更極端的新政府,臺海局勢相對前幾年反倒有所緩和,又一次印證了台灣在此議題上無半點話語權的事實。然而這是非常脆弱的亞穩態,幾年内有很多可能打破平衡的遙遠國際事件(俄國打垮烏克蘭和美國金融危機都只是時間問題,歐盟是否因而崩解還在未定之天)。
台灣的外銷產業,除半導體之外,在過去兩年開始新一輪的急速萎縮。目前民進黨政府的對應(含許多經濟主管的公開評論),僅限於兩手一攤、自求多福。
然而要解決產業問題,只能通過政府級別的對話與合作。這個理應排名前二的政治議題,卻在當前的台灣政治環境下,是想都不用想的不可能;這是殖民地傀儡政權悲哀的又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