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23:08:00
剛剛看到楊先生過世的消息(參見《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内心感觸良多。楊先生不但是為量子物理畫龍點睛的全球頂尖學者,而且人品高潔、堅持求真,是當年我入物理這行的學術偶像,就連寫作的簡潔風格也是在試圖模仿他。然而2016年他以94高齡,成爲整個中國物理界唯一挺身而出,道出大對撞機真相的實話者,他的離去自然也代表著該行業内部學術良心的徹底消亡,我們這些繼承了他愛國和求真遺志的人,責任也就更重了。
【後註一,2025/10/18】在《觀察者網》悼念楊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參見《厚宇德:杨振宁谈科学家与政治以及科学与哲学》)下面,看到以下這個留言:“社会主义不仅救中国,更救了儒家文化及其社会政治体系价值观,资本主义确实有科技和经济功利作用值得借鉴,但在深层次上,功利竞争精神与儒家文化价值观格格不入,而社会主义恰恰可以吻合,其价值观与哲学思辨精神更为契合儒家思想文化,因此,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并获得成功并非偶然,如果是选择资本主义,可能表面上获得一时繁荣,但遇到较大问题挑战,很可能像宋朝清朝那般孱弱,或像前苏联那样解体。建国后,大跃进与文革的尝试确实是种错误并失败了,主要是没有及时修正、合理肯定、调整引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没有修正的机会甚至要斗私批修,又主要是当时要全力应付资本主义的咄咄逼人的复杂攻势挑战,确实暂时无法对资本主义作出比较客观而合理的调节评价或学习,加之当时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发展方式方法又极不成熟,贸然修正,必然会引起内部更大分歧、矛盾、混乱。因此,当时时机成熟后,方法论上学习西学有所补充发展能力,本体论上结合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并探索发展,事实上证明更适合中国发展道路与文化思想”,於心甚慰,因爲他的論點,從儒家/社會主義的先天契合,到資本主義市場機制兼具功利性缺陷/消費型經濟上的效率,再到對大躍進/文革所含非理性的批判,以及資本帝國主義霸權對後進國家的滲透打擊,無一不是博客在過去11年為華語聽衆所宣示厘清的道理,曾對華語界既有社會共識帶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震撼,而現在已經開始被廣汎接受了。
我雖然一輩子不曾發過社會學科的論文,更不可能企及楊先生的學術地位,但博客多年來對年輕一代潛移默化,將來若有後進人才繼續以我的論述為主幹,加枝添葉完善理論架構,最終很有可能完全補正兩個世紀以來,無數社會主義先賢試探前路過程中所誤踏的歧路和陷阱,那麽自己的這一生,或許可以如同楊先生一樣,因曾為人類留下文化遺產而不枉了。人生畢竟只是演化過程中的偶然,沒有什麽先天的意義或價值,我們只能自我定義出對自己短短一生幾十年的期許和追求;我選擇為公益而求真,本身是一個感性的決定,但實踐上卻必須堅持絕對理性,這是人生感性/理性對立矛盾的又一體現,也正如博客多年來反復提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識份子應有的行爲準繩和道德標的,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