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公共健康】【財政】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2019-12-27 00:59:00

原文网址:https://blog.udn.com/MengyuanWang/131394982



在1970年代,肥胖症以及它所帶來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等)開始成爲美國公共健康的頭號問題。當時的代謝理論假設“一卡路里就是一卡路里”,與養分的類別無關,而每單位脂肪的熱量比澱粉和蛋白質高出一倍有餘,所以學術界認爲肥胖症係由攝取過多脂肪而導致,再加上心臟病顯然與脂肪代謝鏈中的膽固醇(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有密切關聯,於是在1982年,美國農業部(USDA)與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聯合具名發佈了新的飲食指導方針,要求美國民衆把脂肪佔總攝取熱量的百分比從40%降到30%,隨後市場上出現了成千上萬的低脂食品,不到20年這個目標就達成了。

然而,雖然心臟病的死亡率受到控制,肥胖症本身(見下圖)以及代謝症候群的增長速度反而加快了。上圖是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所統計的糖尿病確診人數(藍綫)和佔總人口比例(橙綫)。在1982年,確診的糖尿病患只占人口的2.6%,到了2015年已經增長到7.2%。

這張圖是超重(Overweight)佔總人口百分比的演化曲綫;可以看出美國固然引領潮流,但是肥胖症其實已經成爲一個全球性的流行病(Epidemic),而且飲食文化越接近美國的,超重比例就越高。

爲什麽美國的肥胖人口在減少脂肪攝取量的同時,反而快速增加?過去40年,美國人的平均攝取熱量的確也不斷增長,但是美國在二戰後的食品一直很豐裕,爲什麽到了1980年之後才胃口大開,越吃越多?在2006年發表在《Obesity》期刊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連嬰兒在六個月大就已經有超重的趨勢,那麽現代的嬰兒食品比以往多出了什麽成分?

研究代謝學(Metabolism)的學者回頭去檢驗“一卡路里就是一卡路里”的假設,發現它大致是正確的,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果糖(Fructose)。

果糖是三種小分子單糖之一;另外兩種分別是葡萄糖(Glucose)和半乳糖(Galactose)。我們食用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它是一種多糖,由許多葡萄糖單元串聯而成。蔗糖(Sucrose)則是一種雙糖,由一半果糖和一半葡萄糖結合組成。進入人體消化道之後,澱粉和蔗糖都會迅速分解為單糖成分,然後被腸道吸收。葡萄糖是所有人體細胞都愛用的能量來源,只有20%會被送到肝臟轉化為肝糖(Glycogen),以備不時之需。果糖卻沒有任何直接用途,100%必須由肝臟當作毒素一樣來降解(這個比例甚至高於乙醇酒精所對應的80%),一部分被轉化為檸檬酸離子(Citrate),然後經由血液被送到人體脂肪細胞内進行De Novo Lipogenesis(自身脂肪合成,指人體代謝系統將其他分子轉化合成為脂肪的過程),另一部分成爲尿酸(Uric Acid),還有一些淪爲促生心血管疾病的LDL以及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後者也就是血脂和肝脂肪的來源。

爲什麽人類的代謝系統會演化出對一種常見的養分如此特別的待遇呢?我在《猿類的起源》一文討論過,大型靈長類(亦即人猿總科,Great Apes)原本是2600萬年前在東非演化出來;2100萬年前非洲板塊與歐亞大陸連通,人猿進入西亞和南歐;1700萬年前,地球氣候變冷,出現季節性的食物缺乏,於是必須在秋天養膘,纍積體脂肪。水果是人猿在秋天的主食,富含果糖,於是人猿演化出盡量把果糖轉化為體脂肪的代謝通路,而且還失去了降解尿酸的能力,這是因爲尿酸有觸發這些增肥機制的作用,所以它所帶來的痛風(Gout)和高血壓(Hypertension)等副作用也只能被容忍。後來這支人猿返回非洲,成爲猩猩和人類的祖先,我們也就繼承了這個養膘回路。不但如此,我們舌頭的味覺感受器也因此對果糖情有獨鍾,它的甜度是蔗糖的173%,葡萄糖的兩倍半。

正因爲人體一遇到果糖就只想增肥,所以它不但不能被用作細胞的燃料,而且不會像其他養分那樣抑制胃飢餓素(Ghrelin,刺激食欲的荷爾蒙),也不像葡萄糖那樣會觸發胰島素(Insulin,控制血糖的荷爾蒙,也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大量的果糖甚至還會引發下視丘(Hypothalamus)對瘦素(Leptin,產生飽腹感的荷爾蒙)以及肌肉細胞對胰島素的抵抗(Resistance),前者使食量永久性地增大,後者則妨礙肌肉燃燒葡萄糖的過程,使部分葡萄糖也被轉化為體脂肪,使增肥更爲高效。

原本美國人所攝取的果糖主要來自水果,分量有限(每天20克以下),而且混合了很有益的纖維和維生素,對身體健康的整體影響是正面的。但是在1966年,一位日本生化學家發明了可以把玉米澱粉轉化為果糖的酵素,美國在1970年代引進了這個技術,開始工業化大量生產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HFCS)。玉米糖漿的價錢只有蔗糖的1/2甚至1/3,於是很快地奪取市場額分,並且使得加工食品(Processed Food)製造商非常樂意對飲料和食品大量添加甜味。剛好在1982年之後,他們必須減低加工食品中的脂肪含量,爲了補償適口性(Palatability),最便宜、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玉米糖漿,於是美國人所攝取的果糖分量直綫上升,1994年達到每人每日55克,2008年達到73克,其中大約一半來自冷飲(36.5克果糖,相當於20oz的汽水),例如可口可樂零售版本(亦即罐裝或瓶裝)的熱量基本全部來自HFCS-55(含55%果糖的玉米糖漿),而快餐店的飲料機則使用更甜的HFCS-65(含65%果糖的玉米糖漿)。

先前提到的那些對果糖代謝過程的研究,一直受到來自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和干擾,他們尤其喜歡大批購買學術論文來製造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參見https://www.latimes.com/science/sciencenow/la-sci-sn-sugary-drink-research-20161031-story.html )。如同烟草業駁斥吸烟對呼吸道的影響,以及石油業資助對二氧化碳排放引發全球暖化的質疑(參見前文《科學界的賣淫者》),美國飲料協會(American Beverage Association,原名National Soft Drink Association)和玉米精煉協會(Corn Refiners Association)不斷地引用自己資助的研究來否認果糖與肥胖症之間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在2003年長達214頁的報告中弱弱地加了一句“建議考慮限制含糖飲料的攝取量”之後,一個美國飲料協會的研究員就急忙出面疾呼,說糖是碳水化合物,不是脂肪,所以已知有利於減肥(參見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125412/ )。

但是到了2010年,即使有了來自數以百計可疑論文所帶來的噪音,加工食品和冷飲中所含的果糖是肥胖症和代謝症候群的主因也已經成爲學術界的共識,這些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爆炸性增長帶給有良心的學者强烈的急迫感,於是在2010年三月號的《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出現一篇專門研究對含糖冷飲徵收營業稅的論文,發現在美國市場抽18%的冷飲稅,能為人口平均減重2公斤。隨後有好幾個後續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論。

頭一個采納這個建議的,是遠在歐洲的匈牙利:號稱自己是“Illiberal Democracy 非放任性民主”的Viktor Orban重新掌權不久,就在2011年開徵冷飲稅。和美國並列為肥胖症重災區的墨西哥,在2013年跟進。美國國内最早的冷飲稅在2014年底通過加州Berkeley的市議會,至今共有9個城市徵收。如果放眼全世界,則共有19個國家已經立法加徵冷飲稅。除了飲食文化類似美國的英澳等國之外,另一個急著施行冷飲稅的集團是西亞和南亞的穆斯林國家,包括沙特(Saudi)、阿聯(UAE)和馬來西亞,他們由於氣候炎熱,而且宗教禁酒,所以人均冷飲消費量冠絕全球;巧合的是,他們也正承受著世界上最嚴重、最普遍的糖尿病疫情。

東亞國家的肥胖症還遠遠沒有到像美國和墨西哥的普及程度,照理說糖尿病也應該比較輕微。但是種族(Race)之間的代謝功能有差異:黃種人相對不容易增肥,但是對糖尿病卻很易感。上圖是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佔人口百分比的演進歷史,可以看出在2008年就逼近10%,已經高於美國在2015年的比例。

這裏我列舉更新、更詳細的資料來對比中美兩國的糖尿病疫情:根據CDC在2015年的統計數字(參見https://www.cdc.gov/media/releases/2017/p0718-diabetes-report.html ),美國共有3030萬糖尿病患,佔總人口的9.4%,其中2310萬人(總人口的7.2%)已被確診,另外720萬人(2.2%)還沒有就醫診斷;此外還有8410萬名成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佔成年人口的34%。中國醫學界在2013年做了全國性的統計,結論發表在《JAMA》(《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醫學會期刊》,參見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6/170627134326.htm )上;發現中國的糖尿病患佔總人口的10.9%,其中4.0%為確診,6.9%為帶病未診;糖尿病前期則佔人口的35.7%。

CDC計算糖尿病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是每年3270億美元,其中包含了醫療費用和工時損失。我沒有找到中國的對應數據,所以自行估計一下:算入人口和GDP的差異,假設比例相似,可以得出每年應爲18840億人民幣。美國的醫藥業佔GDP的18%,幾乎達到中國(6.23%)的3倍,如果假設中國治療糖尿病的費用也因此而又少了近3倍,那麽糖尿病對中國經濟的拖累至少是每年6520億人民幣。

每年六千多億人民幣的損失,一億多人口和他們家人的病痛困擾,還在迅速惡化普及的疫情,使得糖尿病成爲頂尖等級的公共健康議題,嚴重性甚至超過了幾年前的霧霾問題。而對果糖和冷飲徵收營業稅,相對著減低排放來説,實在是輕而易舉還增進稅收的好事。我强烈建議大陸和台灣都對玉米糖漿和含糖冷飲各開徵100%的營業稅。這是一件知難行易的政策;現在學術上的結論已經很清晰,實際政策的可行性也已有許多國家先行驗證,對國家經濟和國民健康又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希望藉著這篇文章引發公衆的知情及討論,進一步使國内的專業醫療研究人員能得到媒體的注意,共同發聲,促成正確政策的早日施行。

【後註一】剛剛發現了這個Youtube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56Gpf1f5_A,感覺它適合介紹非專業讀者瞭解這個話題。

【後註二】今天是2020年二月17日,有在台灣的朋友拿這篇針對糖稅的討論(參見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400690)來詢問我的意見,我回復如下:

文章以台灣的水準來看,還算不錯的;不是足夠的精確詳盡(尤其是沒有針對果糖做討論),但是面向一般大衆的科普寫得簡單並非壞事。

我想真正需要我評論的,是反對者意見那四個段落;它們基本上是Lying through the teeth(漫天扯謊)。

1)有關英國蘇打稅的研究報告(應該是這一篇)並沒有任何學術性。Nielsen是一家私營的顧問公司,是現代財團的公關打手,基本上誰出錢它就為誰説話;它的報告原本就是要混肴視聽用的。

2)耶魯的2011年論文(應該是這個)是有學術性的。但是這裏反對者只是借了人家的名頭,然後顛倒黑白、無中生有。其實耶魯不可能去研究所謂“1990-2006年美國徵收糖稅”的結果,這是因爲美國第一個抽糖稅的Berkeley是從2015年初才開始。事實上耶魯論文的結論是一點點稅(每盎司一美分)就能降低人均糖水攝取量達24%,每人每日熱量攝取減低200千卡;這是非常支持糖稅的論調。

3)U. Glasgow的2016年論文(應該是這一篇)並沒有說不該徵收糖稅;它説的是,除了糖之外,脂肪和總熱量也必須兼顧。這被那些反對者拿過來,在邏輯上魚目混珠了(參見前文《常見的狡辯術》)。

4)增加食品加工業添加果糖的成本,正是糖稅的用意,怎麽就變成反對的理由了?“可能導致許多人失業“這句話,沒有任何客觀佐證;你看這些既得利益者在前述的討論中撒謊的狠勁,居然在這一點都只能用空洞的詞匯來矇混過關,顯然事實上這個“可能”是必須用最高倍數的電子顯微鏡才看得到的。丹麥的確是在2013年取消了糖水稅(事實上主要是取消了脂肪稅,順便也豁免了蘇打稅,加工食品用糖的稅依然健在),但是其主要的原因是丹麥的國土很小而稅率極高,國民原本就習慣每周開一會兒車到鄰國(亦即瑞典和德國)去買雜貨,順便多買些汽水極爲方便容易。所以這裏的正確教訓,是糖稅最好是全國一起徵收,但是各地有先後是現實,總比不徵的好:一個重要的地區先做示範,不但是地方立法連鎖鏈的起頭,而且即使在丹麥也是有健康效益的(參見這篇2016年的回顧)。

【後註三】今天是2020年六月15日,已經有足夠實驗證明攝食果糖是促使新冠感染轉爲重症的因素之一,這來自果糖的三個作用:1)促成糖尿病(參見正文);2)增加Oxidative Stress(參見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09744/);3)妨礙維生素D的免疫功效(參見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571713/)。

【後註四】又有一篇新論文(參見《The carbohydrate-insulin model: a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obesity pandemic》)試圖打破學術界對肥胖症起源的迷思,值得生醫專業讀者參考。

【後註五,2022/04/21】最近十年有許多新研究,證實Fructose經新陳代謝產生Uric Acid是哺乳類和尤其是大型靈長類增肥的關鍵機制。除了最主要的Fructose(糖、高果糖糖漿)和Uric Acid(蜂蜜)本身之外,一些次要的增肥因子也被發現,尤其是人體能自主轉化Glucose成爲Fructose,所以減肥除了禁糖之外,也不能多吃澱粉,至於促進這個轉化機制(通過Vasopressin的V1b receptor)的鈉離子(鹽、味精)和AMP+Glutamate(味精),則還有引發高血壓的效應,原本就必須酌量食用。

【後註六,2024/08/29】70年代歐美因應節節高升的慢性疾病問題,對社會飲食習慣做檢討的過程中,蔗糖產業游説力量動員得最迅速、最積極、最團結、最徹底,成功地把罪責全部推給高脂肪和高鹽分,使得過去50年全世界都因濫用果糖/蔗糖而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疫情變本加厲,其實過量攝取蔗糖要比過量攝取鹽分容易、普遍得多了。剛剛又看到《Nature》的一篇新論文(參見《Sodium chloride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enhances T cell metabolic fitness and cytotoxicity》),討論氯化鈉的抗癌效應,不由得再次為這個事實與公共認知之間的强烈反差而搖頭。

【後註七,2024/09/12】博客雖然反復强調過果糖攝取過量是當前世界公共健康的嚴重問題,但我似乎一直忘了提起,飲料形式的果糖/蔗糖比糕餅甜點更糟糕得多,這是因爲人類胃/腦之間的飽腹感環路對液態卡路里完全無感(從生物學角度來看,並不奇怪,畢竟在絕大部分演化歷史中,人類不但沒有糖吃,能找到的飲料也只有零卡路里的白水,也就沒有必要演化出偵測果糖/蔗糖溶液的能力),以致越喝飲料反而額外吃得更多(可能是因爲部分原本固態的糖在嘴巴或胃裏溶入飲料中,於是從飽腹感偵測環路中隱形消失),所以營養學界的共識是加糖冷飲可以算是現代飲食中的頭號危害,參見《Why Sugary Drinks May Be the Unhealthiest Food Out There》

【後註八,2024/09/20】剛剛上了《龍行天下》節目,把果糖的危害又討論了一遍,這次的重點放在糖尿病。我所用的參考文件,主要是中國每五年一次的官方統計,參見《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China, 2013-2018》。正文中曾經引用2013年的統計結果(10.9%+35.7%=46%),這次2018年的數字在2021 年底發表,所以2023年的結果可能要到2026年才會公佈,綫性預期是糖尿病加前期會從成年人口的50%提高到54%;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第一手資料。

至於其他國家的對比,網絡搜索一般可以簡單得到答案,這裏我只給出其中最重要數據的來源,亦即糖尿病的經濟代價大約為2%的GDP,來自ADA針對2022年美國社會的估算,參見《Economic Costs of Diabetes in the U.S. in 2022》。中國的糖尿病疫情比美國更嚴重一些,所以代價只高不低。

【後註九,2024/11/01】英國在二戰中資源短缺,被迫將許多食材列入配給管制,其中也包括蔗糖。戰後的經濟復蘇緩慢,蔗糖來源的印度又鬧獨立,結果配給制一直到1953年才解除,剛好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天然實驗,可以用來分析出果糖/蔗糖對幼兒健康的危害(否則科學倫理不可能容許以兒童作爲實驗對象)。昨天《自然》報告了這個分析的結論(參見《Diabetes risk soars for adults who had a sweet tooth as kids》),發現幼兒對果糖毒性的抵抗力特別弱,尤其注意光是胎兒是否承受在吃糖孕婦體内幾個月毒害這一個變數,就影響成年後得糖尿病的機率比為3:2,高血壓則為5:4。

博客討論過戒糖的優先順序最高是冷飲,其次是糕餅甜點,但這並沒有涉及不同群體之間的差別。前述論文再一次驗證了果糖的毒性基本等同酒精的事實;考慮前者的攝取量遠勝後者,我們立刻得到一個重要的衍生結論,亦即社會有必要以輿論壓力强制孕婦戒糖,就如同戒酒一樣。

29 条留言

Fanboy
2019-12-27 10:46
相比起立法对终端消费品征税,仿效烟草专营成立中国制糖公司,之后由政府根据糖尿病实际情况掌握各类糖制品定价,这样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也可以跳过很多不必要的争论。

果糖和烟草不一樣,後者就只用在一種消費品:香烟,而前者不但廣汎存在於各類食物之中,更是加工食品和冷飲的主要成分之一,相關的消費品可能以百萬計。禁止、限制或專賣,都反而不如從上游原料供應抽稅來得方便。
2019-12-27 11:17 回复
吶吶溪
2019-12-27 12:34
幾年前我看過一部紀錄片,片名不是非常確定,或許是 Food Inc.; 裡面就提到現在美國超市裡的加工食品不分甜鹹,超過百分之八十都添加了糖,尤其是以玉米糖漿為主的糖;理由就是王兄文章裡提到的,為了增加食物的可口性。一個惡性循環就是有錢人幾乎都會買有機食品甚至是未加工的食材自行烹煮,一般會去買微波爐食品,冷凍或其他加工食品的都是忙碌以及經濟狀況較差的人,結果就是這些人反而更早的得到各種慢性病。

是的。加工食品是冷飲之外的另一個果糖攝取管道,消費者基本無法管控,而受害者主要是收入低的群衆。簡單來説,美國在1970年代之後發生的事件鏈如下:

果糖價格大幅下降 + 脂肪添加量減少 =》 加工食品的果糖添加量顯著增加 =》上中產階級希望避免越來越不健康的加工食品 =》“有機”食品崛起 =》貧富階級的健康差異增大 =》美國精英階級更加不願意改革醫保,負擔下層階級的醫療費用 =》代謝疾病的治療費用上升率特別高

你記得最近有些新聞,說美國的胰島素價格上升了幾十倍,以致很多沒有健保的糖尿病患者死亡嗎?仔細想想背後的因果關係。
2019-12-28 02:33 回复
frank060606
2019-12-27 21:20
抽稅只會增加人民財政負擔,並未減少上癮人口,例如香煙越來越貴,癮君子並未減少

減糖應從教育着手

讀者應該在細讀過既有文章和留言之後才發言,這是《讀者須知》裏已經明白列舉的規則。

這些道理,你雖然不懂,對我來説,不但是簡單至極的邏輯結論,而且已經公開討論過。强迫我反復敘述1+1=2,是非常不禮貌的。
2019-12-28 02:22 回复
Fanboy
2019-12-27 23:56
之前的表达可能有点不准确,我这里说的制糖公司指的是国有化果糖生产或者由发改委同一收购定价,代糖则不归于此范畴,意思其实也是对上游原料动手,做法则是定价而不是收税。不过我重新思考了一下,人为地定价反而会鼓励厂商加大果糖生产而不是减少,最终仅仅是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而并没有减少果糖的消耗量,抽税确实是更加能够达到目的的做法。

终端产品的抽税确实很难,软饮料企业大多是地方政府的财源(软饮料市场非常碎片化,前12强仅仅占有47%的市场,可口可乐排名第二仅占5-7%),而软饮料本身又是大部分群众的消费品,预计会遇到很大的反对声音。如果讨论征税仅仅仅针对工业原料的果葡糖浆(这个是在大陆的广泛译名)的话,应该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共识,其实在2019年上半年国内就已经有一些声音开始声讨果糖了。

我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蔗糖和果葡糖浆对比的问题。您之前提到蔗糖是一个双糖,也就是一个果糖+一个葡萄糖;而用于饮料HFCS 55根据维基的介绍是脱水后含有55%的果糖,其他的大部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单分子质量差距不大,只有11%左右。按照这样算,即使使用蔗糖全面替代现有的果葡糖浆,也仅仅只能降低6-17%的果糖摄取量。果真如此的话,蔗糖是否也需要被纳入征税的考虑?

玉米糖漿的問題之一是它太便宜了,只有蔗糖的一半不到。加徵100%的稅之後,它的價格與蔗糖接近,就會減少加工食品商加甜的動力。別忘了,加工食品到底用什麽成分,消費者完全無法控制。

至於把美國玉米糖漿的市場額分轉移到巴西蔗糖上,當然不見得對代謝疾病有幫助,這只是國際市場經濟供需的考慮,所以我在正文裏沒有討論。

冷飲的問題則在於它的攝取太容易了,尤其是在快餐店,不知不覺已經喝了300卡路里和30克的果糖;更糟糕的是果糖並不產生飽腹感,可樂裏的咖啡因反而讓你越喝越渴、越喝越餓。這是爲什麽美國人在過去40年,平均每頓飯攝取熱量不斷上升的主因;這一點我在正文裏暗示了,或許沒有說得特別清楚。
2019-12-28 02:09 回复
desertfox
2019-12-28 00:33
我覺得應該雙管齊下,預防勝於治療,宣傳固然很重要但是立法也是必須的,因為在這個繁忙的社會不吃加工食品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除了玉米糖漿,加工食品中各式各樣的化學添加物不可勝數。譬如美國農業部經管肉類的食品安全,但是它合法的添加物就有幾百種(9CFR 424.21)。 又如為了預防心臟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去年規定了反式脂肪 trans fat到2021年初必須降郅零。給予緩衝期是因為各類油品加工廠必須添加設備在煉製過程中做到完全的氫化。這看似合情合理,然而美國類鴉片葯品的泛濫每年導致五六萬人死亡, 原因就是FDA一開始就審核不嚴。這樣的只管小不管大,再加上最近幾種Generic medicine 的回收(因為來自印度和中國的原料中含有致癌的物質)讓我對美國的食藥安全信心大失。 現在社會的環境𥚃污染源太多,所以只能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少吃葯遠離醫生,不然就只能視死如歸了。

其實這些現象,追根究底,也植根於70年代後美國富豪奪取政權、强迫政府放棄對企業的監管。FAA尚且能在幾年前快速對737Max認證放行,像是生化這種很難得出定論的科目,怎麽可能指望FDA認真管理呢?
2019-12-28 02:38 回复
schrodingjier‘s cat
2019-12-28 03:30
这是利国(减少医疗开支增加劳动力)利民(提高健康水平) 的好事,但是却有可能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放任自流的民主失败之处的又一明证。

近几年专业营养学研究和大众舆论都开始强调高糖食物对健康的损害,并鼓励健康脂肪的摄入。从这个角度看推行这个法案是有一定民意和舆论基础的。不过中国立法过程,特别是对于这些看似并不迫在眉睫的问题反应较为迟钝,恐怕短期看不到改变。

另外我猜测这个惩罚性税收的分配方式,是收归中央还是给厂家所在地方政府,会成为一个关键。

美國民間的健身風氣很盛,所以營養學、代謝學的知識遠遠領先全球。有興趣的人,很簡單就可以找到已經被無數次證實的資訊,介紹如何長肌減肥。

正文裏討論的不能吃糖(因爲要完全避免果糖)只是第零級的重點,再下一步的第一級常識是長肌和減肥必須兼顧(因爲運動和肌肉是促進代謝作用的主動力),卻又不能同時進行。這是因爲肌肉必須有胰島素才會增長,但是胰島素也會同時刺激脂肪細胞的增肥。所以必須以兩個月為周期,做長肌和減肥的交互輪替。長肌階段是偏重蛋白質的半均衡飲食,熱量攝取高於平衡值,減肥階段則是以脂肪爲主(!!!!!這叫做Ketogenic Diet,其原理是誘發體内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的代謝回路,這樣才能强迫脂肪細胞釋放儲存的脂肪),輔以蛋白質,完全杜絕碳水化合物(沒有葡萄糖,就沒有胰島素),並且把熱量攝取降低於平衡值。當然,運動是不能間斷的,卡路里的總攝取量也必須精確。

對認真的人來説,減肥比長肌要容易多了。搞健美的人,爲了突破人體天然不喜歡長肌肉的趨勢,只好大量使用類固醇;網絡上的肌肉男和演超級英雄的電影明星,都不例外。

取消一胎政策,晚了十年,後果很嚴重。我不希望十年後,又在糖尿病的問題上,有類似的追悔,所以才急著現在就提出這個話題。

至於你提的稅收歸中央還是地方的問題,這不是我能置喙的,但是可以預見會有廠商逃稅,所以什麽樣的規則最方便執行監管,就是最好的選擇。
2019-12-28 04:46 回复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019-12-28 08:48
王先生曾提過,美國藥廠對研發處方藥的興趣遠大於研發疫苗,因為前者利潤遠大於後者,但損失的是整個社會的健康水平。因此預防性的公共措施適合由政府推動。

我憂慮這道理也可能適用於政府官員,即解決已發生或惡化的慢性社會問題,比預防此問題發生更能突顯政績,更能帶給人民正面的感受。一個能預見問題也能解決問題的官員,有動機選擇等問題發生或惡化時再處理,而非事先預防,以此獲得政績及民心,但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 (看觀網上留言就知道,比起徵果糖稅,許多人更推崇開發糖尿病藥)。 我認為解決辦法只能依賴上層官員的無私及遠見,在考核下層官員成績時,更看重有效的預防性施政。

可能有這個現象,不過它的强度遠小於美國體制下財團自私自利的程度。尤其國務院的部門,應該不必考慮粉刷門面,主要是對上級領導負責。

我在正文最後一段所説的,中共有不撒謊的政策,指的也是中央,尤其是對外的宣言;這是和美國的對比。地方政府良莠不齊,越是下層,撒謊的必然越多。
2019-12-28 11:02 回复
狐禪
2019-12-29 14:27
如版主文中所述:果糖除了促進脂肪生成外,另一代謝路徑就是分解成尿酸。而人體排泄尿酸的功能一直是相當好的,所以一般而言不會有太多的果糖變成脂肪。只是現在的飲食吃進太多果糖及「高檔食物」而尿酸又不能及時排除,而且另有一種分解尿酸的脢,在演化中已經剔除(為了在惡劣環境中增加體內脂肪)。因此,尿酸量提高而更把果糖逼向產生脂肪的路。所以,另有一條減肥的路徑就是加速尿酸排泄或分解,改變果糖代謝的平衡方向。如果不想再吃藥,運動及多喝水是最簡單的方式。另外也有人建議一些蔬果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life-style/health-fitness/diet/20-foods-to-keep-your-uric-acid-at-normal-levels/articleshow/20585546.cms

人猿總科是哺乳類中唯一有痛風問題的;這一點我在《猿類的起源》解釋過了。
2019-12-30 01:07 回复
OVL
2019-12-30 09:46
減肥和增肌,我想是現在社會中幾乎人人都希望能夠達到的願望。低糖高脂的飲食方式在台灣也已經有流行一段時間了,但是眾多資訊混雜,且還曾發生長期大力推薦並身體力行生酮飲食的名醫謝旺穎在45歲壯年即因為癌症去世的事件,讓人不禁有些卻步。感謝七公的介紹,想請問不知七公是否願意有系統地將您目前正在進行的減肥增肌計畫公布出來,讓有心追求健康的人如小弟一起共襄盛舉呢!

低糖和運動都是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不論是年輕壯男,還是老太太,都應該采納。我自己是大約五年前,開始有肌腱炎,運動越來越痛苦,後來完全偷懶,也就開始浮腫。今年六月回臺,母親說我太胖了,我申辯之後,她叫我也吃一些我買回去給她的軟骨素,結果立即見效,然後不再有藉口不運動。

至於純蛋白質或純脂肪飲食,就有不小的風險,主要是HDL和LDL可能會失衡。我自己並不夢想成爲肌肉男,又不願意餓肚子難過,更喜歡紅肉和培根,所以並沒有進行長肌和減肥的交替周期,只是控制總熱量攝取,六個月下來,精神好多了。
2019-12-30 12:00 回复
游客 越雷
2020-01-02 09:59
王先生,元旦快乐。顺便催更您两个星期前答应的介绍减肥的视频。另外我想补充一下,作为在校住宿的学生,我一方面有很多时间可以去运动,不过饮食方面似乎只有减少量,没有改菜单的方法,您有什么建议吗?

後來我在留言裏面討論過了:不吃糖、常運動(每天10-15分鐘即可;我不喜歡流汗,所以只做重量訓練)、控制卡路里攝取總量。
2020-01-02 10:18 回复
大粉红
2020-01-09 12:04
作为一个肠胃不好消化不了脂肪的人,增重只能靠吃糖了。我过去觉得添加糖不好,所以喝了很多橙汁,但是现在看橙汁里也是果糖,岂不是也不能喝了?如果说必须要喝糖水的话,添加蔗糖的饮料是不是比果汁对健康还好一些?

吃澱粉吧,消化後就成了葡萄糖。

別忘了蛋白質,最新的研究顯示每頓飯必須有至少20克,否則會喪失肌肉質量,所以可以買蛋白質粉(一般是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如果一頓飯主要是澱粉,就加泡一杯蛋白質輔佐。
2020-01-10 09:18 回复
世界对白
2020-07-17 16:10
替网友提问

王老师好,我最近用低碳饮食+高脂饮料瘦了7公斤。因为瘦的太快+脚有两次抽筋的现象,让我对低碳饮食有点儿疑虑,查到的资料基本是这种食谱对癫痫儿童和糖尿病患者的正面评价,但没有对健康人的资料,我非常认同您控糖的建议,也想请教您对健康人低碳饮食控制体重的看法

我對低碳水化合物(指葡萄糖和澱粉)飲食有很深的疑慮。

葡萄糖是人體所有細胞的主要能源,攝食嚴重不足,固然會強迫造成脂肪的新陳代謝,也會引發一連串其它的緊急反應,其中很多是不健康的。此外,高脂肪飲食必然也代表高膽固醇,這對心血管健康很不利。

我的建議是均衡的飲食,只戒絕果糖和蔗糖,並注重每餐攝取足夠的蛋白質(20克),然後以總熱量來控制體重。另一個需要注意之處是不要心急,體重暴漲暴跌不論背後的原因何在,本身就不是健康的事。建立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持之以恆,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2020-07-18 00:13 回复
sinianhe
2020-09-07 12:20
肥胖和失眠是现代人的顽疾

关于社会健康问题目前我无法写出学术上文章,我就叨叙一些我的个人经历和观点,如果不合适,王博去除即可。

关于肥胖

我继承了我母亲的易胖体质,想减肥,但忍不住看到食物就想吃的冲动和饿了就会烦闷的情绪。我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人的饥饿感是血糖浓度低导致(而不是真的的胃空了),所以对抗饥饿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立即吃升血糖的食物;二是立即无氧运动(例如快速跳绳100次)让身体进入运动模式。虽然很早就知道了这个理论,不过目前在我身上并没有好的成效,也许是我并没有彻底贯彻的缘故。

关于失眠。

我不知是在微博还是这里看到王博说常有睡眠问题。我也自小就有,中学住校的时候经常1、2点还睡不着只能去厕所借灯看书。现在工作以后失眠成了我的大问题,缺乏睡眠导致抑郁。 我目前在长期服用治疗抑郁药物,还把工作辞了来海南冲浪和养生已逾半年。目前睡眠时长足够了,但是睡眠质量依旧不高,记忆力和灵敏度没有恢复,也没有动力提升职业技能。也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进入工作状态。

关于人生态度

这段时间里,我每天像个坏学生一样,不再参与社会贡献,也被排除在社会评价体系之外。虽然我有抑郁症,但我却越来越乐观,因为王博的文章重塑了我的社会认知和人生态度:以前我认为我国内卷化太严重;认为社会混沌如此,个人很难找到最优解;认为生命除了攀比运气,毫无意义。现在我变了,我觉得我应该为社会主义之崛起而努力,就算我失败了,这个主义也不会抛弃我。也许这就是文明的温情吧。



我有一個在紐約長大的表弟,是過去20年來交往見面最頻繁的血親,每年兩三次他會來我家過節或度周末。這個周末是勞工節,他帶著未婚妻來拜訪,見面第一句話是“你瘦了好多”;我說去年夏天囘台灣被媽媽罵太胖,所以不得不開始實踐自己早已明瞭的養生之道,也就是寫在這裏的戒糖和每餐有足量的蛋白質。這真的是很簡單有效的科學辦法,請大家認真考慮。

抑鬱症並不讓患者悲觀,剛好相反,是一般正常人有很强的盲目樂觀和盲從獸群心態,抑鬱症病人只不過是對未來和世界的認知沒有偏頗罷了;這個事實,早就被無數的心理學實驗確認過。問題在於,人也是演化過程的偶然結果,人生並沒有什麽天然的神聖意義,一旦剝除了非理性的盲目樂觀或宗教迷信,自然只能在Hedonism、Nihilism和Cynicism中選擇一個。這裏的關鍵,在於不要問“Why?”,而是該問“Why not?”那麽就容易得到正面的人生觀。
2020-09-07 21:46 回复
世界对白
2020-09-08 23:03
好几个网友都对上一段讨论表示“信息量太大,要好好思考下”,更有抑郁症读者表示“不能理解”,看看能不能展开谈一下。

一位台湾朋友的留言:“最後一段的觀點太顛覆了 小編可以請老王多說點嗎?”

抑鬱症有很多不同的類別,更有許多不同的程度;上次我說得太簡略了,或許給讀者錯誤的印象。

我所指的,是心理學裏的一系列叫做“Illusory Superiority”的實驗,也就是用問卷來調查群衆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最早的知名結果來自1977年Patricia Cross(參見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he.36919771703)詢問一批大學教授他們的智商是否高於同儕的平均,94%回答是的。後來有人對一家大型軟件公司的程序員發問卷,說你是否屬於最強的5%,結果有32%給出肯定的正面回答。這個現象在各式各樣的行業和群體中不斷被複製(我一直懷疑這和文化有關聯:大部分的論文來自美國,印度的調查結果應該很有趣),唯一的例外是抑鬱症病患,大約只有50%認爲自己强於平均。

至於更廣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心理學有Optimism/Pessimism Bias樂觀/悲觀偏見的定義,對抑鬱症的輕重程度也有定量的評分方法(叫做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前者對後者的函數,顯示一般人有樂觀偏見,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有悲觀偏見,但是中輕度患者才是無偏見的理性客觀平衡(參見例如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11011912)。科學家已經追查正常人樂觀偏見的來源為amygdala杏仁體,而抑鬱症的主要生理機制就包括了抑制甚至縮小杏仁體(參見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06280;目前對抑鬱症的機制還沒有徹底的瞭解,一般看法是長期焦慮使腦化學尤其Serotonin失去平衡,進一步促使部分腦結構出現不可逆的轉化,包括杏仁體)。

抑鬱症對生活品質、人際關係和生理健康都有很不好的影響。我並不是說這些患者才是正常的,而是人類因演化自然有樂觀偏見,抑鬱症所帶的悲觀趨勢(亦即不是Bipolar躁鬱症),可以與之對消,給出更精確持平的預估能力。當然極爲嚴重的病患(尤其是有强烈自殺傾向的),已經完全壓倒的樂觀本能,落入悲觀偏見的範疇。現有的SSRI系列藥物效果不錯,讀者如果受抑鬱症所困,千萬不要諱疾忌醫,除了吃藥之外,經常運動(產生Dopamine)和情緒管控都有助益。
2020-09-10 14:10 回复
興中居士
2021-01-24 12:52
王先生您好,

感谢王先生恩泽社会的科普,根据早些年的官方报告(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7/201108/t20110829_124202.html),糖对青少年的肥胖和龋齿问题都有极大的危害;而另一个较为严重的普世性健康问题则是青少年的用眼健康。十年前大学生的近视率就已经高达84.14%。



王先生能否分享一下关于近视眼的见解,因为同样的是充斥很多谎话和利益扎根的领域。我有些问题十分好奇:



1. 王先生觉得东亚相比其他欧美近视眼患病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2. 当前的的各类近视手术是否也是因为利益扎根,但实则风险较高的(比如飞秒切角膜,ICL晶体植入等)

3. 王先生对用眼健康和是否做近视手术有没有建议

沒有研究,愛莫能助,只知道一般人低估了遺傳因素的影響。
2021-01-24 22:16 回复
feinanster
2021-08-18 15:21
回应15樓. 興中居士青少年近视的问题,近年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有多项研究证明,少儿户外活动时间的长短与近视率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简而言之,户外活动少将导致近视率高。但这只是相关性研究,具体的因果关系似还没有明确,一个可能的假说是光-多巴胺假说,即户外光照引起视网膜上多巴胺释放增加,阻止了眼轴增长。在网上搜索两篇文章,其中引用了一些研究,可供参考。https://www.doc88.com/p-7768005736635.htmlhttps://wenku.baidu.com/view/cdc32089453610661fd9f48c.html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里面当然是较为丰富的内容,但尤其需注意的是提到:“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相信是受到近年研究的影响。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BC%E5%90%88%E9%98%B2%E6%8E%A7%E5%84%BF%E7%AB%A5%E9%9D%92%E5%B0%91%E5%B9%B4%E8%BF%91%E8%A7%86%E5%AE%9E%E6%96%BD%E6%96%B9%E6%A1%88/22846721?fr=aladdin
Taizi Huang
2022-04-21 17:05
王博士,您在13楼提到人生路线只能在hedonism, nihilism 和 cynicism 之间择一。请问为什么是 cynicism 而不是概念更加宽泛的 skepticism?另外,您提过人生的意义在宇宙尺度下并不存在,这样的选择属于 nihilism;但如果一辈子求真,有所作为,这样的选择又属于scientific skepticism的范畴,请问这样的冲突如何解释呢?

Cynicism是哲學觀點,Skepticism則是科學態度,我談的是前者。事實上,不論有什麽樣的人生觀,要做科學求真就必須先培養健康的Skepticism。

我並沒有說必須在Hedonism、Nihilism和Cynicism三選一;儒家積極入世、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哲學,是從“Why not”出發可以簡單達到的結論。
2022-04-22 07:24 回复
          
2022-08-27 04:32
 在講一個自身的例子加工食品商人為了追求利潤不擇手段,從小吃到大30多歲得骨質疏鬆症,前陣子去翻去年的醫院體檢報告,去年做全身健康檢查的時候有幾行紅字我不在意,現在仔細看是足跟骨質密度T值-3.5,我上網查了一下T值小於-2.0就是嚴重骨質酥鬆症,但我才30多歲年紀輕輕的.........怎會得這種老人病後來研究學習相關知識,可能原因是吃太多加工食品,這些食物為了保持水份或是吸水膨脹節約肉質成本泡麵、雞塊、加工起司、加工牛肉漢堡片、可樂、水餃、火鍋料、蝦仁炒飯甚至是7-11買來的麵包,詳細看他的營養標示都含有磷酸鹽、多磷酸娜、偏磷酸鈉這些食品添加劑 ,簡稱磷酸鹽類像泡麵為了讓麵體久煮不會爛掉,在麵體裡加入了含磷酸鹽成分的東西,磷酸鹽當中的磷原本是人體必需元素,天然食物都有少量的磷一般來講對人無害,但是加工食品當中的磷酸鹽是化學合成吸收率高達100%,而天然食物當中的磷吸收率只有40%而且我研究後發現添加磷酸鹽的最大原因不是為了讓食物變好吃而是黑心商人可以節約成本提高利潤(等下再來談這點)人體中有一個平衡機制就是為了維持人體酸鹼平衡鈣質和磷的比例必須在一定範圍以內,如果太酸也就是吃太多磷酸鹽就會把骨頭的鈣質溶解出來或變成離子,然後透過新陳代謝排尿出體外,長久下來只要你吃加工食品1~20年得骨質酥鬆症的機率就變恨大,再加上維生素D攝取不足引響鈣質吸收大家有沒有發現,雞塊進烤箱通常會膨脹1.5倍大,其實就是加了磷酸鹽,雞塊為了節省雞肉也就是節省成本,除了加入一半澱粉來充當真肉以外,在加磷酸鹽進去就會讓肉變得膨脹比較大,因此節省了廠商的成本,再來起司片來說,天然起司是高鈣食物,但是早餐店通常為降低成本會使用加工起司,為了節省真起司的成本還加入乳化劑 放下去馬上融化(天然起司比較不容易融化 且售價通常有2倍以上),還有珍珠奶茶裡的珍珠、牛肉漢堡裡的牛肉(看品牌許多廠商早就已經不做純牛肉漢堡片這樣成本太高了)水餃和鍋貼裡的肉都有加入磷酸鹽因為會吸水膨脹的比較大,讓消費者吃起來感覺比較多,甚至有一個低價牌子的鮪魚罐頭都有加這東西(我媽媽為了省成本就買這個低價品牌的)我前陣子仔細看才知道又是磷酸鹽.....還有久煮不爛的泡麵,麵體本身也有磷酸鹽才可能久煮不爛,磷酸鹽幾乎無所不再,連蝦仁炒飯裡的蝦仁也加這玩樣讓蝦仁膨脹3倍大省成本可樂裡面為了增加二氧化碳溶解度也會加入磷酸(每天喝的話高果糖糖漿 長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是另一件事情)研究過後發現為了追求利潤加工食品商人會不擇手段,加上台灣食品安全法規的不嚴格(感覺比國外差)導致這些添加劑被超量使用.......其實完全可以把法規定的更嚴減少使用,有人會跳出來說磷酸鹽無害吃不死人,那可樂高果糖糖漿也喝不死人,香菸也抽不死人,但實際上是每天吃一點長期就必然大幅度增加危害身體,我逛遍全聯、家樂福 7-11幾乎找不到不含磷酸鹽的食物或者非常難找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023-03-07 04:18
最近新開發出的減肥藥似乎在效果上有顯著提升,請問這是否將改變對肥胖相關的公共健康問題的因應方式?

你說的是GLP-1 Agonist吧?確有實效,然而。。。

1)必須終生服用;一旦停用,肥肉又會長回來。

2)GLP-1是控制胰島素在内的上游激素;胰島素的作用甚爲複雜,去搗亂基本可以預先確定會有副作用。

3)戒糖的減肥效果相當,而且果糖不止增肥,還有其他一系列的毒性效應(例如抑制所有細胞綫粒體),GLP-1 Agonist無法解決。

目前是一批Celebrity先自願做白老鼠,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必然會有類似當年“Prozac Nation”的風潮;但30多年下來,醫學界才剛剛發現這些SSRI只對少數人有效,而且副作用大於預期,不是嗎?
2023-03-08 00:17 回复
wsc2879
2023-03-12 13:55
但30多年下來,醫學界才剛剛發現這些SSRI只對少數人有效,而且副作用大於預期,不是嗎? 说只对少数人有用。有什么强有力证据吗?只是一两片论文是不能下结论的。要有至少meta-analysis 一级的的报告。SSRI 并不是对所有人有用。但是说只对少数人。这种提法并不准确。 SSRI 和 SNRI 都有副作用。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SSRI 有好几种种类。每一种都不同。例如很少病人对celexa有不良反应。说副作用大於預期, 也不准确。

據我所知,的確是一個Meta Study,而且不但規模極大,還探索得極深,把製藥商幾十年來挑選數據、以扭曲結論的作爲暴露出來。

你是這個專業的嗎?爲什麽不知道如此重要的新結果?或者我誤解了那個研究?請詳細解釋。



想了想,應該把我所知的一些相關資訊列舉出來。如果我對其有所誤解,請賜教。

1)科普文章《https://www.economist.com/science-and-technology/2022/10/19/how-to-make-better-use-of-antidepressants》

2)數百篇質疑SSRI的論文列表《https://www.survivingantidepressants.org/forum/16-from-journals-and-scientific-sources/》

3)去年新發的兩篇重磅論文,含Umbrella Study《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2-01661-0》和驚動英國輿論的《https://www.bmj.com/content/377/bmj.o1362》
2023-03-14 03:19 修改
wsc2879
2023-03-14 14:25
是的。我是医生。这是我的专业。赐教不敢当。我们可以在此讨论这个问题。既然详细,这一篇回答的篇幅较长。只能分着发。我找了找您说的最新的Meta- study. 看看是不是我遗忘了什么。最新这样的研究我没有发现。不过Kirsch在2008年POLS medicine发表的“Initial Severity and Antidepressant Benefits: A Meta-Analysis of Data Submitted to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用美国药监局 (FDA)发现比较placebo,SSRI 对轻度到中度抑郁效果不明显。对重度抑郁,效果微小。这是2008年的研究结果。自从那以后,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2011年, Paul Vohringer 在 Clinical Therapeutics发表Solving the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question: effect size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这个文章重新分析了FDA的数据和Kirsch还有其他人的meta-analysis。这个研究指出了Kirsch等人论证的瑕疵。Kirsch等人没有考虑到floor effect。 Kirsch发现抑郁症病人病情越严重,SSRI 和placebo效果差距就越明显,SSRI效果越好。Kirsch认为这是由于placebo的效用下降,而不是SSRI有用。他没有考虑到只有轻度抑郁会通过自我调节和非药物治疗会好。重度抑郁在没有药物治疗下是不会好的。SSRI 和placebo效果差距越明显就是SSRI有效的佐证。Vohringer从新对数据进行分析,重新得出结论:SSRI对急性中重症抑郁有效。 Kirsch在他的文章中指出药商将一些没有发布的(unpublished) 的对SSRI不利的数据隐藏起来。2018年, Andrea Cipriani等人在Lancet发表“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21 antidepressant drugs for the acute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将国际上几大数据库关于antidepressant (其中包括SSRI)发布和未发布的自抗抑郁药诞生到01/06/2021的数据汇总。这个汇总研究包括522项研究,总共116477参与者,得出结论:所有的抗抑郁药(包括SSRI)在成人群体使用中,比placebo更有效。

好,你是醫生,我理解你對非專業人員發表醫學意見的自動反感;然而你既然是博客的讀者,就應該也知道我不是普通的非專業人員,我説的話都有堅實的學術憑據,而且用詞盡可能的精確。這裏我說的是“只對少數人有效”,你卻似乎看成“只應該對少數人開處方”,其實邏輯上很明顯是兩回事:即使服用SSRI只有小於50%的機率能產生統計上有意義的療效(實際上是顯著低於50%,參見《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344377/》),但是因爲(1)事先不確切知道個別病人會屬於哪一類,(2)沒有其他更好的療法,那麽拿SSRI來治療絕大多數的病患依舊是合理的。至於副作用,減量過程有危險當然也應該算。

我對就事論事向來不排斥,不過你先是違反《讀者須知》第八條,這是自動禁言一個月,然後又爲了硬拗寫了長篇大論,進一步浪費我的時間,必須追加一個月。如果你沒有足夠自制力的話,可以再次發言,我不介意幫你拉黑。
2023-03-15 07:29 回复
wsc2879
2023-03-14 14:29
以上只是对SSRI有效研究的几个例子,还有更多。 对于您给出的其他一些研究例子。Umbrella Study《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2-01661-0。 这篇在Psychiatric Times 发表的文章阐述的很明白https://www.psychiatrictimes.com/view/serotonin-or-not-antidepressants-work?fbclid=IwAR0szvhl-0rdJYY-CbGrWME8pz79W3qfkEkenRJDGw1V-ybzBdqbSRFBnr8 中文概括: 1.从来没有一个所谓精神病学的整体强调抑郁是直接由一个或更多neurotransmitter 造成。早在1967年精神病学的先驱Joseph J. Schildkraut, MD和Seymour S. Kety, MD就不这么认为。Psychiatric Times文章作者发现在过去30年的美国医学界,没有一个精神病药学的教科书或Peer-review 的文章参考了“chemical imbalance theory”。 2.在过去40多年,精神病学就知道抑郁不是只由neurotransmitter 造成。 3.这个Umbrella study 并没有抓住serotonergic 系统的复杂性。更多的实验正在也需要进行。 4.这篇Umbrella Study的信息对精神病学家不是新闻。从1954年到2017年的其他一系列研究表明5-HT 假设是不确定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人脑有50到100个neurotransmitter,Umbrella study 没有这方面的阐述。 6. 很多药物,像阿司匹林,泰诺,地高辛在很长时间没有被发现起作用原理,但依然被证明有疗效。 7. 参考6,这篇文章并不是研究antidepressant 的双盲实验。从这篇文章是不能得出对疗效结论的。 对于这篇https://www.bmj.com/content/377/bmj.o1362居然能够惊动英国舆论,我深感诧异。在抑郁病人病情稳定后,可以减药和停药,病人抑郁不见的复发,是我2011年上医学院就知道的。共识是停药相比继续用药复发风险要大。至于复发的比例多少,要不要一直用药是一直有争议的。美国医生协会的建议是与病人商讨,具体到病人要因人而异。我看了这个原始研究。里面说“This trial showed patients who discontinue long-term maintenance antidepressants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relapse and withdrawal symptoms, however,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patients can discontinue antidepressants without relapse.” 这个和医学界以往认知和共识是一致的。我不了解英国医学研究风气和生态,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研究会产生轰动。
wsc2879
2023-03-14 14:34
至于economist和其他的文章(没有将economist 文章看全,因为要订阅), 就要谈到安全性。SSRI是处方药,自然会有副作用,当然不可以不经医嘱吃。连长期用Motrin这样的非处方药都会有伤肾和胃出血的不良反应。对病人用药前,医生要明确告知病人药的副作用,如有副作用,如何应对与调正。对SSRI的预期对不同人群是不一样的。一般大众在看完心要宣传后可能认为新药是“神药”级别,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医生不会有这个想法。美国医生的共识是一般来说不会马上用新药。一是新药有可能在后续应用中发现新的不良反应; 二是FDA approval 最多只保证比placebo有效,并不能证明它比市场上的旧药疗效好。 可是自1987年Prozac第一次上市到现在,SSRI 证明其副作用较少,严重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在SSRI很SNRI上市之前,医生用过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CA) 和 MAO inhibitor (MAOI)现在由于SSRI和SNRI对急性中重度抑郁的疗效和良好的副作用,已变成治疗抑郁的首选 (first line)。现在没有医生再用 TCA 和 MAOI治疗抑郁了。TCA 现在一般用于治疗偏头痛和神经疼痛。当年服用MAOI的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不然有可能得高血压急症,会有生命危险。SSRI的大部分副作用可控而且是暂时的。停药,减药或换药就可消除。我的临床经验也证明这点。现在SSRI的很多药早已过专利期。在一般药店,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可以用$40-$50买到一个月的SSRI。没有保险的人甚至可以在一些网上特价药店可以已$10左右买到一个月的SSRI。 所以现在SSRI和他相似SNRI是治疗急性中重度抑郁症首选。对于慢性抑郁还有长期服用还有争议。而轻度抑郁不用药物治疗,通过非药物治疗就可以好转。至于他的治疗原理,和抑郁症病理现在还没有盖棺定论的解释。这是医学界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共识,不是最新突破。 人类的生理系统是很复杂的,而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相较其他学科发展时间短,自然会有更多需要继续研究的地方。
wsc2879
2023-03-14 14:38
顺便谈一下GLP-1 Agonist. GLP Agonist 其实不是新药。他以前一直用与治疗糖尿病。而减重是他的“副作用”。 这个药只是最近被FDA许可正式用与减重。他是处方药,自然有副作用,也有比一般非处方药多的副作用。不过自2005年获得FDA批准到现在,比较其他处方药物,他的副作用较少,对糖尿病患效果良好,除了减重的“副作用”,还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这个是处方药,是用来治病的,不能随便吃。和一般减肥产品不一样。不是一个概念。具体来说:重度肥胖(BMI>30)患者, 和微胖(27< BMI< 29.9 ) 同时患有并发症,在3-6月饮食调节和运动锻炼后,无法至少剪掉5%体重,可建议服用,特别是糖尿病人。。
wsc2879
2023-03-18 12:55
嘿嘿。拉黑就拉黑。谁稀罕。我是不会处处顺着你说。拍你马屁的。你这是封锁对你有意见的言论。让你的粉丝都变成你的cult followers。别以为我看不出来。希望在你删除前有人看到这个。你这个人脾气古怪。要不然你前妻跟你离婚。可惜我以前还给你捐了钱。

你說我古怪,完全正確:世界上事事以是非真假為最優先考慮的人,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非理性或甚至反理性,才是人性的自然。Homo sapiens演化過程中,每次社會規模擴大、分工合作變細,平均腦容積就減小一次,是博客以前介紹過的已知事實。這是因爲一方面,理性邏輯在所有思維模式中是遠遠最困難、最高端、最消耗時間精力的(參考關於AI的既有討論);另一方面,人類社會組織擴大之後,就可以簡單依賴習慣、法規和文化來解除絕大部分人的理性思考負擔。博客之所以反人性而行,在於社會公益恰恰是必須絕對堅持是非真假的重要議題,而在能夠直通執政者之前,有必要先理順輿論、教育知識分子,但這當然只限自願負擔追求事實邏輯巨大投入的少數人。你不願意繼續,是你的自由;而幾年時間下來,博客對你的理性教育徹底失敗,我也的確沒臉收你的束脩,請通過Paypal通知,我會全額退還捐款。

不過把對理性的堅持,也描述成“Cult”“迷信”,就純粹是狡辯術的顛倒黑白了。迷信之所以是迷信,不在於堅持,而在於沒有事實邏輯的根基。因而真正的科學精神,先天就是宗教的反義詞;這是爲什麽我在形容假大空、僞科學詐騙的時候,特別不用“科學教”這個Oxymoron,而是“科技教”的考慮。
2023-03-19 01:50 修改
楊光
2023-03-18 23:57
回20F~

嘿~說不過理,人身攻擊都出來了,還醫生呢,說好的視病猶親,你怎麼儘在傷口撒鹽呢。王博已經很客氣的指出,你思考邏輯的漏洞,Nature那篇報告很清楚的表述血清素主要研究報告沒有提供一致的證據表明血清素與抑鬱症之間存在關聯,也不支持抑鬱症是由血清素活性或濃度降低引起的假設。這麼大型的研究報告,你完全視事實而不見,像個小孩一樣撒潑,還是離開這片理性討論的園地,還給大家一個清靜吧。

另外,捐錢不代表你可以攻擊人或多了不起,請自重。



SSRI的療效,是一個tangential卻又很大的未定議題,我自己也只是讀過幾篇新文章,不敢說100%確定結論,所以才特意把己方的論證根據盡量公開列舉,以方便反方批駁。沒想到還是爲此而引發一個老讀者完全退化成非理性的暴民,是讓人難過的事;大家不用氣憤,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反省自己對事實和邏輯的堅持程度。
2023-03-19 01:07 修改
zaonhe
2023-03-21 22:27
说起Illusory Superiority这件事,我最近刚在国内的大学课上面,作为随堂问题问过学生这个问题,既他们是同学中更聪明的那一半,还是更不聪明的那一半。结果是36%的同学说自己是聪明的那一半,64%同学说是不聪明的那一半。不仅接近客观的50%比例,而且更为谦虚的人居多。我简单查了下相关文献,没有找到过往有关中国人的illusory superiority的记载。同时我也试过其它问题,发现国内学生同样并没有西方人常见的Conjunction fallacy (合取谬误)。这些数据都是anecdotal的,不过过往行为科学的很多研究的确也可能会更注重于西方人会有的语言文化习惯。作为有趣的观察,供王博士参考。

這個anecdote符合我的預期,因爲東亞社會原本就不講求個人主義;升學過程中的無數考試,也强迫學生面對現實;再加上受快樂教育和白左思潮的影響較低,所以儒家的理性傳統還有所保留。

至於爲什麽有自信的低於一半,可能與問卷來自課堂上的老師有關;如果是家長或第三者私下做調查,結果應該會更接近50%、
2023-03-22 03:02 修改
系色
2023-06-30 07:44
关于阿斯巴甜(aspartame)

路透社两名“知情人士”,阿斯巴甜(aspartame)“可能”被列为致癌物。

又是“知情人士”,又是“可能”的,总觉得这文毫无价值,不知王老师你怎么看。

再说,王老师你觉得这些甜味剂对于减少糖带来的公共健康危害有什么看法吗?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whos-cancer-research-agency-say-aspartame-sweetener-possible-carcinogen-sources-2023-06-29/



Aspartame在1965年發明之後不久,就有一篇論文號稱它“可能”有致癌性,此後一直是復查的熱門,雖然其後幾百篇論文都是否定的結果,但因爲媒體炒作,公衆心中的負面印象牢不可破。我並不是說此事已塵埃落定,事實上致癌性研究比其他生醫實驗還要難做,但正因如此,即使有新的一篇論文宣稱“證實”會致癌,也不一定可信。當然我個人一直用的都是Sucralose,但這是多方面考慮之後的取捨,包括味道、熱穩性等等,致癌性問題不是決定性因素。
2023-07-01 03:10 回复
梦游
2024-09-22 12:01
对于我正确认识肥胖控制,我是非常受益于王先生的文章;后续在进一步探索减肥方法和细化认识其中的生化机理的过程中,我也是以本文为起点,并且经过多年的探索后也减肥成功。不过上升到公共卫生议题层面,我个人认为征税恐怕不是一个容易的方法,容易引发强烈的抵触情绪。我自己控糖的主要动力也是基于减肥所带来的形象改善的需要,而非未来持久健康。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推广健康的减肥手段并在过程中解释控糖的必要性在公众接受度上会效果好很多,新加坡目前施行的饮料健康分级措施亦可借鉴参考。另一点在国家层面可以做的是,让国内企业尽早占领代糖产业原料供应及终端消费产品的市场份额及技术研发的前沿,结合欧洲7月份的时候对中国的赤藓糖醇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恐怕国际层面在代糖领域的斗争已经打响了。

四五個月前我第一次在《龍行天下》倡議戒糖的時候,也是以減肥為切入點,就是因爲虛榮的確對群衆具有很大的心理驅動力;不過後來我覺得觀衆和唐湘龍可能會因此被誤導,從而沒有理解到事態的嚴重性,所以上個月才又換囘基本而嚴謹的公共健康角度來討論。其實收稅已經是最弱、最初步的手段了,我的真正建議是全面禁止甜水添加果糖和蔗糖,並發動國民教育來與之配合。
2024-10-18 08:11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