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美國】域外管轄權

2019-01-27 12:27:00

原文网址:https://blog.udn.com/MengyuanWang/124375194



在Trump當選之後,美國對中國的敵對態度完全浮現表面,不再有任何矜持或遮掩;不但在軍事上堂而皇之地把中國做為主要假想敵,在貿易上更是如此。不過我以前已經多次强調過,美國對中的敵視,其實建基於其利用世界霸主地位來牟利已經成癮,所以中國的興起再怎麽和平低調,也會因爲阻擋了美方既得利益階級的財路而招致仇恨。這種仇恨是不分政治派別和出身行業的,所以Trump和他的團隊只不過是試圖傷害中國的力量中最公開、最坦誠的一支。中方在見招拆招的過程中,必須明辨路數,不應把不同的對手混爲一談(例如小布希在入侵伊拉克的時候,把Sunni和Shiite當成同一類的穆斯林)。

以最近樹大招風的華爲爲例,Trump和助手們都以爲5G是重要的下一代工業技術,因而在美國國内完全封殺了華爲的生意,連手機也不例外。在國際上,更以情報監聽的潛在可能為藉口,拉攏親美國家禁用華爲設備。雖然這裏直接出手的是情報系統,但是Trump團隊至少是參與並鼓勵的。然而拘捕孟晚舟的事件,雖然發生在同一段時間、作用在同一個方向,但是類似的表皮之下卻完全是另外一套肌肉脈絡,也就是美國的司法系統,包括FBI、司法部的其他機構以及周邊的律師集團等等。這批人正是美國行政單位中,唯一拒絕Trump收編,並公然與之爲敵的體系,顯然不可能和Trump團隊同謀進行戰術上的緊密協調合作,所以應該被中方認知為一股獨立的勢力。

我在美國30多年,目睹了許多明顯的變化,其中之一是對企業犯罪的處罰。美國原本對白領犯罪就比較寬容,不常徹底追究個人刑責。90年代初的Savings & Loans危機是最後一次有成批經濟罪犯被判刑,從Clinton(他在金融商業界,非常受歡迎,退休後自己、老婆和女兒都可以到處給演講,每次收費10-30萬美元不等;這不是巧合)總統任期開始,被爆發的企業犯罪,更加從寬處理,一般只有媒體剛好特別關注的黑羊(Black Sheep,這裏我指不屬於大財團、也沒有政商網絡的人;如果小財團整個破產了,自然也在此列,例如Enron)才會有個人的刑事責任,否則多是由公司出錢罰款了事。

這些罰款,從80年代的幾百萬美金,增加到90年代的幾千萬美金,到了2000年代,上億的金額也開始司空見慣。量變導致質變,於是司法、立法、行政和周邊的私營經濟都有了與之對應的變化。首先這些企業必須支付巨額費用雇傭律師和顧問(請注意,美國的律師業與法官之間有旋轉門式的交流,顧問則多是從司法部退休的行政人員)來減低罰款數額,很快地連沒有案子的公司也必須未雨綢繆,花錢買心安,這就創造了一個新的有幾百億規模的產業。

美國企業自然不會心甘情願地為律師業捐助GDP(已經增加到整體經濟的4%,即6000多億美元,Corporate Law企業案件貢獻甚偉),所以又轉過來雇傭游説業來修改立法、或者在幕後施加壓力。像是民事上的專利爭議,還屬於一個美國公司對抗另一個美國公司(例如Apple與Qualcomm)的戰爭,企業界無法集中力量來壓制不斷成長的訴訟費用;刑事上的巨額罰款,卻是大家一致厭惡的,所以阻力越來越大。但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建成之後,就有了它自身的既得利益者,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下,也不可能坐以待斃,必然要設法扭曲規則,幫助產業的生存發展。

所以過去十幾年,在這個新產業與美國傳統企業界的兩股游説壓力的共同擠壓下,美國司法部門的企業犯罪案件只能轉向為針對沒有美國國内政治人脈的外國公司。一開始還只是利用既有的法規,例如洗錢或者詐欺這樣的罪名來起訴外國銀行,包括我任職過的瑞聯銀和瑞士信貸都因一點小事而被無限上綱,敲詐了幾億。像是德銀這樣内部管理鬆散的公司,更是美國人眼中的搖錢樹,案件一個接著一個來。外國公司除了雇傭美國本地的律師和顧問之外,基本無還手之力;而這些律師和顧問其實正是始作俑者,最後的罰款只不過是美國政府的抽成而已。

但是任何一個新興產業都不會滿足於只算是穩定的生意環境,必然要試圖創造開擴性的藍海市場。這些律師和顧問原本就是司法系統的行内人,只需要法律上找到一點藉口,在司法的執行細節上就可以運用自由裁量權來做利潤最大化。在司法解釋的擴張上,近年來最重要的發展有兩個,其一是對外國(如伊朗,所以Obama和伊朗簽約,固然是戰略收縮的合理必要,卻面臨强大的國内異議,除了共和黨有思想原則性的反對之外,民主黨人士也不真正熱衷)做經濟制裁,那麽自然有無數國外的大企業會成爲敲詐的理想對象,例如中興和華爲。這裏,經濟制裁和科技禁運固然是老伎倆,其後對外國企業的積極追訴,卻明顯是近十年來的高成長業務。

另一個非常方便的法律工具,是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反海外腐敗法)。這原本是懲罰美國公司在國外付回扣的法案,但是在過去十幾年同樣被轉化為對外國公司敲詐的理想名目。因爲美元的金融霸權,即使是歐洲的公司在亞洲行賄,也幾乎不能避免和美國扯上一點關係,然後即使只是幾十萬的賄款也可以無限上綱,在榨取了幾億訴訟費之後,再用幾億的罰款來“和解”。

2019年一月19日這期《經濟學人》針對FCPA做了兩篇專欄報導(參見《Uncle Sam’s Game》,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19/01/19/americas-legal-forays-against-foreign-firms-vex-other-countries 和《The French Resolution》,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19/01/17/how-the-american-takeover-of-a-french-national-champion-became-intertwined-in-a-corruption-investigation ;請注意,《經濟學人》沿襲英國報業傳統,喜歡用一語雙關的標題,這裏“Game”既可以翻成“花樣”也可以是“獵物”,而“Resolution” 則既是“決議”也是“分解”,更和“大革命”“Revolution”諧音);頭一篇抱怨美國用FCPA榨取了許多歐洲企業的金錢,第二篇則詳細介紹法國的Alstom(阿爾斯通)如何被連續打擊,最後不得不自行肢解、賣身美國GE的過程。這是《經濟學人》少有的誠實揭開美國瘡疤的文章,我想原因是FCPA的受害者主要是歐洲企業,包括了英國公司在内。

從2010年到2018年的FCPA十大受害者,其中只有兩家美國公司,歐洲企業倒佔了六家之多。請注意,這裏列出的只是最終的罰款數額,在歷經幾年的訴訟過程中的各樣花費並不包含其内,平常已經雇傭的律師和顧問更不算入其中。

Alstom的例子應該的確是很典型的。一開始美國人抓到一點消息,說Alstom可能於2012年在印尼賣燃氣輪機的時候用美金付了回扣,於是當Alstom的一名高級主管,法國人Frederic Pierucci在2013年四月到美國出差的時候,就在紐約機場被FBI逮捕,並且被拒絕保釋。在重罪監獄(在美國一般用來關殺人、强盜和强奸犯)被關了幾個月之後,他被威脅19年的徒刑,所以只好乖乖認罪;然而他犯罪的唯一證據,仍然只是討論行賄的電子信函cc了給他而已。

但是Pierucci其實只是美國人勒索贖金用的人質,所以認罪一點用都沒有,反而先後又有三名其他主管進牢,其中最後一人在2014年四月23日在美屬Virgin Islands度假時被抓。還好Alstom的總裁深明大義,在2013年的夏天開始和GE談判,準備把整個燃氣輪機部門賣給美國;到2014年四月24日,出售案公開,從此不再有主管被逮捕;2014年六月正式簽約,Pierucci隨即被保釋出獄,不過仍然被限制出境。

到了2017年十月,美國人在賺足了律師費和顧問費之後,要求以高達7.75億美元的罰款來結案,而且不准Alstom依約讓GE來負擔,爲了施壓,Pierucci又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關囘牢房,最後Alstom不得不妥協,並且把自身剩下的鐵路業務也打包準備賣給Siemens,這個合并案還在被歐盟審查之中。

在17世紀,英國試圖從西班牙手中奪取美洲的財富的時候,直接雇用了海盜,給予任命狀(Letter of Marque),可以以大英海軍代理人(Privateer)的身份,對西班牙的商船進行無限“戰爭”。這次美國司法部發傳票,利用加拿大的引渡條約來逮捕孟晚舟,基本上和英國海盜一模一樣,是一方面從事國與國的鬥爭,另一方面有中間人大舉自肥。它與Trump挑起的貿易爭端是相互獨立的,而且因爲幕後的黑手隱藏太深,解決起來反而更加麻煩,不可不慎。長期來說,中國可以設法與歐洲聯手,訂立國際規則,限制美國人的壓榨金額;但是短期來看,華爲的麻煩才剛開始,美國人的追殺只怕是沒有下限的。

【後註】近三年前,當我爲了將《美國陷阱》一書介紹給華語聽衆而寫這篇正文之時,並不能確定孟晚舟綁架事件會有美好結局,連自己的努力是否會有任何影響都無法預見。現在人質終於平安返國,而Alstom的遭遇也已早已成爲中國人的常識。今天看到《CGTN》的特別節目(參見《Huawei & Alstom: A tale of two companies》;中方外宣不得法,也是我曾經反復批評的話題,過去這一年,《CGTN》似乎有開竅的跡象,可能也吸收了一些我的建議),發現其論述、甚至用詞都源自我的文章和在《八方論壇》的談話,覺得很欣慰,在這裏和讀者分享。

7 条留言

貓靈子
2019-01-27 18:15
  王兄,現在看來要制止美國川普政府的妄動,中國可能必須要在軍事上與俄羅斯聯手,同時在外交與經貿關係上與歐盟結盟,個人估算美國經濟要出問題,至少還要半年左右,這半年美國對中國在談判上勢必會步步進逼,加上川普政府在政策上的不可預測性太高,這半年中國政府不好挨。需以極大的耐性,設法消耗美國的力量,等美國的外交經貿攻勢頂點過去,才能著手反擊!

  但是歐盟這些三流老貴族,一個個游移不定,同這幫人合夥的風險很大,而要他們作壁上觀,不參和到中美較量中,會不會比較簡單?但個人也怕他們最後參加對華圍剿,這幫既得利益列強組成反華包圍網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在Trump任内,歐洲雖然想要爲其鷹犬也不可得;但是下一任民主黨總統就有大概率會和歐日澳聯手對中。所以Trump的貿易戰其實還算好事。
2019-01-28 02:26 回复
大一統理論
2019-01-28 19:51
列寧認為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帝國主義出了本書「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你只要想一想「美國麥當勞的工資為什麼比印度麥當勞的工資高20倍?」就明白了,因為有跨國剩餘價值的轉移,因為最底層的工人也分配到了剩餘價值,而已開發國家中的資本家就拿從國外賺來的剩餘價值去收買他們的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勞工貴族」,因而表現為已開發國家的勞工收入水平比較高,資本家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完全有理由收買他們,因為歐美國家國內存在工會,比如說「美國麥當勞工人的工資是印度麥當勞工人的20倍」,即使考慮購買力平價PPP也相差5~10倍,並不是因為美國麥當勞工人比較努力和聰明,因為是同一家企業的大致相同的工作內容在不同國家卻有不同工資,理論上印度和美國麥當勞員工他們勞動價值相等,做相同同樣的工作卻不同薪資,同工不同酬,理論的核心是不平等交換,即外圍和半外圍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用較多的本國勞動換取較少的外國勞動。即向核心國家無償輸出剩餘勞動,用通俗的話講,就是「進貢」。不平等交換的途徑主要有如下三個: 較早開始資本積累的國家(核心國家)具有較大的資本存量和資本有機構成,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其產品以高於價值的生產價格交換,而外圍和半外圍國家產品的價值卻高於生產價格。因此,核心國家的產品包含價值(無差別人類勞動)較少,半外圍和外圍國家產品包含價值更多。故而國際貿易中核心國家事實上在剝削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剩餘勞動。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的部門,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低的部門。 核心國家佔有較先進的科學技術,並通過知識產權等方式強化技術和准入制度等的壟斷。這種壟斷主要被現有國際分工、市場份額、軍事和地緣政治霸權等因素所鞏固。核心國家由於佔有了這些先進的生產資料和壟斷了市場份額而佔有了外圍半外圍國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即免費勞動,如專利費和品牌溢價等。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地主階級,外圍半外圍國家的資本家階級則類似於租地農場主,核心國家獲得的壟斷收入則相當於地租。 第三種情況則是由於外圍半外圍國家勞工組織較弱,環境保護較差,金融市場不完善,跨國公司可以規避諸如工傷賠償、保險、教育、污染治理、金融監管和部分稅收等成本,以低於當地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價格支付工資。這種勞務外包、產業轉移和金融投機的本質是剝奪性的原始積累,即以不可持續地壓榨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勞動力、自然資源和破壞社會安全網絡的方式來攫取超額剩餘價值。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這相當於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掠奪。 對於外圍半外圍國家來講,該國統治階級對待上述三種途徑的態度和政策決定了該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基本國策。任何強化上述三種途徑的政策,都會強化核心國家對本國剩餘勞動的搾取,鎖定本國外圍或半外圍地位,這是充當國際資本在華利益代理人的買辦資產階級國策;任何對抗上述途徑的政策,都會弱化核心國家對本國經濟和政治的控制,嘗試突破外圍半外圍地位,乃至改變世界體系格局。 一個國家內的民族資本主義是以另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隊伍擴大和更大程度的壓迫來實現的

你所留的這些論述,並非沒有道理,但是我的博客不是別的作者長篇大論的合適地方。這裏的留言欄是專爲與讀者互動、深入討論正文内細節的,所以請尊重其他讀者,不要占用太大的空間。
2019-01-29 03:38 回复
desertfox
2019-01-29 09:44
王先生本篇的論述我大部分同意, 除了歐盟的態度這一點; 他們會不會加入圍堵中國? 我其實是偏向於肯定 (白種人的優越感). 只是川普一陣王八拳他們現在無所適從, 但是從大地方看, 譬如市場准入這種問題和在意識形態上不斷的非議中國, 他們對中國的戒心並不比美國少. 但歐洲人是重商主義, 中國的國內市場規模越來越大, 這塊肥肉棄之可惜. 所以我覺得他們現在是走著瞧, 反正到時候如果中美之間大打貿易戰甚至起了軍事衝突也不干他們的事, 一切以有利可圖為著眼點. 其實我這種說法對照上面所說看來是很矛盾, 但我認為實情就是如此. 倒是中國周邊的國家地區包括日韓台紐澳因為地緣的關係, 他們最好腦筋清醒一點. 中國不可能把改革開放的成果隨隨便便就放棄, 歐洲太遠美國太強, 但這些周邊的國家如果不識趣也參加圍堵, 那最好皮繃緊一點. 我雖然不喜歡習近平, 但也相信他絕不是吃素的. 美國人搞圍堵就是剪邊和四面烽火, 我就不相信中國會不懂得以其人之道還諸其人, 現在的隱忍只是還想多蓄實力而已.

歐洲的確是被種族主義傳統和美國間諜滲透,控制得死死的,對與中國合作,始終嗤之以鼻。

不過這次Alstom事件,英語世界雖然剛剛開始知覺,在法國卻在Pierucci出書之後頗有波瀾,Macron如果不是因爲黃背心的事,可能就會有所動作。中國若能趕上時機,要和Macron達成一定的共識,並非不可能的事。
2019-01-30 07:48 回复
無知者,無畏
2019-01-29 19:31
我最初的判斷是,米國佬抓捕孟女士是因為和華為搶5G的生意搶不過而出的橫招。現在從王先生提供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到,實際上米國很多的財經菁英為輕易獲得商業利益,通過跟米國政府的軍事,外交,和司法力量合作,對一些肥羊進行直接宰割。每一個以上列舉的10個案子,每一個案子都應該是有一個案子的策劃人和出資人,從目前已有的信息來看,加拿大是這個案子的合夥人之一。這個商業模式是:一些鉅資擁有人發現,通過出資跟米國政府部門合作,通過軍事,行政和法律手段直接對目標進行洗劫,是一門非常好的生意。

最近除開華為的孟女士以外,另外一個案件是委內瑞拉,直接扶持代理人推翻馬杜洛政府而控制委內瑞拉的石油資源,這也是一門好生意。

操作得不太成功的,是顛覆利比亞項目,我估計那個投資人沒有想到最後出現無法預料的情況。

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妙處,就在於參與者不須要直接合謀,每個人只想著自我利益最大化,結果自然就達成複雜的分工合作。

這裏GE不必直接參與,只要擺出它手中的國會議員和法院人脈,在幕後主導起訴Alstom的那批司法部官員、律師和法官,自然就要看它的面子、把好處送給它。
2019-01-30 05:08 回复
浮雲過客
2019-02-10 14:04
我倒是建議,中國也實行域外管轄權吧!我不信美國敢怎樣。



這裏,中美有根本性的不同:中國是貿易型的經濟,美國卻可以靠强勢美元,用印鈔機印出來的白紙交換其他國家的勞動成果,是掠奪型經濟。域外管轄權對美國來説,只不過是換一種掠奪方式;由中國來用,卻會嚇走貿易對象。
2019-02-11 04:23 回复
Brian W.Y. Chen
2019-06-01 00:51
美國的司法就是笑話

書我看了,Alstom的總裁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最後決定妥協的原因沒有任何高尚的情操,單純是因為下一個會被起訴的就是他。而且他一開始就放棄了Pierucci,為他找三流律師,Pierucci一被迫認罪就不再幫付律師費並且把Pierucci開除、沒有申報已有的高階主管法律責任險,讓Pierucci好長一段時間都是沒有律師的狀態在牢裡獨自奮鬥...最後這個總裁領了數百萬歐元離職金安全下莊。看完這本書讓我未來不會想踏入美國一步...

會積極把國家工業的珍寶出賣給外人的,還可能是好東西嗎?

美國是局内人(亦即有錢有權有關係)的天堂,基本沒有任何制約。
2019-06-01 04:05 回复
shawinne
2021-09-27 16:05
.

孟晚舟回国,会是用什么筹码交换的?我不信美方会首先主动的释放善意。再说,拜登政府能按这司法部低头吗?



想不出有什麽重要籌碼對雙方都合適。

Attorney General對與總統個人無關的公共議題,當然必須服從指揮。
2021-09-27 22:35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