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3 09:48:00
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環境,空前的複雜,全球資訊流通又很快,各式各樣的消息充斥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很難仔細去想清楚所有現象背後的道理,連要判斷它們是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常態,或者只是歷史上的偶然,都不是可以輕易做到的。畢竟地球上的各種現象真正是以億兆計,即使是機率小於百萬分之一的事件也可以找出許多。如果是小事,我們還可以簡單地數一數出現的次數來估計它是否是隨機事件;如果先天就只有有限的樣本,那麽原本是偶然的事也很容易被誤解為正常合理的。
自從Galileo在1610年發明天文望遠鏡,美麗的土星環就成爲太陽系的標志象徵之一。後世的大型觀測站又在1977年確認天王星也有類似的環,至此太陽系的四個Gas Giants(氣態巨行星,即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中有了兩個環,於是原本從動力學(Dynamics)角度出發,認為行星環在長期來看是不穩定結構、所以應該是一個歷史偶然的觀點,受到修正,科學家和科幻作者開始懷疑這些環在其他星系也是相當普遍的。
不過本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佈了最新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土星環的確是一個不穩定、所以很短命的現象,與太陽系至今46億年的歷史相比,它只能持續1-4億年的壽命。換句話說,人類的演化剛好撞上了土星環存在的短暫期間,這個機率是小於而不是大於1/10的。
美麗的土星環,和月球這樣相對巨大的衛星一樣,是機率小於1/10的偶然現象
我讀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很自然地聯想到富士康。這是因爲商業界的競爭成敗,運氣的因素遠大於一般媒體的報導或者讀者的印象。絕大多數的成功企業,都是在正確的時間站在正確的地點(Right place, right time),也就是風口上,才得以稱雄一時。如果你去采訪這些企業家,他們當然不會承認或甚至理解這一點,總是細數他們的翅膀有多麽地堅强、鼓動的節凑有多麽地美妙。所以我從來不讀企業家的自傳:他們絕對不會提到任何違法犯紀的往事(即使是演藝人員如成龍,他的新自傳説了實話後,輿論反應也不好,但是我覺得他的誠實是值得鼓勵和尊重的),就算是合法的策略和經驗,他們也總會主觀地為自己貼金。
富士康的成功,也如同土星環一樣,剛好切合了Apple的快速崛起和中國成爲世界組裝基地的一個偶然的短暫時窗。在2000年左右,電子消費品市場是由自有生產綫的歐亞品牌和只做營銷的美國廠商(如Dell和HP)+亞洲的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s,即設計加製造的一條龍服務;這些ODM自然也會試圖建立自己的品牌)的組合體來瓜分的。Apple在iPhone上的成功,把世界產業鏈打回了上個世紀OEM(原始設備製造商,不做高端設計,只做組裝)純代工的時代。而中國在2001年進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的這個歷史性事件,又使得在中國建立以十萬人計的大型工廠來從事低端、低利潤的組裝工作,成為一個大風口,於是富士康得以展翅翺翔。
然而這樣的機遇,原本就不可能長期持續。Apple在智能手機的創新上,早已疲態畢露,現在根本無法在性價比上與對手競爭,只能把產品當做奢侈品來擡價以維持整體利潤,但這在電子消費品市場是殺鷄取卵的自殺行爲,銷量和供應商的利潤必然都會快速而嚴重地萎縮;而韓國和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則代表了新一代的垂直整合企業模式,對低端代工廠商的生意貢獻有限。富士康在這種背景下,原有的利基面臨了大環境的擠壓,唯一的出路,在於將當前的利潤投資在新的產業上。郭臺銘並不笨,在幾年前就下了決心要不計代價來做企業轉型;在小規模地嘗試了一些其他產業之後,他最終的選擇是顯示面板,然後才有了收購日本Sharp和在美國建造面板生產綫的大動作。本周消息傳出,他更進一步要在深圳建廠、生產面板所用的芯片。總而言之,郭臺銘最近的這些大規模投資,在戰術上是明顯的進攻,在戰略上卻是守勢下被迫而爲的。然而面板是《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之一,在可見的未來都會是紅海市場,富士康的轉型將會有相當的困難。
我在過去四年多,曾多次討論過西歐文明在過去500年崛起和稱霸的因素,基本上也是一個類似前述例子的偶然:是因爲大西洋遠窄於太平洋,結果在15世紀人類科技進步到能做越洋航行的時候,是西歐而不是東亞能夠開始大規模殖民,而如此產生的天量利潤和巨大市場最終誘發了工業革命,然後才有了科學、技術、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高速發展。
下一個偶然,則是美式民主本身。殖民和工業革命,賜給英國100多年的霸權,並不代表英式民主制度有特別的優勢;實際上,在一戰前,德國追趕英國的速度,證明了英式體制絕不是最優的。同樣的,美國身處兩洋之間,佔有著洲級的豐富資源和人口,以及無與倫比的戰略安全態勢。在英、德不智地打出兩次全面戰爭之後,美國不但本土完全不受蹂躪,反而漁翁得利,獲得了幾乎所有高級產業的獨佔。然後又幸運地有羅斯福這樣高瞻遠矚的領袖,安排了必勝的冷戰,使得西歐自願成爲永恆的附庸。這樣的順利經歷,不止是一個大風口,事實上是三、四個超大型龍捲風接連而來,別説是豬,就是Titanosaur(泰坦龍,重約70噸,可能是地球歷史上最大型的陸上動物)都能飛得很高興。所以美國的成功和它政治體制的適航性(Air Worthiness)沒有什麽太大的關係,而所謂美式民主是一個普世價值的胡扯,除了做爲忽悠、肢解蘇聯的手段,也沒有什麽實際上的意義。
今天的討論到此爲止,我想順便祝賀大家新年快樂,並且對所有在過去四年裏支持我的讀者們致謝。至於在我的Paypal和支付寶賬戶的贈款,這些錢不但有實際的用處,而且幫助我剋制自己偷懶的趨勢,提供了又一個激勵我寫作的動力。尤其是北海懶農、Curtis Wang和Sanyu Ye三位,你們的贈款數額超乎尋常,我在此特別道謝。
【後註一,2022/09/16】昨天《Science》刊出MIT天文系教授Jack Wisdom的新論文(參見《How Saturn got its tilt and its rings》),提出了土星環構成機制的最新理論,認爲一顆外衛星在1.6億年前被土星和Titan的重力聯合起來撕碎,殘骸在一億年前重新凝結成爲土星環。這個假説能比以往的主流理論(亦即小行星碰撞論)更完美地解釋許多細節,所以可以預期將會取而代之,成爲未來幾年科普文章的常見話題;不過證據還沒有强到可以“基本確認”的程度,有待進一步的觀察研究,這裏可能包括下一個世代的土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