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00:04:00
我在前文《中文在臺灣》曾經提過,語言的首要作用在於表情達意。很不幸的,這個世界的現實是人類社會被分裂為許許多多不同語文的使用者群體,要互相溝通就必須做翻譯。然而不同的群體可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環境,這時完美的翻譯就基本是不可能的。例如游牧民族自然會對牛馬的各種細節有特殊的字匯,Eskimo對雪的描述也必然比臺灣人詳細。
即使是全人類共通的概念,翻譯起來也不會是100%精確,簡單而基本如“Fire”,中文固然只能翻成“火”,但是英文裏“Fire”也可以代表“開除”或“射擊”的聯想,就不可能在中文裏表達了。
因爲語言是下到日常生活、上至學術研究的重要工具,隨著每個群體内部的特有經驗和互動,他們的詞匯自然會逐漸帶上額外的意義,長期下來,甚至可能面目全非。我在前文《放任經濟學的邏輯謬誤》裏,討論了“Liberal”的涵義;在這裏我再補充一些看法:“Liberal”原本是“政治自由”或者“政治放任”的意思,亦即是專門相對於公權力的個人活動空間,但是在過去3、400年歐美的使用下,逐漸偏轉為社會、種族、宗教和倫理上對傳統規則的抵觸和放任,在美國尤其如此,所以有大約一半的美國人認爲“Liberal”是一個髒字。如果它真是“自由”的意思,怎麽可能有這麽多人把它當成一個負面詞匯呢?因爲“Liberal”意義的轉變,美國人還特別發明了一個新字來專門代表政治上的自由放任,也就是“Libertarian”;如果“Liberal”是“自由”,那麽“Libertarian”又是什麽呢?
上面這個例子,也示範了翻譯時的一個重要考慮,就是詞匯携帶的正/負面印象。“自由”是幾乎絕對正面的字眼,“Liberal”卻是很有爭議性的,所以我認爲“放任”是遠遠更貼切的翻譯。
中文因爲它獨有的方塊結構和字與詞的層次差別,特別鼓勵可以完全互相替代的同義字,例如“睡”和“眠”、“沐”和“浴”。英文則剛好相反,每個小學生都被教導同義或類義字不能堆叠使用,其結果是英文裏幾乎沒有可以完全互相替代的同義字,絕大多數的所謂“同義字”(“Synonyms”,其實應該翻成“類義字”)在實用上都有一些差別,所以英文的詞匯在中國人眼中,往往是不必要的精確,携帶了額外的資訊,這些細微之處當然在翻譯時,就很容易造成困惑。例如英文裏的“Bath”如果被翻成“洗澡”,就失去了它只適用於“泡水式洗澡”的特別意義。
我的思考習慣講求盡可能遵循絕對精確的邏輯,所以翻譯上的這些天生難處,對我的寫作造成額外的困擾。我的解決方法是除了盡我所能尋求最恰當的字匯之外,也盡量把原文與中文並列,如此一來有能力閲讀原文的讀者,自然就不受翻譯的限制。在人名、地名、書名和其他特定名稱上,還有方便他們去進一步搜索其他參考資料的考慮。而音譯不但沒有固定的規則,也自動失去所有的實際含義,所以我一般直接避免。例如Cappuccino,是意大利文“小帽子”的意思,指咖啡上面還有一層白色的牛奶泡沫,如果變成“卡布奇諾”,不但喪失了原意,只見過原文的中國人,中文再怎麽流利,也不見得猜得出它是什麽。
如同我在前文《軍隊單位的誤譯》中解釋的,不精確的翻譯又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會造成實質誤解的,上面所討論的都屬於這一類;另一種是無關宏旨的語法細節。正因爲語言的首要目的是表情達意,我對前者錙銖必較,對後者卻是大而化之。不過我也瞭解社會裏不全是習慣邏輯思維的人(否則保養品的市場就不會這麽大,軍事論壇上的發言也會少得多),不能要求大家都有同樣的態度。即使在科學專業之内,也會吹毛求疵,一些約定成俗但是無關宏旨的語法,如果不去遵守,仍然會惹非議。下面給兩個例子。
我們寫溫度的時候,一般説是攝氏20度,在英文裏就是20°C。這是因爲在18世紀,Anders Celsius和Daniel Fahrenheit定下他們的溫度測量規則的時候,熱力學還沒有被發明,所以物理學界還不明白溫度和長度或時間一樣,是一個基本物理量,結果Celsius和Fahrenheit都只把他們的定義方法視爲一個工程上的經驗準則,那麽就很自然地加上了“度”,就像測量地震、海況和風力用“級”一樣。在1954年,國際計量大會(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法文Conférence générale des poids et mesures,所以簡寫為CGPM)定義新的基於絕對溫度的計量方法時,不但改稱為“Kelvin”,簡寫為“K”,而且把“度”也取消了。但是很多非物理專業的媒體,想當然爾,會說“300°K”;嚴格來説,這是錯誤的,“300K”才對。當然300K真的就是150K的兩倍熱,這是攝氏和華氏都沒有的性質,但是一般人使用Kelvin的時候,並不會想要用上這個性質。
順便提一提,剛剛在2018年十一月16日,國際計量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Weights and Measures,ICWM,這是CGPM的常設執行機構)把質量、溫度、電流、摩爾數都重新定義(7個基本物理量裏面,時間、長度和光度以前就已經“現代化”過了);原則上是進一步從工程的視角轉爲物理的觀點,細節我就不討論了。
另一個非專業人士往往會搞錯的,是速度的標識單位Mach(馬赫)。我說“標識單位”而不是“計量單位”,是因爲雖然速度是一個物理量,但是嚴格來說,馬赫並不是速度的單位,而是速度與音速的比值。換句話說,速度是一個“量”(Dimensional Quantity),但是馬赫卻是一個無量值(Dimensionless Quantity)。科學界的規矩,是計量單位放在數值之後,例如2米,但是無量值的標識單位放在數值之前,所以是馬赫3,而不是3馬赫。
從英文的文法來看,因爲馬赫不是量,它遵循的不是3 Apples(三個蘋果),而是像Season 3(第三季)或者Platform 9¾(第九又四分之三號月臺,來自Harry Potter小説)這樣的語法結構。換句話説,“馬赫3”其實是“第三級音速比值”的意思。美國人討論龍捲風的時候,說“Category 3”(“第三級”),也是同樣的思路。
有趣的是,後來《Star Trek》(《星際迷航》)幻想超光速飛行的時候,學著“Mach 3”的語法,發明了“Warp 3”這樣的速度標識,但是“Warp”顯然不是一個比值,所以它是否真是個無量值,很難説。當然,要在科幻作品裏面找邏輯,純屬浪費時間,我們把它當做一件趣談也就夠了。
【後註】今天是2019年二月27日。一天前,印巴爆發了空戰,巴方宣佈擊落兩架“Aircrafts”,結果中文媒體統統翻譯成“飛機”,所以大家都以爲是兩架戰鬥機。但是印方只證實損失一架Mig-21和前往救援的Mi-17直升機。懂英文的讀者看到這裏,應該已經明白真相:英文的“Aircraft”其實是“飛行器”的意思,所以兩邊的説法,並沒有任何衝突。
另一個誤譯,在於印方被俘飛行員的官階,他是“Wing Commander”,這在英國軍系裏面,是空軍中校。大部分正統媒體翻對了,但是也有人直接説是“聯隊指揮官”,這就錯了。“Wing”在美國軍系裏是聯隊,管轄“Group”大隊;但是在英國體系裏,兩者是反過來的:“Group”是聯隊,“Wing”才是大隊,所以“Wing Commander”即使只照字面翻譯,也應該是“大隊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