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文化】表亲与Cousins

2017-07-13 14:36:00

原文网址:https://blog.udn.com/MengyuanWang/108908819



上周我到洛杉矶去出席表外甥女的婚礼,新娘是我表姐的大女儿。我和这个表姐一起在臺南长大,她像是亲姐姐一样。这个表外甥女小时候叛逆性强,12嵗就非要离家到美国读书不可,刚好美国排名前列的寄宿学校多在我家邻近(即三小时车程内),所以我帮忙带她去看了几个主要的,后来她进了康州的一个名校,毕业后留在美国念大学和研究所,从柏克莱拿到硕士学位后在旧金山工作。新郎是她大学的同学,洛杉矶出生的亚裔,现在刚好回老家在南加大读博士,所以婚礼就在洛杉矶举行,也没有回臺湾再另办一次的计划。

婚礼在Bel-Air Bay Club举行,总共花了15万美元,我因此对新娘做了批评教育。美国的婚礼由女方出钱,还好我没有女儿。

参加婚礼的亲属,在新娘这边,除了她的父母、祖母、妹妹和表妹从臺湾来之外,就是她父亲旅居新泽西的妹妹一家和我们。我的儿子一下子有了好几个大约同龄的玩伴,很是开心,但是他也困惑于这些Cousins到底和他的血缘有多亲近。中文里的各种亲戚称号太过复杂,他早已放弃学习的希望,但是英文的Cousin也有好几个不同的层次,他对这些分类很好奇。

其实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词匯只适应于个别社会,无法简单地翻译。Cousin一般被翻成“表亲”,事实上并不确切。不过这和臺湾把Cookies翻成“饼乾”(Cookie专指类似广东杏仁饼的“松饼”,“饼乾”通常应该是Crackers)或者“橘子”翻成Orange(Orange是“橙子”,“橘子”是Mandarin;橙子其实是橘子和柚子的天然混种之一)的错误不同,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完全精确对应的字匯。

中文里的“表亲”,汎指除了很亲近因而有专门名称之外的所有异姓亲属,包括血亲和姻亲。这当然反应了旧中国社会对父系宗族姓氏的重视。英文里的Cousins也是除了Uncle、Aunt、Nephew和Niece之外的汎称,但是不在乎同姓与否,却不包括姻亲。“表亲”和Cousins都是用来规范近亲通婚的依据,它们定义上的差异,主要来自对近亲通婚的规则差别:古代中国社会容许表兄妹通婚,而西方社会却比较精确地考虑First Cousins、Second Cousins等等。

精细来説,First Cousins是有至少一个共同祖父母的表兄妹,Second Cousins则是有至少一个共同曾祖父母的表兄妹,等等。平均而言,First Cousins通婚,出现隐性遗传缺陷的机率仍然不小,所以许多现代西方社会不容许(当然古代的贵族为了保持“血统纯正”,不但会鼓励First Cousins通婚,甚至兄妹结婚的例子也是有的)。Second Cousins通婚就比较常见。至于Third和Fourth Cousins,西方学术界曾用老鼠做过实验,发现他们生育后代的存活机率反而略高,不过统计上意义不大,所以不一定真有什么优势,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无需禁忌。

中国式的家族观念,除了明显地偏重父系之外,还对世代有严格的重视,所以远房表姑侄恋爱却不能结婚的,有时会上新闻。西方社会不在乎不同世代之间的通婚,这也反应到词匯上:代差只是用附加字来标明,差一代是“Once Removed”,差两代是“Twice Removed”,等等。例如我是新娘的表舅,她是我的表外甥女,但是在英文里,我们互相只是First Cousins Once Removed,她和我的儿子则是Second Cousins。

是否包括姻亲的差异,同样来自近亲通婚的规则差别。姻亲没有基因重复的危险,所以完全没有通婚禁忌的需要。中文里的表亲,已经表明了这一点,所以涵盖姻亲并不影响规则。英文里的Cousins却必须分别Degrees(等次),既然姻亲等同无限大等次,那么就不应该算进Cousins里面,因而英文里只有Cousins in Law一词,指的是Cousin的配偶,至于这些配偶的血亲,则根本不算是Cousins。例如前面提到,新娘姑姑一家的表弟妹是她的First Cousins,她又是我儿子的Second Cousins,但是我儿子和那些表亲却完全不是Cousins。

古代中国社会的近亲通婚规则,主要反应了父系宗族社会结构,对基因重复的估算并不准确,所以现代改用亲等。一等亲是平均而言,有1/2基因重复的亲属,例如亲子或者兄弟。二等亲则是平均而言,有1/4基因重复的亲属,例如祖孙或者叔侄。三等亲是1/8,四等亲是1/16,等等。所以First Cousins是三等亲,First Cousins Once Removed是四等亲,Second Cousins则是五等亲。

前面说“平均而言”,是因为兄弟姐妹虽然出自同一对父母的基因库,却都只得到一半,彼此之间是否重复,随机差异很大,从同卵双生的100%重合,到理论上完全不同,都有可能。但是平均来説,重复率是50%。亲子之间,则必然是50%重合。如果是Half Siblings(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那么重复率是1/4。总之,血亲的基因重复率,平均来説,永远都是1/2的整数幂次。随着基因技术的进步,这种简单的估计可以被精准的基因解码来取代;这或许对社会结构里表亲和Cousins的观念会有长远的影响。

5 条留言

李大叔
2017-07-13 00:00
好久不见王先生,希望您生活中一切顺利。结尾看见关于基因概率的问题瞬间感觉回到了高中时代算生物课的有关基因的问题。不过人类的还算好计算的了,毕竟人类是二倍体生物,如果是植物这样的多倍体就容易出难题了。不过有时候我感到奇怪,为什么作为最高级生命的人类是二倍体而低等生物的植物大多是多倍体?我不知道这样比较是否恰当,就像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区别,十六进制这样复杂的语言才是常作为高级编程语言的首选。有时觉得二倍体的属性只会阻碍人类向着更高阶层的生命形态发展,基因也确实像程序,只是所有生物都不知道编程员是谁。。。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的猜测是动物可以藉机动而更换环境,植物只能靠下一代的基因变化来适应环境的改变,所以后者的基因结构必须有更大的弹性。

当然人类有了工具和文化之后,在“适者生存”的过程中,对基因的依赖更低了。
frances
2017-07-14 00:00
I think it's originally an English tradition that wedding/reception being paid by bride's parents, same tradition in NZ although not many who still follow such practice (unreasonable and silly in my view for modern days), usually half /half....although in some ways maybe i agree that bride side should pay for a larger portion because most of them time it's the woman /bride who wants to have all those special and expensive stuff in their hopefully once in life time wedding...I hate to think how to introduce relatives to children when i know little about those "titles"...Thanks for explaining it. I hope you enjoyed some really good foods there...
She is badly spoiled. But there is only so much I, as an uncle, can say.
狐禅
2017-07-14 00:00
迟早每个人的基因码会被录到身份证里。以后该怎么叫人,就先扫描一下。可不可以结婚(应该说生小孩更恰当)也先扫描一下。只是这下子就不知以后小说好不好看了。
“身份证”也会直接植入皮肤内吧。
世界对白
2019-11-27 20:33
代转:

王先生您好!我家庭中产偏上,孩子11岁小学五年级成绩中等,想让他明年去英国读寄宿独立学校。我们之前既不认同国内的教育政策对孩子的限制又怕孩子错过将来国内发展带来的就业红利,略有犹豫。听了您讲脱欧后对英国未来的社会稳定经济等方面担忧更添纠结,特别想听下您的意见,谢谢!

英國和澳洲現在都把接受中國來的留學生當作一門重要產業了。

我個人覺得孩子還小就送出國,風險很大,主要是他們還沒有主見,遇到一群心智一樣不成熟的外國小孩,對黃種人原本就沒有好感,各種錯誤的思想很容易生根。一般小孩在18嵗離家上學,才有點定力;畢竟高中時代是人格形成的第一階段,有家長在旁監督、建議是很重要的,即使一周見一面也比送出國好得多。
2019-11-28 01:18 回复
K.
2019-11-28 00:05
.

原来是旧文……

汉语的亲属称呼叫苏丹型系统(Sudanese kinship)

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45377



我簡單地看了一下,有參考的價值。我這篇文章只討論Cousin一詞,如果對世界各國各種親屬間稱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那一篇《知乎》。
2019-11-28 01:23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