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1 06:39:00
現代媒體多元化之後,民眾的有限時間被近乎無窮多的信息向各個方向拉扯,對每一個特定話題所能投注的注意力越發短暫,於是媒體生產的節目也就越來越膚淺,聲光特效替代了深刻的思考,漂亮臉蛋勝過真正的內涵,語出驚人不再受事實的節制。在這種背景下,有機會透過媒體散佈專業消息的科研專家,也開始以自己行業的狹隘利益為優先,學習藝人、商家和政客毫無顧忌地吹噓、誇大、編造自我成就,以騙取資金為唯一的考慮。超弦是一個例子,核融合是另一個例子,丁肇中又是一個例子。
在軍工裝備上,因為有忽悠敵對國家的需要,這類誇大成效的虛偽宣傳更為普遍。雷根時期的整個Star Wars(星戰計劃,正式名稱是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就是故意將極度昂貴困難的系統,假稱為已獲得實用性技術突破,用以引誘蘇聯浪費資源試圖跟進,希望藉此加速蘇聯財政的惡化,最終獲得了完全成功。近年對電磁炮的各種宣傳似乎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衹是中國工業規模已超過美國,要以低效的軍備競爭來消弱國力,其實美國自己的底子更不耐這類虛耗。
以上的種種虛偽宣傳,一直是這個部落格討論的主軸之一。今天我想轉180度角,來談談沒有被吹噓也沒有被生產,但是卻有高度實用性的新軍工裝備。或許正因它們是真正有用的,各國軍方才三緘其口,在默默地開發研究之中。總之至少我自己還沒有聽説共軍有這類的研發計劃,如果讀者有相關的消息,歡迎留言討論。
首先是《看不見的軍備競賽》裡討論過的戰術雷射,自前文發表後一年多來,美軍仍然沒有公開演示100KW的作戰系統。不過我覺得要將來襲的導彈準確可靠地迅速大量摧毀,本身就不是適合雷射的物理性質的一項任務:不但目標導彈可以針對雷射而加固,新一代的廉價制導飛行炸彈如美軍的JDAM原本就特別堅固,現有的近防砲和近防飛彈都不一定能有效摧毀,沒有質量的光子束先天不足,負擔起攔截任務來更是吃力。所以我懷疑美軍大幅投資在雷射作戰系統上(美軍近年在雷射上的花費沒有公開可靠的數據,但是絕對數十倍於對電磁炮的投資)的真正短期目的不是大張旗鼓宣傳、用來保衛戰艦的近防砲,而是極少公開提及、用來保護戰機的自衛系統。
自從F-22在2005年正式服役之後,人類進入了隱身戰機時代。目前美國的F-35已批量生產,共軍的J-20交付部隊也衹是一年多時間的事,西太平洋上隱身戰機間的對決成為未來空戰的重要課題。這些新一代飛機的隱身技術主要是針對雷達而做的,能將被一般機載X-波段雷達發現的距離壓縮到40公里以下,大約是好天氣下的目視極限。軍事專家因而普遍預期超視距、中長程的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不會是有效的武器,視距內的紅外綫制導格鬥彈才是隱身戰機互相獵殺的利器。結果是不但各國努力開發了具有全向攻擊(亦即無須看到敵機尾部的高溫噴氣口,從其前方也能鎖定)和大離軸角發射能力(亦即相對於母機,目標不須在正前方,可以在發射後繞彎攻擊)的新一代紅外綫陣列成像引導頭(對誘餌有很高的識別能力),而且這些格鬥彈都大型化,將射程延伸到40公里以上(例如美國海軍在2012年特別要求將AIM-9X發展為Block III,以增加60%的射程)。
既然紅外綫導引飛彈的性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了保護昂貴的隱身戰機,全新的反製手段是絕對必要的。而在目前可選的技術之中,我認為衹有雷射能在5-10年內完成部署;這是因為紅外綫導引飛彈的性能提升主要來自新一代的陣列成像導引頭,它本身是比一般攝影頭還要脆弱的光電設備,必須在液氮冷卻下才能工作,而雷射天生就是光電攝影頭的剋星,不但無需100KW的功率,連10KW用來摧毀幾公里外的光電頭都綽綽有餘。其實連單價2-3百萬美元的99式坦克都早在10幾年前就已裝備了雷射自衛系統,比它貴上40倍的J-20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不裝。一旦技術成熟,還可以用來直接攻擊對方的戰機,摧毀其觀瞄設備,這些先進光電觀瞄設備正是F-35戰力的主要來源,對紅外綫雷射基本無法設防,有極大的軟肋;所以我對美軍和共軍在2025年前部署機載雷射自衛系統有很大的信心。
【後註一,2023/01/06】正文是七年多前寫的,一些預言終於實現,例如反紅外綫導彈的機載激光自衛系統在本周正式部署在AH-64E攻擊直升機之上(參見《U.S. Army AH-64E Apaches Now Flying With New Laser Countermeasures》),剛好落在原估計“5-10年內”的中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