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2 18:48:00
转眼又是三个月,是再总结一次共军新装备消息的时候了。这一季没有太多新闻,最重要的是017号航母终于在四月之前在大连造船厂上了船台,目前只能看出它的施工法用的是类似美国福特级的就地迭建,而不是英国伊莉莎白女王级的大分段拼合方式。这个时程与三个月前一名大连造船厂员工透露的估计符合;好几个消息来源也都提过定单是2013年八九月间下的,所以从开建到上船台共是18个月左右。这比大部分军迷的估计要长,不过军迷一般不是造船的行家,所以让自己心急的心情影响对时程的估算也是人之常情。
我对造船是完全外行,所以一般只能转播二手资讯。不过055级防空巡洋舰(共军自称为“大驱”)原本有很多军迷估计是今年上船台,但是既然它在2014年十二月之后才开建,依017号航母的先例,12个月就上船台似乎是不太实际的,所以我现在认为应该是明年春天才会有船台的照片出现。
继江南造船厂之后,大连造船厂也开始建造052D防空驱逐舰。我以前已经提过这是一型非常先进的舰只,它的对空雷达甚至优于美军现役的伯克2A级,防空飞弹与美军最新的标准二型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它的批量生產是合理而且可预期的。
共军正要在本周开始与俄国的黑海舰队在黑海和地中海举行联合演习;这是中共海军第一次在西方海域进行的军事行动(以往只做过访问和撤侨),具有歷史性的意义。苏联时期的海面舰只由乌克兰负责建造;虽然经过25年的努力,俄国至今仍然不能自建新一代的大型海面舰艇,尤其在船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上,是一片空白。过去几年一直有谣言说俄国可能购买共军的新式舰只,原本传说的是051C级驱逐舰,今年的谣言改为054A护卫舰,尤其是在联合演习被宣布之后,很多军迷猜想共军派去的两艘054A刚好是推销用的样本。我个人认为俄国的经济情况仍然不佳,重新建军的重点又是扶持自己的军工,而且俄国的短板不在于设计而在于部分关键部件的生產,所以这些谣言的可信度很低。比较可能的是中共把仿制于乌克兰的船用燃气轮机卖给俄国;几个月前已经有消息证实中共提供了中型柴油机,所以俄国人对买船用引擎应该是不排斥的。
谈到推销用的样本,法国海军派了两艘军舰访问中国,目前正在上海。其中一艘是台湾有的拉法叶级护卫舰,另一艘则是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因为法国为俄国建的两艘西北风级,现在因为制裁而不能移交,俄国正在交涉退款,而法国海军自己显然是用不起额外的大型舰艇的,所以看来它们必须折价卖出,于是军迷们又开始猜测法国人想要把它们推销给中共。我个人认为西北风级定价太高,又已经专为俄军做了设计改动,要改成中方的要求,价钱只会更高,即使法国人按本钱卖出只怕还是比中共国產品贵得多;此外中共对建造这种尺寸的两栖攻击舰,并没有困难(我并不是说西北风级没有长处,和071级相比,他的全电动力系统和C4ISR都更先进,但这还算不上代差),所以除非法国人愿意大赔本,或者中共急着藉此打破欧盟的武器禁运,这大概又是军迷们自作多情。两栖攻击舰实在是太大了,只有区域强权才有需要,而世界上的区域强权不是能自建(如日本和韩国),就是已经订了别家的(如土耳其和澳洲),剩下的目前经济都不太好(如巴西和南非),所以我却也想不出法国除了印度以外,能找谁当冤大头(可是印度没有邻近的岛屿须要攻击的。。。)。当然说到冤大头,全世界的军工企业都会首先想起台湾,不过以台海的形势,连马英九都应该知道台湾不需要两栖攻击舰这样的远程功势武器。
在空军方面,J20在过去这三个月并没有新的原型机出现,只有2013号被动了小手术,尾巴改成了和2015号相同的新设计。依J20的进度来估计,今年内应该还会有一到两架新原型机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SU-35的谈判似乎陷入了新的困难;我的猜测是俄国人若是只卖24架,还必须整合中方的航电,的确是会赔本的,所以虽然中俄关系空前的好,生意还是谈不拢。两周前渖阳飞机公司又展示了新的J-11D战机,它必然装备了中方想放上SU-35的航电,所以这很明显地是要抢生意。不过渖飞仍然没有能力重新设计承力结构,所以内部的骨架应该还是沿用SU-30的第二代设计,而不是SU-35的第三代。此外目前仍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渖飞有能力开发全自动的数位飞控软体,应该还是沿用J-11B的仿类比式飞控,这才是最糟糕的。我想中共还是买一批SU-35给渖飞照抄比较保险。
最近传出的J-11D照片,外型和J-11B基本没变(J-11C就是后来的J-15),只有挂架多了一对,所以骨架应该是仿造了SU-30而不是原本的SU-27。上周有一个叫TSQ的军迷写了长篇大论为渖飞辩护,基本上是说从J-11A到J-11D的四、五个演进阶段都很急,所以都没有时间来“吃透”J-11的气动设计。这当然是推卸责任的胡扯,任何当过经理的人都应该遭遇并处理过。事实上每个阶段的怠工都很容易找藉口,但是一连几个阶段下来还是没有进展,那就是明显的红灯了。渖飞研究这个机型已经有24年了,固然每个阶段都有阶段团队,但是必然也会有另一个团队来做长期的研发,而这个长期研发团队在24年来,只交了一张大白卷,这在先进国家的军工企业是不能想像的,只有印度才有先例。有些大陆网友喜欢讥笑印度军工,却偏袒自己的无能企业;这是非理性而且无视事实的。